书城体育运动新编大学体育
18679100000014

第14章 田径运动(1)

第一节 田径运动概述

一、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田径(track and field)或称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统称。以高度和距离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公路长跑、竞走和越野跑组成,此外还包括部分田赛和径赛项目组成的“十项全能”。

田径运动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远在上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禽兽的斗争中,不得不走或跑相当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在劳动中不断地重复这些动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跃和投掷的各种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跃、投掷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

据记载,最早的田径比赛,是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进行的,项目只有一个——短距离赛跑,跑道为一条直道,长192.27米。到公元前708年的第10届奥运会上,才正式列入了跳远、铁饼、标枪等田赛项目。当时只准男子参加,女子连观看也不行,违者处以死刑。

1894年,在英国举行了最早的现代田径运动国际比赛,比赛共分9个项目。真正的大型国际比赛是1896年开始举行的现代奥运会。它沿用古代奥运会每隔4年举行一次的制度,每届奥运会上,田径运动都是主要的比赛项目之一。从1928年第9届奥运会起,才增设了女子田径项目,此后,女子便参加了田径项目的比赛。

至今,田径运动仍然是体育比赛中观赏性极强的运动之一。

田径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体育运动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田径与游泳、射击被视为奥运金牌三大项目,47枚金牌,也是奥运金牌最多的项目,“得田径者得天下”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田径运动是比速度、比高度、比远度和比耐力的体能项目,或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速度和力量,或要求在很长的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耐力,最能体现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比赛的精神。

国际田联规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必须在规定时间里达到规定的报名标准,个人项目每个单项达到A级标准的最多3名运动员参赛;如无达到A级标准的运动员,允许1名达到B级标准的运动员参赛;如无达到B级标准的运动员,则允许各报1名男女运动员参加除田赛项目、10000米跑、七项全能、十项全能以外的其他项目比赛。接力项目每个协会每个项目最多1个队,接力运动员可报6名,其中可报两名未达标的运动员。

田径运动能全面提高人的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对促进心肺等内脏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二、田径运动的项目

(一)径赛项目

径赛项目是周期性项目之一,动作多次重复进行,特点是距离一定,要求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所规定的距离。从供能方式上看,短距离跑是以无氧供能为主的,中距离跑是以糖酵解供能为主的,长距离、超长距离跑则是以有氧供能为主的。此类项目的练习可提高人跑的能力。

(二)田赛项目

田赛项目是非周期性项目,可分为跳跃和投掷两大类。跳跃是比赛整个人体移动能力的。跳远是比赛远度,跳高是比赛高度。投掷项目则是通过比赛物体(器械)移动的距离来比赛投掷能力的。通过跳跃项目的练习可以提高跳的能力,而通过投掷项目的练习则可以提高投的能力。

(三)全能项目

全能项目是由若干田赛和径赛项目组合在一起,根据田径全能项目评分表,把各项的成绩换算为分数,然后加在一起评定成绩的。由于项目的多样性,全能项目对人体能力的要求也带有综合性,是人体综合运动能力的竞赛。从事全能项目的练习,可以全面提高人体综合运动能力。

第二节 短跑

400米和400米以下的竞赛项目称为短跑。短跑是人的快速能力的重要标志。短跑是在人体大量缺氧状况下持续高速跑的极限强度运动。

一、100米跑

100米跑技术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部分。

(一)起跑

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

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下蹲,两手的四指并拢与大拇指成八字形置于起跑线后沿,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上,脚掌紧贴起跑器,脚尖触地面。背、颈部自然放松,两臂伸直同肩宽,后腿膝部支撑身体。

听到“预备”口令后,臀部抬起,与肩同高或稍高,肩部稍超出起跑线,体重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腿上,前后小腿趋于平行,两脚紧贴起跑器抵足板,整个动作要求连贯、协调而有力,注意力高度集中。

听到枪声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有力地做前后摆动,两腿依次用力猛蹬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后腿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摆出,同时前腿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三个关节,以较大的前倾姿势把身体向前推进。

(二)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间一个跑段,这段距离一般为25~30米。起跑后,两臂加快用力摆动,摆幅较大,两腿交替用力蹬伸,步长不断增加,步频逐渐加快,两脚着地点逐渐合于一条直线上,上体逐渐抬起自然进入途中跑。

(三)途中跑

途中跑的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到终点。跑是周期性活动,在一个跑的周期中,包括后蹬与前摆、腾空、着地缓冲的动作阶段。

1.后蹬与前摆阶段:当身体重心移过支点垂直面时,就进入了蹬地腿的后蹬与摆动腿的前摆阶段,这时,后摆动腿的膝关节(大小腿折叠姿势)超越支撑腿开始,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出,并且带动同侧骨盆前送,大腿与水平面成15°~20°角,支撑腿在摆动腿积极前摆的配合下,迅速有力地伸展髋、膝、踝关节,蹬离地面,形成支撑腿与摆动腿协调配合动作。这是途中跑的关键。

2.腾空阶段:当支撑结束后蹬,即进入腾空阶段,小腿随着蹬地后的惯性和大腿的摆动,迅速向大腿靠拢,形成大小腿折叠前摆的动作。与此同时,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随摆动下压的惯性自然向前下方伸展,准备着地。

3.着地缓冲阶段:当摆动腿的前脚掌着地的瞬间,即开始了着地缓冲阶段,着地位置约距身体重心投影点的一脚半处,着地动作应是非常积极的。腿部各关节(特别是踝关节)缓冲过程不应是消极的,应主动用力来加速身体重心的前移,随即转入后蹬。

在途中跑时,头部正直,上体稍前倾。两臂以肩为轴,自然、轻快、有力地前后摆动。

(四)终点跑

终点跑包括终点线前15~20米的最后用力和上体撞线两个阶段。终点跑的技术是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加快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保持或发挥最大速度。在距离终点线一步时,上体急速前倾用胸部或肩部撞终点线,跑过终点后逐渐减速,切不要突停。

二、200米和400米跑

200米和400米跑的技术,同100米跑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同的是有一半以上的距离是在弯道上跑,为了适应弯道,必须改变跑的身体姿势和后蹬与摆动的方向。同时,在赛跑时,应合理分配体力。

(一)弯道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为了便于加速,起跑后开始一段距离应沿着直线跑进,起跑器安装在跑道的右侧沿,正对弯道切点方向。弯道起跑后的加速跑距离短,较大前倾的身体要早些抬起。

(二)弯道跑

进入弯道时,身体向内倾斜,后蹬时右腿用前脚掌的内侧用力,左腿用前脚掌的外侧用力。右肘内扣,右臂摆幅加大,前摆时稍向内,后摆稍离躯干。弯道跑的蹬地与摆动方向都应与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一致。

第三节 中长跑

800米以上的径赛项目常称为中长跑,各种跑的技术基本相同,但由于距离长短和跑的强度不同,跑的动作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当今中长跑的技术动作以一定步长并高频率跑法为发展趋势。

中长跑一般采用站立式起跑方法,根据规则要求中长跑起跑的过程包括“各就位”、“鸣枪”两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先做1~2次深呼吸,然后走或慢跑到起跑线后,两脚前后开立,有力的脚在前面紧靠起跑线后沿,前脚跟和后脚尖之间的距离约一脚长,两脚左右间隔约半脚,体重落在前脚掌,后脚用前脚掌着地站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眼看前下方3~5米处,身体保持稳定姿势,集中注意力听枪声或“跑”的口令。两臂在体前下垂或前后放置。

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时,令腿用力蹬地。后腿蹬地后迅速前摆,前腿迅速蹬直,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做快而有力的摆动,使身体快速向前冲出,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快的跑速。起跑后的加速跑应该迅速积极。加速跑的距离主要根据项目、参加人数、个人训练水平、战术要求等情况而定,一般800米加速跑要跑到下弯道结束;1500米加速跑到直道末段结束,然后进入匀速而有节奏的途中跑。途中跑和终点跑与短跑要领类似,但强度不一样。始终以顽强的意志跑完全程是至关重要的。

中长跑非常讲究呼吸。中长跑体力消耗大,对氧的需求量就很高,必须有一定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一般是跑两三步一呼气,跑两三步一吸气,并有适宜的呼吸深度。随着疲劳的出现,呼吸的频率有所增快,应着重将气呼出,只有充分呼出二氧化碳,才能吸进大量新鲜氧气。

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中长跑时,由于内脏器官的惰性使氧气的供应暂时落后于肌肉活动的需要,再加上肌肉活动产生的大量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运走,因此,跑一段时间后,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四肢无力、跑速下降,产生难以跑下去的感觉。这种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极点”。只要通过适当的调整,坚持跑下去,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现象就会减轻,身体机能也会得到明显好转,这就是生理上所谓的“第二次呼吸”。

第四节 跳高

跳高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现代跳高始于欧洲。18世纪末苏格兰已有跳高比赛,19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于欧美国家。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首届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AdamWilson)屈膝团身跳越1.575米,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高成绩。跳高有跨越式、滚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过杆技术(图6‐3)。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最大重量2千克。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第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跳高分别于1896年、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一、跨越式跳高

(一)助跑

跨越式跳高是从摆动腿一侧助跑,助跑的角度一般为30°~60°,用离横杆远的腿起跳,起跳点与横杆投影线的距离为60~80厘米。助跑的测定一般用走步测定法:走步的步数是助跑步数的2倍减2。如助跑6步,则6×2—2=10,从起跳点沿助跑的路线向相反的方向走10自然步,第10步的落脚点就作为助跑的起点。再反复检查、调整,做好标记。

(二)起跳

助跑到最后一步时,起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迅速向前伸出,以脚跟领先落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起跳腿髋、膝、踝三关节成一直线,使髋部和下肢超过肩部,两臂留在身体的侧后方(或称一前一后的姿势)。接着在摆动腿用力蹬伸和助跑水平速度的推动下,身体中心迅速前移,上体及时跟上,起跳腿屈膝缓冲,当身体重心移至起跳点的上方时,起跳腿迅速蹬伸,摆动腿向前上方摆起,同时两臂也积极配合摆动,使身体向前上腾起。

(三)过杆和落地

起跳腾空后,身体保持向上腾起姿势。当摆动腿过杆时,上体前倾,脚尖内转下压,摆动腿过杆后继续下压内转,起跳腿积极向上高抬,膝盖靠近胸部,小腿自然上摆与横杆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