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组织行为学
18684500000013

第13章 个体行为基础(5)

3.3.2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先天素质

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基础,包括神经系统、脑的特性、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等,也即人的先天素质。这些先天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直接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双目失明的人难以发展绘画方面的能力;生来聋哑的人难以发展音乐方面的能力;无脑儿不仅不能发展各种能力,甚至难于生存。值得注意的是,先天素质并不是完全由遗传决定的,胎儿时期或出生以后的一些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影响到人的素质。例如胎儿期母体感染风疹病毒,就会造成胎儿畸形。

环境和教育

就像播种在土壤里的种子,虽然具备了成长的先天素质,但能否发芽成长,还要取决于土壤的成分、湿度、气候等其他条件是否适宜。人的能力的先天素质也只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可能性,可能性能否变为事实,取决于许多外在的条件。社会环境和教育作为外在条件,能激励和推动、压抑和扼杀人的能力的发展。如对“狼孩”的研究发现:由于缺少人际环境和教育,狼孩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都受到了损害,即便重返人类社会,也不能发展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

社会实践

由于实践性质的不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不同,人们在实践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能力。

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人,组织领导的能力得到发展,他们善于处理组织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善于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决策;整天和油漆打交道的油漆工人,辨别颜色的能力得到高度发展,有些人能分辨400-500种颜色(一般人仅能分辨40几种颜色)。这些都说明经过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参加某种社会实践,相应的能力就能得到高度的发展。

3.3.3能力的差异

事实上,每个人的能力生来都不一样。无论你有多强烈的动机,经过了多大的努力,似乎也不可能跑得像刘翔一样快。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天生就不如其他人,只是每个人在能力方面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个体的能力存在结构差异,发展水平差异和表现早晚的差异。

结构差异

个体所具有的多种能力中,总有相对来说较强的能力,也有一般的能力和较差的能力。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过目不忘,有惊人的记忆力,有人下笔千言,有很高的写作能力等。

由于能力类型的差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可能各不相同。例如,两个管理者同样都很好地完成了管理工作,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能力,但甲可能是通过综合个人的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演说能力从而较好地实施了管理;乙可能是通过综合调查的能力、分析的能力和正确决策的能力,从而圆满地完成了管理任务。

发展水平的差异

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大致来说,能力在社会人口中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就拿智力来说,大部分人的智商在80-120之间,只有少数人超过120,智力超常,也只有一小部分人的智商低于80,智力水平低下。我国心理学界在20世纪八十年代对228000个儿童的智力进行了普查,发现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各占3%左右。

表现早晚的差异

个体能力发展存在年龄阶段的差异。有的人在儿童或少年阶段,某种能力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唐代的王勃6岁善文辞,10岁能赋诗,13岁就写出了千古名作《滕王阁序》;莫扎特3岁发现3度音程,5岁作曲,6岁登台演奏,8岁写下第一首交响曲,12岁创造出大型歌剧;亚历山大大帝从他25岁到32岁期间,率领马其顿军队将当时的西方世界几乎全数收入版图。相反,有些人的突出能力到了中年以后甚至晚年阶段才表现出来。如齐白石年轻时是木匠,30岁学绘画,40岁才表现出绘画才能;达尔文青年时被认为智力低下,50岁写出《物种起源》,成为进化论的创始人。

3.3.4能力与组织管理

合理用人,从古至今都是成事的关键,也历来是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对现代管理者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现代管理特别强调:“只有无能的管理,没有无用的人才。”管理者只有根据员工的能力状况做到量才为用,才能把员工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具体来说,管理者在使用人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能职匹配原则

每一项工作对从事该工作的人的能力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管理者在安排人员时,应尽量使员工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一致,这就是能职匹配原则。比如飞行员需要有很强的空间知觉能力和躯体协调能力,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语言沟通能力,记者要有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如果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低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水平,这个人会表现出无法胜任工作。个人的能力水平如果高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求时,不仅是人才浪费,而且影响员工个人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布兰查特(Blanchard)曾举过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美国建立第一个农业大工厂时,需要雇佣一批保安人员,由于当时劳动力过剩,工厂规定雇佣保安人员的最低标准为高中毕业生,并要求具有三年警察或工厂警卫的经验。但按这个标准雇佣的保安人员工作后,感到所从事的工作(只检查进门的证件)单调、乏味,表示无法容忍,因而对工作漠不关心,不负责任,而且离职率很高。后来工厂雇佣只受过四五年初等教育的人来担任这个工作,他们对工作满意,责任心强,缺勤率和离职率都很低,保卫工作做得很出色。这说明,人的能力低于或高于工作的要求时,都会影响工作的效果,只有人的能力与工作要求匹配,才能最有效地发挥人的能力。

能职优化组合原则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而且有着类型的差异。在使用人时,从人的“强项”出发,实现工作与长处的结合,使其较强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能职优化组合原则。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如何扬长避短也是管理者的工作重点之一。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有效的经营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一书中举了林肯在南北战争中任命嗜酒贪杯的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的事例。林肯知道喝酒可能误事,但他更知道格兰特是难得的帅才,所以他容忍了格兰特的缺点而委以重任。事实证明,格兰特将军临危受命,使南北战争出现了转折点。因此,管理者应善于发现和发挥人的长处,尽力使每个员工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最能发挥其较强能力的工作。

能力互补原则

在组建群体时,考虑成员之间的能力搭配与协调,使之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配合默契,相互补充,这就是能力互补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应考虑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的能力是有类型差异的,而要圆满完成群体工作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工作群体往往需要各种能力类型的人。因此,在组建工作群体时,群体成员应具有各不相同的特长,这样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取长补短、相互配合,保证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二是组织中的工作岗位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工作对人的能力水平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在组建群体时应考虑到这种差异,尽可能根据成员的能力水平和能力结构合理搭配。

这样,虽然单个人的能力可能并不很强,但群体内耗小,群体整体可以发挥出很大的力量。

有些管理者认为,人才越多越有利于组织发展,所以,总是千方百计聚集人才。但是,事实上,如果人才超过了实际工作的需要,常常会适得其反。

3.4学习

在美国商业界,每年对正式培训的投资超过520亿美元,每年有将近5000万人接受企业提供的正式培训,每人每年接受培训的平均时间超过30个小时;在德国,每年约有50万个企业为150万个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提供上岗培训,这些人占全国劳动人口的6%,花费近100亿美元。2009年8月6日,我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员工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费用,依法在税前扣除,用人单位用于一线员工教育培训的经费不得低于本单位员工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70%。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重视培训工作?因为他们相信,学习可以改变员工的行为。

学习是人类的一种重要行为。每个人从出生以后都在不断学习,从咿呀学语到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从蹒跚学步到掌握各种复杂的运动技能,学习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始终。因此,对于学习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探索的主要领域和亘古主题之一。

在我国古代,学与习总是分开讲的。《辞源》指出,“学”乃“仿效”也,即是获得知识;“习”

乃“复习”、“练习”也,即是复习巩固。最早把学与习联系起来的是孔子。《论语》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就是说,学习是需要不断复习的。

罗宾斯(Robbins)将学习(learning)定义为因经验而导致的行为相对永久性改变。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学习有如下特征:

首先,学习指的是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改进型的,也可以是不利于组织发展的一些变化。员工可以学会某种技能,也可以学习坏习惯,如撒谎、偷懒或形成偏见。

其次,学习使个体发生的变化必须是相对持久的。我们说一个人学会了什么,就是指他不断地表现出某种新行为。所以,由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疲劳等引起的行为变化,并不是学习。

第三,罗宾斯对学习的关注点在于行为,只有行为发生了变化,学习才会发生。如果个体仅仅在思维或者态度上发生了变化,而行为没有相应的变化,那么并没有发生学习。

最后,学习必须包含某些类型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是直接获得的,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得到。比如我们通过练习学会骑自行车是一种直接经验,而我们通过阅读或老师的讲解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知识就是一种间接经验。

在组织中,管理者总是要求员工学习各种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兴起的构建学习型组织热潮,也正反映了学习的重要性。个体是如何学习的?现代西方学习理论主要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两大派别。

3.4.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是20世纪二十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派别,在70年代以前,一直在美国心理学界占有统治地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用“刺激”(Stimulation,S)和“反应”(Reaction,R)来诠释学习的过程,认为S‐R联结构成了学习过程的全部,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对学习者外部现象与外在条件的探索。

桑代克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受达尔文进化论(1859)的影响,桑代克于1896年开始了他的动物心理实验研究。他从研究动物的实验中,领会到它们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出联结主义理论:刺激(S)-反应(R)公式。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理论,桑代克也被认为是学习理论的奠基人。

桑代克曾做过许多动物学习的实验,并用以解释学习的实质与机制。其中,让饿猫逃出“迷笼”的学习是他的经典实验之一。在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有一个能打开门的脚踏板,当门开启后,猫即可逃出箱子,并能得到箱子外的奖赏——鱼。

设计了实验装置之后,实验开始了。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猫打开箱门逃出箱子并得到了食物。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

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尝试与犯错误,从而在一定的情景和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起联结。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简单地来说,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简称“试错学习”(trialanderror learning)。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几乎与桑代克同时,俄罗斯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Pavlov,1849-1936)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从1901年起,巴甫洛夫专心从事条件反射实验研究,直到1936年逝世为止,长达35年之久。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等等)。起初,铃声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或称自然反射,狗竖起耳朵来,但不会出现唾液反射。可是经过几轮实验之后,仅仅出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连续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分泌唾液。也就是说,狗已经学会了一种新的反应,即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