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帝国的野蛮成长
18685800000050

第50章 天下制霸的最后一步(3)

具体到“关中”,顾名思义,这个地方就处于四个关隘中间: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秦在山川环绕之中,对外交通往来完全靠这四个关口。所谓的“百二秦关”,形容的正是关中地势的险要。意思是说,率领百万之众攻打关中,只要二万人就足以把他们拒之门外,倚仗的正是地形地势的险要。关中背靠高原,有踏实稳重之感,面对中原,呈高屋建瓴之势,东面有黄河崤山险阻,而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也都立了关口防守,从而形成了能进能退、可攻可守的绝佳态势。

秦东边的函谷关,在今陕西潼关附近。由函谷关往西经过潼关,就可以到达秦都城咸阳,而往东通过崤山,可以去往关东,这是控制关中与中原的唯一通道。崤山是横亘在秦、晋之间的天然屏障,这个地方也就成为了战国期间秦、魏两国的必争之地。商鞅智取崤山以后,秦就在那里开凿了一条狭长的山谷,也就是函谷,还在那儿设兵把守,形成了一个关隘,也就是函谷关。之所以叫它“函谷”,是因为这里山路狭窄,路旁也是陡峭的高崖,崖上到处都是松柏树林,遮盖着道路,行路的人在狭谷中看不见天日,因此而得名。

函谷关把守着秦的东大门。秦国因此占尽了地利,进可以出兵关东,退可以守住关东大门,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函谷关的险要一点也不过分。司马迁就说秦国正是因为有了崤山函谷关的地理优势,才使得孝公能够牢牢固守,从而为日后“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打下了基础。公元前318年,楚、赵、韩、魏、燕五国组成了联合部队攻秦,但却受到函谷关阻拦,寸步难行。结果,秦兵出关反击,联军大败。公元前241年(秦始皇六年),楚、赵、魏、韩、卫再次合兵攻秦,到了函谷关,再次大败而还。合五国之力,精兵、猛将、谋臣云集,但面对函谷关天险,却也奈何不得,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秦朝末年,刘邦率军讨伐关中,不是从正面攻函谷关,而是绕道入武关,不能不说是出于对函谷关天险的顾虑。

武关是秦国的东南门户,在今陕西省商州东南一百八十里。武关是秦通向东南的重要通道,由于位于函谷关以南,因而成为了他的南侧翼关。武关远在春秋时就已经建置,当时被称为“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在关中西部,汉水支流丹江自西北向东南穿越秦岭东段山地,穿越切开一条狭长的低谷地带,成为秦岭东段南北往来的一条通道。这条峡谷向西北上行,越过秦岭后,可径直到陕西蓝田,下临长安;向东南下行,就可以到达南阳盆地。武关就设在这条峡谷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在东南出口依险而立,扼守这条唯一的通道。

如果说函谷关是秦国控制崤山、打击魏国的天然屏障,那么,武关则是秦国对付楚国的前进基地。苏秦在策划他的合纵计划时就曾经这样对楚怀王说:“秦要是分兵两路,一支出武关,一支下黔中,那鄢、郢两地就危险了。”这正说明了秦占据武关对楚国构成的军事压力。战国时候,秦以武关为前进基地,不断打击、削弱楚国,先后攻取了楚国汉中、南阳以及汉北之地。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王骗楚怀王到武关,怀王到了之后,秦却关闭了关门,把怀王绑架到了咸阳,逼怀王割地。第二年,秦军出武关攻楚,占领了南阳。秦灭亡后,楚汉相争的时候,双方在荥阳和成皋之间相持对峙。项羽用重兵攻击刘邦,刘邦压力很大,吃不消了。有人建议刘邦出武关,屯兵在宛、叶二地,分化瓦解楚军的势力。刘邦采纳了这个建议,南出武关,这就让项羽南北不能相顾,渐渐地就被削弱了。

论山川形势,武关之险不如函谷关。从东南入武关,就可以直达蓝田,下临咸阳。而且武关距离咸阳路途遥远,有了紧急情况,也救援不及。所以关东势力攻打关中,也经常采取迂回的办法取道武关。后来,刘邦为避函谷之险,就绕道南阳攻占武关,结果比项羽先入了关。刘邦入武关后,长驱直入,进抵蓝田,在蓝田击败秦军,然后进军灞上,秦王子婴不得不出降,由此秦朝就灭亡了。刘邦从武关入秦,开辟了攻打关中的一条新路子,后世效仿的人不少。

散关,又称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五十里。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带,这是秦岭西部南北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散关就在这条通道的北端,东面是绝涧,北边有高峰,它则位于最高处,当道依险而立,对南北两侧都呈高屋建瓴的态势。散关是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咽喉,是南北必争的军事要地。《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大散关)扼守了南北交通,北面的人得不到散关,就没有办法图谋汉中、巴蜀;而南面的人得不到散关,也打不了关中的主意。”通过大散关的孔道,称为陈仓道,守住这里,秦在对东方的战争中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保证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秦末的韩信,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北上的时候都用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可见散关的险峻。

萧关雄踞于关中西北、六盘山下,地处环江东岸开阔的台地上,是关中的北大门。出了萧关可以到达今天的宁夏、内蒙以及兰州、河西等地,入关经过环江、马莲河、泾河可以直达关中。战国时期,秦国为了抗御匈奴南进,在这里设了关隘,屯兵把守。这座雄关一经设立,关塞内外就烽烟弥漫,战火不断。萧关是秦抵制北方匈奴的主要关口,后来秦修建长城防止匈奴南下,萧关就成了秦长城上的一轮明月。所谓“秦时明月汉时关”,描绘的正是北萧关。正因为有萧关在,匈奴才不敢南下牧马,秦才得以放心大胆集中力量对付东面诸侯。

秦有了这四大关隘,还有什么好怕的?正是因为秦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军事地理优势,所以在对外战争中常常占据主动。因为对秦来说,防守的成本实在太低了,只要能守住各个关口,敌人就是插了翅膀也进不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得到了这样的地利,即使不仁不义,暴戾野蛮,但仍然能够称雄于诸侯,看来真是老天爷来帮忙了。老天爷都帮他,人还能怎么样呢?

后来,秦朝灭亡不久,项羽以西楚霸王的名义号令天下,分封诸侯。有人建议项羽说:关中是占尽地利的四塞之地,而且土地丰饶,占据了那里,就可以成霸业。可是项羽不听,执意要把彭城(今江苏徐州)做都城,而把关中封给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名秦朝降将,于是就管那儿叫“三秦”。后来刘邦从汉中出兵,占领了三秦,据有了关中,就以关中为基础,朝东部进发争夺天下。历时五年,终于灭了项羽。刘邦统一天下后,在选择都城时,曾经犹豫不决,打算还都洛阳。娄敬通过对比关中和洛阳的厉害,向刘邦力谏建都长安。娄敬的建议得到了张良的支持。张良分析说,关中占据崤山函谷关的地理便利,又有着千里肥沃土地,可谓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我们可以挡住其他三面,集中精力在东面控制各路诸侯,这样就能安定诸侯,天下太平。刘邦向来有王者之气,最善于听别人劝告。他觉得这两个人说的倒有理,当天就乘车到关中定都去了。

八百里秦川

大凡得了地利之便的人,那除了有山川险固之外,还会有物产富饶的优势。我们前面提到的魏国却只得到了其一:有丰饶的地力来富国强兵,但却地处中原没有山川险要可以据守。而秦国就不一样了,他是二者兼得,即有四大关口守门户,易守难攻,又占据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关中实在是一个特殊得不能再特殊的地方。它处于中华大地的第二阶梯,按说应该是丘陵、低山密集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怎么会有丰饶的物产?怎么会是一个长庄稼的好地方?老天爷定的,你有什么办法?关中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它不仅有丘陵高地,还有星罗棋布的河流。有山有水,自然就会出现鬼斧神工的地理构造,让我们不得不去佩服:老天爷怎么会这么有才呢!

流经关中地区的河流主要是渭水及其两岸的一些支流。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东南流过清水县,进入陕西省境内,然后又向东流至潼关,最后并入黄河。我们上面提到过,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渭水从高往下流,中途又经过了黄土高原,必然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奔流而下。而来到了位于中下游的关中地区,地势忽然变得平坦,落差减小了,水流迟缓了,泥沙也就沉淀了下来,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就出现了一大块平原——关中平原。所谓“八百里秦川”就是指这个地方。关中地区,看似山峦重叠,丘陵密布,但在群山环绕之中,在松林翠柏之间,竟然会有这么大一块平原土地!

这块土地好像天生就是用来种庄稼的,不但土地肥沃,而且很多配套设施也是浑然天成。关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是黄壤,肥沃、细腻,易于耕作,在当时来说,这块土地在全国是最上等的土地。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是用“沃野”和“膏壤”来称呼这片土地的。我们的文明向来被称为“黄色文明”,估计和关中地区土地的颜色不无关系。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利就没有农业。丰富的水资源是发展关中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关中地区,湖泊池泽多如牛毛,河流活水纵横交错。渭河的南北两岸,就有八条河流像裙摆一样环绕四周,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天然水网系统。这八条河流分别是渭水、泾水、灞水、浐水、沣水、滈水、潏水和涝(洛)水,它们都属于黄河水系。而处于该水系网络中央的秦都咸阳,更是有“陆海”之称。泾水、渭水在咸阳北面,灞水、浐水贯穿东面,潏水、滈水绕过城南,沣水、涝水流经西面。这些充足的水源,密集的河流,灌溉着农田,丰润着关中沃土,抚育着世世代代的秦地子民。后来因为西汉着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他的名作《上林赋》中对这八条河的夸赞,“八水绕长安”的美景名扬天下。

除了这些河流本身具有的天然灌溉条件外,秦人还利用水系之间的关系,开凿了引泾水入洛水的郑国渠工程,从而使渭河北边的大部分地区受益。渠道正好修在渭北平原二级阶梯的最高线上,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灌溉面积,它的修建对关中农业生产乃至秦统一全国都起了很大作用。

秦时的关中地区,气候也是温暖湿润,适合农业生产。据考察,当时的气候要比今天温暖,降水量也比今天大,渭河上甚至都能开船。这种气候条件和当时关中地区的森林、植被有着很大关系。秦在群山环绕之中,但这些山都不是光秃秃的,而是铺满了绿色植物。除了渭河南边的秦岭和渭河北边的山地有繁茂的森林外,即使在平原和河流两侧的阶地上,也都有大面积的绿色植被。我们前面曾提到过,秦国有专供秦王游猎的上林苑,还有很多国营牧场。如果当时的秦国没有如此广袤的森林和植被,这样的园林和牧场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考古还发现,当时修建秦始皇陵所用的木材,总数大约有数万立方米。出土的秦兵马俑坑,上面全部用棚木覆盖,仅二号坑中现已清理出的棚木就有1300多根,大多是圆木,以松木为主,直径大多在30厘米~40厘米之间,长度一般在四米左右,发现最粗的一根直径达61厘米,最长的一根12米。如果不是关中林木众多,一望无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怎么会用这么多的木材来修建陵墓?

众多的森林和植被,既是丰富的资源,又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环境,保护物种,对当时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好处。今天,如果我们到陕西旅游,估计再也感受不到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了,很多河流的水量都减少了,有的甚至已经干涸。究其原因,除了气候变化之外,后代无限制地砍伐树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中地区的山川浑身都是宝,藏有铜、铁、金、银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经注》中就记载,秦岭支脉的骊山,北面多藏金矿,而南面则多有美玉。丰富的物产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且,在古代社会,铜铁、上好的林竹,都是制造武器的好材料,属于重要战略物资。正因为矿产的丰富,秦国才实行了“壹山泽”的政策,由国家垄断自然资源,独占山川河泽带来的利益。如果任凭老百姓无节制地开发,不但会造就很多暴富的商人,还会因为开发没有计划而影响资源的利用。

关中地区开发较早,人烟稠密,自古就有着浓厚的农业传统。周朝祖先就是在这块宝地上辛勤耕耘劳作,才积攒了东进灭商的资本。周王室后来虽然几次迁都,关中的百姓仍然保有周人的遗风,擅长稼穑,繁衍五谷,专一务农。秦本来是游牧民族,靠狩猎为生。东迁之后,就收纳了周人遗民,从而转行摆弄起了庄稼。商鞅变法后,秦人更是以耕战为本,努力务农,打仗勇猛。周人的遗风,影响深远,使得关中地区形成了与东部地区迥然相异的社会风尚。苏秦、范雎游说秦王时,都把关中的民风与关中地利同时视为秦国霸业的两个重要条件。苏秦看到秦国军队庞大、兵法森严,认为秦“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范雎则把平时不敢打架、上阵却分外勇猛的秦国百姓称为“王者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