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经济地理
18686700000013

第13章 农业物流地理(5)

从1996年开始,我国又在作为重点粮食生产省的吉林、黑龙江、山东、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四川、陕西选择20个商品粮食集中产区,以地区(市)为单位,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到2000年,建成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

(3)粮食减产与粮食安全

上述商品粮基地的选址与建设,对缓解国家粮食供应长期短缺及社会稳定都大有裨益。但未曾料到,至20世纪90年代末,900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和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全面建成,许多地方相继出现粮食高产滞销、储备过多、粮食供应由卖方市场迅速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情况。

1998-2003年,中国粮食总产由5.12亿吨减至4.31亿吨,但仍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4。世界粮食产量已有8年没有增长。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加上地下水枯竭,全球粮食减产。而中国粮食减产,除受上述因素影响以外,还因为居民消费结构改变和优质粮食比重相对较少,国外优质廉价农产品大量输入。2003年以后,中国已变为“纯粮食进口国”。

到2006年,从“粮食安全”出发,由国家制定《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将粮食生产区域分为四个功能区:优势主产区、潜力提升区、稳固发展区、战略储备区,并分区域提出了功能定位及其主要发展方向。

但是,由于粮食生产受到多种因素(资源、气候、地貌、水利、种子、农技、市场变化、种粮比较效益等)影响和制约,产量很难大幅增长,而粮食需求增长则是大势所趋。因此,粮食安全确是严峻的挑战。考虑到2050年前世界人口增加30亿,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选择地理区位有利、水源条件较好地区继续建设商品粮基地,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5.全国粮食生产地理重心转移流通布局改变

近20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与布局状况发生了重要变化:全国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出现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已经历几个朝代、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的“南粮北调”

布局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悄然结束,代之而起的则是“北粮南运”。在1978-1984年,南方地区虽仍占全国粮食生产主导地位,但其地位逐渐下降,而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地位提高;1984-1994年,全国粮食增产中心继续北移,黄淮地区和东北地区共同形成了全国粮食增长中心,在此期间,全国粮食增产总量中,黄淮地区、东北地区各占一半。1993年,上述两地区粮食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46.3%,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粮食生产却在1989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下滑,1993年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跌至46.1%,分别比1978、1984年下降10%、8.7%。据统计,1983-1995年,全国粮食共增产7934万吨,其中北方增产量占70%,南方只占30%,因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率先由粮食调出区变为调入区。近20年来,东南沿海省份播种面积大减,从粮食盈余或基本自给改为大量购入;长江中下游地区虽仍为粮食生产区,但商品粮逐减。

造成上述粮食产销地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作为原有粮食主产区的南方地区对外开放早,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包括众多乡镇企业)转移,并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进入。与此同时,大量耕地被占用。黄淮海、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受上述影响的程度要小得多。②黄淮海、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应用新技术以及改进耕作制度和粮食作物结构,使稻谷、玉米、小麦的增产幅度提高,商品率上升。③黄淮海、东北地区耕地较多,缺点是水资源缺乏。但这不妨碍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批商品粮基地。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黑龙江省粮食商品量、存储量均居全国第1位,吉林省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商品粮保有量、外销量居全国第1位。④西部因退耕还林还草而使粮食生产能力有所减少,加之退耕户的细粮消费增加,使商品稻麦需求上升。

3.2.2 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是指主要供作业原料的、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广义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经济作物通常具有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格,适宜集中进行专门化生产。

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纤维作物(棉花、麻类、蚕桑)、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等)、糖料作物(甜菜、甘蔗)、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嗜好作物(烟叶)、药用作物(人参、贝母等)、热带作物(橡胶、椰子、油棕、剑麻)。按所处温度带可分为:热带经济作物、亚热带经济作物和温带经济作物。

1.经济作物种植业的特点

(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提高

20世纪50年代,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小,在农作物中只占8%左右,加工利用也不充分,效益不高。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各地推广种植,并相应发展加工工业,使经济作物地位和重要性增长,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之比到2003年提高到34.8%。

(2)对生长环境和经济技术条件要求较高

从生长环境来说,许多经济作物都需要满足基本的生态条件才可获良好收成。因此,经济作物种植业有很强的地域性。从经济技术条件来说,种植经济作物在种植、管理收获、初加工到出售过程中,需要一些技术条件。故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业,尤其是建立规模化种植园和生产基地,需对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进行充分调查、比较和选择,确定最佳布局方案。

(3)受价值规律影响,对市场依赖程度大

经济作物自产自销比例很小,绝大部分通过商业渠道或预签合同出售,商品率很高,价值规律对生产的作用大,市场价格浮动常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或缩小。同时,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较大比例,加上部分作物在收获后需要及时运往加工地,又不宜长途运输。因此,经济作物生产布局应考虑运输因素,或新建运输线路,或尽可能靠近原有运输通道。为了兼顾生产、运输、加工,通常将经济作物集中产区与相应的加工业结合,并通过方便的运输线路联系起来。

2.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与布局

(1)棉花

棉花的播种面积、经济价值均居我国经济作物首位。20世纪60年代以前,纺织原料依赖产棉区供应,随后,化纤,毛、麻、丝等原料也得到相应发展,使纺织工业原料结构有较大改变。但棉花仍然是纺织业和人民衣着的主要原料来源。

1)世界最大的产棉国

长期以来,我国棉花生产发展受自然灾害和经济政策的影响较大。1949年,我国产棉仅44万吨。以后,我国恢复老棉区,开辟新棉区。1957年棉田增至578万公顷,产量164万吨。但到20世纪60年代因饥饿缺粮而使许多棉田改种粮食,棉花面积急剧减少到350万公顷以下,产量也减至75万吨的低水平。后来,棉花生产又开始增长,但因受到“以粮为纲”政策的影响而不稳定。1979年起棉花生产稳定发展,并于1984年达到高峰,我国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总产量1/3以上。此后,棉花生产受市场需求影响波动。

棉花原产于亚热带,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喜温、喜光、生长期长的特点。我国植棉历史悠久,适宜植棉地区广泛。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棉花生产布局在发展中有较大的调整。到2005年,我国植棉5万公顷以上的省区已达到12个。近年,我国还在继续调整棉花生产布局,使一些分散棉区向主产区集中,尤其是向重点产棉区集中。

近期我国棉花生产的工作重点是使品种结构优化,尤其是发展陆地长绒棉和中短绒棉生产。长绒、中长绒、中短绒棉花的比例,由21世纪初的1∶95∶4调整到2007年的7∶83∶10。长江流域棉区将建成适纺50支纱以上、20支纱以下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建成适纺40支纱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西北内陆棉区建成以适纺32支纱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

2)彩棉生产区域

彩棉原产于中美洲印第安人住地,自1982年被引入美国后,培育出长纤维品种,1994年种植面积扩大至4000公顷。由于彩棉纺织成衣过程中无需使用有毒化学染料,故受欢迎。据国际农业委员会预测,至2030年全球彩棉总产可达400万吨,占世界棉花总产30%。另据市场分析,21世纪全球将有60%人口使用天然彩棉制品。

我国已成世界彩棉生产国之一。我国于1999年始种彩棉,2005年彩棉种植面积增至70万亩。目前,彩棉种植基地主要分布于新疆、江苏、山西、甘肃等省区。从种植到加工,彩棉生产业已形成专门化规模。

3)主要产棉区的建设与布局

考虑到棉花对不同地区生态条件的适宜程度、棉花生产发展和技术管理特点等,可将全国划分为三大棉区。

①西北内陆棉区(亦称新疆棉区)。该区以新疆为主,包括甘肃河西走廊。这里热量资源甚优,温差大,日照充足,为全国日照条件最好的地区。区内棉田集中分布于北疆玛纳斯河流域、吐鲁番盆地,南疆叶尔羌河、阿克苏河流域、塔里木盆地边缘。

近年来,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植棉面积有很大扩展。1992-2005年,新疆已连续13年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棉花播种面积2000年以前维持在90万~100万公顷,总产150万吨;以后棉产呈上升趋势,中、长、短绒棉和彩棉布局趋于合理。2004年该区植棉121万公顷,总产190万吨,单产水平高,土地成本亦高,长绒棉种植已扩大到70多万公顷,主要集中于阿克苏地区。但在有些地方,因棉田扩展太多或布局不当,已危及生态环境。为此,从2005年起,我国已适当缩小棉田面积,结束低产风险棉区,以防止土地沙漠化趋势,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加入WTO后,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棉花生产规模化经营必须进一步提高,建立稳定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在国内三大产棉区中,从自然条件看,该区比较优势较多,该区目前已建设成以适纺32支纱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布局上主要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兵团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30个县、团场。

②黄河流域棉区。该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棉田集中于黄淮平原、海河平原以及山西汾河、陕西渭河这两条河流的谷地。该区的自然环境对棉花生长有利:水热条件适中,春秋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能满足早、中熟棉的需要。但在气候变化不稳定的年份,春季的低温和秋天的早霜均影响棉花的产量、质量。

该棉区在原有老棉区基础上发展起来,棉田技术管理水平较高。20世纪80年代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半数;棉产量在全国经济作物产量所占比重,少时为1/3,多时接近半数。2004年植棉282万公顷,总产264万吨。近期该区主要建设冀、鲁、豫等省的50个产棉县(市)。黄河流域棉区将建成为以适纺40支纱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

③长江流域棉区。该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棉田分布东起长江三角洲、苏北里下河平原,经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至四川盆地,以江汉平原棉田集中程度高,棉花产量多。2004年全区植棉152万公顷,总产165万吨。

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丰富,无霜期比黄河流域要长,有利于棉花增产,但不时发生春雨、伏旱和秋霖等自然灾害,又影响棉花生产。全区棉田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1/4。

近期该区主要建设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南襄盆地等地的40个产棉县。长江流域棉区已建成为以适纺50支纱以上、20支纱以下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

(2)油料作物

油料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有花生、油菜子、芝麻、向日葵、大麻、胡麻和蓖麻等。

近50多年来,我国油料产量以1962年最低,仅200万吨;至1978年才超过1952年水平。1979-2005年,油料种植面积一再扩大,产量急增,2005年油料总产达3077万吨,居世界前列。

1)花生

花生系半干旱豆科固氮作物。种植花生能减少化肥使用量,并可改善土壤和生态环境,而且在沙质土壤种植的效益高于其他作物。

20世纪90年代起,受内、外市场需求刺激,花生产量急增,2005年达1434万吨,超过印度、尼日利亚、美国而居世界首位。2002-2003年世界花生出口148万吨,中国占40%,高于美国、越南等主要花生出口国。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有利,我国鲁、豫等地花生品质、外观俱佳。

花生种植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广东、湖北、四川等省境内。从苏北经山东、河南、河北到辽宁的大片沙土地和丘陵地区,是最大的花生生产和出口基地。

从开发潜力来看,在沿黄8省区直至新疆一线的碱性沙质土壤建立起一个花生种植带,兼有重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