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经济地理
18686700000049

第49章 旅游经济地理(2)

(1)旅馆与饭店的建立

近代意义的旅馆和饭店,首先出现在开放较早的上海。1847年,在上海的英租界内就建起了25家店铺、1家旅馆和俱乐部。上海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外商经营的旅馆也最多。1883年,外人投资兴建的一品香旅社,就是上海有名的大型旅馆。在西式旅馆业的带动下,许多中国商人也投资兴建旅馆,以满足日益增多的旅行者的需要。清朝末年,在北京前门一带,因外地来京官员、商人和应试举子的增多,专门提供住宿服务的大小旅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设起来。如三义客店,拥有楼房5间,平房52间。客房内朴素淡雅,院落以砖铺地,有花坛、树木。该店提出“店家,店家,到店如到家”的宗旨,不但为旅客提供开水、茶叶等服务,而且利用地理优势,多方了解商业信息,使入店商贾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三义客店以周到的服务、干净卫生的环境,赢得了顾客的好感。为了竞争获利,广增客源,各地旅馆不断改善条件,在优质服务的同时,硬件设施也不断完备。民国初年,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由上海乘船到广州、香港。当他所坐的轮船一靠岸,“旅馆接客者以小艇及小汽船傍大舟”,服务意识不可谓不强。陆费逵入住旅馆,对港、粤两地的变化惊叹不已。在他所“觉有五事与从前不同者”中,就有两项是旅馆业:一是“从前无沐浴之所,今则上等旅馆均有浴室,间亦有澡堂”;二是“从前旅馆不多,新式者尤少,今则鳞次栉比矣”。

与此同时,为游客服务的饭店逐渐建立。英国商人礼查于1860年建立“礼查饭店”,位于上海外白渡桥北堍,与黄浦公园相对,为人气旺盛之地。一时间,它成为外国人的聚会中心,许多大型的宴会就在这里举行。受西方习俗的影响,国内娱乐观念发生了变化。

1872年,《申报》载文说:“人生斯世,忽忽如过隙之驹,茫茫如丧家之狗,富贵利达必百计以营谋,贫贱苦寒每多方以幸免。究之百年易过,何须劳碌以终身?万事难成,岂可妄求而快意?与其终年辛苦,费尽机械而空忙,何如一日消闲,略任心身而少逸。所以一心安泰,方能行乐以及时,百体.舒,何必自苦而乃尔乎。”显然,这是代表商人阶层的休闲观念,而饭店、酒楼的出现,中餐、西餐的盛行,恰恰迎合了这种消费方式。在北京,外商所办的饭店中,北京饭店首屈一指。它于1900年冬,由法国的傍扎、白来地共同出资开办。

1903年,北京饭店迁至长安街,成为外国官员、使节经常举行宴会的场所。北京的六国饭店,位于中御河桥边,高楼大厦,极尽华丽,以供外国人食宿之需。庚子事变后,北京的饭店逐渐增多。《大公报》报道说:“北京自庚子乱后,城外即有玉楼春洋饭店之设,后又有清华楼。近日大纱帽胡同又有海晏楼洋饭馆于六月十七日晨开张。盖近年北京人于西学西艺虽不知讲求,而染洋习者正复不少,于此可见一斑矣。”一些今天尚存的老字号饭店,也崛起于此时。如全聚德烤鸭店,创办于1864年。它的建立者杨全仁,最初在北京前门外经营,属小本买卖。在此基础上,他集资开店,提出“质量取胜,顾客第一”的口号。

所做烤鸭,色、香、味融于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东来顺饭庄以涮羊肉闻名,创始者为丁子清,原在东安门市场经营粥摊,兼卖锅贴饼。后上涮羊肉项目,因选材精致,羊肉鲜嫩可口,别具风味,顾客赞赏有加。

出门在外,食宿为先。近代社会剧变,中外文化交流,旅馆、饭店的兴盛,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2)新型游乐场所的出现

首先是近代公园的建立。上海黄浦公园,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汇合之处,1866年,由租界工部局组织建造。1868年,公园基本完工,占地30多亩,初名“公家花园”。公园面临黄浦江、淞江,风景秀丽,“每当晨曦初上,夕阳欲下,霞光返照,紫霭笼江。又或晴空万里,水月交辉,阴雨霏霏,烟锁雾迷。四时之景色不同,而斯园之胜概无穷。至若登假山,步江亭,烟波浩瀚,听涛声之拍岸,观轮舰之出没,更令人兴乘风破浪之思,足以拓胸襟而长志气”。但所谓的“公家花园”,却只是对外国人开放,不许华人入内游观。黄浦公园对华人的限制,引起国内舆论的不满。为缓和民众的愤怒情绪,工部局答应另建公园,专供华人游览。1890年12月,在“苏州河浜,南自白大桥起,另建华人公园,为华人游息之所”。该园名为“新公园”,第二年改称“华人公园”。与黄浦公园相比,华人公园面积较小,景观布置也比较简单。1907年春,天津开始筹建公园,地址在“锦衣卫桥之北,地基开朗,嚣尘远绝。近方垒石为山,凿池引河。园之四周,围以杂树”。1908年6月,北京农事试验场内的一座博览园,宣布对外开放,内设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蚕桑馆,还有茶园、咖啡馆、游船、四轮椅、二人轿、人力车等。20世纪初,直隶、奉天、江苏、吉林等地,也纷纷建成公园,供人们游览观赏。

其次是私家花园的兴起。北京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所建私家花园之多,为其他地方所不及,如各王府住宅花园、颐和园、圆明园。着名学者孙承泽的故居,人称“孙公园”,位于琉璃厂西南,分前后两部分,中间修有一条小巷。前为主宅,后为别墅,极有气派。

前部分呈方形,长宽各90多米。后部分稍窄长,院落宽阔,有假山亭榭,树木花草,清新自然。上海的徐园,“一名双清别墅,为私人徐棣山所建。初在沪北老闸唐家弄,每逢元宵前后,张灯供客夜游,那灯儿是雇巧工制的,玲珑剔透,无奇不有。且年年不同,岁岁各异,颇能引人入胜。并有曲会,画会,梅会,又制灯谜,由游客随意猜射,猜射中了,奖以画册文具。此后才由孙玉声等结成萍社,有陆澹安、谢不敏、徐行素、蒋山,为萍社‘五虎将’。他们悬灯谜于文明雅集,再移至大世界游乐场,社友扩至数百人,进步书局刊成《春谜大观》五书。孙玉声所着《海上繁华梦》中,也涉及徐园鸿雪轩的焰火花炮,张灯悬谜的盛况”。

再次是新式娱乐方式的引进。1896年,法国舞蹈家维多利亚非里来华献艺,引起巨大轰动。时人记述:“所用衣服,美丽非常,加以舞态歌声,并皆佳妙,以故观者神摇目眩,几讶彩云万朵,降至瑶台。”1897年,上海道台蔡钧在洋务局布置舞厅。地板“以蜡磨光,可以为鉴,盖为跳舞而预备也”,上方“悬灯三千盏,奇形异彩,光怪陆离,顾而乐之,不啻仙境”,四壁“绣彩缤纷,画屏如嶂,鲜花盆景,娇艳动人。华人尚红,而此更金碧辉煌。加以电光烛光,光彩越发绚烂”,还搭建平台一座,邀请外国乐队演奏,“以中国人员而设舞会娱宾,此为嚆矢”。

驻华的外国人竞相建立戏园。1871年,在上海,兰心戏院毁于火灾后,他们集资重建,有楼座两层,“院内宏阔,层楼整饬,华丽奇巧”。“圆顶高悬灯一具,灯光下射各隅,院内如白昼,故谓为太阳灯也”。戏台“以画扇屏幅立障台,能随戏样照而成景,各类变化可观”。这些戏园,“中戏西台兼用,实向日所未见”,以致观者众多,“西商皆拟届期以闺阁偕往,想华人之带巾帼类以去者亦必甚多,果然则中外男女一时之大快乐场也”。上海的洋戏园中,还经常表演魔术,中国人称之为“西洋幻术”,还有骑术、驯狮、驯虎、驯象等。

这些表演,与传统的戏法、马戏风格迥异,观者如织。

西方人喜爱的赛马,也逐渐被移植而来。1851年,英人组成跑马场董事会,在上海修筑跑马场。每年春秋季节,都要举行赛马活动,连续进行三天。此项活动新奇、刺激,吸引居民观看。有人记载上海赛马的盛况:“是日,西人赛马,士女观者如堵”,看夷人跑马,“士女云集,举国若狂”。1872年的赛马,盛况空前:“西人咸往观焉,为之罢市数日。至于游人来往,士女如云,则大有溱洧间风景。或篮舆笱轿得得远来,或油壁小车辚辚乍过,或徒倚于楼上,或隐约于帘中,莫不注目凝神,观兹奇景。而蹀躞街头者,上自士夫,下及负贩,男女杂沓,踵肩摩,更不知其凡几矣。昔人所谓前有坠珥,后有遗簪,方此之际,殆又甚焉。诚海内之巨观,古今所仅有者也。惟华人观者过众,几乎无处容身。”天津的赛马场上,也是热闹非凡。每年春秋赛马之时,“人声哗然,蹄声隆然,各国之旗飘飘然,各种之乐呜呜然,跑马棚边不啻如火如荼矣。倾城士女,联袂而往观者,或驾香车,或乘宝马,或暖轿停留,或小车独驾,衣香鬓影,尽态极妍,白夹青衫,左顾右盼,听奏从军之乐,畅观出猎之图,较多钱塘看潮,万人空巷,殆有过之而无不及焉”。

西方娱乐休闲方式的传入,使城市居民乐趣横生,大饱眼福。在外来风尚洗礼下,传统娱乐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新型娱乐业促进了旅游的兴盛和发①秦理斋.上海公园志.旅行杂志,1930.展。人们扶老携幼,观光游览,感受到本国内的异国文化。

3.当代旅游业

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1953年6月20日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中国国际旅行社筹备委员会成立,1954年成立总社和40多个分社,承办外宾招待事务。1960年以前来华游客主要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1960年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旅游者逐渐增多。1964年成立中国旅游事业管理局后,旅游业不断拓展。“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旅游业处于停滞状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国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旅游业也进入了全新的大发展时期。近些年来,中国旅游业一直保持了高速度的发展,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已经被确认,旅游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1)入境旅游市场

在改革开放20余年的时间里,我国入境旅游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我国入境旅游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2年)为启动超速增长阶段;第二阶段(1982-1989年)为稳步高速增长阶段;第三阶段(1989-1993年)为恢复快速增长阶段;第四阶段(1993至今)为持续平缓增长阶段。总体上看,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显得十分强劲,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2.1%和22.6%,远远高于同期GDP9.76%。每年约80%外国游客来自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蒙古等10余个主要客源国。

(2)国内旅游市场

国内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90年代后,国内旅游迅速增长。中国国内旅游现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发展快规模大;二是覆盖范围广;三是形式多样化。

(3)出境旅游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出国旅游发展迅猛,出国旅游人数越来越多。1992-2001年10年间,年出境总人数由292.8万人次增至1212万人次。1997-2002年5年间,出境旅游人次翻了一番。近年来,中国出境旅游一直有计划、有组织地稳步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快速增长的新兴客源输出国。

4.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1)从旅游业发展的环境要素看,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国家加强对华夏旅游资源尤其是西部资源的开发,西部旅游业将成为我国未来旅游业增长新的空间。在西部现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只有青海目前还没有明确提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予以发展,这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布局,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形成我国新的旅游增长空间。

(2)中国的消费层次将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创造了条件

从当前我国的消费结构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问题的逐步缓解,旅游等精神享受情趣渐浓。在我国解决温饱并全面步入小康阶段后,中国的消费层次将上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阶段及消费结构的变化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在中国有望形成消费热点的领域有教育、住宅、家庭高档消费品及旅游。而且随着中国房地产业阶段性任务的完成,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吃、住之后,行的问题将变得十分突出和重要。因此,旅游消费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会保持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发展后劲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