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经济地理
18686700000054

第54章 旅游经济地理(7)

8.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幅员辽阔,北面以漫长的国界线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东面连接着林海高原——关东文化旅游区,东南面与京畿要地——燕赵文化旅游区相连,南面紧邻中华民族摇篮——中原文化旅游区,西面紧靠沙漠绿洲——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该区大部分地区属于内蒙古高原,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一派草原景象。自古以来这里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摇篮和主要活动区域,该区是以蒙古族为主,包括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朝鲜等30多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先后开放了一些对外通商口岸,在这里,国内外厂商云集,开市贸易、商务洽谈日趋活跃,边境贸易形式较好,这也为发展边境旅游和跨国旅游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铁路很少,而且配置上没有完整的系统;新中国成立后,一个以铁路为中心,包括公路、民用航空和内河航运的交通运输网初具规模。但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相距遥远,交通已影响到工、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许多方面,对该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交通条件更是起着瓶颈作用,现有的交通系统还远不能适应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需要,亟待发展和改善交通条件。

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主要有呼和浩特市旅游区、包头市旅游区、响沙旅游区、土默川旅游区、阿巴哈纳尔旗旅游区、元上都城遗址旅游区。

该区地势高亢、坦荡,草原连片大面积展布。该区聚居着以蒙古族为主的多个少数民族,成为了传统游牧文化与草原景观相结合的具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的旅游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边境贸易和社会经济逐渐繁荣,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旅游接待规模扩大,坚持以草原风情为特色,以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旅客,该区的旅游业发展态势趋向乐观。

9.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三大省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该区对外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接壤,有长达5000余公里的边境线。这里地处偏远,经济不够发达,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多姿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赋予了它神奇的色彩和独特的魅力,它必然会成为现代旅游的热点区域。

全区自然条件复杂,景观类型多样,有广袤无垠的大草原景观,有沙漠戈壁及千姿百态的风化地貌,还有巍巍雪山和生机勃勃的绿洲。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物产。

更为吸引游客的是悠久漫长的丝路文化和热情好客、剽悍勇敢的少数民族风情。该区还因国境线长而有独特的入境旅游优势。

该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交通状况以及民族关系、军阀割据等原因,长期以来被视为畏途。1978年以后,随着敦煌、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陆续开放,旅游业得到了发展。近些年,随着敦煌文化的轰动效应、丝绸之路的升温,以及该区接待设施的日益完善,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

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主要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区和甘肃旅游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区包括银川旅游区、青铜峡旅游区、中卫-沙坡头旅游区、固原-泾源旅游区。

甘肃省的旅游区包括天水-兰州旅游区、嘉峪关旅游区、敦煌旅游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区包括乌鲁木齐旅游区、吐鲁番旅游区、喀什-和田旅游区、阿勒泰-哈纳斯旅游区、罗布泊旅游区。该旅游区自然条件复杂,地貌类型独特多样,形成“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独特气候。

该区自然景观神秘、粗犷且富于变化,有沙漠戈壁、雪山森林、草原绿洲等景观。在人文地理环境方面,该区历史悠久,形成了闻名于世的悠悠漫长的“丝路文化”,且民族众多,形成了维吾尔族、回族等10多个民族聚居区。要大力发展该区旅游业,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突出民俗风情;二是真正推出一批带“最”的旅游项目;三是运用边境线长的优势招徕客人。本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有西夏王陵、海宝塔、镇北堡西部影城、一百零八塔、麦积山石窟、嘉峪关、酒泉、张掖大佛寺、敦煌莫高窟、鸣沙山、天山天池、博格达峰、火焰山、罗布泊等。

10.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

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以南,其西部和南部分别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家接壤。该区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0%;人口835.7万(2007年),占全国总人口的0.59%;其中绝大部分居民为藏族,另外还有汉、回、土、蒙古、满、哈萨克、门巴、珞巴、纳西等族在此聚居。由于该区地广人稀(青海人口密度5人/平方公里,西藏1.5人/平方公里),和内地相比经济比较落后,旅游业底子薄,发展水平低。但是,随着两省区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日益提高,其旅游业必然会有较大发展。

该区全境位于青藏高原之上,外缘高山环绕,自然景观独特,人文内涵丰富,青藏高原地域辽阔,地势高峻,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高原南缘,被誉为“世界第三极”。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气候高寒,交通闭塞,却极少受到污染和外界文化干扰,原始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环境保存完好。这些状况使其成为人们十分向往而又可畏的神秘之地,正是这种神秘色彩强大的吸引激发力,才使得该区旅游业发展具有广大的客观基础。

由于青藏旅游区地区经济的滞后,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明显偏低。长期以来,该区仅为一些考古探险家所向往,而对广大的旅游消费群体则缺乏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青海、西藏两地的旅游业在各个方面都有所突破,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其所占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加大。应当看到,该区的旅游的路线长,因为旅游者猎奇、探险的心态的激发与旅游交通的相对落后,游客逗留时间一般比较长,这样一来,对该区旅游收入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该区自然景观独特,人文内涵丰富,是人们向往的神秘之地。在自然环境方面,拥有奇特壮观的冰雪高山群,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是万鸟群聚的生栖园,还有相映成趣的“高原气候”与“热带风光”等;在人文环境方面,该区拥有大量古老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的风情民俗及内涵深蕴的藏乡文化艺术。巨大的旅游潜力和独特的旅游魅力为其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外国游客已陆续进入高原,并与年俱增。据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入藏旅游的国际旅游者92640人次,创汇3629万美元,游览点除拉萨、日喀则外,还扩大到山南、阿里在内的4个区、40多个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青海省独有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以及现在建设的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目前已成为青海旅游的大动脉,在这些古今大道沿线,旅游资源丰富而集中。

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旅游区。西藏自治区的旅游区包括拉萨旅游区、日喀则旅游区。青海省旅游区主要在西宁。该旅游区全境位于青藏高原之上。该区主要旅游点,西藏境内有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罗布林卡夏宫、扎什伦布寺、江孜宗山、萨迦寺等;青海省境内有塔尔寺、青海湖等。

11.港澳台旅游区

港澳台旅游区位于我国南部南亚热带、热带地区,面对广阔海洋,背靠祖国大陆,是我国面向世界、沟通海外的重要窗口。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深圳相望,由香港岛、九龙、新界和附近的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7平方公里。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与珠江市接壤,水通香港,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面积23.5平方公里。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面上,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邻太平洋。全省由台湾岛、兰屿、琉球群岛、澎湖列岛等岛组成,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其中台湾岛为中国第一大岛。这三个行政区中除台湾面积较大、旅游资源较丰富外,香港和澳门地域狭小,旅游资源贫乏,但其凭借各自优越的条件,如优越的地理位置、活跃的进出口贸易、自由港地位和便利交通等方面优势,该区旅游业独具特色,以吸引国际游客为主,成为旅游热点地区。

该区位置恰处于东亚、东南亚以及大陆旅游为中心的中间位置,北有日本、朝鲜,西有祖国大陆,南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西南有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新加坡,是远东若干国际航线的汇合地。环球旅行的游客,在前往上述国家和地区时,均可在港澳台停留观光。

另外,香港通常是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到中国旅游的第一站。

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为该区旅游客源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其临海位置也为该区提供了许多优良海港和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海港有香港维多利亚海港、澳门的内外港口、台湾高雄港和基隆港等。在三个行政区中,台湾岛海滨旅游资源最丰富,其海岸线长1140公里。北部和南部的海岸地形富于造型之美,形成各种形态的奇岩和海蚀洞穴;西部海岸沙滩绵长,有许多理想的海滨浴场;东部海岸断层发育,断崖峭壁插天,俯临大洋。

香港岛南部的海滩则是香港优美的风景区和着名的海水浴场。澳门最大的天然海滨浴场路环黑沙海滩,宽约1公里,沙细而匀,因沙呈黑色而得名。

该区不仅是远东贸易航空航线的枢纽,同时又是进出中国大陆的主要门户。特别是香港和台湾的交通非常发达,海陆空并驾齐驱,众多的国际航空和航海线路在此交会,具有较好的通达性。台湾铁路交通大动脉是连接基隆、高雄两港的南北铁路干线。公路由环岛公路、横贯公路和南北高速公路形成主要干线公路网,极大地方便游客进出各旅游景点。主要港口有高雄、基隆、花莲、台中的苏澳港及澎湖的马公港等。国际航空港有桃园、高雄等民用机场。台湾海上和空中航线繁多,可达世界五大洲。香港维多利亚港为世界上最繁忙、高效的海港之一,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班船往来。香港启德机场又是十大国际空运中心,同31个国际性航空公司有定期班机往来。航空网遍及世界160多个主要城市。香港唯一的铁路是广九铁路的一段,从九龙到深圳罗湖,全长34公里。公路是香港地面交通的主体。此外还有地铁、电车、天桥、海底隧道、地下隧道、缆车、巴士、轮渡等交通设施,形成立体完善的交通网络。澳门交通较发达,对外联系主要依靠国际航空机场和海运,但海运对香港有一定依赖。区内交通有三岛间的大桥连接,并有岐关公路与中国内地联系,途径珠海、中山、广州等城市。

该区地域狭小,但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位处东北亚、东南亚及大陆旅游中心的中间位置,每年有大批游客经过这里。该区建有深水良港,发展自由贸易,加上旅游资源丰富,会议旅游、购物旅游、博彩旅游、观光旅游等发展迅速。该区旅游业发展较早,非常发达,其中香港与澳门接待国际游客较多。香港主要以购物、美食、娱乐着称;澳门则以博彩吸引游客;台湾以观光旅游为主要特点。

7.4 旅游物流

7.4.1 旅游物流概述

1.旅游物流的概念

任何物流活动都是以顾客为导向的,旅游物流活动的实质是以计划、执行和控制为主要内容的服务过程,通过有效的服务,促成顾客、企业和社会生态三方满意,服务是旅游物流最基本的活动,贯穿了旅游物流的全过程。基于此,旅游物流应是指在为更好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以高效、低成本为目的所引起的物质网络型流动过程。狭义的旅游物流是指旅游活动中有形物质的流动,包括游客随身物品和旅游商品的购销流动;广义的旅游物流是指凡与旅游活动相关的,涉及物质流动的所有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具体包括交通运输、物品保管、物品包装、物品装卸、物品搬运、服务产品流通、信息加工和信息处理。这一概念实际上强调了旅游物流服务活动在理念指导上是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追求的直接目标是高效率、低成本,同时明确了旅游物流的系统开放性和活动过程性特征。

2.旅游物流与传统物流

首先,旅游物流和传统物流不存在从属关系。从物流系统的构成来看,旅游物流是物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旅游物流具备物流的基本要素,是物流的一种基本形式,与传统物流并列地从属于物流大系统。

其次,旅游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本质区别在于“流”的引发源不同。旅游物流是由于旅游人流的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活动所引发的各种物流现象和关系;而传统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规划、执行并且控制从源头到消费地点的产品、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正向、逆向流动以及存储,以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