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经济地理
18686700000068

第68章 物流分区地理(12)

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不含石油、天然气)潜在价值达13万亿元,占全国的10%以上,居第3位。在世界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内蒙古就有135种,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的有5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67种。其中,稀土资源储量8459万吨,占世界的80%,占全国的90%以上;已探明煤炭储量2239亿吨,居全国第2位;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等金属矿产以及化工原料、工业辅料等非金属矿产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石油、天然气储量十分可观,已探明13个大型油气田,预测石油资源总量为20亿~30亿吨,天然气总量为10000亿立方米。

内蒙古的主要旅游资源有古朴自然的草原风光、热情豪放的民族风情、森林、沙漠、文物古迹、河流湖泊、温泉等。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内蒙古已形成以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系列旅游产品。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旅游中心城市,辐射周围的有格根塔拉草原、希拉穆仁草原、灰腾席勒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昭君墓、五当召、响沙湾、成吉思汗陵园等旅游景点,还有哈素海、乌梁素海、岱海等。

8.7.2 黄河中游地区经济

1.陕西经济状况

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导下,陕西省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电子、机械、医药、化工、能源、食品、旅游业七大支柱产业,有力地拉动了陕西省的经济增长。

2008年,陕西生产总值68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三次产业比重为11∶56.1∶32.9。对外贸易实现新的突破,2008年进出口总值83.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5%,创外贸进出口历史最高记录。到2008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367个,实际使用外资54.08亿美元。累计有6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陕西投资。

西安火车站及其编组站构成西北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分别连接着中国的西北、西南、华东和华北。全省公路以西安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呈“米”字型辐射,有9条国道通过。

西安航空港是国家一级机场,可以起降各种大中型飞机。西安航空港咸阳机场是西北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目前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已经动工。西安咸阳、榆林、延安等五个机场开辟了通往国内68个城市的160条航线、通往国际11个城市的11条航线。

2.山西经济状况

山西省是我国内地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经济发展高于全国水平,已建成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为主体的重工业基地。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最大优势,无论在生产规模、技术装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居全国领先地位。“十五”期间,山西省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国民经济高速平稳运行,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山西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573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6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269.6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3438.5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2025.09亿元。

2007年,铁路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185.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2%;旅客运输周转量122.5亿公里,比上年增长11.0%;铁路货物发送量6.0亿吨,比上年增长11.5%。2007年,公路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27.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1%;旅客运输周转量207.1亿公里,比上年增长9.2%;公路运输货物8.2亿吨,比上年增长4.5%;公路运送旅客4.0亿人,比上年增长3.2%。截至2007年底,山西省公路通车里程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93公里,实现了省会到各地级市“三小时高速通达”。2007年,民航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433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8.0%;货物发送量4.3万吨,比上年增长12.4%;发送旅客405.5万人,比上年增长29.3%。

3.河南经济状况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真抓实干,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高水平。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8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对外贸易较快增长。2005年进出口总额77.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

2005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72个;合同外资金额23.52亿美元,增长14.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30亿美元,增长40.7%。

河南省是中国内陆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省会郑州是亚欧大陆桥东端最大的客货转运站,通过铁路出口的商品可以在郑州直接联检封关。公路交通四通八达,9条国道干线呈“五纵四横”分布境内,高速公路2008年通车里程新增285公里,达到4841公里。飞机航线68条,每周有5个航班直飞香港、澳门,经澳门地区可直达台北。

4.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状况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年生产总值776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906.98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4271.03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2583.79亿元,增长15.5%。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6%。

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5∶51.8∶35.7调整为11.7∶55.0∶33.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2214元,比上年增长16.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比上年高4.7个百分点。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89.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出口总额35.79亿美元,增长21.6%;进口总额53.54亿美元,增长11.6%。从主要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48.67亿美元,占54.5%,比上年增长12.1%;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达34.99亿美元,占39.2%,比上年增长16.5%。全年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25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4%。截至2008年底,全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三资”企业923家。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132227.72万吨,比上年增长28.5%。其中,铁路37464.64万吨,增长26.5%;公路94762万吨,增长29.3%;民航1.08万吨,下降39.7%。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558.6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6%。

8.7.3 黄河中游地区物流

1.陕西物流

(1)物流业发展现状

①综合交通及邮电通信设施明显改善。目前,全省公路、铁路、航空综合交通网络连通境内所有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商品集散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主要的旅游景点,并形成西安至成都、重庆、兰州、银川、郑州、太原等12个省会城市的“一日交通圈”。邮电通信方面,已建成覆盖全省,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传输网络。

这些重大的基础设施为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②物流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交通部门先后投资了2亿多元,新建、改建100多个汽车客、货运站场,建设规模2.5万多平方米,仅西安市亚欧货运中心、贝斯特货运站和华清路货运站三个站场年吞吐量就达200多万吨。据不完全统计,仅西安市规模较大的仓库就有30多家,仓储面积大约100多万平方米。全省营运货车拥有量已近10万辆,大型厢式货车发展较快,以集装箱运输、零担运输、快件运输为代表的新型运输方式和物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跨省、市零担网络日趋成熟,货运代理和连锁经营也有了发展,为陕西省物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③物流经营主体初步发育。全省已有相当数量的物流企业,大致分为五类:一是综合性物流企业,具有代表性的有陕西智圣物流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一种是为生产商、营销商、大型连锁超市提供物流配送业务的企业;另一种是提供运输、仓储、搬运、装卸等服务的企业,这种企业数量很大,是传统运输的主力军。三是物流服务企业。一种是提供物流基础设施服务的企业;另一种是货运中介企业,这类企业在全省有400多家。四是物流信息技术企业,如运盛科技公司(路之桥网)、西安亚桥软件公司。五是物流设备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物流专用设备,如托盘、立体仓库、码垛机等。

(2)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物流业发展虽已起步,但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份比较还存在不少问题:物流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下;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滞后;物流发展政策不明确,法规不健全。

(3)物流业发展措施

陕西省政府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整合物流存量资源,引进培植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省政府将成立陕西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制定全省物流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协调物流园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陕西省将出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见,制定物流业用地、税收、资金、信贷等相关政策,规范物流企业前置性审批手续,简化货物通关程序,优化城市配送车辆交通管理等,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陕西省坚持物流业发展对外开放,把合作发展作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形式。合作发展的主要领域有:综合运输网建设,重点是物流基地建设,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以及传统货运场站、仓储库房的建设与改造;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引进资金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和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建设集多种信息技术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信息平台;物流组织建设,重点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通过资源整合和重组发展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鼓励引进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物流企业。

2.山西物流

(1)物流业发展现状

①物流快速发展,但成本较高。2008年,山西省完成货物周转量46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71%。从结构来看,工业品物流增长最快,在社会物流总额中占有比例最大;农产品物流增长最慢,所占比例较小。山西省的社会物流成本在20%以上,明显高于美国的10.5%、日本的11.4%和我国的18.6%。

②物流企业形式、物流服务多样化。国有大中型物流企业蓄势待发,民营物流企业异军突起。小件快递、物流专线、中转配送、第三方物流等业务正在形成,唐久便利、金虎便利、美特好、江南餐饮、六味斋、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连锁企业零售物流形成配送规模。

③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较快。以中国物流信息联盟网和太原为达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山西迎泽物流有限公司创建物流网站,极大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与物流信息的流通,提升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④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见雏形。根据“1311”(“1311”:在“十五”期间,山西省在第一产业重点扶持100个龙头企业,第二产业重点扶持30个战略性潜力产品,第三产业重点扶持十大旅游景区,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扶持10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产业结构调整和山西大运高速公路经济带等战略发展规划要求,把山西公路、铁路、民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流通、交通运输、仓储加工等资源整合、流通体制改革和企业转机建制提到重要工作日程。这将改善山西物流业相对滞后的局面,基本形成以智能交通、港站枢纽、多式联运、信息网络为一体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和以商贸流通、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雏形。

(2)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山西物流尽管取得重大进展,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视,特别是一些影响物流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并得到解决。

①物流管理缺乏权威性,没有形成协调联动的宏观运行机制。目前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物流管理政出多门,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部门化、区域化特征。

②物流产业政策和法规不完善,物流发展监控乏力。政府应积极推动综合性、跨行业、跨部门的物流法规和配套规章的制定和诚信体系建设,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