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经济地理
18686700000073

第73章 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本章要点(1)

本章主要讲述中国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的物流自然环境(包括区位与自然资源)和物流社会经济环境(包括历史沿革、经济发展、产业分析、对外贸易以及交通运输等),以及它们的物流业发展概况、优劣势及发展前景。

9.1 香港地区物流地理

9.1.1 香港物流自然环境

1.区位

香港,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因产沉香,又称香港、香海。

香港位于东经114°15′、北纬22°15′,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道要冲,成为历来沟通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及西太平洋沿岸各国的重要商埠;背靠中国大陆,面朝南海,为珠江内河与南海交通的咽喉,是中国内地对外经济贸易往来的门户。正是由于与中国大陆紧密相连,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本身弹丸之地的不足。香港还有港口优势,位于九龙半岛与香港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湾,水深港阔,与美国旧金山、巴西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世界3个最优良的天然深水港,这里既是世界航道要冲,也是北美、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贸易进入中国经济特区和广大内陆腹地最重要的大门。

香港全境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本土及离岛(235个岛屿)四部分,共计1097平方公里。香港行政上分19个区。其中,香港岛4个区,即中西区、湾仔区、东区、南区;九龙6个区,即油麻地区、旺角区、九龙城区、观塘区、深水涉区、黄大仙区;新界8个区,即荃湾区、沙田区、葵青区、屯门区、元朗区、大埔区、北区、西贡区;离岛自成一区,即离岛区。

2.气候与自然资源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6~30℃;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5-9月多雨,有时雨势颇大。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7-9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香港自然资源匮乏。香港食用淡水的60%以上依靠广东省供给。矿藏有少量铁、铝、锌、钨、绿柱石、石墨等。香港邻近大陆架,洋面广阔,岛屿众多。

有得天独厚的渔业生产的地理环境。香港有超过1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海鱼,主要是红衫、九棍、大眼鱼、黄花鱼、黄肚和鱿鱼。香港土地资源有限,林地占总面积的20.5%,草地和灌木地占49.8%,荒地占4.1%,沼泽和红树地占0.1%,耕地占6.7%,鱼塘占2%,城郊区建设发展土地占16.8%。农业主要种植少量的蔬菜、花卉、水果和水稻,饲养猪、牛、家禽及淡水鱼,农副产品近半数需中国内地供应。

9.1.2 香港物流社会经济环境

1.历史沿革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宝安县改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

香港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曾被喻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

2.经济发展

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三次经济转型。

1950年以前,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香港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工业化,到1970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标志着香港已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香港地区经济的第一次转型。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地区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内地因素成为推动香港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地区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各类服务业得到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次转型。

当前,世界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结构转换的时期,这是一个以研发和创新为特征,以网络和信息技术革命为先端,以生物技术和纳米等新材料、新能源的技术突破为后序,并逐步实现以劳动力、资本投入为主的旧增长方式向以知识创造和技术进步为主的新增长方式的转型。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的世界经济新一轮转型中,香港没有跟上世界经济的主流趋势,既没有像其他“三小龙”那样实现经济结构向创新科技和资讯科技产业方向的转型升级,也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实现服务经济向知识经济方向延伸发展,而是延续了房地产、金融、商业、旅游等传统结构,由市场力量主导资本流向,主要是投向投机性很强的房地产和股市,忽视对研发和创新的投资,延误了经济转型。为了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香港特区政府带头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管治制度方面,特区政府成立了高层决策架构和常设咨询组织,专门设立创新科技署,并加快电信市场的开放步伐和相关法律的制定,例如通过了《电子交易条例》;在资金方面,香港政府拨款50亿港元设立“创新及科技基金”,并建立股票创业板市场;在基础设施方面,香港政府斥资兴建数码港,准备成立专注“中游”研究的应用科技研究院,重整半官方的科研支援机构(如科学园、工业园等),并通过香港邮政署成立公共核证机关,设立本地的公开密码匙基础建设;在教育和人才培训方面,香港政府加大投入培育本地的科技人才,并推行旨在吸引海外和内地人才的“输入优秀人才计划”;在培育创新文化和社会环境方面,香港政府率先推行“公共服务电子化”的示范计划,发展“电子政府”等。通过几年的发展,新经济已具雏形。

目前,香港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第十二大银行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及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亦是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

香港地区是世界上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商品、资金进出自由,连续多年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3.产业分析

香港地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制造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种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使香港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转口贸易型经济走向出口加工型。到20世纪60年代末,制造业产值已占本地生产总值的30%,就业人数则几乎占了一半,制造业成为香港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香港地区制造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在1987年之前,制造业一直在香港地区的生产总值中占最大比例,但此后呈下降趋势,而商业、金融等服务行业则迅速上升。香港地区制造业经历了诞生、成长与衰退的过程,从第一大产业降为第六产业,制造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由1985年的21%下跌至1995年的8%,2005年更进一步下跌至仅3%,而且还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这是因为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陆续移至内地进行。

至于建造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在1985-2000年间维持于约5%的水平,至2005年才下降至3%。水电煤气供应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仍相对平稳,过去20年均约为2%~3%。

自20世纪80年代起,香港经济日益朝着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内地的开放政策及经济改革,不仅为香港的制造商提供庞大的生产腹地及市场,也为各服务行业创造大量商机。由于区域和全球经济环境不断改变,以及与内地进一步融合,香港经济结构持续向服务业转移。内地经济发展蓬勃尤其为香港服务业提供了无限商机,同时内地拥有的大量低廉的土地和劳工资源,以及不断上升的生产力,也推动了香港经济朝高增值迅速发展。因此,第三产业(包括批发、零售、进口与出口贸易业,饮食及酒店业,运输、仓库及通信业,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小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楼宇业权)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明显上升,由1985年的71%升至2006年的88.0%,第一产业比重仅有0.1%,第二产业比重为11.9%。

随着香港经济转型,服务业不但蓬勃发展,也渐趋多元化。各类与贸易和旅游有关的服务业,小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金融及商用服务业(如银行、保险、地产及相关的各种专业服务),在过去20多年均迅速增长。随着经济结构朝知识型活动的方向迈进,信息科技业近年也取得长足发展,尤以电信服务和互联网应用业务为主。

香港作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服务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整体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1-2005年,以实质计算,整体服务业的增值额累计实质增长39%。在各个服务行业中,金融和保险业的累计增长速度最快,达89%,反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重要。进口与出口贸易业的表现也不俗,增值额同期上升81%,加上运输、仓库业等37%的显着增幅,显示在内地贸易往来繁荣的支持下,香港的贸易和物流业具备强大竞争力。信息科技发展迅速,加上香港作为区内通信和商业的枢纽,令通信业表现强劲,增值额累计增长68%。

4.对外贸易

香港地区是举世闻名的贸易港口,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对外贸易是香港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香港地区对外贸易包括进口、港制产品出口和转口贸易三大部分。

进口市场主要是日本等亚洲国家,其次为美国、韩国、新加坡、德国和英国。香港地区产品主要输往中国内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瑞士、法国。转口商品主要输往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菲律宾、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内地是香港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香港地区九成转口货物来自内地。

2007年正值香港回归十周年,其经贸发展态势均衡,运行质量处于20年来的最高水平。特别是对外贸易再创新高,比2007年本地生产总值高3倍,比1997年增长1倍,在香港整体经济中举足轻重,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各种利好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但由于当前全球经济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受美国次贷危机、原油涨价、美元贬值和内地宏观调控措施等因素的影响,香港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预计香港对外贸易仍将平稳增长,但增速将呈现放缓态势。

2007年香港进出口总值保持增长,增速继续趋缓。2007年香港进出口商品总值达55555亿港元,比上年增长9.8%,与上年及前年10.5%和10.9%的增长率相比,增速继续趋缓。其中,进口总值28680亿港元,增长10.3%;整体出口总值26875亿港元,增长9.2%,同比增速减缓。

2007年香港全年贸易逆差1805亿港元,较上年增加417亿港元。在香港的前十大贸易伙伴中,除与英国的贸易额未有增长外,其他九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均持续增长,但增速亦普遍放缓。中国内地和美国仍是香港前两位贸易伙伴,但双边贸易额增速分别由上年的13.9%和3.1%下降至12.3%和2.5%;日本为香港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增速继续加快,由上年的3.6%升至4.7%。

2007年香港的转口增长稳健,增幅比上年略有上升,占整体出口货值的比例亦提升至95.9%,反映出香港继续扮演着地区航运中心和贸易枢纽的重要角色。从转口的商品结构看,前五类主要商品依次为电动机械仪器和用具及零件、通信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办公室机器和自动数据处理仪器、杂项制品、衣物及衣物配件,合计占转口货值的比重为67.5%。其中,除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较上年下降11.6%外,其他四类主要商品分别取得了19.0%、18.3%、23.0%和10.2%的增长,推动转口货值保持了稳定的增幅。从转口目的地看,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仍为前四大转口目的地。

2007年港产品出口较上年锐减,全年除最后两个月与上年同期相比有小幅增长外,其他十个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幅度的减少,最低为8.5%,最高则达到35.8%。

港产品出口排名前5位的货品类别为衣物及衣物配件、办公室机器和自动数据处理仪器、电动机械仪器用具及零件、杂项制品、初级形状塑胶。其中前三项在2007年同比分别减少了25.5%、84.8%、37.9%,而后两项则有所增长,增幅为2.9%和19.8%。从港产品出口的十个主要目的地看,港产品对其主要目的地的出口货值均显着减少,减幅在9.6%~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