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经济地理
18686700000077

第77章 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本章要点(5)

(4)物流高级人才的缺乏

目前全球物流人才普遍供不应求,尤其是物流高级管理人员。物流高级经理或管理人员除了要精通物流营运知识外,还要通晓市场、财务、会计等知识。澳门物流业对物流管理人员也同样求过于供,据统计资料显示,虽然近年来澳门各行各业减薪或冻薪,但物流业的薪水却逆市上调,幅度高达32%。

4.航空物流业的发展前景

澳门的产业和外贸结构决定了未来澳门物流业的定位是发展以转运为主的航空物流业。从产业成长的一般经验来看,首先要有市场需求;其次要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再次是投资的吸引。三个因素都具备之后,新兴产业就会快速成长。下面就从这三个因素入手分析未来澳门航空物流业的发展前景。

(1)珠江三角洲不断增长的航空物流需求

近年来,与澳门毗邻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1997年到2002年间,广东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53亿美元增长到300亿美元,约占全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一半。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就占了广东的97%,其中珠江西岸已经形成了以广州、佛山、珠海、江门为主的电器产品产业带,聚集了大量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

与香港相比,澳门离这些城市的距离较近,可通过广珠高速、广深高速、西部沿海高速等高速公路在3小时内到达珠江三角洲各主要城市,而且运输成本较低。珠江西岸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物流需求增加,正是澳门航空物流业的发展机遇,应大力吸引这些货物经由澳门转口。

(2)政府的物流中心规划

在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基本上都进行了政策引导和扶持,尤其是在物流园的建设上。澳门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本地特点建设物流中心。澳门未来的物流中心建设可以考虑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扩建目前已有的澳门机场货运仓,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又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迅速增加的航空物流需求。第二种模式则是由政府专门建设物流中心,这是为了航空物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如特区政府2002年规划建设的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的具体运作可双管齐下,一方面尽量吸引大型跨国物流公司进驻,以迅速提高澳门的航空物流业水平,毕竟本地物流企业的现代化程度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则在引进国外物流公司的同时,由政府机构出面将本地物流公司联合起来进行运作,这样就可以实现本地物流公司与跨国公司同时运作的模式。

(3)投资增加对物流业的促进作用

特区政府于2002年开放了博彩业。两家获得博彩经营权的海外公司作出了超过160亿澳门元的大规模投资计划,通过对会展旅游业的带动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澳门还于1999年推出吸引外资发展离岸业务的《离案条例》,仅在两年时间内就有百多家外资企业在澳门设立了离岸公司。

澳门航空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尽管仍存在些发展上的制约因素,但是其具备的特有航线航权、自由港优势,以及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加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西岸地区日益增长的航空物流需求,已使澳门航空物流业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随着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安排的出台,澳门航空物流业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9.3 台湾地区物流地理

9.3.1 台湾物流自然环境

1.区位

台湾地区简称台,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124°34′30″、北纬20°45′25″~25°56′30″。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两者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台湾是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海面,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台湾地区在地理区域划分上又分为北部地区(包括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台北县、桃园县、宜兰县与新竹县3市4县)、中部地区(包括台中市、台中县、苗栗县、彰化县、南投县与云林县1市5县)、南部地区(高雄市、台南市、嘉义市、台南县、高雄县、屏东县、嘉义县与澎湖县3市5县)与东部地区(花莲县与台东县2县)。

2.气候与自然资源

台湾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暴雨。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台湾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高山除外)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给岛上的河流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独流入海的大小河川达608条,且水势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其中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浊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乌溪(116.8公里)。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2/3以上。台湾山系与台湾岛的东北-西南走向平行,竖卧于台湾岛中部偏东位置,形成本岛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台湾岛有五大山脉、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别是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台东山脉,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脉纵贯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台湾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1/4。台湾盛产稻米,一年有二熟、三熟,米质好,产量高。台湾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种超过90种,栽种面积仅次于稻谷。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

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义的阿里山是着名的三大林区。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树木种类近4000种,其中尤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樟树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脑和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

近海渔业、养殖业都比较发达;远洋渔业也较发达。

台湾除有丰富的水力、森林、渔业资源外,其他自然资源有限。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也较少,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

9.3.2 台湾物流社会经济环境

1.历史沿革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考古学家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朝时(公元589-618年),台湾被称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己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并把其从中国大陆收购到的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62年2月,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台湾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也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战斗坚持了5个多月,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2.经济发展

台湾经济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50多年来,通过进口替代、出口扩张、结构调整与自由化改革的发展轨迹,台湾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

(1)经济恢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台湾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民党退守台湾初期,由于政局动荡,人口剧增,物资短缺,物价上涨,经济形势严峻。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主要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加强外汇贸易管制及优先发展电力、肥料、纺织等民生工业,使台湾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恢复与发展。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对台军事支持与经济援助,不仅稳定了台湾局势,而且对台湾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2)出口替代战略

在极为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在台湾经济趋于稳定之后,台湾当局在经济发展上首先采取了替代进口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可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及对改善国际收支有帮助的产业,即发展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能增加就业及自己能够生产的民生工业,以替代进口产品,节省外汇开支。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台湾重点发展纺织、食品、水泥、塑胶等民生工业。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在大陆的黄金与机器、美国的经援、战后重建、土地改革、进口替代等诸多因素纵横交错地影响下,台湾经济很快走出泥滩。到20世纪50年代末,台湾物价已趋于平稳,物资供应日渐充足,狭小的市场开始饱和,部分工业生产能力出现过剩现象,台湾经济又面临新的挑战,开始寻找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