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
18688400000034

第34章 湖州(4)

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

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坐落于全国童装名镇——织里镇,学校创建于1912年,几易其名,曾是织里辅导区中心学校,因创办少年税校成效卓着而被《辅导员》杂志誉为“中国第一校”。2000年5月被命名为织里实验小学。现学校有74个班,3874名学生,172名教职工。

学校坚持“扬个性、促发展、创特色、上品味”的办学目标,努力构建“创新、合作、和谐”的校园文化。办学成果显着,先后获得浙江省示范小学、两次被评为浙江省科研先进集体、省科研兴校200强单位、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湖州市文明单位、市教科研基地学校、市依法治教示范学校、市先进家长学校、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吴兴区首届劳模集体等荣誉称号。教职工队伍年轻化,平均年龄28.2岁,本科学历占51.8%,有中学高级职称、市区教学能手及教坛新秀、课堂比武市一等奖获得者等各类荣誉的骨干教师28人。

学校早在1995年就成立教科室,专人负责校科研工作。秉承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理念,把科研工作作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把科研能力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内容之一。现在学校制定了《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制度》、《课题成果推广制度》、《校级课题积分制》等富有特色实效的科研课题制度。

上级课题研究过程扎实。对于承担的上级课题,按照“教科室每周组织课题组长的交流会、各课题组长轮流每月交流一次”的办法实行过程管理。每次交流会,组长将前月研究成果向大家汇报,探讨下月深入研究的内容,或者是帮助总结经验上的理论提升,或者是应该开展的实践调查等等。通过每月的交流会,使得每个课题向纵深发展,具有丰硕科研成果。

校级课题成效明显。每学期要求教师申报校级课题,把教学中的问题、创新教学方法都作为科研课题,在教学工作中边实践边研究,对校级课题成果按“历年来累计积分制”的办法予以激励。

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生产力。对于发现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由校教科室组织召开课堂推介会,或者是组织经验介绍会,或者是在校《教学与研究》刊物上刊登推广,同时鼓励教师向省级刊物发表。

经过不但创新、完善,校科研管理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经验,受到教师的欢迎,也多次在区科研会议上介绍。

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课堂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科研成果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基教成果二等奖、省教研系统课题三等奖,区级以上课题成果获奖有27项。教师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教师论文、教学设计每学年均能保持有30多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专业素质得到快速提升,教师获得了浙江省教研室课堂评比一等奖,在市级课堂评比一等奖的就有9人。

多项科研成果得到普遍推广。如《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课堂课堂教学行为转变》专着发行。市级课题《网络时代下教师电子备课管理》,其科研成果在全区介绍。

富有当地特色的《童装设计引入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在全校各美术教师中推广。

《网络视频课堂教研方式的研究》成果在区域内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湖州市实验幼儿园

一、幼儿园概况

湖州市实验幼儿园创办于1985年,是浙江省首批省示范性幼儿园,现转评为浙江省一级幼儿园。幼儿园现拥有一园两区(红丰园区、都市园区),16个教学班,在园幼儿500余名,教职工58名。长期以来,在历任园长和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园致力于园本课程——“发展幼儿能力课程”的探索研究与开发。

经过近20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幼儿园园本课程——“发展幼儿能力课程”于1999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近几年,幼儿园取得了诸多的荣誉:2001年幼儿园被评为“湖州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2002年又被评为“浙江省科研兴校200强”,2005年荣获“浙江省园本教研示范园”,2003-2004年、2007-2008年两度荣获“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2008年获“湖州市学前教育先进集体”等。幼儿园严谨的管理和出色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享誉幼教界。

二、教科研历史及现行主要制度

(一)教科研起步早

早在1988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家柯文·考特尼女士来该园考察。对省特级教师朱静怡正在建构中的“发展幼儿能力课程”作以下评价:“这个实验的基本原则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孩子学与玩之间是没有隔离的。……语言和数学几乎见诸任何活动里。……这个学校的优越之处,是它重视每个孩子的自尊心的发展。”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幼儿园一直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坚持不懈地进行全园性的年复一年、轮复一轮的实验,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多个回合的探究性实践,创建了有特色的园本课程——“发展幼儿能力课程”。全园上下在科研中求质量、求发展,形成了十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二)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1.管理网络健全。幼儿园于2002年成立教科室。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由业务副园长具体分管,教科室的主任具体主抓。各教研组组长担任园教科室成员,协助教科室主任负责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实施。2006年制定并出台《幼儿园教科研五年发展规划》,在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近几年的教科研发展目标和应对策略。

2.制度完善。于2001年出台了《湖州市吴兴区实验幼儿园教科研管理办法》,包括组织机构、课题管理、课题结题与鉴定、成果评奖与推广、奖励办法与标准五个章节,对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开题论证、实施过程、成果奖励等予以制度保障,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根据发展需要和新要求,于2004、2006、2008年先后三次对已有的管理办法作了进一步地修改与完善,并出台了与之配套的“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表”,每一学年末,对教师的教科研实绩进行奖励和表彰。

三、教科研成效及影响

(一)科研研成果丰硕

2004年至今,幼儿园被立项的各级教育规划课题共28项,其中省规课题4项、市规课题8项、区规课题16项。其他教研、学会类课题14项。5年间,获得各级优秀教科研成果18项,其中省规划课题《发展能力课程在托班阶段的实施与研究》获得浙江省第六届(2006-2007年)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并分获市、区2007年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另有6项获市优秀教科研成果奖,11项获区优秀教科研成果奖。其他有7项获市、区教研系统优秀成果奖。5年间教科研论文获奖、发表共计23篇,包含国家级1篇,省级9篇,市级13篇。

(二)教师专业成长喜人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要途径,教师只有通过做课题,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增强科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提高思辨的水平。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师设定不同的阶段性培养目标及措施,如名师、骨干教师承担幼儿园重点课题并指导园内青年教师的课题研究,在她们带领下,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通过实践、理论学习等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近几年,教师专业成长形势喜人,4人获“市级名教师称号”、1人获区级名师,3人获区级教坛新秀。教师专业成长之迅速引起了省内幼教专家的关注,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原校长丁碧英、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会长朱丽丽来幼儿园进行实地调研。

(三)幼儿园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幼儿园坚持走科研兴园之路,通过科研不断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品味,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整体实力。幼儿园多次承担省、市、区级大型研讨活动或教科研成果推广会,每年,前来观摩取经的省内外同行络绎不绝,据统计,2004年至今,幼儿园接待省内外同行来园观摩学习达3000多人次。幼儿园通过接纳跟班培训、各类观摩、送教展示、办培训班、外出讲学、编写教材、出刊专着等形式,使科研成果较好地在省内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