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
18688400000043

第43章 义乌(2)

自2004年以来,全校老师共有690余篇论文先后在金华市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

义乌市义亭中学

义乌市义亭中学建于1937年,为浙江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105名教职工,其中35周岁以下教师占2/3。学校以科研促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2009年被评为首批“金华市中小学校校本培训示范学校”。

一、健全的科研保障机制

1.具体的规章制度:制定并完善了《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校本教研制度》、《教育科研评价细则》、《教科室主任工作职能》等规章,促进科研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2.自上而下的科研氛围:校长书记亲自承担科研课题,带头学习新理念,榜样示范;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十佳教师发挥带头作用;每学期科研任务落实到备课组,形成全员参与,人人研究的局面。

3.充足的经费保障:学校每年专门拨2万余元用于购买科研资料;提供最高达4万元的单一课题研究保障金,同时设立科研成果奖,每年发放奖金达3万-6万元。

二、活跃的教科研行动

1.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的科研模式:依托“以学评教”的省级课题,形成了“评教驱动、课题牵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校本培训实践模式。2003年以来,课题研究主要以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为核心。如2003年的《农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开发和管理研究》;2004年义乌市规划课题《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策略研究》、《高中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态度的影响研究》;2005年义乌市规划课题《高中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金华市重点课题《农村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2006年省规划课题《农村普通高中“以学评教”学生量表的编制与运用研究》;2007年义乌市规划课题《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实验研究》;2008年义乌市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2009年浙江省规划课题《基于“以学评教”的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等。课题研究紧扣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实效性。

2.分层研究、全员参与的科研结构:现阶段有校长领衔省规划课题《基于“以学评教”的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书记领衔义乌市重点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行为文化构建的校本研究》,5项教师个人申报的义乌市规划课题,以及各学科组的校级课题;四级课题涵盖了全校每位教师,形成了“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的科研氛围。

三、显着的教科研成效

1.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农村普通高中“以学评教”学生量表的编制与运用研究》课题获2008年浙江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在义乌市教科研会议和浙江省课题指导工作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介绍,被普遍关注和肯定。学校获“金华市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义乌市教科研先进集体”称号。教科室主任获得“金华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的荣誉。“在教学中研究”成为教师的习惯。

2.培养了一批教学能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18位教师在义乌市各学科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其中程攀峰老师荣获金华市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学校在义乌市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功比武中获团体奖,陈晓东、陈福亮和冯国民老师被评为义乌市教坛新秀。

研究性学习和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的两大特色,成果丰硕。2003年,学校作为浙江省普高的唯一代表,参加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2006年,研究课题纪录片《研究性学习天地宽》,被省教研室推荐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新课改成果评选;第三届全国陶艺教育成果展中,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大赛”获1个银奖,1个铜奖。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回顾学校风雨历程,新课改背景下发展教育科研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同时也让学校深刻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之一。

义乌市实验小学

一、学校概况

义乌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12年,历经百年沧桑,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校园占地10万平方米,有60个教学班,240名教职员工,2700多名学生,是浙江省首所具有招收外国学生资格的小学。

学校秉承“让教师拥有成功人生,让孩子享受幸福童年”的办学宗旨,坚持“教孩子六年,想孩子今后的六十年,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文艺术熏陶,提高学生的校园生活品质;注重教师团队建设,校本研训和分层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名,省地市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11名,市学科带头人12名,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坛新秀、优质课获得者68名。这里是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摇篮。

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重视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支柱与导向作用。始终将课题研究作为推动整个学校工作的抓手,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坚持科研工作与学校管理融为一体,科研与教研融为一体,科研与培训融为一体。在实验小学,“学习-实践-研究”三结合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人人都是教育科学研究者”已成为教师自主发展的迫切需求,科研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二、教科研历史

1.科研团队的建设

根据学校发展的现状,1999-2001年,学校以教科研强校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为载体,致力于科研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推动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经过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四大系统十二个机制”的策略,即:观念系统(辨别机制、更新机制、创新机制),操作系统(行动机制,思辨机制、再生机制),管理系统(保障机制、支持机制、评价机制、调控机制),升华系统(整合机制、推进机制),为实现“教科强校”这一理想和目标铺设了一条成功的道路。2001年,省规划课题《教科强校理念的总体构建与操作策略研究》通过专家组鉴定,获得省教科研成果三等奖。

2.课堂教学的改革

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学校基于对现实课堂的深刻反思和对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理想课堂的追求,针对现实课堂中的种种弊端,突出学生发展主体的角色,开展了“小学多维有效互动教学的行动研究”。学校从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入手,关注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立足于学科课堂教学诸因素之间的有效互动,揭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通过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以“多维有效互动”为特征的课堂生态环境和教学评价实施方式,实现“理念更新、学科突破、全课程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取得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课堂变化三赢的收获。2004年12月顺利结题,并获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3.学校管理的创新

2005年,学校从学校管理文化的历史溯源入手,在充分挖掘历史积淀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教育理想,开展了《建立“开放、自主、人文、和谐”的现代学校管理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抓住开放办学、自主发展、人文管理三个要素,紧扣探索开放性办学、促进自主式发展、实施人文化管理三方面内容,经历“提高认识,树立目标,建立理念,实施探索,形成文化”等五个阶段,逐步建立并形成“开放、自主、人文、和谐”的现代学校管理文化。2008年1月,课题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并获浙江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4.“快乐阅读”模式初显

目前,学校以省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为孩子生命成长奠基”阳光诵读经典美文实践研究》为载体,力求形成“快乐阅读”的育人模式特色。2008年12月,方敏书记代表学校在省“改变育人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专题会议上做“经典诵读”课题成果典型经验介绍,在省内引起广泛关注。

三、教科研的成效及影响

2004年以来,实验小学获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省人民政府奖1项;获省教科研优秀论文奖3项。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学校一步一个台阶,分别从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创新三个维度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了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城镇示范小学、浙江省课改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学校等省级以上荣誉30多项。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一座具有“开放、自主、人文、和谐”文化特征的现代文化名校已蔚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