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18689900000132

第132章 美国最大牌主持人“克朗凯特”去世

官方称他是“美国最可信任的人”;老百姓更喜欢叫他“沃尔特大叔”。大方、庄重、正直是他的招牌。他就是美国最大牌的主持人之一沃尔特·克朗凯特。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7月17日晚上,他走了,享年92岁。

获悉这一消息后,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沃尔特不只是个主播。我们每天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都可以信任他来带领我们穿越;他是不确定的世界中确定的声音。他是家人。他邀请我们去相信他,他从不让我们消沉。美国失去了一个偶像和亲密朋友。人们真的会一直思念他。”

克朗凯特生于密苏里州。大学期间就是校报记者,1935年去电台工作,之后又加盟合众社。1950年他进入CBS并开始在新设立的电视新闻部门拓荒。互联网时代,克朗凯特人老心不老。他在Huffington Post开辟专栏并不时给网络撰稿。CBS晚间新闻的一位制片人评价说“他是一位完美的电视人。他是记者,是编辑,是主播。克朗凯特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

克朗凯特的职业生涯横跨20世纪及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他报道过“二战”的阿登战役、纽伦堡审判、数次总统大选、登月、肯尼迪总统遇刺、水门事件。他有时也“制造”新闻:1977年一次提问中,他问埃及总统萨达特说,是否计划去以色列。由于当时两国之间没有协议,这个计划被认为是天方夜谭。然而令全世界震惊的是,萨达特竟然回答说“yes”。

不久之后,萨达特果然去了耶路撒冷。此次访问最终导致了一项重大和平协议的诞生——戴维营协议。作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主播,克朗凯特的最大影响力在于:他的见解可以影响总统。1968年初的“新年攻势”(Tet Offensive)之后,克朗凯特前往越南采访。他批评越南战争是“深陷泥潭进退两难”。林登·约翰逊评价他说,“要是我失去克朗凯特,我就失去美国中部”。不到两个月之后,约翰逊宣布他不再谋求连任。鉴于他的这种影响力,有人甚至寄希望于克朗凯特也能在政坛寻求发展,也去竞选个总统什么的,但声名如此显赫的男主播对此毫无兴趣。

书架上恰好有本书叫《记者生涯》——目击世界60年。该书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原作者就是克朗凯特,译者胡凝、刘昕。该书原名A Reporter's Life是克朗凯特1966年写就的。

中译本《记者生涯》第424而有这么一段译文“一个依赖电视来了解经过强力压缩的标题新闻的民族只会被以捕捉信息不全面的人为目标的蛊惑者和独裁者所利用。”我相信,这段话是前辈克朗凯特的电视观之一。中译文非常忠实于原文,但似乎不太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在美国有线新闻网网站上,我看到了原文。“The nation whose population depends on the explosively compressed headline service of television news can expect to be exploited by the demagogues and dictators who prey upon the semi-informed,”(试译为:一个国家,如果其人民是依赖大量的压缩过的电视新闻内容的话,那它就有可能被蛊惑人心的政客或独裁者利用,因为这些人就是靠信息的半封闭来获取利益的。)2005年,在和CNN的一次节目访谈中,克朗凯特指出,现如今,电视业之不幸在于: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来向观众提供全部的新闻事实和背景。《60分钟》节目的一名记者据此感慨地说,“沃尔特真是个电视新闻之父。观众对他的信任来自于对他的公正、真诚和严格客观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