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18689900000041

第41章 当国际油价回到每桶147美元时……

汽油每升涨了4毛多,柴油每升涨了5毛多。2009年6月30日凌晨,国内成品油价迎来年内第四次调整。除了1月下旬的第一次是下调,最近的三次都是上调,其中6月份上调两次。这次调价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调价机制大家都快背了,每个人都差不多成为专家了。“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6月1日调价后,国际市场3种原油(布伦特、迪拜、辛塔)平均价比上一计价期均价上涨了大约20%。发改委即便不发通知,精明点的消费者都知道它何时半夜鸡叫。不过,差钱的消费者担心的是,每22个工作日,都涨一次油价,一年要涨多少钱呀!当国际油价回到史上最高价每桶147美元时,那咱们的油价该要调到多少呀?

新的调价机制据说是要和国际接轨。咱们不妨和国际上比一下。咱们是低工资高油价,美国是高工资低油价。所以说,这不叫接轨,这叫脱轨。另外,虽说涨价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本轮调整幅度高于市场预期。原来估计是每吨涨个500元,结果是每吨涨了600元。有分析人士说,上调600元考虑到了弥补中石油、中石化在炼油环节原油成本的上升,缓解了两大企业可能面临的亏损压力。涨也亏,跌也亏,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大垄断巨头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既然赚不了钱,那为什么又要对民间资本进入这个行业进行这样那样的限制呢?既然亏本,还不如赶紧甩下这个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