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程程访问
18690000000029

第29章 李昌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李昌钰 刑事鉴识学专家美国康斯威星州前警政厅长

在美国,说到“李博士”这个名字,所有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一个人的形象——他是鼎鼎大名的“华人神探”,他被称为“让全世界凶手睡不着觉的人”,“会中国功夫”的“大侠”。从辛普森的手套到莱温斯基的裙子,从挽救肯尼迪家族声誉的手帕到台湾“3?19”枪击案的子弹。这些轰动世界的重大案件,都跟他的名字连在一起。他是世界顶级刑事鉴识专家,他参与调查的案件高达千件,他做过美国康州的警政厅长,他更被美国权威媒体称为“能改变历史的人”,他的人生就是一部传奇!他是谁?著名“物证鉴识大师”李昌钰!2009年5月的一天,李博士应邀到浙江警察学院演讲,并欣然接受了我们《程程访问》的独家专访。

精彩对话:

程程:李博士能在杭州见到您,我觉得特别的高兴。我听说您好像经常回来杭州?

李昌钰:来过几次。第一次来的时候是1985年,那是第一次回国。因为从小读书就读到杭州,所以对杭州特别向往,很美。当然这一次回来已经是第四次了,每一次感觉变化都很大。

不止是对杭州,李博士对祖国更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母亲从小就告诉他,不要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李昌钰1938年出生在江苏如皋,家里13个孩子,他排行11。4岁时随母亲移居台湾,不久失去了父亲。18岁时,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考入不要学费的“台湾”中央警校,毕业后赴美国留学,洗过盘子、教过中国功夫,靠着自己的刻苦和勤奋,用最短时间修完了博士课程,后任美国康州刑事鉴识科学化验室主任兼首席鉴识专家,1998年荣任美国康州警政厅厅长,成为全美第一位出任州级警界最高首长的华人。

李博士的人生是传奇的一生,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一个人生信条,那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程程:您说人生只做一件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是谁帮你做的,是自己做的吗?

李昌钰:是自己做的,让不可能变成可能。为什么呢,这很重要的。我们要对历史负责任,是历史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教年轻人不要放弃。金融风暴很多人自杀,很多人失业,很多人失去了信心。我一生是在不可能的环境中成长,没有爸爸,每天要去送报纸,但是我成长了。念书我念了警官大学,不是一般的大学。

念了警官大学要去美国读生物化学的博士,人家告诉我不可能的,跨行跨太远了,而且基础也没有,英文也讲不通,怎么可以!但是我完成了,尤其硕士到博士一年完成了。尤其是跟当年最有名的诺贝尔奖得主,人家说不可能的。然后在三年之内变成终身教授,人家说不可能的。在美国的华人教授最多的就是教数学教物理,不必讲英文的。鉴识科学语言能力一定要好,而且听觉、辩论的能力一定要好。等到我做了第一任的鉴识专家,第一任的鉴识主任,美国从来没有中国人做这样的职位,他们说不可能的。我做警政厅长的时候更不可能了,传统的警政厅长要280磅,1米80以上,抽个大雪茄烟,白人,不可能的。我是美国最牛的演讲人,很多人说不可能的,也变成可能了。所以我对很多年轻人讲,不要放弃,只要每天坚持走一步。像我文笔不是很好,不是天才,我不可能一个月之内赶出一本书来,但是我每年都有一本书出来,一天写一页,慢慢写,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了。

靠着勤奋和执著,李昌钰创造了很多奇迹。他是真正受到西方社会尊重的华人之一。在所有人看来,他就是成功的代名词。美国很多青少年把他当成偶像,而在他自己看来,能靠自己的努力,把本来默默无闻的刑事鉴识科学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重要的地位,这才是他最开心的成就。

李昌钰:刚开始我接触鉴识科学的时候,鉴识科学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行业,每个人都不知道鉴识科学是做什么的。主要就是毒品鉴定一下啦,文书笔迹比对一下啦,不影响事件的。现在不久之前在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报纸叫USATODAY(今日美国),USATODAY做了一个特刊,25件headline,大新闻,讲到美国和世界的历史,其中14件是我处理过的。

说李昌钰影响到美国历史并不夸张,因为他所参与的重大案件,从射中肯尼迪总统的子弹,到让克林顿道歉的莱温斯基的裙子;从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妻案,到台湾“3·19”枪击案,每一个都影响巨大。但是对李昌钰来说,真正让他的鉴识科学得以发展的,正是因为鉴识科学的发展,让刑事侦查告别了刑讯逼供的时代。

李昌钰:最有趣的是一个强奸杀人犯,他说他没有干,警察找不到证据,然后也不能刑讯,但是跟他同囚的犯人说是他干的,而且告诉我怎么怎么干,跟警察拍到的完全一样。这个人一定知道内幕情形,所以他告诉他这个一定是真的,所以他就判死刑了。那DNA后来验出来没有,不是他做的,连刑警连法官都怀疑DNA是不是对的,等到DNA查到了,原来是跟他同囚的那个人干的,每个人都不敢相信。结果同囚的那个人他也不敢相信,他说他每次对我多好,而且每次照顾他安慰他不必难过,因为他自己在现场,所以他知道犯案的每一个步骤。

程程:如果没有鉴识科学,那么案子的结果已经定了,可是我总觉得鉴识科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李昌钰:对,绝对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科学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很多时候是中间色。虽然鉴识科学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们做科学一定要知道limitation,科学是有限度的,到现在人类进化到底是什么,我们也不太知道。

李昌钰四岁丧父,兄弟姐妹13人,全靠妈妈一手抚养长大。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学都没毕业的母亲,却把13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博士!在李博士的心里,母亲的地位永远是最重要的!

程程:您的母亲真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母亲。

李昌钰:太伟大的一个女性了!在美国呢,以前好几个总统都知道我妈妈很伟大的。有一年布什总统和克林顿总统在母亲节的时候写信给我妈妈,说她是最伟大的母亲。她常常跟我们讲不要忘记你是个中国人。像我们的小孩我们也教他一些中文,还保持一些中国的文化。

我的妈妈对我一身影响太大了。我们家庭很容易就散掉了,但是她没有放弃,她自己中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她总是让我们要好好读书,每个人要向上。当我做警政厅长的时候我跟她说,妈妈我不想做了,她说你从小就不认真,不好好做事。当然我不敢跟妈妈辩嘴,好好好,那就算了。最多的时候美国让我演讲,提前两年三年都挤不进去,那么就想到办法找我妈妈。案件到后来已经不看了,十年前很多案件都已经不看了,他们就找我妈妈,妈妈说怎么不去帮人家忙,我说太忙了。她说你从小不用功,我说好好,赶快用功。

李昌钰是著名的大孝子,他天不怕地不怕,唯一怕的就是妈妈生气。李昌钰的妈妈活到103岁时去世了,说到自己的妈妈,71岁的李博士很动情,在他心里,母亲的影响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此时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神探,而只是一位思念母亲的儿子。

程程:你妈妈怎么把13个孩子通通抚养大,统统都变成了博士毕业?

李昌钰:她很简单的,大的带小的,而且一天到晚做功课一起做。她虽然不懂,她看着我们做,监督我们。她先让我们吃饭她再吃,她做人做事的道理太伟大了。为小孩她省吃俭用,当时我去念书家里很穷,根本没有零用钱,不像现在的小孩家里给点零用钱,我们没有钱的,去念书就是去念书。她给了我一个针线盒,裤子破了有洞了要自己补,她放了5块钱在针线盒里面,我也一直没有看到。

有一天她说你有没有把盒子打开来看看,我说没有妈妈,回去我打开来,发现有五块钱在里面,她说这是紧急的时候你的零用钱,有的时候肚子饿了可以用。想到她我就有点动感情。

程程:可以理解,因为母亲对孩子的培育,身教重于言传。

李昌钰:很多时候在回想,我们也没有尽到我们应该做的(眼含热泪)。

程程:有一句话我要安慰你,“孩子不管做得有多好,你自己永远觉得不够”。

李昌钰:当然后来她觉得很高兴啦,因为我做警察的时候她很反对的。我常常跟我的朋友说,警察太简单的工作,警察也可以出人头地的,我就是一个例子。当然后来我们13个兄弟姐妹我是比较有名啦,所以我妈妈比较重要的表扬啦都是,我妈妈就很高兴啦。她生日的时候很多各国的总统都,去年生日的时候当然她看不到,她受到很多人一般受不到的礼遇。很多州的警察都自己来,他们组织礼队,摩托车开道,连殡仪馆的老板都说,他从事殡仪馆三代了,他说他第一次感觉到做中国人的光荣。因为整个交通管制,因为对一个中国老太太的尊敬。

出殡的时候很多人都站在那里向她致敬。她活到103岁。所以在我们家乡也建了一个纪念馆,也有我妈妈的铜像。但是她对教育非常重视,她过100岁的时候问她要什么礼物,她说什么都不要,回家乡给小孩子建个学校。当然我说好,马上跟家乡联络,跟国务院侨办联络,回信说如皋已经有个小学了。因为她只想到她那个时候女孩子不能上学,但是我们家乡希望有个国际化的运动场,我就跟妈妈讲他们不要学校,小孩子要练身体,所以妈妈对教育特别重视。

也许是受母亲的影响,李昌钰非常重视教育。在他看来,自己的成功并不值得夸耀,未来还是要看年轻人。所以他非常重视和年轻人的沟通和交流。那么,他最想告诉年轻人的,又是什么呢?

李昌钰:你一个人绝对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上面我们要觉得满足,在求学问做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觉得不满足,才能进步。你一定要忘记自我,接受挑战,才能成功。

很多人以为我成功了,很多人说你影响了世界,但是他们不知道成功的意义。你要跟他们讲成功的意义,你要跟金钱分开来。社会上很多人把钱和成功捆在一起了,为了钱不择手段,认为有了钱就是成功,那这样对年轻人就是一个很不好的教育方向。所以这是怎么样做道德教育,怎么样能够把钱和成功分开来,我没有很多钱,但是我很快乐,我可以去赚很多钱,但是我不以赚钱为目的。

我赚的钱都投到了基金会,帮助那些学生,因为我做学生的时候我真希望有人能够帮助我。所以我说有一天我稍微有些办法的时候我愿意帮助这些人。

记者手记:

“华人神探”、“当代福尔摩斯”,说起“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真可以用大名鼎鼎来形容!这样的神探,就算不像福尔摩斯那样礼帽、雪茄,一定也是威风凛凛,不怒自威吧?在早餐时间,看见他跟浙江警察学院院长一起吃早饭时,第一个印象却是不像。笑眯眯的脸,竟然让我想起慈祥这个词来。

这过程中,他也跟学生们打招呼,看上去谦和有礼。

采访就在他住的地方,是个小套房,学校给安排的。大约是为了上课方便,因此不大。坦率地说,场地很狭窄,很局促,并不是很理想。不过,李昌钰似乎完全不介意。让我们开心的是,采访却很顺利,说到母亲,说到年轻人,他那么真诚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采访完成后,他主动递上了名片,还给每个工作人员赠送了警徽留念。我们的主持人程程忍不住上前拥抱了他,她说,这样的男人,真的让人很亲切,也很有安全感。

一生只做一件事。李昌钰的话,也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