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程程访问
18690000000030

第30章 汤沐海——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音乐(1)

汤沐海 著名指挥家

技艺精湛的演奏、激情澎湃的指挥,这一切都让现场的5000多位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前不久在杭州大剧院上演的浙江交响乐团成立首演让杭州市民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最顶尖的高雅音乐。这次演出的指挥是浙江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汤沐海,他也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华人指挥家。在紧张的排练间隙,汤沐海先生接受了我们《程程访问》的独家专访。

精彩对话:

程程:这两天咱们浙江是非常热闹,两家交响乐团,这个之前呢,是杭州爱乐乐团做了一场特别大型的演出,紧接着就是咱们浙江交响乐团这场演出。

汤沐海:对,这叫“双喜临门”!

程程:您把这个叫做“双喜临门”?

汤沐海:对了!

程程:您感觉有压力吗?

汤沐海:没有!完全没有!

程程:完全没有?

汤沐海:没有,不应该有的。因为搞音乐啊真的是上帝赐予我们人间的最美好的职业。每一个在舞台上的音乐家应该很自豪!你可以用你自己手里的乐器,用你的才能,用音乐来作为自己的职业。

程程:您觉得如果杭州有这么两家大型的交响乐团,未来的生存是不是问题?

汤沐海:对于一个百万人的城市啊,其实是并不多的。两个乃至三个四个都并不多。

程程:那现在呢,杭爱那边打出来的口号就是说,我未来可能也不仅仅面向杭州地区,我也会是面很广的。同时我还要在三年之内把它打造成中国一流,五年之内把它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乐团。那您对这个怎么看?

汤沐海:这是大多数新起的交响乐团都有的口号,一个目标,这很正常的。

这激励自己,也向社会表明自己的决心,这就义无反顾了。就是说有很多乐团也说了这样的话,然后大家呢就看着它的成长,大家都来爱护它,这个是很正常的。

程程:那如果说杭爱跟我们浙交直接在杭州本地要竞争起来的话,您会觉得浙交的优势怎么样去发挥?民乐吗?

汤沐海:我觉得不是直接的竞争起来,而是大家共同的贡献。把刚才我说的这个美好的音乐怎么贡献给大众。

两家一流的交响乐团同时出现在西子湖畔,这不但让浙江人大饱耳福,更是让不少专家感叹:在国内的交响乐领域中,杭州的崛起似乎已成必然。对此汤沐海先生又有着怎样的见解呢?

程程:卞祖善先生有一个评价说,之前在交响乐方面呢,整个全国的格局中心是三个——北京、上海、广东。现在浙江起来了,所以整个浙江两个交响乐团的起来,就改写了交响乐在全国的布局,您觉得这意义真的有这么重大吗?

汤沐海:没有。这过分了。对不起,因为我跟卞先生很熟悉的,他也是一位艺术家。艺术家呢,做这些判断啊,或者自己的一些想法啊,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广州这些你要从听众文化层次来说,跟香港过去差不多对吧,跟新

加坡差不多,他们的条件非常好。但是你要说回到刚才的问题,你说广东,广东省我还是一直觉得它是一个经商为主的地方,我希望广东的人民不要为此而不高兴。这个文化的气氛,当然发烧友也是不少啦,你想一个百万千万人的城市,有很多很爱音乐的人,但这并不证明了它的文化气氛这么浓,像北京、上海这么浓。

程程:所以您的意思是,从交响乐的角度来说,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这种……

汤沐海:根本就不存在这三个地方。我倒觉得你要真正来浙江,江浙一带啊,是中国的文化历史最悠久的,我们都是很敬佩的你知道吗?至于在西方音乐上,起步晚一点又怎么样呢?

汤沐海,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曾经执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作为中国第二代指挥家当中的代表,多年来他穿梭于东西方音乐界,曾和众多国际顶级的乐团合作,逐渐成为了华人指挥家当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一位大家。

程程:中国的第一代指挥家当中出来了很多佼佼者,第二代指挥家当中,他们说您是最棒的,您听到过这种评价吗?

汤沐海:没有。

程程:你觉得自己在第二代指挥家当中做得怎么样?

汤沐海:我只是知道我热爱音乐,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出来,而且音乐是永远陪伴着我。至此而已了。

程程:就是低着头自己在里面享受?

汤沐海:对!整个过程,你尽情地真诚地去工作,你工作一分它就还给你一分。你30年前看到的贝多芬的交响乐和你今天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这30年的进步啊,你的理解,你对整个音乐世界的了解,最终回到一个作品的时候啊,这是完全不同的情感。

程程:您这个表现自己觉得最过瘾的是哪一次?

汤沐海:哦,那就太多了。因为什么?我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是跟有名的乐团,还是跟没有名的乐团;不管是伦敦、巴黎,还是杭州、上海,对我来说呢,音乐会的两个钟头的瞬间啊,人生100年啊,如果能活这么久的话,那两个钟头呢是很短暂的。我们不是做成了一幅作品,像一幅画或者一个雕塑,你摆在那儿你欣赏它,而是每一次都是从零开始,每一次都是从第一秒开始,直到这个作品结束的时候,直到这个音乐会结束的时候。所以那每一个瞬间,我们都在享受。对我们来说这是生命当中最值得的瞬间。

程程:听说有一次您在指挥的时候,差点从台上摔到小提琴手的怀里?

汤沐海:那是经常的。经常的。那次我记得很清楚,是在汉堡。因为太激动了,当然那个指挥台也有点小。结果呢,第二天报纸上还写出来,说差点给栽下去,说舞台太小容不下汤沐海。

1977年,汤沐海曾经到德国留学,师从享誉全球的指挥大师卡拉扬和伯恩斯坦。他也曾经应小泽征尔之邀指挥过波士顿的夏季音乐节。那么,接触过这么多的世界级指挥家,在汤沐海的心目中,谁才是最好的呢?

汤沐海:那还是我的老师卡拉扬!因为卡拉扬有一种很奇妙的能力,他并不是说他在镜头上看上去如何,因为他能够有很好的风采。对我最能震撼我的,就是每次他的音乐会总有那种瞬间让我流下眼泪,让我不能自已,让我进入一种境界,这个是非常奇妙的一种能力。他总在某一个瞬间一定会打动你,不是在这儿就是在那儿。这个我在大多数交响音乐会上很难有这种感受。你总是听到了一个相当好的演奏,你钦佩这些人的合作是多么的美妙,那个指挥姿态也不错,艺术构思也不错,但是没有使你流下真挚的眼泪。可是,卡拉扬他就可以!这很奇怪,非常奇怪。我直到今天也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

在音乐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一个好的指挥通常是个“音乐暴君”。因为他们经常为了艺术上的精益求精而对乐手百般苛责,那么汤沐海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音乐暴君”呢?

汤沐海:我反对当年托斯卡尼尼这样的指挥啊。有一个乐手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他竟然可以生气到几个礼拜不跟人说话啦,把人恨得个要死,这个没有必要的。因为大家这么多人一起,在共同创造着这个瞬间,有时候有一些失误啊他确实是可以原谅的。只要那个音乐本身它动人的打击力量在了,观众得到了鼓舞,这是一切,这就是一切了。你不可以这样苛求自己,也苛求别人。但是仔细地排练这是很重要的,以免发生这样的情况。

程程:这么说您还是蛮温柔的啰?不是“音乐暴君”啰?

汤沐海:不是。这个大家在我的音乐里可以听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