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2009年11月中旬的一段日子里,我心情烦闷,身体也感觉很不舒服,于是趁一个晴天,到浦阳江边去散心,回来后即有感作了此诗。
晴秋成远眺,抱病立高台。
浩荡江潮逝,凄清旅雁来。
无朋心独苦,有志泪双哀。
回首身行处,纷纷野菊开。
自释
晴秋成远眺,抱病立高台——在秋天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生着病,站在一个高台上朝远方眺望。此联衰颓中有一份振作,这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秋”给人衰飒、萧条、低沉之感,古代诗人有“悲秋”的习常;但一个“晴”又给人以振作的精神,因为天气晴朗,人的心情常常也会变佳。而下面“抱病”,当然显得衰颓、悲沉,但“立高台”、“成远眺”却又很有气势,很有力量。杜甫《九日》诗“抱病起登江上台”,刘禹锡《始闻秋风》诗“为君扶病上高台”,这里“抱病”句,显然是从杜、刘的诗句中化出来的。
浩荡江潮逝,凄清旅雁来——在高台上,我看到滔滔江水浩荡无阻地向东逝去,一群大雁孤凄清冷地从北飞来。这两句写“远眺”所见的景物。“江潮”、“旅雁”,一在地上流,一在天上飞,境界较为阔大,且有一定的概括性。同时,“江潮逝”中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奈和悲慨。大雁飞行时,一般成群结队,这里说“旅雁”,没有说孤雁,可以理解为是一群大雁飞来。这样,大雁之有同伴,反衬了我本人的孤独。
无朋心独苦,有志泪双哀——我没有任何友人,所有的苦痛只能一个人承受;我有远大的志向,却屡遭挫折,想到这些我只有默默流泪了。“心独苦”,内心独自承受着苦痛;“泪双哀”,即“双泪哀”,指伤心而流泪。这一联转为抒情,写我在高台上看到江潮、旅雁后,内心忍不住生发悲凄感慨。“苦”、“哀”等词显得有些低抑,但“独”、“有志”等却也体现了要强、振作的一面。
回首身行处,纷纷野菊开——我回头看看我走过来的那条道路,发现路上的野菊花纷纷开放了。这里的“回首”兼有两层意思,一是回过头去看看,二是回忆、回想。“身行处”,可以指登高台时,脚步所走过的路;也指自己人生所走过的路、所经历的事。至于“野菊开”,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我登台前走过的路上确实有许多野菊花,另一就是象征意义,喻示我的人生经历就像纷纷开着的野菊花。菊花在秋天开花,含有几分萧条、孤凄,但它也有高洁的意蕴,且野菊开遍,衰飒中自然也有精彩辉煌。
自评
众多古代诗人中,应该说,我最倾服、最喜欢的就是杜甫。吟诵杜诗也成为我的一大爱好,我本人所作的诗篇,从风格讲也是受杜甫的影响为多。因此有些篇章,读来颇有浑厚老成、沉郁顿挫之感。这首《独眺》诗,便是这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