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此词作于2010年3月末。
烟漠漠。梦中情事都成昨。都成昨,起来凭槛,睡衣凉薄。霜花凋尽春时乐。低眉知悔相思错。相思错,晓风蓦起,桂香飘落。
自释
烟漠漠——凌晨之时,外面烟雾弥漫,朦朦胧胧。“漠漠”,烟尘弥漫的样子。联系后面的句意,诗中情节该是发生在秋天里的一个凌晨,此时太阳虽未升起,但天色已朦朦胧胧、隐约可见,再加上金秋时节,早上会有淡淡的雾气,此雾气即“烟”也。因此这三个字描写了凌晨室外的景象。
梦中情事都成昨——主人公睡醒了,知道梦里的事情都已成昨天的了。“梦中情事”也即梦中之事、梦中之情;“都成昨”,可见梦已经醒了。主人公昨晚在做梦,然而拂晓之后,人已睡醒,梦中之景便已成了昨日之事,要想再追回,则是全无可能的了。这一句,语义至此已有一定的深刻性了,然而它还有更深一层的寓意。即刚做的梦都已成了过去,不可追忆和挽回,更何况是现实中那一些早已过去了的往事呢,那岂不更成了昨日的昨日,绝无挽回重来的可能了。
都成昨——是啊,一切都成了过去!这顶真格上重复“都成昨”三字,加强语气,更有力地抒发了梦破事去的失落感。
起来凭槛,睡衣凉薄——主人公梦破后,干脆起来,走到阳台上靠着栏杆,望起天色来;她匆匆走出,竟然连外衣也没穿上,于是感到一丝寒意。“凭”,依倚,靠着;“槛”,栏杆。主人公梦破,心中满怀愁情,出去凭槛,有消愁之意,但出去后,却感到身寒。“身寒”也是“心寒”,喻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凄寒。
霜花凋尽春时乐——经霜后的花朵,委顿欲凋,早已经失去了春天时那种快乐和生机了。“霜花”指的是经霜的花朵;“凋”字形容草木之衰败、凋落,后面接一个“乐”,言花朵本来的生机快乐消失殆尽。
这一句写主人公凭槛时所见的近景。欲凋无乐的霜花,其实正是主人公自己的化身。
低眉知悔相思错——主人公看到霜花后,心中有所触动,低下头来开始后悔以前那错误的思情了。“低眉”,就是低头,白居易《琵琶行》有“低眉信手续续弹”。因见眼前之景而有所感触,以致“悔错”,这与王昌龄《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很相近。
相思错,晓风蓦起,桂香飘落——就在主人公悔恨自己相思之错时,一阵晓风突然吹起;树上的桂花被吹落了,风中因之夹有一股馥郁的桂花香。“蓦”,突然,出乎意料的。
自评
此词写一份后悔的感情,后悔不是真的“悔”,而是在最大程度上表现感情的痛苦与无奈。词中虽有“知悔相思错”五字直点主题,但就全篇而言,多用景物描写加以布置衬托,因此仍显得含蓄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