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晨雨集
18690400000075

第75章 清明山行

题解

4月5日清明节,我们一家子去山上祭祀祖先。当日阳光明媚,和风顺畅,天气极佳,走在山道上,我颇感快意,心中已有诗思的涌动。几天后,又忽来灵感,遂结合前有的诗思,拾笔写下了这首山行诗。

时峭时幽道险,或红或白花妍。

偶得竹桥小憩,坐听溪水潺湲。

自释

时峭时幽道险——山道时而陡峭不平,时而昏暗不明,很是危险。“峭”是指山路陡峭,“幽”指昏暗、光线不明。此一句虽未直接提到行人,但已可从中看出行人走在山道上的情状,他们曲曲折折已走了不少的路,面对时峭时幽的道路一定是既惊且叹、累而兴奋。一个“险”字,既是对山道状况的描绘,也写出了行人当时的切身感受。

或红或白花妍——山道旁常有或鲜红如火、或素白如雪的美丽花朵。“或”,有的;“妍”,美丽,美好。山花之烂漫开放,仿佛是在迎接着来人,有了它们,山道之幽峭险峻不仅不成其弊,反而构成了独特的魅力。行人走在道上,虽感受到了山道之险,却也欣赏到了山花之美,这正是山行的所得,从这一句中可以看出行人淡淡的喜悦之情。

偶得竹桥小憩,坐听溪水潺湲——走着走着,极偶然地遇到了一条小溪,恰巧这溪上还架着一座用竹子做成的小桥,走了一趟山路,人本来也是累了,得此小竹桥,正好坐在上面歇息一下,悠然得意,放松心态,倾听那溪水的欢唱。“憩”,憩息,休息,“小憩”也就是稍作歇息的意思。“偶得”一词,有出乎意外的含义,从中可以体会到行人山行疲惫、忽逢竹桥时内心的一份惊悦、欣喜之情。

自评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里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险”与“美”实在是辩证统一之关系;诗中前两句一写道之“险”,一写花之“妍”,“险”与“妍”对举,正隐含了这层辩证关系。

前两句写“行”,后两句写“憩”,对举中,也构成了一定的深意。

人在劳累的行程中,应该适时适地稍作休息调整,而不能一味地奔走赶路,不顾身心之疲倦。山行如此,工作也一样,人们既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属于工作本身的乐趣和美感,也要学会劳逸结合,适当作休息调整,给身心一个调适,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