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此词作于2010年4月。
瑶筝哀荡西楼,梦还休。独自凭栏千里一凝眸。当年事,人不记,几寒秋。又是夕阳江上荻风愁。
自释
瑶筝哀荡西楼,梦还休——古筝奏出的忧伤动人的乐声环绕动荡着整一座西楼;主人公听到这筝声后,从睡梦中醒了过来。“瑶”,美好,珍贵,“瑶筝”也即精美珍贵的古筝。“荡”,摇荡,指筝声动荡传播。
独自凭栏千里一凝眸——主人公梦醒后,便独自一人靠着栏杆,注视起了遥远的地方。“凝眸”,注视,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词:“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主人公凝眸是因为有心事,因此远望的过程中,主人公更多的是在怀旧、感伤。
当年事,人不记,几寒秋——当年的情事,如今都快记不起来了,也不知过了几个年头了。这三句写主人公回溯往事,但这似乎又让他感到痛苦。“几寒秋”三字,固然有春去秋来,过了几个年头的意思,但一“寒”字,实在也喻示着主人公多年来无限悲凉、孤苦的处境。
又是夕阳江上荻风愁——在夕阳照射的江面上,又是一阵阵荻风带着愁意刮了起来。“荻”,一种形似芦苇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荻风”也就是吹着芦荻的风,一般指秋风。这一句写室外之景,这景象正是主人公凝眸时的所见。“夕阳”,可见一日将尽;风吹荻愁,说明时已深秋,一年将尽。加上“又是”二字,可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仓促无情,这与前面“几寒秋”三字相照应,也寄寓了主人公忧愁哀伤之无有尽头。
自评
此词话语极具含混性。如弹筝人是谁,“梦还休”的“梦”是指睡中的梦境还是指人的梦想、理想;“当年事”究竟是什么事,“人不记”的“人”指主人公自己还是所思之人,如果是所思之人,那她又是谁;“不记”是真的记不起来,还是不愿意去记,等等。话语含混能使作品意蕴变得丰富,此词很大程度上因之而呈现出幽微要眇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