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此词作于2010年5月28日。
天河不转巴山静,灯前痴对瓶花影。烟雨笼江南,乌篷穿巷檐。小撑油纸伞,芳靥羞回盼。晨鸟破遐思,人间如许悲。
自释
天河不转巴山静——夜深了,天上的银河不再转动,巴渝一带的山里静悄悄的。这一句写室外之景。天河即银河,银河不转,也就是说天象凝固了;夜深天静,山中也是一派悄然,这可见外部环境十分幽宁。这两句天上地下,全从大处落笔,构筑了一个阒静的环境氛围。
灯前痴对瓶花影——主人公坐在烛灯面前,独自一人痴痴地看着瓶花的影子。“瓶花”,插在瓶子里的花朵。这两句写室内的情形,镜头一下子缩小了。“瓶”中的花,无论其为工艺制作的塑料花,还是野外采来的鲜花,其不再有生命力这一点应该是无疑的;影子则恍恍惚惚,与真实物事有别,给人模糊虚妄的感受。因此,“瓶花影”三个字实在已经隐含了一份浓重的空虚失意感。而前面加上一个“灯前”与“痴对”,则更可见室内的宁静、主人公的寂寞,也更透露出了主人公痴妄迷离的情思。
烟雨笼江南——像烟雾一样迷蒙的细雨正笼罩着整个江南。这一句一下子从巴渝跳到了江南。
乌篷穿巷檐——乌篷船在小巷旁、屋檐下穿梭着。“乌篷”,乌篷船。这一句承接前面,把江南的镜头又缩小到了一只乌篷船上。江南水乡,河道众多,小镇的街巷房屋都建在河旁,旧时人们出行,又往往以舟代步,乌篷船自是首选,于是有乌篷船在街巷、屋檐下穿梭行驶的一幕。
小撑油纸伞,芳靥羞回盼——那乌篷船上,有位姑娘手里轻轻地撑着一把油纸做的伞;她那秀美的脸庞含着一丝羞涩,回转过来看了看。“小”,指动作轻;“油纸伞”,油纸做的伞,油纸是一种涂上桐油、能防潮湿的纸。“芳”,美好的,美丽的;“靥”,酒窝,引申指整张脸庞。
这两句又将镜头特摄到了船上的一位姑娘。姑娘在雨中的船上手撑着伞,又含羞回眸一盼,这样一份美感自是人人欲为之陶醉。
晨鸟破遐思,人间如许悲——就在这时,清晨的鸟叫声打破了主人公美好的遐想;哎,这人间竟是这样的悲哀啊!“遐思”,遐想,悠远的思索或想象;“如许”,如此,这样。写到这最后两句,才真正点明白,原来前面四句,什么江南景物、迷人姑娘,其实都只是主人公“痴对瓶花影”时的一份遐想而已。从“晨鸟”的“晨”字看,这份遐想还维持了很长时间,可最后却被鸟叫声打破。美好的想象、美好的希望在现实中总是被无情地打破,这就是人生的悲哀。“人间”句将一己之悲情扩展到了整个人间,写得比较深刻,但直接点破有失蕴藉,情调也显得过分悲沉。
自评
此词中间四句的描写,我是受戴望舒新诗《雨巷》的启发的。对于旧体诗词吸取新诗的词汇意境这一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在不破坏格律、不失旧体诗词特美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情感的抒发,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吸取新诗中的养分;不止新诗中的养分,其他现当代文学所表现的情感思致,外国文学诸如表现主义、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所惯用的表现手法,甚至别的领域如电影中的蒙太奇、绘画中的透视法等,也均可以为我们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