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晨雨集
18690400000084

第84章 登净水寺双塔

题解

净水寺是合川市内的一座寺庙,寺内新建有两座宝塔。5月27日,我游净水寺,登上了塔顶。在塔上,我见景生情,思索起了出入世的问题。当日回校后,经忖思布局,写作了此诗。

双塔齐凌云,离日只半丈。

劲风来八面,吹我心惝恍。

田原眇不辨,嘉陵如走蟒。

遥山一团青,城郭都浑莽。

哀哉彼类小,皆落大地掌。

即如苍鹰高,亦为天所网。

曩昔居家时,常作出尘想。

今登此塔已,三思终豁朗。

悠尔下级去,已感兹游爽。

人生无它途,世道且直往。

自释

双塔齐凌云,离日只半丈——净水寺内的两座宝塔肩并肩地一起直入云霄;它们实在是太高了,塔顶离太阳好像只有半丈长的距离。“齐”,一块,同时;“凌云”,直上云霄。这两句写双塔之高,离日半丈是用了夸张手法。将与日距离精确到半丈,给人浮夸中有认真严谨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双塔虽高到“凌云”,但仍与太阳有距离,没能真正超脱出去,事实上也不能超脱,这一点可以说已经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劲风来八面,吹我心惝恍——在塔上,强劲有力的风好像从四面八方吹来;吹得我是内心恍恍惚惚,一派怅惘迷糊的感觉。“劲风”,烈风,强劲的风;“惝恍”,模糊不清,这里形容我内心怅惘迷糊。风强劲有力,也可见塔势确实很高,这与前面两句是相一致的。我心“惝恍”,固然是受劲风吹的影响,但应该说这只是一个诱因,而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内心中本就有一股“惝恍”的情思在。这股“惝恍”的情思,其实就是我内心中出世与入世两股念头交错所形成的矛盾。

田原眇不辨,嘉陵如走蟒——农田和原野渺小得已经分辨不出来,而嘉陵江恰似一条正在游动的白色蟒蛇。“眇”,微小。这两句写我站在塔上眺望所见之景。因为塔高,所以看下面的景物就会觉得渺小,以致农田与原野分辨不清,壮阔的嘉陵江也以为只是条蛇。

遥山一团青,城郭都浑莽——那远山看过去,只是一团模糊的青色罢了;市区的街道房屋,也都成了模糊茫然的一片。“城郭”,城墙,泛指城市;“浑莽”,模糊,不清晰。这两句也写我塔上眺望所见之景。

哀哉彼类小,皆落大地掌——悲哀啊,这些山川城郭、农田原野,它们在塔上看下去,尽是那么的渺小,无一例外地都落在大地的手掌心里。“彼类”,那一类,指前面提到的田原、城郭等所见之景。“哀哉”一词,发出了很深的感慨。这两句虽只是对所见之景发出感慨,但事实上也隐含着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即人本身也是脱离不了这片大地,脱离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人只能与人在一起,生存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

即如苍鹰高,亦为天所网——即使像苍鹰那样能飞得很高,可它也还不是被天所网罗着。这两句联想到了苍鹰,苍鹰能高飞,不似山川城郭那样立根在地上,可是它最终也是被天网罗着的,无论如何是飞不出这片天的。这里的“天”不仅指头顶上的那个天空,它已经有宇宙万事万物主宰的意义。

曩昔居家时,常作出尘想——以前在家的时候,我心中常常有出世高蹈的想法。“曩昔”,以往,从前,过去的;“居家时”,指我退学后在家自修期间;“出尘”,超出尘俗,指隐居、出家等出离社会的行径。

这两句在前面写景议论的基础上,正式点到我本人有关出入世的想法。因为学业、感情的挫伤,生活上长期的孤寂,我内心确实也有消极出世的念头,虽然这不是主要的,但它也确实构成了我内心的痛苦与矛盾。

今登此塔已,三思终豁朗——如今登了这双塔后,经过再三思忖,我内心终于明白过来了。“三思”,多次思忖,反复考虑;“豁朗”,开朗,指突然明白、醒悟。前面“哀哉”四句议论,已经隐含了我的“三思”,因为看到田原等脱不了这片天地,以此想到人脱不了社会,没有一个理想的世界可以让人去“出”,所以这里的“豁朗”,即指我明白人是社会动物,必须生活到人类社会中去。

悠尔下级去,已感兹游爽——我悠然快意地走下了塔去,到此我已经感受到了这次游玩的乐趣。“悠尔”,悠然,满不在乎的样子;“下级”,下楼梯台阶;“爽”,舒服、畅快。因为我想通了出入世这一问题,心境已经“豁朗”,所以下塔时便觉得十分畅快。

人生无它途,世道且直往——人生没有什么别的途径可走,只有入世,和整个社会融入一体,这才是我该前行直往的正道啊!这两句明确点出了我在双塔上所领悟的人生道理。按诗意,本来这两句的位置应该放在“悠尔”句甚至是“曩昔”句的前面的,但我有意把它放在了最后,这样一则使诗歌具有悬念性和跳跃性,二来将重心放在显赫位置,突出了诗歌主旨。

自评

人生应出世还是入世,这一直是个大问题。就个人观点,则我以为无论儒家、道家,抑或是佛家,它们谈的都是入世法,都是积极稳健让人去投入社会的,至于所谓的差别,那也只是各家的说法不同而已,根本立场或观点,三家是一致的。这是我多年来就一直这么认为的,也就是说在我的观念里,人是社会动物,人生绝对是入世的,天下根本不存在一个可以让你出世的世界。我在高三期间、退学之后,常有出世的念头,其实这不表示我真的认可出世法,而只是说明人生有时很痛苦,很无奈,需要得到一种方式去排遣。这次登塔所思,真正让我领悟到的是,人生痛苦的排遣,也在于有正确的入世人生观,而不能纯依靠虚妄的幻想。人生中的一些苦难,不应该去躲避,也不需要去战胜,需要的只是用一颗平常心去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