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18691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农业生产主要经历了古代原始农业、近代传统农业以及二战后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现代农业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生物科学的发展和杂交优势理论的应用,二是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发明和生产,三是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具的广泛应用。这三大类技术的交织和综合,为农业生产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使农作物和畜禽产品大幅度增长。现代农业阶段可分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石油农业”时期和70年代开始的生态农业时期,即农业循环经济的萌芽阶段。“石油农业”的基本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向农业生产投入机械能和化学能,以能量的高投入谋求农业的高产出。“石油农业”曾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病虫害损失减少。但此后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能源紧张加剧、自然生态被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等。实践证明,传统农业与“石油农业”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成为我国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全面推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农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主要问题的困扰。一方面,享受现代工业的成果,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多,使食用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及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处理不当又造成了新的污染。家庭新型燃具的使用,影响了秸秆的充分利用。过去的生产方式已演变为资源—产品—废物的直线生产方式。面对这些问题,也有不少地方在努力开发利用农产品可食用部分以外的资源,积极探索循环利用的新途径,但并未上升到建设循环农业的理念。我们认为,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既要不断改善农业环境,又要保护和利用好农业资源环境,大力繁荣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这就必须坚持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共进,坚持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然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用什么模式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中国除了各地差异巨大外,还面临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发展背景。

一方面我们缺乏发达国家发展所具备的殖民地和全球生态资源背景,也缺乏发达国家现实的资本、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没有可供转嫁污染产业的更大的空间和回避社会问题的余地。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我们认为,从微观层面看,发展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只能走内生模式,从各地具体情况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不同循环经济模式,如北方“旱作农业和塑料大棚+养猪+厕所+沼气”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南方以养殖业为龙头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从路线图看,中国应从大力发展“家庭绿岛”式的微循环,企业为主体的小循环模式着手,逐步发展并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最终,把农业与其他产业密切结合起来,实现全社会的大循环。

本文共分为10章。第1章是绪论。阐述了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现状。第2章是农业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研究。一是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二是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第3章是农业循环经济历史溯源及发展脉络研究。主要分析了三个内容:古代农业循环经济观念的产生、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第4章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总结与借鉴。首先,对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

主要对美国、以色列、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总结;其次,对国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包括多国内现有的四位一体型发展模式、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农副产品再利用发展模式、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等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结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第5章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二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障碍分析;三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障碍的原因分析。第6章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研究。首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进行了研究,其次,结合国内外实践,针对我国国情设计出相应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7章案例研究——江西赣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根据赣南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该区域的不同类型的小循环模式。第8章是案例研究——浙江宁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调研。通过对该区域的调研,从循环经济理论角度出发,提炼出该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并进行效应分析。通过实践检验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的合理性。第9章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制度设计研究。一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内部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经营机制、融资机制、技术机制、规划机制、评价机制等;二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外部促进机制,主要包括政策支持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宣传引导机制、农业中介机制、外部激励机制等。在此基础上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制度设计。第10章是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得出本研究的总体结论,并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循环经济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