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形意拳
18697700000007

第7章 形意拳的主要内容(2)

(2)“四象”

形意拳“三体式”要求做到“四象”。即像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要求“四象”,就是为了像这四种动物的特殊技能,“得之于心而能尽物之性”,把它变为自己武技的特长,还要求通过动物的动作把它的内意体现出来并运用纯熟,用于实战技击。也就是三体式虽然是静态但都是象形取意,静中寓动。因此,习练者一定要认真领悟,融会贯通。

①“鸡腿”就是学鸡的“独立之形”和“两腿相夹”的劲力。形意拳最突出的特点是前腿向前趟进,后腿有蹬劲,长时间站桩,“两腿相夹”的劲增大,会使“独立之形”稳健,可达到“不动如山岳”的奇效。

②“龙身”有三折之势,搜骨之法,龙常因身体“折”而力大。我们习练形意拳就是要学它这一身法,即折身的特长,以达到“三催”劲整,力能顺达,腰劲在“转”“折”中得以发放。当后膝里扣,上体反拧,形成“似正非正,似斜非斜”之势,使腰拧而腿顺,胯力前催。“折”是“蓄”,只有通过“折”,才能达到充分的“蓄”力,在丹田省(音醒)气,自然劲力倍增。

③“熊膀”就是学熊的“竖项之力”和“膀垂力大”的特点。“三体式”用“拔背”、“垂肩”,以求“项直”“头顶”,发动血梢的威力,使人精神振起。同时,因垂肩抻拔双臂力贯肘、手,使上肢“三催”劲整。

④“虎抱头”就是学“虎未扑食头早抱”,这是蓄力待发的技巧。拳经云:“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这也是“虎抱头”技法的要旨。站“三体式”桩,拳从下颏打出变掌落与心口齐,由于坠肘沉肩,则达到“手不离心,肘不离肋”,这正是“虎抱头”技法的具体体现。形意拳动作转换过程中“两手相抱似猛虎离穴”,取其目聚神光、身藏其劲和爪藏其锋,达到气盈、劲足、神威的目的。

(3)“五夹”

形意拳先贤们常说,站好三体式就能站出“八面劲”。其实,“五夹”练的就是“八面劲”。

①下颏与脖子夹:使丹田气沉,劲整而顺达,能唤起人体的内在精气神,有利于头上顶,使头发惊起,血脉速转。

②两臂夹:通过大小臂的沉臂坠肘和两臂的相夹,使两臂束为一体,产生裹劲,同时两臂又具撑劲,习之长久,周身自生八面劲。

③两腿夹:形意拳三体式的前三后七,并膝裹胯的“夹劲”具有独到之处。拧腰,顺后胯,使两胯前后在一条线上,使后膝里扣,膝尖朝前,反映一个“夹劲”;前后两小腿相夹,反映一个“剪劲”。两劲相合,达到腿的“夹剪劲”。两腿的“夹”劲对形意桩功和下肢技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④臂与腿夹:通过上肢沉肩坠肘和里裹的相互的夹,下肢前顶后蹬的夹剪劲,和丹田沉气拧腰顺胯,使上肢和下肢相对之处(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形成外三合劲,这样用意磨炼,会使上下肢的劲校整,向外发放时劲大,达到“上下相合”成为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练成弹性力。

⑤臂与身夹:向外伸出的手掌心回收手指的力向前顶,臂往回夹,则沉肩坠肘的劲稳固。拳经云:“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手脚齐到才为真”,是前臂与身夹的最好解释。后臂与身夹会使前臂的劲得以充分发挥。拳经云:“前手打人,后手发劲”,“拳打一阴反一阳”,其道理就在于此。

(4)“静动”

从无极式到三体式整个过程都是“静动”结合,相互促进,“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这是整个过程的主线,也是为练好外形追求动作中的“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还要进一步去追求“静中之动”,也就是先辈们常讲的“内意之动”。即对“意”的训练,对“神”和“气”的内养,对“内劲”的培育,进而达到意到气到力到的高超境地。

拳经云:“静中之动谓之真动,动中之静谓之真静。”这些都是先辈们在习练三体式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要在平时磨砺动作的同时,追求“静中之动”,更要追求“动中之静”,只有这样持之以恒地追求,才能知其“性”懂其“意”,进而才能达到“寂然不动,感而遂发”的“妙用则为神”和“不思自得,触之自应”的高超技艺。

在练三体式桩功时,一些人只练外形,不重内意和静中之动的求得,总感觉枯燥无味,容易产生杂念,气浮心慌,难以持久。如果将“四梢”惊起与外在动作相结合,气势自然会倍增,心平气安。

第三节形意五行拳

形意五行拳指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形意拳以五行拳为宗旨,是以阴阳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之理演绎成拳的。

五行相生之道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之道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对应内脏,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五行对应五官,鼻通肺,目通肝,耳通肾,舌通心,人中通脾;五行对应拳法,劈拳属金,崩拳属木,钻拳属水,炮拳属火,横拳属土。形意拳以相生之理,强身祛病;以相克之理,技击应用。

由相生之理,故横拳能生劈拳,劈拳能生钻拳,钻拳能生崩拳,崩拳能生炮拳,炮拳能生横拳;由相克之理,故劈拳能克崩拳,崩拳能克横拳,横拳能克钻拳,钻拳能克炮拳,炮拳能克劈拳。

形意五行拳生克表

形意五行拳较注重内功的修炼,它是形意拳的基本拳法,所有套路技术均离不开五行拳的要求,被形意拳祖师爷们称为“形意母拳”,只有在熟练地掌握五行拳的技法特点后,才能继续学练其他套路,否则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同样道理,如熟练掌握五行拳的各种技法,再学练其他套路,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此,就有“学会五行拳,就等于学会一半形意拳”的说法。

五行拳有五个拳术架势、五种劲力要求、五种用法特色,是形意拳其他拳式锻炼、技击运用的基础,对强身养生、自卫防身均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劈拳

劈拳似斧属金,用斧之劈劲,力点在小臂至拳之间。此拳主练“一气之起落”,即吸气时为起,呼气时为落,练拳时要意领身随,以意领气,上下相协调,内外要相合。拳法特点是侧身调膀,由上而下划一立圆动作,上步顺势劈落,攻击点为对方的肩部与大臂。运动路线为直线,动作左右相同,往返重复进行演练。

动作名称

1.原地左鹰捉2.进步右劈拳3.进步左劈拳4.回身式5.进步左劈拳6.收式

动作讲解

1.原地左鹰捉

起式动作与原地左鹰提起式相同,动作图解从以下开始。

2.进步右劈拳

(1)左掌变拳,坠肘贴肋,向外旋转回拉,拳心朝上,停于脐左侧;同时,右掌变拳向外微旋回拉,拳心朝上,停于脐右侧;左拳回拉同时,收左脚靠于右脚踝处,左脚尖、膝尖朝前,目视前方。

(2)左拳向里拧转贴胸,上钻至颏下,蹬右脚,左脚贴地向前趟进一大步,右脚随之跟进提靠于左脚踝处,成右提步式。左脚前趟的同时,左拳继续向前上方极力拧转钻出,拳高与眉齐,拳心斜朝外,目视左拳。

(3)右拳贴胸口向上钻至左肘窝处。

(4)蹬左脚,右脚极力向前趟进一大步,左脚随之跟进,成三体式桩步。同时,右拳向左臂前上钻,当两拳相叠时同时拧转,右拳向前下劈落,拳眼朝上,右小臂与胸平;左拳向下贴肋,回拉至脐左侧,拳心朝上,目视右拳前方。

动作要点

左拳前钻要借拧身抖腰之劲,与左脚趟步同时完成;劈拳时要有似斧劈物之意,与右脚趟步同时完成。左掌变拳回拉时,要有回捋对方来手之意。

3.进步左劈拳

(1)右拳坠肘贴肋,向外旋转回拉,拳心朝上,停手脐右侧,同时收右脚靠于左脚踝处,右脚尖、膝尖朝前,目视前方。

(2)右拳向里拧转,贴胸上钻到颌下,蹬左脚,右脚贴地向前趟进一大步,左脚跟进提靠于右脚踝处,成左提步式,同时,右拳继续向前上方极力拧转钻出,拳高与眉齐,拳心斜朝外,目视右拳。

(3)左拳贴胸口向上钻至右肘窝处。

(4)蹬右脚,左脚极力向前趟进一大步,右脚随之跟进,成三体式桩步。同时,左拳向右臂前上钻,当两拳相叠时同时拧转,左拳向前下劈落,拳眼朝上,左小臂与胸平;右拳向下,贴肋回拉至脐右侧,拳心朝上,目视左拳前方。

动作要点

右拳前钻要借拧身抖腰之劲,与右脚趟步同时完成;劈拳时要有似斧劈物之意,与趟步同时完成。

左右动作相同,交替向前进行演练。视场地和个人体力情况而定,如要回身时,左右式均可。

4.回身式

(1)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向内扣,成内八字式;同时,左拳回收至脐左侧,拳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2)上身向右转动,重心移至左腿,右脚以脚前掌为轴里转,收靠在左脚踝处。脚尖朝前,目视前方。

5.进步左劈拳

(1)右拳向里拧转,贴胸上钻至颏下,蹬左脚,右脚贴地向前趟进一大步,左脚跟进提靠于右脚踝处,成左提步式;同时右拳继续向前上方极力向外拧转钻出。拳高与眉齐,拳心斜朝外,目视右拳。

(2)左拳贴胸口向上钻至右肘窝处。

(3)蹬右脚,左脚极力向前趟进一大步,右脚随之跟进,成三体式桩步。同时,左拳向右臂前上钻,当两拳相叠时同时拧转,左拳向前下劈落,拳眼朝上,左小臂与胸平;右拳向下,贴肋回拉至脐右侧,拳心朝上,目视左拳前方。

动作要点

右拳前钻时要借拧身抖腰之劲,与右脚向前趟步同时完成;劈拳时要有像斧劈物的感觉,与左脚趟步同时完成,整体动作要协调流畅。

左右交替,继续往回进行演练至原地,打出左劈拳后,再做回身式,接着再做左劈拳,即可做收式动作。

6.收式

收式动作与前左三体式收式相同,图略。

技击用法

对方以左拳击我胸腹部时,我即以左手抓握对方手腕扣压,往回捋带同时左脚回撤,身体向左侧,以消减对方来势;对方如果想撤回手,我立即撤手变拳,向前上方钻击对方面部,对方若向上架防时,我用左拳再向下压回带,紧接着上右脚用右拳打击对方肩部或大臂,同时以右腿挤靠他的左腿,上劈下挤,拳到脚也到,上下劲力完整一致。整体动作是先吞(接腕、扣压、捋带),后吐(上步劈拳),劈击时不能单纯用肢体的力量去完成,而是要用形意拳内家拳特有的周身整劲去完成整体动作。

二、钻拳

钻拳似电属水,有“似闪”之意。此拳主练“一气之翻钻”,即翻时为吸气,钻时为呼气,拳法特点是自下而上,用螺旋劲钻击,以对方鼻部为攻击点,先顾后打,顾打并用,掌拳相互变化运用。运动路线为直线,动作名称左右相同,往返重复进行练习。

动作名称

1.原地左鹰捉2.进步右钻拳3.进步左钻拳4.回身式5.进步左钻拳6.收式

动作讲解

1.原地左鹰捉

起式动作与前原地左鹰捉起式相同。

2.进步右钻拳

(1)左前臂向外拧转,使掌心朝上,同时,右掌变拳外拧,停于脐右侧,拳心朝上。

(2)腰向左微转,随之左脚贴地,回收至右脚踝处,脚尖朝前;收脚同时,左臂屈肘成刁手式,向右、向里弧形刁挂回收,食指尖朝下,屈小臂平摆至胸前,相距约一拳宽,目视刁手。

(3)左臂向里,向外拧转,向左下挂,再变为掌,向前上成立掌,再向里搂拨至头前,虎口与眼平;同时蹬右脚,左脚贴地向前趟步,右脚随之跟进提靠于左脚踝处,成右提步式,目视左掌。

(4)右拳向外拧转上钻至左肘侧。

(5)蹬左脚,右脚贴地向前趟进一大步,左脚随之跟进,成三体式桩步。同时,右拳贴左小臂向前上钻出,拳高与眉齐;当两手相遇时左掌变拳,同时向下,贴肋拧臂回收至脐左侧,拳心朝上,目视右拳前方。

动作要点

左手运动要借拧身抖腰之劲完成,运掌时要走弧线;右钻拳时力点在前臂至拳之间,并要与前趟步同时完成。

3.进步左钻拳

(1)右拳变掌,掌心朝上。腰向右微转,随之右脚贴地回收至左脚踝处,脚尖朝前;收脚同时,右臂屈肘成刁手式,向左、向里刁挂回收,食指尖朝下,屈小臂平摆至胸前,相距约一拳宽,目视刁手。

(2)右臂向里,向外拧转向右下挂,再变为掌向前上成立掌,再向里搂拨至头前,虎口与眼平,同时蹬左脚,右脚贴地向前趟进一大步,左脚随之跟进。提靠于右脚踝处。成左提步式,目视右掌。

(3)左拳向外拧转钻至右肘侧。

(4)蹬右脚,左脚贴地向前趟进一大步。右脚随之跟进,成三体式桩步;同时,左拳贴右前臂向前上钻出,拳高与眉齐;当两手相遇时右掌变拳,同时向下,贴肋拧臂回收至脐右侧,拳心朝上,目视左拳前方。

动作要点

右手运动要走弧形路线。并借拧身抖腰之劲完成;左钻拳时力点在前臂至拳之间,与左脚趟步要同时完成。

左右动作相同,交替向前重复进行演练,视场地和个人体力情况而定,如要回身时,左右式均可。

4.回身式

(1)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向里扣,成内八字式;同时左拳向下收至脐左侧,拳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2)上身向右转动,移重心至左腿,右脚以掌为轴转动,回收于左脚踝处,脚尖朝前;同时,右拳变为刁手,食指尖朝下,提臂屈于右胸前,相距约一拳宽,目视右刁手。

5.进步左钻拳

(1)右臂向外边拧转边向右下挂,再变掌向前上成立掌,向里搂拨至头前,虎口与眼平;同时蹬左脚,右脚贴地向前趟步踩落,左脚随之跟进,提靠于右脚踝处,成左提步式,目视右掌。

(2)左拳向外拧转上钻至右肘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