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万紫千红的花
18698700000008

第8章 魅力展示——花的文化(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很早的时候,一些文人墨客就把花卉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比如把品格高洁的人比作兰花,把美人流泪的样子比作梨花带雨,通过花卉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等。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花卉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花卉也在不断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被融入人类生活的文化中,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即花卉文化。

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花卉的出现使得文化更加丰富、花卉与人类的生活更加贴近,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构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第一节地方特色-花与城市

花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份美好的礼物,人们自古就爱花、种花、赏花、寄情于花,不仅以花卉象征一个人的品格和精神,甚至还用花代表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风貌。所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许多城市和国家的人民把自己最喜爱的一种或两种花卉尊称为国花、州花或市花,比如日本的樱花、朝鲜的木槿、泰国的睡莲、保加利亚的玫瑰、比利时的虞美人、荷兰的郁金香、中国的牡丹等,都成了各自国家高贵品格的象征。

花卉不仅有各国的国花,而且还有很多城市的市花。以中国为例,我国目前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花。从1982年开始,市花的评选就已经开始了。作为市花应具有3个条件:首先如果是生长在当地的花,或被引入后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具有较长的栽培历史,便于繁殖和推广,栽培容易,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喜爱;其次,观赏价值较高,在城市环境美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最后还要富有地方特色,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有着密切联系。现如今,大部分城市都已经评选出了符合本市特征的市花。

1.北京的市花-月季、菊花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1987年3月12日,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确定,月季和菊花为北京的市花。

在我国,月季是十大名花之一,它的花语是希望、光荣、美艳、长新。不同颜色的月季含义也不同。月季为植物分类学中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是野生蔷薇的一种。野生蔷薇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和品种选育工作,最后培育出在一年中能反复开花的蔷薇,即月季。

月季因月月季季鲜花盛开而得名。

月季色彩艳丽,千姿百态,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不仅如此,月季也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花卉之一,同时也是欧美一些国家的国花。在全世界范围内,月季花是用来表达关爱、友谊、欢庆与祝贺时最常用的花卉。近几年,随着中国花卉产业的迅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季品种逐渐增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种,其中“中国红”月季无论是名称还是颜色都最具中国特色。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红色,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与欢乐,同时也象征着向上的活力。

2.上海的市花-白玉兰

1986年10月25日,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以白玉兰作为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作为中国原产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在上海的气候条件下,白玉兰开花特别早,冬去春来,清明节前,它就繁花盛开;白玉兰花朵大而且洁白,满树盛开时朵朵向上,香气扑鼻。

白玉兰作为上海市市花象征着开路先锋、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从外形上看,玉兰花与莲花极像,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再加上清香阵阵,沁人心脾,实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卉。

在我国民间,也有关于玉兰花美好的传说。很久以前,在一处深山里住着3个姐妹,大姐叫红玉兰,二姐叫白玉兰,三姐叫黄玉兰。一天她们下山到一处叫作张家界的村子里游玩,却发现村子里冷水秋烟,一片死寂,三姐妹十分惊异,于是她们便向村子里的人打听,从中得知,原来秦始皇赶山填海,杀死了龙虾公主,从此,龙王爷就跟张家界成了仇家,龙王锁了盐库,不让张家界人吃盐,终于导致了瘟疫发生,死了好多人。三姐妹十分同情他们,于是决定帮大家讨盐。然而这又何等容易?在遭到龙王多次拒绝以后,三姐妹只得从看守盐仓的蟹将军入手,用自己酿制的花香迷倒了蟹将军,趁机将盐仓凿穿,把所有的盐都浸入海水中。

村子里的人得救了,可是三姐妹却被龙王变作花树。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将这种花树称作“玉兰花”,而她们酿造的花香也变成了她们自己的香味。故事简单而唯美,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完美的向往。

3.南京的市花-梅花

1982年4月,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将梅花定为南京市的市花。梅花的花语是坚强和高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又象征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我们知道的大多数的花都是春天开花,梅花却独具一格,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卉!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是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梅花深爱有加。

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令许多花卉望尘莫及。

梅花株高约5~10米,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

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梅花为落叶小乔木,花芽着生在长枝的叶腋间,每节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红,也有重瓣品种。

梅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花木,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说明梅已在当时用作食品。

在现代历史上,人民领袖毛泽东曾写有一阕着名的咏梅词-《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阕词是毛泽东喜爱梅花的最好写照。显然,《卜算子·咏梅》是一首怀念诗。毛泽东喜爱梅花。瞻仰过毛泽东遗容的人大都看到过,在毛泽东纪念堂里,水晶棺前摆放着五盆梅花。这是根据毛泽东生前酷爱梅花的性格而摆设的。毛泽东生前,无论是居室还是工作室,都要摆上几盆梅花。

他之所以喜欢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本身所具有的那种高贵品质和文化精神令人尊敬。

当然,梅花的文化非常博大,人们把“梅、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把这些自然物人格化,就是因为从它们的生长中流露出一种值得人们学习的精神。

4.济南的市花-荷花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在1986年,市人大决定将荷花定为济南市的市花。荷花的花语是清白、高尚而谦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同时也象征着坚贞纯洁!

荷花,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而且适应性极强,既可广植湖泊,又能盆栽瓶插,别有一番情趣。

自古以来,荷花就是宫廷苑囿和私家庭院的珍贵水生花卉,在今天的现代风景园林中,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应用更加广泛。

荷花又称作莲花,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所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荷花品种繁多,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组成了高洁的荷花世界,是“荷(和)为贵”。

弘扬中华“和”文化,对于我们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有着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

自北宋周墩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成为“君子之花”。据史书记载:远在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曾在太湖之滨的灵岩山离宫(今江苏吴县)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特意修筑“玩花池”,移种野生红莲。这可以说是人工砌池栽荷的最早记录,至今南北各地的莲塘比比皆是。湖南就是我国最大的荷花生产基地。每逢仲夏,采莲的男女,泛着一叶轻舟,穿梭于荷丛之中,那种“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情景多么美妙。至于旅游赏荷的去处就更多了,诸如济南大明湖、杭州西湖、肇庆七星岩等都可看到成片荷花的芳容。昔日曾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山东济宁微山湖,竟有10万亩野生荷花的壮丽景观,年年花繁叶茂,吸引无数游人。真可谓“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主荷花到处开”。

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中国人民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在江南苏州一带,每年农历6月24日为观莲节,称为荷花生日。

届时人们成群结队,兴高采烈地观赏荷花。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过了以莲花为图案的澳门区旗和区徽,表达当地人民特别崇尚莲花,以象征纯洁和高贵。1989年在北京专门成立了中国荷花协会,促进了荷花栽培以及荷花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兴盛和发展。

5.长沙的市花-杜鹃花

1985年11月,长沙市八届人大十四次会议决定,以杜鹃花为长沙市的市花。

杜鹃属花卉,绝大部分出自我国,花大色艳,种类繁多,是观赏价值极高的中国天然名花。但是,古人把它比喻成:“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因此,在中国人的文化积淀中,杜鹃鸟、杜鹃花都成为思乡怀旧、哀怨伤感的意象。古人之所以这样描述杜鹃花是因为杜鹃花的颜色鲜艳如血。但是,目前杜鹃花的品种远不止红色一种,它还有白、粉、紫等一些颜色。并且花型与形态也各不相同,早已不是传说中的那种哀伤的象征,而是美好、吉祥的信物,要不然怎么可能会成为长沙市的市花呢!

目前杜鹃花的栽培品种有二三百个,分属东鹃、毛鹃、西鹃、夏鹃4个类型。特别是西洋鹃,因其颜色、瓣型十分丰富,观赏价值高,更为名贵。不过它的习性比较娇嫩,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严格要求酸性土壤,故常作盆栽。

杜鹃花十分美丽。管状的花,有深红、淡红、玫瑰、紫、白等多种色彩。当春季杜鹃花开放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五彩缤纷的杜鹃花,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同时它也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生活的象征,这就是我国人民热爱杜鹃的原因所在。

从前有一个和平富庶的国家,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盛,人们过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日子。可是,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使人们慢慢地懒惰起来。他们一天到晚醉生梦死,纵情享乐,有时搞得连播种的时间都忘记了。蜀国的皇帝名叫杜宇,他是一个非常负责而且勤勉的君王,他很爱他的百姓。看到人们乐而忘忧,他心急如焚。

为了不误农时,每到春播时节,他就四处奔走,催促人们赶快播种,把握春光。可是,如此年复一年,反而使人们养成了习惯,杜宇不来人们就不播种了。终于,杜宇积劳成疾而终,告别了他的百姓。可是他对百姓还是难以忘怀,他的灵魂化为一只小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啼叫:快快布谷,快快布谷,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人们被感动了,他们开始学习他们的好国君杜宇,变得勤勉和负责。

他们把叫人劳作的小鸟叫做杜鹃鸟,他们把那些鲜血化成的花叫做杜鹃花。后来着名的诗人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还写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曾赞美杜鹃花“花中此物是西施”。

6.广州市的市花-木棉花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1982年6月,该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木棉花定为广州市的市花。木棉花的花语是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因为木棉花通常在3~4月份开花,所以4月11被定为木棉花的节日。木棉花又名攀枝花,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25米。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3~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色或橙红色。

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形蒴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木棉最早见载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

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广州人对木棉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是因木棉一直造福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