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耐力训练的宝地:高原
18700100000013

第13章 北美洲、南美洲高原篇(2)

神话般的黄金世界——圣菲波哥大

圣菲波哥大是哥伦比亚的首都,是哥伦比亚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位于东科迪勒拉山脉西侧的苏马帕斯高原的谷地上,海拔为2640米。这里虽然靠近赤道,因地势海拔较高,所以气候凉爽宜人,四季如春。

圣菲波哥大地处哥伦比亚腹地,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古城,具有南美特色,城内有许多名胜古迹。例如,根据西班牙王室命令建造的玻利瓦尔广场是西班牙式大广场,广场中央有委内瑞拉的民族英雄玻利瓦尔的塑像。有哥伦比亚最辉煌、最美丽的教堂——圣弗朗西斯哥科教堂,建于1567年。城市近郊山岭环绕,林木繁茂苍翠,景色壮丽,是美洲大陆上的着名旅游胜地。

由于圣菲波哥大风光秀丽,四季如春,名胜古迹众多,因此被誉为“南美的雅典”。

黄金博物馆位于圣菲波哥大市中心的圣坦德尔公园旁边,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金博物馆,经过十年的翻新扩建之后,在2008年底重新向世人开放。黄金博物馆内金光闪闪,陈列着上万件黄金饰品、面具、器皿、祭品等古代文物。这些黄金艺术品,大多是用微薄如纸的金箔、细如发丝的金线制作的,每件金器上的形象和图案都有一定的含义。这些金器据说是印第安人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16世纪之间制作的。当时印第安人居然有这么高超的冶炼技术和工艺水平,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第二节南美洲高原

1.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在南美洲巴西境内,有一块面积占巴西国土一半以上的大高原,叫巴西高原。巴西高原的面积有500多万平方千米,除了南极洲的冰雪大高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位于南美大陆东部,介于南纬5°~30°之间,北接亚马孙平原,西接安第斯山脉,南与拉普拉塔平原相连,东连大西洋。

巴西高原是一古老高原,发育于巴西陆台,基底岩系古老,由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和石英岩等组成。地表起伏比较小,地势向北和西北倾斜,大部分具有上升准平原的特征,海拔在300~1500米之间。由于各部分构造的具体情况、升隆程度及岩性等不同,因此在地形特征上高原各部分具有明显差异。东部(圣弗朗西斯科河以东)属大西洋地盾,曾经受远古代的褶皱运动及新第三纪的断裂上升作用,经过长期的侵蚀和准平原化过程,形成了现在的高原,呈波状起伏。在石英岩、片岩等岩性特别坚硬的岩石出露地段,表现为脊状山岭或断块山。爱斯宾哈索山是较典型的脊状山岭,曼提凯腊山和马尔山则是断块山的代表。西部(托坎廷斯河与马代拉河之间)属巴西地盾,没有明显的山岭,为一广阔的高原。该区中东部的戈亚斯高原,有古老的结晶岩广泛出露,成为波状起伏的上升准平原;中西部的马托格罗索高原,有桌状高地的特征,地表覆有呈水平层次的白垩纪砂岩。巴西高原的中部,在构造上为陆台的凹陷地带,后期下陷,由于层次平展,岩性坚硬,在地形特征上均具有桌状或立方体状特征。巴拉那谷地的辉绿岩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熔岩高原之一。巴西高原由于近期上升的结果,边缘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坡,河流经过时,大多陡落成为瀑布或急流,并把崖坡切割成峡谷。高原多森林、草原,矿产及水力资源非常丰富。

巴西高原和寒冷的西藏高原不同,巴西高原的地势南高北低,山丘、土岗、高台地之间起伏不大,大多在海拔600~800米之间,为“桌状高地”。在南纬20°以南的巴拉那河流域,地面上有大面积熔岩。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在雨季,草原上一片碧绿,适合放牧。

每年的旱季持续四五个月,在干旱严重的地方,生长着巴萨尔木。

这种树为南美洲的特有植物,中间粗、两头细,像纺锤一样,因此叫“纺锤树”。它特别轻,抗干旱,一个人就可以举起一棵10米高的纺锤树。

巴西高原是巴西的农牧业重要产地,高原上的矿产资源也特别丰富,有铁、锰、铅、锌、铬、镍、锡等多种矿藏。其中,伊塔比拉的“铁矿四角地区”是世界着名的优质大铁矿区。

为什么纺锤树可以提供“自来水”

纺锤树生长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很像一个个巨型的纺锤插在地里。纺锤树高30米,两头尖细,中间粗大,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到5米,树内有一个特别大的空囊,里面贮水约有2吨。

在雨季,它尽量吸收水分,储藏水分,供地下缺水时吸收,因此极耐干旱,即使一年半载不下一滴雨,它依旧存活。旱季时,人们常砍棵纺锤树作为饮水的来源。

和旅人蕉一样,纺锤树可以为荒漠上的旅行者提供水源。人们只要在树上挖个小孔,清新的水便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解决人们在茫茫沙海中的缺水之急。

2.圭亚那高原

圭亚那高原位于南美洲东北部,地处奥里诺科河以南、亚马孙河以北。基底岩系主要由太古代的花岗岩、片麻岩和片岩组成。在湿热气候下,岩石经过长期的侵蚀,一般表现为丘陵状高原。

圭亚那高原包括委内瑞拉南半部、巴西北部、圭亚那以及法属圭亚那除沿海平原以外的地区。地势由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大部分海拔300~1500米。南部边缘山岭陡峭,为奥里诺科河与亚马孙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高原属热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中部山地和河谷地带覆盖着热带雨林,其余地区是热带草原和热带稀树草原,生长着巴拉塔树、糖胶树、香子兰及药用植物等。有铝土、铁、金、金刚石等矿产。

圭亚那高原水力资源丰富,安赫尔瀑布位于圭亚那高原西北部,为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

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

安赫尔瀑布又名丘伦梅鲁瀑布,是世界上十二大瀑布之一,当地的印第安人取名为“出龙”。它位于南美洲圭亚那高原的卡罗尼河支流丘伦河上。瀑布的四周高山环绕,远看好像大石盆上挂下的一条白色带子,发出雷一般的轰鸣声。近看,势如闪电,水飞溅山谷。

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落差达979.6米,大约是尼亚加拉瀑布高度的18倍。瀑布分为两级下泻,先泻下807米,落在一个岩架上,然后再下落172米,落在一个宽152米的大水池内。

由于这个地区的热带雨林非常茂密,因此不能步行到达瀑布的底部。

有两种方式可以观赏瀑布,雨季时,河水变深,人们可以乘船进入;雨季后,只能乘飞机从空中观赏瀑布。

此瀑布原来只有本地印第安人才知道,西班牙人卡多纳在1935年首次发现了它。1937年,美国探险家詹姆斯·安赫尔在空中对它进行考察时坠机身亡,委内瑞拉为了纪念他,把它命名为“安赫尔”。

3.冰与火的世界——阿尔蒂普拉诺高原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是秘鲁东南部和玻利维亚西部的高原,自的的喀喀湖西北延伸至玻利维亚西南角,长965千米,由一系列山间盆地组成,海拔约3650米。东侧有一条连续的通道向南到达玻利维亚。太平洋洋底和南美大陆板块之间曾发生过一次大的碰撞,托起了安第斯山脉中的两条山脊,山脊中间夹着一片平坦的高海拔盆地,这便是阿尔蒂普拉诺高原。

安第斯山脉中这片直上云霄的高原如同尘世之外的仙境。阿尔蒂普拉诺(西班牙语“高地平原”的意思)拥有多项“最”,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承载航运的湖泊,乌尤尼盐沼是全球面积最大的盐沼,阿尔蒂普拉诺高原是仅次于青藏高原的世界第二大高原,具有冰与火、风与盐的景观,从阿根廷北部一直延伸到秘鲁的粗砺平原。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的南部边缘,也就是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三国的交界处,熔岩在雄伟的火山中沸腾,乌尤尼盐滩如镜,令人目眩。当夕阳西下,一轮明月就在天际的另一边对着落日徐徐升起,此时“永恒”似乎触手可及。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波托西地区,单从一座山中开采出来的银矿就能让西班牙王室花费达数百年之久。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的主要植被是灌木丛。南部气候较干燥,北部较湿润。的的喀喀湖沿岸气候适宜,可种植玉蜀黍和小麦。的的喀喀盆地自古人口较集中,现有秘鲁的普诺、玻利维亚的拉巴斯等大城市。高原南部是沙漠地带,人烟稀少,有重要的铜、银、钨和锡矿床。沿东侧通道建有玻利维亚铁路干线。

乌尤尼盐沼

在阿尔蒂普拉诺高原南端有一些冰融化时留下的盐湖,当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后,湖水开始逐渐流失,最后,盐湖变成盐沼。

其中,最大的湖泊是乌尤尼盐沼。每年冬季,雨水注满盐沼,形成一个浅湖。而每年夏季,湖水干涸,留下一层盐硬壳,中部达6米厚。

乌尤尼盐沼是玻利维亚最大的盐沼,在波托西省西部高原内,海拔3660米,长150千米,宽130千米,面积9065平方千米。它是由古老的明钦湖干涸而行成。盐沼的沿岸建有盐场,盐场之间有公路互通。雨量少,气候干燥,仅在12月至次年1月的雨期积水,并由利佩斯河泄水。

乌尤尼盐沼只能生长仙人掌,此外没有其他植物。每个湖泊的色彩和成分结构各不相同,根据盐中所含的矿物质不同,盐沼有砖红色、绿色、青绿色或银灰色等几种。

4.风土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是南美洲东南部的高原,北起科罗拉多河,南接麦哲伦海峡,西接安第斯山脉东坡,东临大西洋,占据阿根廷南部,面积约67万平方千米。

巴塔哥尼亚高原呈阶梯状,西接安第斯山脉,雪峰高耸。东部以台地为主,逐级下降到海拔1000米,以陡峭的悬崖落入大西洋中。

巴塔哥尼亚高原地质基础古老,但近3000万年以来,地壳重新又上升,也经历过断层作用。到第四纪时,整个高原广泛地被冰川所覆盖,冰川消失以后,地面上留下了一道道冰川堆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