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耐力训练的宝地:高原
18700100000009

第9章 亚洲高原篇(7)

高原有面积0.12平方千米的湖泊,可以荡舟、垂钓。具有马来建筑风格的水上旅社和汽车旅馆,包括食风楼、亭阁和板廊伫立湖畔。水滨浮台和湖上餐厅供应各族风味餐点和湖中鲜鱼。

这里还有东南亚最大的泉水游泳池,面积达2973平方米。池畔有凉亭、小桥、花坛、草坪。游泳池旁建有小型史前动物园,有25个恐龙、猛犸象、剑齿虎、始祖鸟等一些已经绝迹的史前动物的塑像,还有一组山洞猿人“家族”的模型,形态逼真,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在远古时代。

9.绿树环绕的日本“园地”——乘鞍高原

乘鞍高原位于日本长野县和歧阜县分界处,海拔1400~1500米,白桦、李树和落叶松环绕它的周围。高原附近有乘鞍岳火山爆发时形成的湖泊牛留池,湖水清澈,湖平如镜,四面是常绿树,湖周绿树和23峰的乘鞍岳倒映在湖中。

乘鞍高原的中央有“一之濑”园地,从初夏到秋天可放牧乳牛。

水池四周有数条散步小道,走上一圈约需1个小时左右。在靠近“善五郎”瀑布的那条小道上,可以淋到瀑布溅起的水沫。

乘鞍高原的北部有个温泉名为“白骨”,传说在600年以前被开发出来。它的乳白色的纯硫化氢水质的温泉水可以直接饮用,对肠胃病有疗效。

10.地跨数国的沙漠地——阿拉伯高原

阿拉伯高原位于亚洲西南部,地跨沙特阿拉伯、也门、约旦、叙利亚与伊拉克等国,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千米。

高原西接红海东侧的山地,向东缓倾,与阿拉伯半岛东部平原及两河流域相连,南接亚丁湾北侧的山地,北接叙利亚的中央高地。

沙特阿拉伯的内志高原是它的核心部分。

阿拉伯高原地形平坦,气候干旱,西北部有极少数短小的常年河流。高原上有鲁卜哈利沙漠、代赫纳沙漠、大内夫得沙漠、叙利亚沙漠等着名沙漠。

11.朝鲜的“屋顶”——盖马高原

盖马高原是朝鲜东北部的玄武岩台地。北依鸭绿江与中国吉林省为邻,摩天岭、狼林山、赴战岭山脉环绕它的东、西、南三面。

平均海拔约1200米,称朝鲜的“屋顶”。地势东高西低,最高处为北水白山(2522米)。

高原气候寒冷,一月平均最低——25℃,年降水量580~750毫米。

盖马高原有丰富的水力、森林资源。有铜、硫化铁、煤等矿藏。

种植麦类、玉米、马铃薯、亚麻和甜菜等。

12.蒙古高原

蒙古高原是东亚内陆高原,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东接大兴安岭,西接阿尔泰山脉,北接萨彦岭、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南接阴山山脉。它包括蒙古全部,俄罗斯南部和中国北部地区。高原大部分为古老台地,西北部山地多,东南部为广阔的戈壁,中部和东部为大片丘陵。高原海拔1580米,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有色楞格河、克鲁伦河、鄂嫩河——石勒喀河、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等较大河流。有乌布苏诺尔湖、库苏泊、吉尔吉斯湖、哈腊乌斯湖和哈腊湖等较大湖泊。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又漫长,夏季炎热短暂,降水少。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以牧业为主,种植业和林业比重较小,工业极不发达,畜产品加工业很少。

高原上的居民主要是蒙古人,还有哈萨克人(约占该国总人口的5%)以及其他民族。蒙古人传统上是游牧民族,主要放养绵羊和山羊等牲畜,20世纪广泛发展牧场。高原气候恶劣限制了农业发展,但仍可种植小麦、燕麦、其他谷物和蔬菜。

蒙古的纳来哈和乔巴山及内蒙古的包头附近有煤矿,此外还有铅、锌、萤石、铀、石油、银和钨等重要矿藏。铁路(1955年建成)通往俄罗斯和中国,还有公路和几个机场,但仍相对闭塞,经济不发达。

蒙古高原是一个向北渐降的碟形高原,南缘最高。这种地形有利于高原旱化,冬天高原成为冷气流的孕育区,高压少雨。夏天高原为热低压区,吸引南方海上气流吹入内陆,但被高原阻挡于边缘山地,使雨水不能进入高原,高原成为无雨量的雨影区,所以高原上河流很少。靠近青藏高原的西部有冰雪融水,形成夏洪冬干的河川(如弱水等)流入高原地区,这样,高原面上多为临时性的季节性河川。

高原风力是强大的,常风风速每秒可达9米,甚至在岩石地面挖出沟槽,形成洼地、谷地等地貌,而被风吹走的沙砾在背风处堆积成为流沙或沙山。

13.中西伯利亚高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位于东亚中部高原,在俄罗斯境内,东临勒拿河,西接叶尼塞河,南隔萨彦岭与蒙古高原相邻,北濒北冰洋的喀拉海和拉普捷夫海,面积150万平方千米,为古老的台地高原,海拔500~700米。高原大部地区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冬季长达6~8个月,1月平均气温——30℃,极端最低温——50℃。高原水力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300~600毫米,蒸发量少,河流众多,水量较大,网状河流深切高原形成河谷、阶地,世界最深湖——贝加尔湖(最深1620米)位于高原南侧。高原大部分地区为寒带针叶林,它蕴藏有丰富的煤、铁及有色金属矿藏,但条件恶劣,难于开采。高原南部有少量水电、工矿业,中部有木材砍伐和加工业,北部有高寒区的养鹿和北冰洋的渔猎业,西北部较高,海拔1000~1500米,最高峰是普托拉纳山,海拔1701米。

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很高(约50%),木材蓄积量超过300亿立方米。本区河流水量充足,特别是安加拉河,已修建了乌斯季伊利姆和布拉茨克等大型水力发电站,是重要的水力发电枢纽。

高原有珍贵的毛皮兽和丰富的淡水鱼。

安加拉河

安加拉河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水量最大的支流,它的下游称古斯卡河。安加拉河源出贝加尔湖,先向北,后折向西,经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南部,在斯特列尔卡村附近流入叶尼塞河。长1779千米,流域面积达104万平方千米,伊尔库特河、奥卡河、伊利姆河等为它的主要支流。安加拉河多急流险滩,水力资源丰富,河口处年平均流量5100立方米/秒。干、支流上建有伊尔库茨克、布拉茨克、乌斯季——伊利姆斯克及博古恰内水电站。

14.亚美尼亚高原

亚美尼亚高原是亚洲西部火山熔岩高原,是西亚伊朗高原与安纳托利亚高原交会处的高地,位于高加索山脉南部与土耳其东部,横贯土耳其、伊朗和亚美尼亚等国。亚美尼亚高原主要由厄尔布尔士山脉、扎格罗斯山脉、托罗斯山脉和庞廷山组成,故又称亚美尼亚山结,海拔1500~2000米,面积40万平方千米。高原岩浆活动剧烈,多火山、地震、温泉和间歇泉。高山融雪导致河流众多,在断陷盆地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较大的河有卡腊苏河、木腊特河、阿拉斯河等,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库拉河与阿拉斯河发源于此,有凡湖、雷扎耶湖与谢万湖等山区湖泊。最高峰为土耳其境内的大阿勒山(海拔5165米),本区深陷河谷与湖盆为最多。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低地夏季干热,高地夏季温和,冬季漫长严寒,降水丰富。

亚美尼亚人原来居住在这里,在低地种植果木、烟草、棉花、谷物、壳果,在山区放牧。亚美尼亚高原产铜、锡、铁、金、银与石料,并多矿泉。

世界名城——埃里温

埃里温为亚美尼亚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闻名的古城之一。埃里温位于拉兹丹河畔,坐落在山坡上,南到土耳其边界仅20多千米。它海拔850~1300米,面积约90平方千米,人口130万。

全市共分7个区,亚美尼亚共和国行政机关所在地位于市中心。

好客的民族——亚美尼亚人

亚美尼亚人是亚美尼亚的主体民族,自称哈伊,又称阿尔明尼亚人。另有部分亚美尼亚人散居在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美国、伊朗、法国、黎巴嫩、土耳其、叙利亚,为欧罗巴人种西亚类型。亚美尼亚人主要使用亚美尼亚语,有许多方言,属印欧语系亚美尼亚语族。

学者密斯罗普在大约4世纪末5世纪初创制了亚美尼亚人的文字,经亚美尼亚人修改后一直沿用至今。他们主要信仰基督教,部分信仰天主教。亚美尼亚人自古从事农业,耕作技术、设备落后,前不久还使用带齿的镰刀、笨重的木犁、用树枝编成的耙。畜牧业以饲养羊、牛、马为主,织毯、首饰和皮革制品等手工业发达,机器制造、有色冶金、化工和食品工业发展迅速。

由于它特有的高山、草原地理环境,养羊非常方便,故居民对羊肉极为偏爱,用羊肉烹制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其中,烤羊肉串是他们最擅长的迎宾宴客的美味。

亚美尼亚人非常好客,称自己的国家是“海雅斯坦”,意思是“好客的民族”。他们总是喜欢设宴款待外来客人,餐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上面摆满果品和食物,室外空地上,燃烧葡萄枝来烧烤羊肉串,他们还载歌载舞为客人助兴。他们非常健谈,善于同不同客人谈论各种不同的话题。他们依旧保留着母权制,高龄妇女备受人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