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天空的自由飞翔者:鸟
18701700000011

第11章 重中之重——鸟的保护(1)

鸟儿在人类的生活中不仅带给了我们快乐,而且它们在生态平衡、工业生产等各个方面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虽然鸟儿和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但是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等原因,不少珍贵的鸟儿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如何保护鸟类的健康生活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我们知道,鸟类是动物界中的第二大类群,它们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在整个自然界中及人类社会中有重要的作用。鸟类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是大自然中最活跃的精灵,也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鸟类除了能保护植物的正常生长外还可以给植物传播种子,消灭害虫等,另外鸟的粪便还是植物生长的珍贵肥料呢!

由此可知,鸟在自然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然赐给我们的珍贵礼物-鸟类!

第一节农林卫士——鸟与人类

在鸟类中,有很多鸟都是益鸟,它们主要是以昆虫为食物,并且每天能消耗很多的害虫,保护植物正常生长,正是因为这样,人类就给它们取名为“农林卫士”。

根据科学家的调查,一只杜鹃鸟一天可以消灭170多条松毛虫,一只大山雀一天可以吃掉1800多条害虫,一只燕子一天能吃130多只蝗虫,一只猫头鹰一年能吃掉上千只田鼠,这个数目等于从田鼠的口中夺回一吨粮食;一对啄木鸟可以保护约67万平方米的树木不受害虫的危害。

这些鸟都是人类的好帮手,其中以大山雀最厉害!但是你认识大山雀吗?如果你还不认识它,就让本节带你一起去了解它吧!

大山雀体大(含尾约长14厘米)而结实,羽毛的颜色以黑、灰及白色为主。头及喉灰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形成强烈对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幼鸟胸带减为胸兜。大山雀雄雌同形同色,属于山雀属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但它的形态特征与麻雀有较大差别。单是从体形上来说,麻雀的体形就比它小好多呢!大山雀根据亚种的不同,背上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飞羽呈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它的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大山雀的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大山雀的喙尖而细长,是典型的食虫鸟,并且以吃害虫而着称。

冬季是害虫活动较少的季节,此时的大山雀就以藏在树皮内的虫卵为食,所以对森林的益处极大。大山雀在我国分布得很广泛,数量也比较多,无论是平原、丘陵还是高山上的大树、果园都有它的踪迹。

它们不喜欢结伴成大群,往往是成双成对或是四五只一起活动。

大山雀繁殖季节为3~8月,一般在4~5月间就开始营巢。它们把巢建在树洞中,巢呈杯状,外壁用苔藓、草茎等坚固材料砌成,内垫羊毛、棉花、羽毛等柔软材料。每巢产卵6~9枚,卵呈卵圆形,白色带有红斑,由雌鸟负责孵化,孵化期约15天。

大山雀一天能消灭200条成熟的松毛虫,1800多条刚成熟的松毛虫,另外还能吃30只以上的蛾子。

即使是幼小的大山雀一昼夜也能吃掉与自己体重差不多的害虫呢!由此可见,大山雀真的是消灭害虫的功臣啊!对保护果园和农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大山雀。

但是,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大山雀已经受到非法鸟类贸易的严重威胁。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第二节清洁高手——鸟与环境

在前面几章中我们曾经介绍过,一些鸟类喜欢吃腐烂的食物和动物的尸体,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鸟儿在垃圾场和污水坑中觅食。其实,鸟儿的这一行为,为保护人类生活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不但为人类消除了病原,促进了自然界有机物的转化,而且为大自然的清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堪称是环境的“清洁卫士”!

在这些鸟类中,贡献最大的要数秃鹫了。因为秃鹫主要是以动物的尸体为食物的。它们飞行在天空中,追随着大群的食草动物,它们紧追目标,不停地在兽群上空盘旋。如果其中一只秃鹫发现一具尸体,它就会在空中盘旋几圈,然后准确地落在尸体旁边,刹那间,二三十只秃鹫就相继降落。它们就一起享用一餐美食,不仅阻止了疾病的传播,而且满足了自己的需要!

正因为秃鹫喜欢吃腐烂的尸体,所以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它们是传播疾病的鸟类,所以就主张捕杀秃鹫。

但是后来动物学家发现,秃鹫不仅不会传播疾病,还是清洁环境的好帮手,是阻止疾病传播的益鸟!

此时,或许有人会问,秃鹫吃那么多不卫生的腐烂物,对它们的身体有益吗?其实,秃鹫的消化系统是有杀菌功能的,它们能有效地杀死吃进去的细菌。并且它们在吃完那些腐烂物质后,经常会吐出一些黏液状的分泌物,这种分泌物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它们用这种分泌物来涂刷双脚,能杀死脚和爪子上的细菌。此外,由于秃鹫的头和颈是没有羽毛的,所以这样就有利于它们把头伸进尸体的体腔内,掏食内脏。在它们吃完东西后,还喜欢在阳光下晒太阳呢!这样太阳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所以,秃鹫是不会因为吃那些腐烂物而生病的,更不会传播疾病,并且还有利于自然界的清洁呢!如果自然界中没有这样的鸟类存在,不知道我们的生活的家园将变成什么样子。

在自然界中,鸟类除了能清洁环境外,还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不信你看那些五颜六色的羽毛,不正在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吗?是的,鸟儿的确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它们千姿百态、羽色绚丽、声音悦耳,不仅给大自然添了一份美丽,而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不同的鸟儿有不同的美,如果真的要在外表上评选出一个“冠军”来,那么,非红腹锦鸡与白腹锦鸡莫属了!

红腹锦鸡别名金鸡、锦鸡、彩鸡,为体形中等的陆禽。全身长约70(雌)~100(雄)厘米。雌、雄异色,雄鸡上体除上背为浓绿色外,主要是金黄色,下体通红,头上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且披散到后颈,后颈生有橙褐色并镶有黑色细边的扇状羽毛,形如一个美丽的披肩,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红腹锦鸡的尾羽比较长,可以超过体躯两倍,尾羽色黑而密杂以橘黄色点斑,走路时尾羽随着步伐有节奏地上下颤动。看上去非常美丽。红腹锦鸡雌鸡没有雄鸡好看,它的上体及尾大都棕褐色,而满杂以黑斑,腹部颜色较淡并且无光。

红腹锦鸡虹膜为黄色,嘴为绿黄,脚为角质黄色。其中雌鸟春季发出“嚓嚓嚓嚓”的叫声;雄鸟则发出“咕咕咕咕”的悦耳短促叫声。飞行时,雄鸟还会发出快速的“吱吱吱吱”地叫声,它们都是着名的观赏鸟类。

红腹锦鸡是我国的特产种类,没有亚种分化,分布于河南、云南东北部、西藏东南部、青海东南部、宁夏南部、湖北西部、湖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南部、甘肃、长白山脉等地。虽然红腹锦鸡是中国最着名的雉类之一,但是目前正濒临灭绝的危险。据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记载:红腹锦鸡,是国家重点保护二级野生动物。

白腹锦鸡别名铜鸡、笋鸡、衾鸡、箐鸡、宽宽鸡、花箐鸡(雄)。

雄鸟体长113~145厘米,雌鸟体长54~67厘米。雄鸟的头、顶、背、胸等均为翠绿色,散出金属光泽;头上有一绺发状羽形成的紫红色羽冠,像“小辫”一样,披散在后颈;颈部由白色镶黑边的羽毛形成翎领,像披肩一样围着头和颈部;下背和腰部是明黄色,往下转为朱红色;腹部银白色;尾羽银灰色,具黑白相杂的云状斑纹和横斑。虹膜褐色,嘴蓝灰色,腿、脚青灰色。当它拖着光亮似锦的长尾,在高山灌丛和矮竹林中轻盈袅娜地奔走时,很是惹人喜爱。

白腹锦鸡栖息于海拔从1000米到4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有些也栖息于林缘灌丛、草坡和矮竹林间,冬季也会到农田附近觅食。夜晚栖于树冠隐蔽处,白天下树在地上活动。白腹锦鸡多集成4~5只或10余只的小群,冬季可达20~30只。极善奔走,在林中行走极快,但飞行能力差,一般很少飞翔,遇危险时多通过疾速奔跑和藏匿来避敌,仅在危急时才起飞上树,或沿山坡向下滑翔。白腹锦鸡为杂食性的鸟类,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以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种子为食,也吃部分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在繁殖期雄鸟会发出响亮、粗犷而悠远的“嘎嘎嘎嘎”的叫声,或粗声的“呱呱呱”的音;群叫声为柔软的“shu-shu-shu-sss”的声音;警告叫声为刺耳的“shi-ya”声;雌鸟召唤雏鸟的叫声为“guo-guo-guo”地声音;雄鸟受威胁时叫声为“ja-ja-ja-ja”声。因此,在不同的场合,它们的叫声都不一样。

白腹锦鸡也是我国特有鸟类,在我国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部至广西。在世界上分布于缅甸东北部至中国西南部,目前为全球性濒危的鸟类。它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观赏雉类。

由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这些漂亮的鸟儿充当了美化环境的角色。大自然中正是有了它们,才使得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五颜六色。

但是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和我们人类有很重要的关系,那就是对它们的保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们每个人身边做起,对这些珍贵的鸟儿进行呵护吧!

第三节迫在眉睫——濒临灭绝的鸟与保护

你知道吗?目前全世界共有鸟类约9775种,但是其中就有约1212种的鸟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如大型的鸟类黑鹳、白鹤、丹顶鹤、灰鹳鹤、信天翁、朱鹮等。中国已经濒临灭绝的鸟如黑鹳、白鹳、朱鹮、黄腹角桎、黑颈鹤、白鹤、丹顶鹤、赤颈鹤、大天鹅、小天鹅、中华秋沙鸭等。因此,保护鸟类势在必行。

1.黑鹳

黑鹳别名黑老鹳、乌鹳、锅鹳,属于大型涉禽,全长约100厘米。上体从头至尾包括翼羽都呈黑褐色,有金属紫绿色光,颏、喉至上胸为黑褐色,下体其余部纯白色。虹膜为褐色或黑色,嘴、围眼裸区、腿及脚均为朱红色。

幼鸟的头、颈及上胸均为褐色,颈及上胸羽端为棕褐色,并呈点斑状,翼羽及尾微缀以淡棕色,胸腹中央稍微带有棕色,嘴及脚为褐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