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天空的自由飞翔者:鸟
18701700000009

第9章 妙趣横生——鸟中趣闻(1)

我们知道在植物的世界里有很多有意思的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人或事,那么在鸟的王国中是不是也有很多妙趣横生的鸟儿呢?本章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鸟类中去,寻找那份属于它们的神秘和快乐!

第一节出类拔萃——鸟中之最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名人或是特别的人,比如体育冠军、歌坛天王、最高的人、最矮的人等,那么在鸟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顶尖“人物”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鸟类中有最懒惰的寒号鸟、最小的蜂鸟、最大的鸵鸟等。你想认识和了解它们吗?那就和我们一起去观赏它们吧!

1.最懒惰的鸟-寒号鸟

寒号鸟的体形类似于松鼠,前后肢间生有宽大多毛的飞膜,耳基部有一束黑色常毛。背上的羽毛为棕黄掺杂黑色长毛。喜欢栖于山岩峭壁的岩洞或裂缝中,多用细草等作窝,以侧柏叶及其籽为食物。

白天匿于巢内,黄昏或夜间外出活动,可由高处向低处滑翔。在我国多见于太行山、绵山、中条山、五台山等地。

人们为什么说寒号鸟是最懒惰的鸟呢?原来关于寒号鸟有一个这样的传说: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鸟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会像一般的鸟那样飞行。但是,到了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就会长满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

此时寒号鸟就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鸟了,就连最美丽的凤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摇晃着羽毛,到处走来走去,向别的鸟炫耀自己,还扬扬得意地唱着:“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炎热的夏天很快就过去了,接着是冷风呼呼的秋天到来了。此时的鸟儿们都各自忙开了,它们有的开始结伴飞到南边,准备在那里度过温暖的冬天;有的留下来,就整天辛勤忙碌,积聚食物,修理窝巢,做好过冬的准备工作。但是,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到南方去的本领,又不愿辛勤劳动,仍然是整日东游西荡的,还在一个劲儿地到处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没过多久,寒冷的冬天就来了,天气冷极了,鸟儿们都回到自己温暖的窝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光了,没有了羽毛的遮挡,身上没有了抵御寒冷的“衣物”,而它又没有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小窝。所以在寒冷的夜间,它只有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此时它就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但是,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过且过!得过且过!太阳下面暖和!太阳下面暖和!”

就这样,寒号鸟一天天地混着,过一天又一天,一直没能给自己造个窝。最后,它没能混过寒冷的冬天,终于冻死在岩石缝里了。

后来,人们就用寒号鸟的例子来比喻那些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不作长远打算不顾辛勤劳动去创造生活的人,从此寒号鸟也就成了鸟类中最懒惰的家伙。

2.最小的鸟——蜂鸟

生活中你曾注意过这样的画面吗?在群芳吐蕊的花丛中,一只小鸟翩翩而来,在一朵红花前戛然而止,它并不落在花的枝杈上,而是像直升飞机一样悬停在空中,利用修长的喙,小心翼翼地采食花蜜,然后了无痕迹地悄然而去。你知道这奇怪的小鸟是什么鸟吗?因为它和蜜蜂差不多,并且喜欢花蜜,所以人们就叫它蜂鸟,是一种西半球特有的鸟。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300余种蜂鸟,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别看蜂鸟的体形娇小,它可是有名的飞行家呢!在它身上总共有三种飞行绝技:倒退飞行、垂直上升和下降、停留在空中原“地”不动。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大小和蜜蜂差不多,身体长度大约只有5厘米,体重仅有2克左右,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森林地带。蜂鸟的种类繁多,羽毛有黑、绿、黄等十几种颜色,十分鲜艳,所以又有“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呼。

虽然蜂鸟身体娇小,但是具有非凡的飞行本领。它的翅膀非常灵活,每秒钟能振动50~70次,飞行的速度很快,时速可达50千米,高度有四五千米。人们往往只听到它的声音,却看不清它的身影。蜂鸟在百花盛开、草木繁茂的季节外出寻找食物,以吃花蜜和小昆虫为生。

蜂鸟在树枝上造窝,鸟窝造型别致,做工精细,是用丝状物编织而成的,看上去就像悬挂在树枝上的一只精巧的小酒杯。雌性蜂鸟每次产卵1~2枚,只有豆粒般大小,每枚重量仅0.5克,大约200个蜂鸟蛋才有一个普通鸡蛋那么大。鸟卵孵化期为14~19天。

小蜂鸟出生约20天后,就能飞出鸟窝觅食,开始独立的野外生活。

蜂鸟在飞行时,翅膀在身体两侧垂直上下飞速扇动;悬停在空中时,蜂鸟的翅膀每秒扇动54次;在垂直上升、下降或前进时,每秒扇动75次。蜂鸟就是靠翅膀快速扇动飞行和悬停的。另外,一些资料表明,蜂鸟在盘旋飞翔时,采用的是昆虫的飞行方式。

3.最大的鸟——鸵鸟

世界上有最小的鸟,那是不是也有最大的鸟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相对的。世界上最大的鸟也是奔跑速度极快的鸵鸟。

鸵鸟是属恐龙时代的动物,它是一种不会飞但奔跑得很快的鸟。鸵鸟的脖子长而无毛,头小,脚有两趾。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生活习性介于飞行鸟和陆地鸟类之间。雄鸟高约2.75米,重达155千克。颈长几乎占身体的一半,雌鸟稍小。雄鸟体羽大部呈黑色,但翅和尾羽白色;雌鸟大部褐色。头和颈的大部分淡红至浅蓝;稍有绒羽;喙短而稍宽;眼大,有褐色具有浓黑色睫毛。

它们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带。群居,日行性强。嗅觉和听觉非常灵敏,善于奔跑,跑时以翅扇动相助,一步可跨0.8米,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70千米,能跳跃达0.35米。以植物的茎、叶、种子、果实及昆虫、蠕虫、小型鸟类和爬行动物等为食。

鸵鸟常结成5~50只一群生活,常与食草动物相伴。鸵鸟用强有力的腿(仅有两趾,主要的趾发达几乎成为蹄)逃避敌人,若被逼于绝境,就会用脚踢对手。

鸵鸟为卵生,一个鸵鸟蛋重约1.5公斤,雌性以沙地掘浅坑为巢,每次产卵10~13枚,孵化时雄性夜间进行看护,雌性白天值班,它们还常用沙土和砾石将卵覆盖,以保持一定温度。在孵化末期,亲鸟会将一些卵推滚到窝边缘,有利于同步孵化。孵化期约为42天后雏鸵鸟就可出壳。雏鸵鸟在3个月之前,由于自身各种机能发育不健全,因此必须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雏鸵鸟安全、健康地度过3个月的育雏期。3个月以上的鸵鸟各种机能发育健全,就能随亲鸟四处游荡。

4.最大和最小的鹤

或许在生活中你已经在公园或动物园里看到过鹤,可是你知道吗?

不同的鹤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呢!比如在15种鹤类大家族中,体形最大的是赤颈鹤,最小的是蓑羽鹤,这两种鹤并肩走在一起,就如同大哥哥带着小弟弟,它们之间的大小相差很大。它们在我国部分地区有分布,是鹤类家园中的两个明显的对比。

赤颈鹤的体长大约190厘米,头、喉及颈的上部,裸露不生羽毛,其皮肤呈淡红色,在繁殖期时更加明显醒目,这也是它与其他鹤类区别最为鲜明的特征。

雄鹤全身羽毛淡灰,颈下部和翅尖微白,头顶前部灰绿色,颈背和颈两侧接近黑色。雌鹤个体略小,颈部的裸露区较小。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一些地区,为非迁徙性鸟类。它们喜栖于水田、河滩及沼泽地带,以水牛、昆虫为食。胆子很大,经常飞到村庄周围的农田中啄食农作物。终生有固定的配偶,巢做在沼泽、水田之中,以水生植物为材料,每窝产卵2枚,卵呈淡绿或粉白色,并带有紫红色斑点。近些年来,赤颈鹤的数量有逐日减少的趋势,加上分布区域的局限性,有绝迹的危险,应受到严格的保护。分布在印度的赤颈鹤,是世界上身体最高的飞禽,雄鹤体高超过1.6米。赤颈鹤通常被看做是吉祥的鸟,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保护。

蓑羽鹤由于长得小巧秀丽,所以就得到一个“闺秀鹤”的美名。

它特别爱干净,夏天,每隔一定时间必定到河水里清洗一次。它体长大约只有80厘米,还没有赤颈鹤的一半长。

体羽蓝灰色,头部为暗灰至黑色,眼后有一簇白色延长的羽毛。在它的面部、下颌、前颈和前胸处,生有黑色蓑羽,大约有50厘米长,很容易辨识。繁殖地在新疆北部、甘肃北部、内蒙古及东北北部。越冬区则在我国西南地区。每年的4月末开始繁殖,成双成对地活动在草甸草原、半荒漠草原和沼泽边缘。巢址由雌鹤选择,只见它来来去去地在草甸上走动,用爪挠地刨成一个浅坑状,趴下、站起,反复多次,直至感觉满意了,便展开双翅高兴地向雄鹤跑去,并发出“咕咕……咕噜……”的叫声,这很可能是在告诉它的伴侣一些信息。于是它们双双引颈高歌,展翅起舞。在它们的巢内没有什么铺垫物,雌鹤把卵直接产在坑内。它们的卵非常好看,底色为淡紫色,上面带有深褐色的斑块。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30天左右。蓑羽鹤为早成性鸟,发育很快,幼雏长到150天左右,羽翼已经丰满,它们每日追随在亲鸟后面,学习觅食和飞翔。11月中下旬,在亲鸟的带领下,振翅起飞,奔向它们的越冬地。

5.最凶狠的鸟-“鞋之父”

在我们的印象中,鸟类王国中最厉害的鸟好像就是鹰类。但是,在世界上还有一种鸟比鹰还厉害,它就是生活在东非国家乌干达、凶狠异常的鳄鱼天敌-鲸头鹳,被当地人称之为“鞋之父”。这种鸟有这个怪名,不是因为它会“做鞋”,当然也不是因为它“发明”了鞋,而是因为它的鸟喙很像鞋,并且特别像荷兰人的木鞋。

这只“鞋”非同小可,不仅先端尖锐异常,而且周边也像快刀般的锋利,能够穿透鳄鱼厚厚的皮肤,并且上下两片“唇”能夹紧猎物,就像一个工件被夹在老虎钳上一样。这种鸟主要生活在乌干达的基奥加湖。除了鳄鱼以外,它还捕食肺鱼、六须鲇鱼、水蛇、蜗牛和青蛙等动物,可谓世界上最凶猛的鸟。

“鞋之父”鸟是一种大鸟,通常身高1.4米左右,体重7千克左右,两翼展开时宽达2.6米左右。它捕食幼小鳄鱼的方式很独特,它站在水中,将喙靠在胸膛边,一动不动半天之久,远处看去,很像一块树立在水中的纪念碑。没有经验的小鳄鱼不知它的敌人就在身边,所以往往就会上当,当游到了它的脚下时,刹那,“鞋之父”鸟飞身潜水,然后立即钻出水面,尖喙夹着已经死亡的小鳄鱼直上云天,后又落在一块岩石上享受美味佳肴。虽然“鞋之父”鸟在捕捉鳄鱼时极为神速,但是吃起来却要费很长时间。原来,鳄鱼身上缠着许多像面条一样的水草,必须把这些麻烦去掉。“鞋之父”鸟在岩石上耐心地翻抖鳄鱼,直到水草脱落完为止。

“鞋之父”鸟一般将巢建在4米多高的岩石上,用水草铺成。

它一次能繁育2~3只幼鸟,孵卵期为45天,雌雄鸟共同孵化,每6小时值班一次。幼鸟出壳后,它们的双亲将猎物断裂为小块,夹在雏鸟的喙中。4周后,幼鸟的喙已经长得很长,足以一下子吞进一条60厘米长的水蛇。5周后,幼鸟进食量更大,它们的父母几乎夜以继日地捕食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