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北美洲——美国
18708700000008

第8章 美利坚的纵横传奇(8)

约克镇大捷的消息传到欧洲后,给英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英国下议院决定结束战争,与美国进行和平谈判。和平谈判于1782年4月开始,一直到11月底才结束。通过谈判,英、美双方缔结了合约,因为合约是在巴黎正式签订的,因此称为“巴黎和约”。合约承认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并享有自由和主权。合约还划定了美国北部的边界线。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首次殖民地居民打败宗主国并获得独立的战争,期间有2.5万美国人民拿起武器为自由而战,这是世界战争史中以弱胜强的典范,具有非凡的意义。

正如华盛顿所说:“我们的命运将涉及未来世世代代的亿万男女的命运。”

4.美利坚民族的迅速崛起

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独立时,其领土面积约80万平方千米。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时,由于英国把13个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划归美国,使美国领土达到230万平方千米,约占现在美国本土面积的30%。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后,很快就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战争掠夺和金钱购买是他们最常用的获得领土的方式。

从16世纪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点的除英国外,还有法国和尼德兰,其中法国势力最大,占有加拿大东部并向南进入五大湖区。后来,法国探险家罗贝尔·卡佛利耶率一支小探险队顺密西西比河南航,登上了新奥尔良以南的土地,将法国的国旗插在了那片土地上,并将该地区命名为“路易斯安那”,即“国王路易的土地”。

在英法七年战争中战败后,法国于1763年按签署的《巴黎条约》被迫将密西西比河以东(除新奥尔良以外)的土地割让给英国,这就使路易斯安那的面积减少了近一半,范围仅在密西西比河以西至落基山脉之间,但法国仍保留了路易斯安那的名字。面积减少后的路易斯安那并不能给法国带来多少实利,反而成为财政上的一项负担,而且英国对这片土地一直虎视眈眈。为了解除经济负担而又不致将这一大片土地白白地交给夙敌英国,就在《巴黎条约》签订几小时后,法国决定将它移交给盟友西班牙。西班牙接受路易斯安那后,仅把它作为防止英国向富庶的墨西哥扩张的缓冲地带。但新生的美国力量强大,西班牙既无力抵抗美国向西扩张,又不想与美国发生冲突,于是决定重新将路易斯安那归还给法国。

1800年10月1日,法国和西班牙签署了《圣伊尔德丰索密约》。密约重新确立了法国对路易斯安那的主权,但同时也规定:在1803年4月法军驻军完成主权交接之前,该地区仍旧受西班牙统治。

当时的密西西比河已经成为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农产品的重要运输渠道,新奥尔良则是该河的枢纽地段。1795年,美国曾与西班牙签署过《平克尼条约》(Pinckney Treaty),通过该条约,美国的商人取得了在新奥尔良的“存货权”,并可以使用港口运货。因此,当美国得知路易斯安那将重新为法国所有后,不禁大为担忧。由杰斐逊领导的美国政府认为,美国完全无法容忍法国重新占有路易斯安那的主权。如果法国控制了路易斯安那,那么合众国在新奥尔良的权力就很难得到保障,这使杰斐逊十分担心。

1802年,路易斯安那回归法国的消息被证实。杰斐逊立即给驻巴黎公使写信,表示如果法军占据新奥尔良,那么美国将与英国联合对抗法国。

之后,杰斐逊又委托一位法国友人把这个意思转告给法国外长塔列兰或国王拿破仑。杰斐逊这种间接的交涉方式并未奏效,当时仍然控制路易斯安那的西班牙竟然取消美国商人的货物在新奥尔良存放和转运货物的权力,阻止美国商人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西班牙的举动在美国西部激起一片愤怒的抗议之声。在这种紧张局势下,杰斐逊不得不直接与法国进行交涉。

1803年,美国政府特使门罗赴法谈判。起初,法国的态度比较强硬,不肯让步,谈判毫无进展。

但在三个星期后,国际局势突变,此时法国改变了态度。当时,法国派往加勒比岛国海地镇压起义的军队接连失败,海地独立已成定局。在这种情况下,原先作为加勒比岛屿的粮食和木材供应地的路易斯安那对法国来说就失去了现实价值。同时,英、法关系也极度紧张,双方都在积极备战。一旦美国与英国结成联盟,法国必将腹背受敌。

4月11日,美国特使门罗、驻法公使利文斯顿与法国外长进行谈判。

此次谈判,美国只想购买新奥尔良,但意想不到的是,法国竟愿意将整个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这使美方代表惊喜不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美、法双方最终以6000万法郎(合1200万美元)成交。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美国只用了1英亩(相当于6亩)4美分的低廉价格就购得了路易斯安那。1803年12月20日,签字付款后,法国正式将新奥尔良移交给美国。1804年3月10日,法国又在圣路易举行仪式正式将路易斯安那主权移交给美国。至此,路易斯安那并入了美国版图。1804年10月1日起,美国将路易斯安那分组为奥尔良属地(Orleans Territory,其后大多成为路易斯安那州)和临时隶属于印第安纳属地(Indiana Territory)的路易斯安那区(District of Louisiana)。

路易斯安那并入美国版图后,使美国的领土面积几乎增加了一倍,为美国后来进一步向西扩张领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的路易斯安那,南临墨西哥湾,北达加拿大,东起密西西比河,西至落基山脉。

美国独立之初,虽然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地位,但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英国,保护民族产业的关税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直到1812年英美战争爆发,这种状况才逐步改善。第二次英美战争的原因很复杂,既有长期的历史积怨,也有美、英、法之间复杂的利益矛盾。

《巴黎条约》签订后,英国虽然承认了美国的独立,但对它在北美的失败并不甘心。首先,英国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美国的经济命脉。

西印度群岛是美国的传统贸易领域,但独立战争后,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多方限制插有美国旗帜的商船,几乎完全把美国排斥在西印度群岛的贸易之外。同时,英国将本国制造的商品大量倾销到美国,几乎完全占领了美国正在发展的市场,而美国本土的民族制造业因缺乏竞争力在英国商品的冲击下损失惨重,很多新建的工厂纷纷倒闭。

此外,英国虽然在外交上承认美国的独立,但它并不愿意从北美地区彻底撤退,而是力图以加拿大为根据地卷土重来:它不仅拒绝放弃它占据的美国西北部的军事要塞,还不断挑拨印第安人与美国白人移民的矛盾,牵制美国扩张的进程。

因为英国的态度和做法,英美关系不断恶化。从1806年开始,英国政府为反击法国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颁布了枢密院敕令,搜查与法国及其盟国通商的船只,并借此机会阻挠美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贸易。

英国军舰还经常拦截美国船只,掠夺船上的货物。为了减少美国商船的损失,对抗英、法的封锁,当时的美国总统杰斐逊被迫于1807年12月宣布实施《禁运法案》。法案禁止一切美国船只离港,这使美国的航运业损失惨重。同时,新英格兰地区和纽约的农场主因剩余谷物、肉类和烟草无法向海外输出,价格一落千丈而对此政策大为不满。1809年3月,新任的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1751-1836)虽然在美国航运集团的压力下撤销了《禁运法案》,但又出台了《断绝贸易条例》,只允许美国商人与英、法以外的国家通商。后来,美国虽然通过《第二号梅肯法案》恢复了与英、法的贸易,但是提出英、法必须修改其封锁法令,停止拦截美国船只的条件。对于美国的警告,英国不仅制止不力,还指使印第安人在美国西北部挑起冲突,这使英、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随着美英关系的恶化,美国国内在对英政策上也出现严重分歧:东部沿海各州的商人担心战争会使美国航运业完全停顿而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要求避免与英作战;西部与土地利益有关的人士态度完全相反,他们既对英国官员挑动美国西北地区的印第安人在加拿大滋事不满,也想通过夺取加拿大实现向西扩张的愿望,因此主战。最后主战派占上风,美国国会于1812年6月18日正式向英国宣战,史称“第二次英美战争”。

虽然美国向英国宣战,但在军事实力上,美国与英国的差距还很大。

当时,美国没有强大的海军,陆军仅有7000多人。于是,麦迪逊计划征募5万名志愿者,但最终只有5000人前来应征。作战需要大量经费,但美国政府在财政上并不富裕,而有钱的商人多是反战派,不愿向政府贷款。幸好,此时的英国正忙着与法国作战,无法派主力部队横渡大西洋。

宣战后,美军根据己方的情况,首先向加拿大的英军发起攻击。7月12日,密歇根领地总督威廉·赫尔将军率领2000多美军渡过底特律河攻入加拿大。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西北部的印第安人是支持英军的,他们正包抄过来切断自己的退路。赫尔得到消息后只能率军退回底特律,但这样也未能扭转战局,英军很快包围了底特律。8月16日,赫尔在等待救援无望时被迫向英军投降。

1814年4月,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战败后退位,英军有余力从欧洲抽调大批军队投入到与美国的战争中。1814年6月,一支在切萨匹克湾登陆的英军在其突袭北上的途中未遇任何抵抗,轻而易举地到达华盛顿城外,仓促应战的华盛顿守军很快就被英军击溃。英军攻入华盛顿后,麦迪逊总统领导的美国政府仓皇出逃,美国首都不幸陷落。攻入华盛顿的英军在城中烧杀掠夺。在这次劫难中,美国国会大厦付之一炬,麦迪逊的总统官邸也被烧毁。战后总统官邸被修复后涂成白色,后被命名为“白宫”。气焰高涨的英军在占领华盛顿后计划攻占巴尔的摩,但是这次遭到美军的顽强抵抗,最终计划未能得逞。

攻占巴尔的摩未果后,1814年年末,英军又组织了由6艘战列舰、14艘快速战舰组成的强大的军队,向南部重镇新奥尔良发起进攻。镇守新奥尔良的5000名美军在安德鲁·杰克逊将军的率领下与英军展开激战。

这时,英军将领帕克南指挥失误,他放弃了进攻美军侧翼的良机,命令英军以密集纵队发动正面进攻。这给严防死守的美军提供了机会,他们以数十人的伤亡换取了英军自帕克南以下2000多人的伤亡,使英军遭受重创。10天后,英军在无力组织强有力进攻的情况下主动撤退,美军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