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北美洲——墨西哥
18708900000016

第16章 璀璨耀眼的文化艺术(6)

1917年,M.德拉班德拉导演了墨西哥第一部长故事片《光》。该片摄影师E.卡拉斯科运用了当时先进的技术。1910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电影的发展。1917~1920年是墨西哥无声电影开花结果的年代。1917年建立了阿斯特卡电影公司,年产量达10部左右,其中E.罗萨斯导演的《灰色汽车》(1919)细腻清新,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影片。此外,1910~1915年墨西哥的纪录像片开始蓬勃发展,同时拍摄了不少反映当时政治和军事事件的纪录片,如《墨西哥的暴动》和《委拉克鲁斯的革命》等影片。

1921年,M.孔特雷拉斯·托雷斯导演了第一部影片《工头》,后又摄制了《赤热的灵魂》(1923)、《黄金、血和太阳》(1925)等作品。他导演的影片中大部分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20世纪20年代末,由于美国电影对墨西哥市场的垄断,无声电影陷入了困境。1930年,墨西哥拍摄了第一部有声电影《高于责任》,由于技术问题,该片并未拍摄成功。

1931年,A.莫雷诺导演的《圣洁的女人》被视为墨西哥有声电影的真正开端。同年,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和A.亚历山大洛夫等来到墨西哥,拍摄了《墨西哥万岁》,爱森斯坦这部作品的美学观念及艺术表现手法推动了墨西哥电影的发展。

1933年,墨西哥生产了21部影片,在西班牙语系国家中高居榜首。

1938年,年产量可达38部。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有《渔网》(1934),影片主要描写了渔民反抗压迫的斗争。《大庄园》是一部受到拉丁美洲观众欢迎的民间喜剧片,为墨西哥电影开辟了新的市场。导演德富恩特斯是墨西哥电影界的一位先驱,他拍摄的《门多萨老兄》描写一个地主从参加革命到背叛革命、屠杀革命者的历程。

1934~1940年,墨西哥政府为了促进本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规定有关单位必须放映国产片,违者处以罚款。随后又建立国家电影银行,用贷款方式支持制片人。1941年,制定了电影检查制度。这个时期,墨西哥建立了许多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公司。其中最大的是墨西哥电影公司和克拉萨影片公司。

1938~1944年,被誉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其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好莱坞和欧洲各国的电影业都处于萧条阶段。西班牙内战爆发,其影片也退出了市场,此时墨西哥政治、经济比较稳定,电影事业取得长足进展。1939年,西班牙内战结束,一些知名的电影工作者移居墨西哥。与此同时,在好莱坞工作的墨西哥电影工作者也纷纷回国。因此墨西哥影片在拉美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1945年,成立了墨西哥电影生产劳工工会,下设各专业协会。1948年,墨西哥艺术和电影学院效仿美国奥斯卡奖的形式,设立了一年一度的阿列尔奖。40年代末,墨西哥成立了电影总局,领导全国的电影事业,墨西哥电影有了较快发展,年产量达到80~100部。墨西哥电影的快速发展没能持续,不久就遇到了阻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及欧洲的电影开始复苏。为了保住已取得的优势,墨西哥大量拍摄在商业上确有保证的影片。在竞争中,墨西哥的电影市场还是日趋缩小。

在墨西哥电影的发展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电影工作者。E.费尔南德斯于1943年导演《野花》并获得成功。从此他与摄影师菲格罗亚合作,共同拍摄了影片《玛丽娅·坎德雷利娅》,并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珍珠》是根据美国作家J.斯坦贝克的小说改编的,影片以浓重的笔墨表现了印第安人的贫困生活和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并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4项大奖。《热恋的女人》(1946)、《躲藏的激流》(1947)和《被遗弃的人》(1944)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电影作品。菲格罗亚是墨西哥着名的摄影师,有较深的艺术造诣,他与E.费尔南德斯合作拍摄的影片受到观众的喜爱。

布拉乔导演了《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影片而一举成名。他拍摄的《异样的黎明》(1943)、《心直口快的人》(1945)都受到观众和电影评论界的重视。加瓦尔东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茅屋》(1944)问世后,引起了人们关注,他早期较成功的作品有《另一个女人》(1946)、《桥上的影子》等。世界着名导演布努艾尔在墨西哥拍摄了18部影片,其中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被遗忘的人们》(1950)描写了墨西哥流浪儿童的悲惨处境,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国际评论奖和最佳导演奖,《纳萨林》(1958)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国际奖。

M.巴瓦查诺·庞塞是《命根子》、《斗牛士》等影片的制片人,为布努艾尔拍摄的《纳萨林》提供了优越条件。墨西哥影人认为:庞塞是为使墨西哥拍出优秀影片而努力奋斗的制片人,在墨西哥电影史上占一席之地。在这期间拍摄的影片多以情节剧为主,此外也拍摄了不少喜剧片。这些喜剧多由深受观众欢迎的喜剧演员坎丁弗拉斯主演。

由于拉丁美洲广大人民生活贫困,因此这些喜剧片颇受拉美各国人民的欢迎。

60年代的墨西哥影片生产量下降,1963年仅生产25部,商业片占领了电影市场。1965年,墨西哥电影劳工者工会举行了第一届实验电影竞赛,仍然未能扭转电影业的萧条局面,但在竞赛中涌现了一批有才华的新导演,如R.加梅斯导演的《秘密公式》在竞赛中获头奖,该片对墨西哥社会的现状进行了批评。A.伊萨阿克执导的《这个村庄没有贼》获得好评。

阿尔科利萨在60年代导演了几部重要影片,并在国际获奖,如《特拉尤坎》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捕鲨鱼的人》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塔拉乌马拉》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布努埃尔60年代拍摄的影片《比里迪亚娜》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沙漠中的西蒙》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雄狮奖”。

50年代~60年代,电影俱乐部运动和独立电影运动蓬勃发展。一些电影工作者独立制片,拍出了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值得重视的有:《消失的琴声》、《跟斗》、《空旷的阳台》等。其中G.阿斯科特导演的《空旷的阳台》反映了西班牙内战时的情景,该片在1962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获评论奖。

1970年,R.埃切韦里亚被任命为墨西哥国家电影银行行长,负责电影业。埃切韦里亚于四五十年代曾当过电影演员,他了解墨西哥电影业中存在的问题,他力图使墨西哥电影在数量、质量,以及在艺术方面达到过去兴盛时期的水平。为此,他采取了诸多措施:墨西哥国家电影银行购买私营的美洲电影制片厂,使电影工业进一步国有化;成立国家电影制片公司,国家向该公司以及与国营公司合作的独立制片公司优先贷款;成立国家电影资料馆;建立短片生产中心;在首都及其他城市建立新的电影院,并重新开放了多年来已停映的影剧院,以扩大国产片的放映阵地;设置三家专门负责向国内外发行墨西哥影片的电影公司;相应放宽审查制度,有些过去由于政治原因禁演的影片,如《白玫瑰》等片与观众见面。在此期间,为扩大墨西哥电影的国际影响,墨西哥积极参加国际电影节,并和一些国家相互举办电影周。

20世纪70年代,墨西哥平均产出70部左右影片,其题材多样,有反映社会问题和重大政治事件的影片,也有家庭伦理片、喜剧片、凶杀片等。一些年轻导演虽然过去属于不同的流派,此时却都开始在题材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他们成为墨西哥电影队伍的主力军。阿尔科利萨在70年代改变了风格,拍摄了两部轻喜剧片《民族工匠》(1972)和《有生力量》(1975)。其中《有生力量》获第四届拉科鲁尼亚国际幽默片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74年,他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共同编剧,导演的《预兆》,在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特别奖,在卡塔赫纳国际电影节获拉丁美洲最佳影片奖。A.里普斯坦于1972年拍摄了反映家庭问题的影片《纯洁的城堡》(1972),获“阿列尔”奖,他执导的《没有边界的地方》(1977),在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获特别奖,在国内还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J.H.埃莫西略于1979年拍摄的《我亲爱的玛丽娅》是根据哥伦比亚着名作家G.加西亚·马尔克斯提供的素材改编,影片揭露了疯人院内让人难以承受的生存环境,该片在第21届卡塔赫纳国际电影节获奖。青年女导演M.F.比奥兰特于1983年导演的《神秘》描写了一位电视女演员的私生活,该片在国内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小雷内·卡多纳经常拍摄以墨西哥特有的自然风光及情节紧张来吸引观众的影片,如《新鲁宾孙飘流记》、《幻想的气球旅行》、《飓风》等。1979年,他拍摄了描写美国人民圣殿教九百多人集体自杀事件的影片《圭亚那——本世纪的罪行》,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J.丰斯导演的《泥瓦匠们》在第27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银熊奖”。P.莱杜克导演的《里德,暴动的墨西哥》是70年代初最重要的独立制片的影片,该片反映了墨西哥的革命历程,在国内荣获最佳影片奖。

墨西哥的电影事业在20世纪70年代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并未达到理想的状况。70年代后期,影片质量有所下滑,有影片出现主题不健康,价值导向偏差。当时墨西哥2000左右家的80%电影院上映外国片。由于外国影片的冲击,其本国影片只能在外省和小城市上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墨西哥影片产量开始下滑,影视业显得萧条,电影制片的重点放在与外国合拍片上,如与苏联合拍了根据J.里德的作品改编的《红钟》,与法国、西班牙合作拍摄了《安东尼叶塔》,与美国合拍了《在火山下》等。墨西哥影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制片人为了牟利,为合拍片提供契机,却对国产片较为苛刻。

这些合拍片的编剧、导演、演员大部分由外国人担任,因此埋没了本国的人才。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特效技术,合拍片影片场面大,上座率高。其中较有影响的影片有:F.卡萨尔斯导演的《路斯的动机》,在1985年的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获“银壳奖”;P.莱杜克执导的《弗里达》,在“新拉美电影节”获奖;《货车女郎》、《非法移民》等,也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