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尼泊尔
18709000000002

第2章 寻访山间古国(2)

1960年5月13日,首次有人登上顶峰,这也是世界十大高峰中最后被登上的一座山峰。道拉吉里的“神秘谷”环山徒步穿越线路,也是一条高海拔的艰难之路,是尼泊尔安纳普尔纳峰徒步线路中不可错过的一站。作为一个可以全方位欣赏山景的地方,布恩山因此与众不同。

站在山顶,道拉吉里峰、安纳普尔纳峰和鱼尾峰等10余座海拔7000米左右的雪峰在你面前一字排开,而且触手可及,看上去相当震撼。当卓奥友峰被众人吹捧为8000米最高山峰时,道峰由于商业队伍极少涉足,反而对登山好手们保留着诱惑和纯洁——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手才敢攀登。

道拉吉里峰与珠穆朗玛峰的气候大体相似,冬半年干燥而风大,为干季和风季。夏半年为雨季,呈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带来的暴雨引起了频繁的冰崩、雪崩,造成山上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气候非常恶劣。11月中旬至翌年的2月中旬,因受强烈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平均气温在-40℃~-50℃。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只有在4月底至5月末,或9月到10月这段时间,是风季与雨季相互过渡的时节,有3~4次持续2~5天的好天气,这时便是进行登山活动的绝好时机,登山爱好者一般抓住这个时间去登山。包括道拉吉里峰在内的喜马拉雅地区最好的攀登季节是春季,好天气周期持续较长,一般两周左右。

马纳斯鲁峰,是世界第八高峰,位于尼泊尔境内,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西距安纳普尔纳峰48.3千米,海拔高度为8156米,地理坐标为东经84.56°,北纬28.54°。当从远处观察马纳斯鲁峰时,人们会发现它的山脊修长而众多,冰川纵横密布,似乎从任何方向都可以顺利到达顶峰。但那只是错觉。如果近距离进行观察,就会发现马纳斯鲁峰就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傲然挺立,异常险峻。马纳斯鲁峰也被称作“Kutan”,“tang”在西藏语中意思是“平台”,这是用来形容它的巨大的顶峰的。“Manaslu”则是来自梵文的“Manasa”,这个词可以近似地被理解为“神山”。4~5月或9~10月,是攀登马纳斯鲁峰比较好的季节。它的攀登难度极大,在8000米级山峰中仅仅位于乔戈里峰之后。截至2003年,一共也只有240人次成功登顶,但有52位攀登者为此付出了生命。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境内的安纳普尔纳峰,也是一座比较奇险的峰。安纳普尔纳一号峰,即安纳普尔纳山脉主峰,又称库塘峰,位于尼泊尔中北部,喜马拉雅山地,波克拉城的北面,海拔8090米。

安纳普尔纳山脉高峰林立,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7座。靠近主峰的玛察普察峰,以锐利挺拔的角峰着称,景色瑰丽。南缘的鱼尾峰,峰顶分裂为二,状似鱼尾,故名。其峰山势峭拔,虽海拔仅6607米,但至今仍未有人成功登顶。安纳普尔纳山风光壮丽,前来登山探险和旅游的人甚多。法国登山运动员赫尔佐格和拉什纳尔于1950年6月3日从西山脊登达顶峰,它成为世界十大高峰中最先被登顶的一座,从此闻名于世。

2.灵魂的走廊

尼泊尔人心目中最圣洁的河是巴格马提河,之所以受到如此礼遇,因为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往南流并与印度教的圣河——恒河相汇。

尼泊尔人将巴格马提河当成了生命流转的渡口,那里是印度教徒的火葬之地——每天这里都举行若干着名的荼毗(火葬)仪式。人们把亲人的骨灰撒进河里,河水带着骨灰进入恒河,进入恒河的骨灰可以不用轮回,直接进入天堂。在巴格马提河河堤旁有数座河坛,上游两个河坛为皇家专用,下游为平民使用,允许游客参观。尼泊尔的印度教徒都相信,这里是最圣洁的起源和结束。

中国人以白色和黑色为死亡的象征,尼泊尔则不同,橙色的鲜花,红色的带卡和金黄色的绸缎是死亡的象征。在梵音缭绕中,在亲友祝福中离去,在熊熊大火中涅盘,在圣河河水中荡涤。在帕苏帕提那寺旁的河边有6个火化坛,坛的面积大约为9平方米。其中两个火化坛只供皇家使用。其他几个平民可以使用。死者的亲属把他的遗体斜放在河边。两边点着两支蜡烛。一位仪式主持人象征性地用河水给死者洗脸、敬酒,并在死者的额头抹上颜料,再在其脸上和身上撒上鲜花。

亲人们都陪坐在旁边,等待着把死者送上火化坛。火化坛上用很粗的木头架起了火化架。木头都是很好的方料,像铁路上用的枕木一样。把这些木头横竖交叉垒起三四层高,然后把遗体抬放在上面,再在上面盖上稻草。点火以后,稻草和木头都燃起了熊熊烈火,亲人们都在旁边致哀。一个多小时以后,火焰慢慢变小,接着几乎熄灭了,变成阵阵青烟。旁边的亲人们一起用竹制的推杆把未全灭火的木头和骨灰全部推入河中。同时抛入一把又一把的鲜花。木头、骨灰、鲜花混在一起,静静地随着流水向下游而去。在尼泊尔人看来这是最圣洁的葬礼,所以,葬礼的自始至终只有鲜花,而没有哭声和眼泪。

白水河,这是一条为旅行者所热衷的河流。对于漂流者而言,在尼泊尔,白水河是最好的选择。划着橡皮船,从中尼边境山高谷深的上游一直漂到与印度接壤的广阔平原。在这个接近100千米的区域内,既可充分体验激流勇进的乐趣,又可欣赏沿途的风光和美景,一举两得。

从云杉坪乘缆车下来,是一条幽深的河谷。冰雪从峰巅融化流淌而下,一落千丈,遇陡崖成瀑,过浅滩成溪,穿林过岩,清澈地欢跳在人们面前。

窥望其源,积雪、冰川、冰塔尽在眼底。

世界上很多的河流都不同程度地受过污染,而白水河,水质却未受到任何污染。加之其河床、台地都是白色的大理石、石灰岩碎石组成,水也仿佛是白色的,所以取名叫白水河。站在桥头和坝上,面对奔涌的白水,凝固的白雪、冰林,会引你起无限的遐想,进而沉醉不已。

白水河流过公路桥不远,便与从雪山上流下的另一条河水交汇。这条河河床的石头,却又是黑色居多,水流的颜色看起来也就成了黑色的,故名黑水河。两河交汇处,便成了黑白水河。

第二节 自然生物篇——听那些生灵的歌唱

同样在喜马拉雅山脚下,与西藏相隔很近,但由于海拔较低,气候炎热,水草丰美,让这里有了与西藏不一样的自然地理环境。每年的3月份,尼泊尔就开始绿意盎然,风景非常迷人,这个季节最适合去尼泊尔旅游。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虽然尼泊尔处于喜马拉雅山麓,但它的动物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如果你徒步或是在漂流的途中遇到一些珍稀动物,请不要奇怪,尼泊尔是个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度。

1.最后的独角兽

在陆生动物中,犀牛是最强壮的动物之一。约6千万年前犀牛就已出现。现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等5种。犀牛的皮肤虽很坚硬,但其褶缝里的皮肤十分娇嫩,常有寄生虫在其中。为了避免被这些虫子侵挠,它们用在泥水中打滚的方法赶走这些虫子。有趣的是有一种犀牛鸟可以长时间地经常停在犀牛背上,犀牛不但不烦,反而会很满意它的存在,原因是它能清除寄生虫。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犀牛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目前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犀牛目前只在尼泊尔中南部的皇家奇特万国家公园及其周围一些地区能见到。皇家奇特万国家公园是亚洲森林地带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生活在这里的独角犀牛每5年都要进行一次普查。2000年普查人员普查时,发现有612头独角犀牛的踪迹,而2005年4月普查时却发现独角犀牛的数量已减少至372头,而以后的3个月里又有几头独角犀牛被猎杀。独角犀牛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现全球仅存2200余头。这种独角犀牛也被华盛顿公约列为I级保育类动物。

在陆地动物当中,犀牛是仅次于大象的动物。在国际市场上,一头独角黑犀牛的价格在3亿人民币。之所以身价如此高昂,是因为它的角、齿、骨和血都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历来被称为珍品。犀牛角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一只售价就达数十万元。据说用犀角制成的高脚杯还能鉴别酒中是否有毒。

为了保护像犀牛这样的珍贵动物,尼泊尔政府出台了法律,严禁捕猎,并把犀牛角等列为国家禁止出口的药材,违者将受到极刑的处罚。

但即便如此,面对巨额诱惑,一些不法分子还是铤而走险,盗猎犀牛。2005年7月,公园内一头怀胎15个月的母犀牛被枪杀在国家公园边界的森林里,盗猎者割走了犀牛角。8月,又有一头犀牛被电死,另一头左前腿被枪击中的怀孕犀牛则侥幸逃脱,后来被国家公园工作人员看护起来。2006年7月至8月,奇特万国家公园共有6头犀牛被捕杀。

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犀牛、孟加拉虎等珍稀动物,尼泊尔政府于1973年建立了奇特万国家公园。由于保障措施得力,独角犀牛数量由公园建立之初的100多头增加到2000年的612头。但近年来由于皇家军队同反政府军战事不断,管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让不法分子有了趁虚而入的机会。

2.神奇的九色丹飞

尼泊尔国鸟为虹雉,虹雉又名“九色丹飞”,是一种色彩斑斓、美丽动人的鸟类,一般栖息在喜马拉雅山2400~4500米海拔的区域,是目前在喜马拉雅山高山区所发现的稀有雉科品种之一。虹雉属于二类保护鸟,雄鸟以羽毛闪着金属辉亮为特点,故名虹雉。它的体形肥大,嘴长而稍曲,上嘴略大并覆盖着下嘴。脸部或多或少地裸露。

雄鸟头上有或无羽冠,但其共同特点是头羽都卷曲着。尾较翅短,宽阔扁平,雄鸟末端几乎呈方形而雌鸟稍呈圆形,具18枚尾羽。海拔3300~4400米的灌丛、草甸及裸岩处,是它们的栖息地带,是典型的植食性鸟类。它们在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和灌丛中靠挖掘植物的根、地下茎、球茎等地下部分为食,其呈钩形粗壮有力的喙也是为适应这种生活而进化出来的。在虹雉这一物种中的绿尾虹雉非常喜欢取食贝母的球茎,因此在当地,绿尾虹雉的土名又叫做贝母鸡。虹雉一般3月至4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陡峭的岩洞中。每窝产卵3~5枚,卵呈黄褐色,具大小不同的紫褐色斑。目前在尼泊尔,虹雉的数量正在大幅度减少,原因有二:第一,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适宜虹雉生存的栖息地——高海拔的草甸和灌丛的环境生态承载力差,当地山民的放牧和采药等活动对它们的栖息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二,虹雉体形较大,是当地山民的食物来源之一,因而又受到捕猎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