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尼泊尔
18709000000004

第4章 感受“神”之国度的魅惑(2)

7世纪初,国王希瓦·德瓦逝世后,他的女婿、首相阿穆苏·瓦尔马继承王位。阿穆苏·瓦尔马治国有方,精明强干,在他管理和统治下,李查维王朝开始向着辉煌一步步大迈进,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更高发展。《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李查维王朝当时的繁荣景象。阿穆苏·瓦尔马是印度教徒,但也赞同佛教,酷爱艺术,曾建造着名的凯拉斯库特宫。这是一座7层高的建筑,设计精巧,造型优美,规模巨大,其最上层是可容纳万人的大厅。这说明尼泊尔的建筑工艺在当时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约在639年,阿穆苏·瓦尔马将女儿布丽库蒂(尺尊公主)嫁给中国西藏的松赞干布。643年,阿穆苏·瓦尔马的后继者纳伦德拉·德瓦国王即位不久,中国唐朝的使者王玄策等访问了尼泊尔。

723年古纳·卡马·德瓦建立坎堤普尔(加德满都)。维贾亚·卡马·德瓦一世死后却没有子嗣继承他的王位,因此,一个名叫巴斯卡尔·德瓦的塔库里种姓的人占据了王位,在尼泊尔建立了塔库里王朝。在塔库里王朝统治时期,密教得以在尼泊尔广泛传播。后来,密教又从尼泊尔传到了西藏。塔库里王朝只传了五代国王,后来为索罗王朝所取代。

索罗王朝后来称作谷地马拉王朝。马拉王朝也是尼泊尔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文化、艺术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蓬勃发展。这时,在尼泊尔境内不但语言被统一了,连加德满都谷地和较偏远的小镇,到处都洋溢着文艺复苏的生机。而今天在尼泊尔所见到的许多伟大建筑物和雕刻,大多数都是在那个时期建造的。马拉王朝的第一个国王是阿里·德瓦·马拉,其祖先是南雅·德瓦,他来自南印度卡尔纳塔克家族,在南部尼泊尔建立过西姆拉昂加尔王国。此时,在尼泊尔卡人地区还有一个马拉王朝。这个王朝建立于11世纪,曾3次进攻尼泊尔谷地,统治着卡尔纳河流域及其以北一些地域。12世纪时,该王朝定都元木拉县的森佳。今尼泊尔王国的国语(尼泊尔语)即可追溯到此时。到13世纪时卡人地区马拉王朝变得相当强大。15世纪初期开始解体,逐渐形成许多土邦王国,它们组成巴伊斯(22国)联盟。大体上与此同时,在巴伊斯联盟以东的大片地区,出现乔比斯(24国)联盟。虽然结成了联盟,但关系比较松散,各土邦王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16世纪,这些土邦几乎全都为一些自称属于高级种姓的印度移民所统治;这些移民大都是在穆斯林势力入侵印度后逃到尼泊尔山区来的。

谷地马拉王朝的贾雅·比姆·德瓦·马拉国王在位期间,尼泊尔的着名艺术使者阿尼哥于1260年率领80名艺匠到中国,先后修建大寺庙9座,塔3座。其中大都圣寿万安寺(今北京白塔寺)白塔,最为有名。贾雅斯提提·马拉国王进行了重大的宗教和社会改革,这对尼泊尔以后社会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他根据《摩奴法论》制订有关各种姓的等级地位、职业和服饰等方面的守则,并且大力贯彻执行。从此,印度教在尼泊尔社会扎下了根。

贾雅斯提提·马拉的后继者亚克西雅·马拉,他在位时进行了多次征讨,由此征服了许多土邦,并将国土扩展到孟加拉地区。去世前,他将王国分给3个儿子,使谷地分裂为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3个王国。在此后两三百年间,谷地三国的经济都得到了较大发展,商业贸易和手工业都有发展。文化方面特别是建筑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国之间为了利益开始倾轧,使马拉人的国力渐渐衰微。

1559年,从印度契托尔来的一个拉杰普特王公后裔德拉维亚·沙阿,占领尼泊尔西部一个称作廓尔喀的村落,建立了一个小王国。1742年,这个王国第十代君主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登上王位。他励精图治,使王国逐渐强大起来,并率廓尔喀军队于1769年征服谷地三国,结束马拉王朝,开始了沙阿王朝的统治。从此,尼泊尔逐步趋向统一,也开始有年代准确、史料翔实的历史。

普里特维征服和兼并一系列土邦王国。1775年,普里特维在征战途中逝世。他在世时,虽然未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尼泊尔王国,未能实现他统一的抱负,但为后来尼泊尔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普里特维国王的后继者萧规曹随,按着普里特维国王的既定方针继续前进,先后统一了乔比斯和巴伊斯联盟,统一尼泊尔的大业完成了大半。在统一过程中,廓尔喀军队不断越过传统疆界,使其势力范围一度东到锡金,西抵克什米尔,向北曾进入中国西藏地区。后来遭到一连串的挫折,尼泊尔版图遂在目前的疆界上逐渐固定下来。

普里特维国王逝世后的数十年间,由于连续3个幼王登基,严重地削弱了王室的权力。王权衰微使得皇亲贵族互相倾轧。这种情况给以后的殖民者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4.现代历史——告别君主走向共和

18世纪末,英国殖民者以印度为基地开始向北进犯尼泊尔。早在1791年,英国与尼泊尔就签订了掠夺性的通商条约。1814年,英国以边界事件为借口,向尼泊尔发动侵略战争。尼泊尔人民在首相比姆森·塔帕的领导下奋起反抗,在马龙·卡朗和德瓦塔等战役中,给了英国侵略者以致命打击。不过,终因实力方面的原因,最后还是落败。

1816年3月4日,英国迫使尼泊尔签订了《萨高利条约》。根据此条约,英国将尼泊尔南部1万平方千米的大片平原据为己有,并在尼泊尔享有种种特权。尼泊尔并没有在强权面前低下头,相反,他们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比姆森·塔帕改编并加紧训练军队。另外,他还进行各种社会改革,如宣布高利贷为非法,禁止官吏虐待佃农,禁止贩卖妇女和努力废除奴隶制等。

1947年,英国被迫退出印度。失去英国人支持的拉纳家族政权面临着随时都有可能崩溃的危险。为了稳定局势,拉纳家族急忙与印度、英国、美国等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11月,尼泊尔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国王特里布文和王储马亨德拉在印度的支持下,利用人民群众的强大声势,通过谈判,迫使拉纳家族接受一项解决方案。王权得到恢复,尼泊尔大会党在行政机构中取得优势地位。1951年2月18日,特里布文国王颁布临时宪法,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结束拉纳家族105年的世袭统治。在这之后,尼泊尔政府又发生了几次更迭,国王曾4次出面掌握国家权力。1955年3月,特里布文逝世,马亨德拉国王继位。1959年2月,马亨德拉国王颁布正式宪法。同年2~4月举行第一次全国大选,大会党在选举中获胜,毕·普·柯伊拉腊受命组阁。

1960年12月15日,马亨德拉国王下令解散大会党内阁和议会,逮捕首相和各政党领袖,亲自执政。1961年1月,国王宣布禁止一切政党活动,在全国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度。1962年12月16日,国王颁布尼泊尔为印度教君主国的宪法。1961年至1990年,在近30年的时间里,被禁止的尼泊尔大会党和尼泊尔共产党等,一直不断地进行反对君主制和无党派评议会制度的活动。1972年1月31日,马亨德拉去世,比兰德拉继位。1979年4月,尼泊尔爆发全国性的学生运动和政治骚乱。5月24日,比兰德拉国王宣布将举行全民投票以决定是保持改革的评议会制度还是实行多党制。1980年5月2日,全国举行公民投票,结果评议会制度以54%的多数票获胜。1981年5月9日,第一次在成人直接选举权基础上举行全国评议会大选。1986年5月12日,举行第二次全国评议会大选。

1990年1月15日,尼共7派成立左翼联合阵线。2月18日,尼大会党和左翼联合阵线共同发起全国人民运动,要求废除无党派评议会制度,实行多党制。至4月8日,加德满都河谷3市和外地一些城市,连续发生大规模抗议游行、集会和暴力事件。当局虽然出动了警察进行镇压,造成了近百人死亡,但全国各主要地区还是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中。为了平息事端,4月8日晚,比兰德拉国王接见尼大会党和尼共领导人,宣布开放党禁,成立修改宪法委员会。尼大会党和尼共左翼联合阵线随即宣布停止人民运动。1990年4月19日,以尼大会党为主体,并有尼共及国王指定人士参加的临时政府成立,尼大会党代主席克·普·巴特拉伊出任首相。1990年11月9日,比兰德拉国王颁布新宪法,规定尼泊尔为印度教立宪君主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和多党议会制度。

1991年5月12日,举行全国大选,尼大会党获得55%的议席,成为执政党。5月29日,以吉·普·柯伊拉腊为首相的尼泊尔大会党政府成立。

2001年6月2日早晨,处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传出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

王储迪彭德拉开枪打死了包括父母在内的多位王室成员,然后自杀。这一消息最先是接近尼泊尔首相的人士透露的,当天上午尼泊尔副首相兼内政大臣拉姆·波迪亚尔对此予以证实。王室成员有11人在枪击案中丧命。

遇害的包括55岁的国王比兰德拉、51岁的王后艾什瓦尔雅、22岁的王子尼拉詹、24岁的公主施陆地,以及比兰德拉国王的姐妹夏拉达公主和香蒂公主以及他的妹夫库马·卡扎。另外一名王室成员迪兰德拉王子受伤严重。王储本人在自杀后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手术抢救,昏迷状态下的王储迪彭德拉被尼泊尔国务会议任命为新王,他的叔叔贾南德拉被任命为摄政王。据尼泊尔军方的高级官员称,迪彭德拉王储之所以做出这种事,主要是因为择偶问题与他的母亲发生争执才开枪行凶的。当时有报道称,皇室成员6月1日晚上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家庭会议,讨论迪彭德拉的婚事。后来,身着戎装的迪彭德拉王储在当地时间22点40分左右(北京时间21:10)闯进了王宫的起居室,手持自动步枪朝人射击,随后举枪自杀。6月3日,摄政王开始声称王室血案是由自动步枪走火造成的;副首相保德拉也不再讲是迪彭德拉王储制造血案。这一血案在民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6月4日,新王迪彭德拉被宣布死亡,摄政王贾南德拉加冕为新王。当日,愤怒的尼泊尔人民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导致多人伤亡。7月19日,柯伊拉腊首相在党内外压力下被迫辞职。7月22日,前首相德乌帕在党内竞选中战胜大会党总书记苏西尔·柯伊拉腊,成为大会党议会党团领袖。7月23日,贾南德拉国王任命德乌帕为新任首相。7月26日,德乌帕政府正式成立。

贾南德拉,全名贾南德拉·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德瓦,1947年7月7日生于加德满都,是尼泊尔已故国王马亨德拉和王妃英德拉的次子,已故国王比兰德拉的胞弟。1966年,他在印度达吉岭圣·约瑟夫学院高级剑桥分院学习,1969年在加德满都特里布文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在英国剑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2001年6月4日贾南德拉继位,成为沙阿王朝第十二代君主。

2008年5月28日,尼泊尔制宪会议举行第一次会议,宣布废除君主制,将国体改为联邦民主共和国,贾南德拉将不再是国王,成为平民。

制宪会议通过的决议要求尼泊尔政府限令贾南德拉在15天内搬离王宫。

贾南德拉只好接受这样的安排在规定期限内搬出纳拉扬希蒂王宫。制宪会议还要求政府立即控制、管理纳拉扬希蒂王宫,作为国家财产它将成为国家博物馆或用作国家需要的其他用途。至此,已有239年历史的尼泊尔沙阿王朝被宣告结束。尼泊尔告别君主制,走向共和。

第二节 宗教神只——神比人多的圣地

全世界唯一一个把信仰印度教写进宪法的国家就是尼泊尔,境内居民大多是印度教的教徒,少部分人是佛教徒。每天清晨,早起的人们会在家门口的路上放一片大树叶,树叶上点着一根短蜡烛,蜡烛旁边洒着一些蔬菜叶子和米粒,这些米粒和蔬菜都被染成红色。而整个一上午,人们在加德满都河谷大街小巷数量众多的寺庙里川流不息,有事赶路的年轻人也要在那些寺庙门口的铃上敲一下,或者拨动一下转经轮。

在尼泊尔,宗教是不可或缺的。

1.印度教的落地生根

印度教起源较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发源于印度的恒河流域。虽然称之为印度教,但信徒绝不仅仅只有印度人,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孟加拉国和尼泊尔,都有众多的印度教教徒。

除了印度教,尼泊尔也流行佛教。90%的尼泊尔人信奉印度教,8%信奉佛教。不过,大部分的尼泊尔人,不仅信印度教,也信佛教。因为从很早以前,印度教和佛教即与密宗交织混合,演变成另创一格的宗教,造就了尼泊尔今日独特的宗教仪式、神明和节庆,其数目之多、差异之大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印度教不排斥别的宗教,容许教徒选择自己爱好的信仰仪式,故此尼泊尔的印度教融合了佛教,而佛教也包含了西藏的苯教和密宗,形成了尼泊尔国有多达2200万位的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