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泰国
18709300000003

第3章 再见明眸的微笑(3)

因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古老的寺庙显得愈发精美。几乎每一座寺院和佛塔都显得很精美。无论是金光闪闪的大皇宫,还是神秘奇特的郑王庙,无不闪耀着佛国的风采。曼谷城中有着许多有名的寺庙,但西岸的吞武里,也有一座很具代表性的庙宇——郑王庙。传说,由于其庙内最高的塔尖高69米,看起来直插云霄,人们便认为,它是每天最早见到阳光的地方,于是它就有了另外一个名称“破晓寺”。寺内一座着名的大佛塔和另一座着名的庙宇卧佛寺对岸相望。这座佛塔是泰国规模最大的一座,尖塔外观雕刻着复杂的装饰,还镶嵌了各种彩色的陶瓷盘、玻璃和贝壳等,令人叹为观止。

湄南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成为了这条河的一大风景。除了载运观光客的长尾船或小渡轮,河上还能见到船体庞大的运米船,它们被一艘艘小船拽着,缓缓从河上驶过。通过这些运米船,泰国香米被运往世界各地,广受欢迎。

泰国中部河流不仅仅是交通要道,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交易场所,并形成其特有的传统水上市场。河的两岸是历经风雨吹打的泰式传统木屋。木屋大多低矮破旧,每家都有一个伸向河面的泊船码头,傍水的门廊和亭子上布满了绿色植物,或挂或摆,绽放出五彩花朵,为旧木屋平添了些许生机。

河汊两岸又是另一番风景。妇女们或在她们小小的舢舨上卖水果,芭乐、芒果、凤梨、榴莲和红毛丹这些泰国特色的水果争奇斗艳。

妇女们或卖扇子、凉帽,或卖鱼类、海鲜甚至简单的泰国点心,所有盛装菜肴的器皿都是泰国当地的五色瓷盘,据说是由早期中国移民者带到泰国的烧瓷技术制成,与中国的“景泰蓝”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而小艇上那一束束美丽的热带花朵和一个个清香艳丽的花环更为这幅怡人的景致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临近村寨处,还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驾船摆摊,有茶水、水果,甚至有家具、杂物。

村寨沿河一路都是一些临河的高脚木屋,地板底下的木头柱子牢牢地插入河中。商店的大门临河开着,店门即是船埠。店内旅游商品极多,有宝石、戒指、玉器,也有衣物。几十年来,无数观光客来到这些水上市场,一边观赏河岸的美丽风光,一边领略市场中独特的人文风情。

这里的商贩们将船中装满了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你可以上岸沿着市场行走,也可以租一条人力小船穿梭于摊贩之间和他们讨价还价。

市场内只有人力驱动的船只才被允许进入市场,机动船一律不得入内,正因为这样,水上市场也保持着传统而古朴的气息。水上市场从上午6点至10点营业,这个时段,那些满载水果、蔬菜和其他商品的小船便成了这条河段最繁忙、生动的一景。

天色渐渐暗下来后,湄公河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另一种风情。坐在仿泰式的古游船上,随着船身在河面摇荡,恍如当年皇室出巡一般。

途经重要景点,如郑王庙、皇宫、东方酒店以及半岛酒店等,所有景致在夜晚灯光的照射下,似乎又有初次看见的新奇。

举世闻名的大皇宫紧邻着湄南河,是曼谷市中心内一处大规模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如果到曼谷不游大皇宫,就像来中国没有游览皇宫一样。目前泰国共有大小寺庙3万多座,并且还在增加,泰国人最想做的事就是修庙筑塔。曼谷有佛寺400多座,故又有“寺庙之城”的美誉,而大皇宫被誉为是寺庙中的“寺庙”。

曼谷皇朝历代国王议政、加冕及举行盛大庆典都在大皇宫举行。其缔造者曼谷节基皇朝第一世登基后,认为湄南河西岸的皇宫住得不顺心,于是决定将国都迁至湄南河东岸(即今曼谷),并按照故都大城府的旧皇宫形式建造了行宫,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见的大皇宫。大皇宫具有鲜明的泰国民族古建筑的风格,绿色瓷砖屋脊、紫红色琉璃瓦屋顶、凤头飞檐。屋顶是典型的泰国“三顶式结构”,集泰国数百年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之大成,称为“泰国艺术大全”。

大皇宫四周有高5米、长1900米的白色宫墙,每个门口都设有“全副武装”的士兵站岗。皇宫的每名保安都佩戴着枪支,显得英姿飒爽。

那些鲜花、草坪与他们形成一种玫瑰与枪炮的组合,刚柔相济中带着些许悲壮的情怀。

走进大皇宫的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如茵的草地和姿态各异的古树,如释迦牟尼悟道的菩提树和其他热带树木。大皇宫佛塔式的尖顶直插云霄,鱼鳞状的玻璃瓦在阳光照射下,灿烂辉煌。进入正门,设有一个简易的关卡,这里并非售票处,而是为了检查游人衣装。由于是皇家建筑,为了表示对皇室的尊敬,进入内部参观的游客必须遵守严格的要求:穿着无袖衣衫、短裤、拖鞋都不能随便进入,不过对女士夏天穿的皮拖鞋并不太忌讳。

进入之后更让人惊叹:犹如“满城尽带黄金甲”——放眼望去都是一座座金碧辉煌的佛教宫殿。视野之内全是金光灿烂的色彩,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奢华、尊贵、神圣和庄严。

除此之外,整个建筑都镶嵌了大量闪亮的珠贝、彩色的玻璃和金箔。

宫殿所用鱼鳞般的琉璃瓦红绿相映,从宫殿的顶部到圆柱方座都是贴金的。宫殿的四边为飘逸的飞檐,檐边悬挂着金铃。高耸的庙宇、佛塔,在阳光的照耀下,玲珑剔透,金光璀璨。

走进第二道门,一座雄伟而瑰丽的三层建筑物展现在眼前,这就是节基宫,大皇宫里规模最大的主殿。它是拉玛五世王于1876年开始建造的。“节基”含有“神盘”、“帝王”之意,也是拉玛王朝的正称。节基宫的基本结构属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特点,而上边三个方形尖顶的殿顶,却是泰国式的屋顶。节基宫的西面是律实宫,这是大皇宫内最先建造的皇殿,是一座泰国传统的建筑。律实宫里有拉玛一世王时代制造的御座和御床,被列为拉玛王朝第一流的艺术品。现在,律实宫主要作为国王、王后、太后等皇室人物举行丧礼的地方。

阿玛林宫位于节基宫的东面,它由三个主要建筑物组成,即阿玛灵达谒见厅,宫廷的昭见仪式通常在这里举行;拍沙厅,君王的加冕礼在这里举行,里面有加冕坐的椅子;卡拉玛地彼曼殿,该建筑物曾是拉玛一、二、三世王的住宅,以后成为君主们加冕后的官方住宅。

虽然泰国并没有把佛教定为国教,但90%的泰国人都信仰佛教。

在这里,从国王到百姓信奉佛教的深度和广度来说,佛教与国教并没有区别。为此,佛教文化顺理成章凝结在大皇宫建筑内外,大皇宫也就几乎成为了泰国的精神领地,并举全国之力打造。每个进入大皇宫的人都会被那种庄严的气氛所震慑,所感染。有的人沉默,有的人虔诚地端详着,有的人跪拜许愿。

曼谷的白天很吸引人,但曼谷的夜晚同样有魅力。夜幕降临,霓虹灯亮起,曼谷呈现出的是另一种风采。要想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曼谷给了人们太多的选择。首先,就要好好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这一点在曼谷比较容易实现,餐馆到处都是,中餐馆也有很多,粤菜、川菜、潮州菜、海南菜、台湾菜应有尽有。其他国家的特色饮食也举目可见,如日式、韩式、瑞典、意大利等餐馆使人享尽口福。

但是,曼谷人对饭菜还是很挑剔的,那些生意红火的餐馆饭菜的水准一定很高。所以能够维持下来的餐厅大多数都有相当高的水准。最值得去光顾的还是老铺子和一些精品餐厅,他们通常都会自己做香料和调料。泰国人普遍喜欢吃酸、辣、甜等口味重的食物,所以泰国菜的精髓尽在香料中,比如各式辣椒、香浓的咖哩、鱼露、虾酱、椰奶、柠檬汁等。

水门海南鸡老店算是隐藏在曼谷水门闹市区的一家美味老店,店铺的主要标志就是身穿黄色T恤的服务生。因为,黄色是泰国国王最喜欢的颜色,他们这样穿是为了表示对国王的喜爱。这里的海南鸡饭和新加坡略有不同,其实是在传统的新加坡海南鸡饭基础上配上了鲜美的肉骨茶和鸡汤。再加上酱汁调料的不同,就做出了自己独特的味道。

通常来这里吃饭的都是熟客,所以点菜直接简称“一份鸡”(价格约10元人民币)。老板会讲中文,所以当地很多中国人也能在这里找到些家乡的感觉。

酒足饭饱后,享受一下泰式按摩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泰式按摩有一定的历史,在时间的促成下,泰式按摩也形成了自己独特之处。泰国古式按摩不仅推拿病人自己不易碰到的部位,更能舒络全身筋骨。由于人体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作为人体支柱的脊椎骨、颈椎骨经常是处于僵硬状态。如果不去矫正,长期这样会影响体态甚至健康。泰国的按摩师傅会挽住客人的双臂,用膝盖抵住客人的后腰部,像拉弓一样使人的整个身体向后拉伸,一阵酸痛过后就是意想不到的放松感。第二天又可以精力十足地继续观光了。

曼谷和其他城市一样,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比如像ThongLong这个区域以前不过是个远离商业街的偏僻地方,因为有很多艺术家来此居住,所以这里就成为了有着浓郁文化氛围的地方。这里有很多不错的咖啡馆、画廊、书店、小商铺,在这里得以很好地生存。同时,越来越多有共同爱好的人也来这里“安居乐业”。在曼谷的其他地方,同样居住着因志趣相投而走到一起的人们。他们可能贫穷,也可能富有,但曼谷还是敞开了胸怀,很大度地接纳了他们。

泰国人把从1782年以后的日子称为“曼谷时代”,在他们心中,这里永远象征着泰国的精神。曼谷也是从那一年开始,逐渐变成一个古今、国内外相互融合的繁华城市。它既保留着对传统挚深的诚意,又流淌着活跃的血脉。所以,尽管它不分昼夜地堵车,而且常年湿热,但人们还是心甘情愿地沉醉在这里,感受“泰式”文化。

2.清迈,梵音袅袅

如果说泰国是一棵参天大树,曼谷就是它硕大的树冠,而曼谷北边的清迈则是它深埋地下的根基。

清迈对于曼谷,相当于洛阳对于北京。公元1296年,曼格莱王在一次打猎时发现了被视为吉祥象征的白色水鹿,因此决定在此建城。曼谷绚丽、喧闹,到处是堵塞的车流和令人流连的“秀”;清迈则淳朴、悠闲,放眼望去多是信步的僧人。如果说曼谷是一个热闹的万花筒,清迈则是盛开在泰北高原上一朵清丽的玫瑰。

清迈,是一个全新而不失古风的城市。作为泰国版图上的第一个独立王朝,当地人自称“兰那”,即“百万稻田”之意,当年的富庶可见一斑。中国古时候则把这里称为“八百媳妇国”,大概是这里盛产美女、声名远扬的缘故。距今已有700年历史的清迈,身上仍有着许多无法抹去的风岁痕迹,寺庙、古城墙、城门、壕沟在这里随处可见,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护城河、古城墙,便是古城的历史见证。东、南、西、北四面依存的护城河,环抱古城。在宋干节的时候,慕名而来的人就在护城河边的街道上泼水狂欢,从护城河里取水向路人当头迎面地泼洒过去,全身湿透了就干脆跳入护城河,从此岸游到彼岸。护城河,不仅孕育了这座城市,也让这座城市有了水一般的灵秀和生动。

清迈的面积不到曼谷的1/7,但却有300多座寺庙。泰国历史上的国王全都崇尚佛教,而兰那王朝时期的国王们更视佛祖为天神。历代国王都要大兴土木建设寺庙以显示自己的虔诚,这些寺庙密集地散布在街巷角落,你一抬眼就能看见这些寺庙,或高或矮的屋檐、或浓或淡的色彩、或雕梁或画柱,总能在第一时间勾住你的神思,让你在亦步亦趋间探个究竟,所以久而久之,清迈有了个别称——庙宇之城。

中国已故歌星邓丽君与清迈有着某种渊源。清迈是邓丽君最喜欢的地方,地处老城东南的梅平酒店是当年邓丽君下榻之处,她最爱坐在窗前的贵妃椅上看书。前泰国总理他信·西那万瓦的故乡就在这里。

这些都给清迈增添了一些色彩。然而,清迈最具传奇的是佛门圣地素贴山上的“双龙寺”。

据说是一位叫素贴的印度道士曾来此山修练而得名,而双龙寺则是因为这里藏有佛祖的舍利子而香火鼎盛。清迈地位最高的寺庙就是双龙寺,双龙寺也是泰国着名的佛教避暑胜地。

传说泰国兰那王朝时,清迈一位叫萨穆拉贴的高僧梦见素可泰有一座小佛塔下藏有佛祖的舍利,梦中有佛叫他前往素可泰奉请佛祖舍利回清迈安奉。第二天,萨穆拉贴将吉梦禀报国王,国王谕旨他骑上大白象前往素可泰寻找梦中的舍利子。果然如梦所示,高僧在素可泰的一个废弃古塔里发现了一个金银双色的盒子,里面放着一粒佛祖的舍利。

因为高僧们怕舍利让人抢走,便决定将舍利子放在白象上,由白象选择一处可以建寺供奉舍利的福地。白象随意行走,便在双龙寺的现址处趴下,长啸三声,死在那里。因此,便在那里盖起了佛寺,又建起了舍利塔。

双龙寺坐落在海拔约1053米的高山上,蜿蜒的山路上,绵延的石阶一直到山顶,共有306级。两条150多米长的巨龙雄踞登山石阶的两侧,颇为壮观,“双龙寺”的名字由此而来。双龙寺内有三件宝物,第一件为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祖的舍利;第二件是九世皇所赠予的水晶莲花,四周用各界捐赠的宝石镶缀而成,置于塔的顶端;最后一件是一只鸡的照片,传说是和尚化缘得来而未食,这只鸡为了感恩,每当游客裙长不及膝时即啄之。

双龙寺里的香火点点,烛光摇曳,触目所及是火红的三角梅花。佛寺中央高达几十米的金色尖顶佛舍利塔在正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