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泰国
18709300000004

第4章 再见明眸的微笑(4)

佛塔四周是几十尊或坐、或卧、或站的金佛雕像。寺中皆以黄金打造伞盖、贴满金箔的佛像、神龛以及屋顶来庄严佛寺,金光闪耀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双龙寺所用的黄金达到了242千克。那些虔诚的男女们握香烛、荷花,或跪拜或磕头,或边走边念,或祷告许愿。据说围绕这座佛塔顺时针走三圈即可转运。

在清迈,值得一看的寺庙还有清迈寺,这里珍藏有千年水晶佛像、释迦牟尼佛足印的珍珠杯的普拉辛寺和供奉着最大金属佛像的泰国三大名刹之一的“花园寺”等等,值得去参观一下。清迈的寺庙多且古老,时间在上百年或上千年不等。这些寺庙还珍藏不计其数的佛像、文化艺术品。因此,寺庙佛塔之城和泰国佛教精神中心的赞誉,对于清迈是最恰当不过的称呼了。

与中国的寺庙不同,清迈的寺庙就坐落在人们生活的地方,几米的路程,你就能跨进寺庙的门槛。少年和尚在这里随处可见。在这里,寺庙不是古迹,而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是世俗的,也是活着的。

这里的寺院不收门票,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和僧人们一起打坐参禅。参禅时僧人们个个面色凝重,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都笼罩在佛陀的光辉里。僧侣在泰国有着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出家当和尚是非常荣耀的事,就好像中国哪个家庭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一样,可以说得上是光宗耀祖的事。向来就只有百姓向僧人行合十礼,而僧人不可以对百姓行礼,反映出僧侣阶层在这个佛教国度里的至高地位。

走在清迈的街面上,你经常会看见一两个僧侣非常淡定地从你眼前走过,他们都身披小乘佛教所特有的卸肩式的袈裟,或单肩背一个黄色的布包,或腋下夹一本禅书。这样的场景在清迈街头随处可见,是清迈街头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狗是寺院中最特殊的主人。这里,宗教文化不仅流淌在人的血液里,也流淌在狗的血液里。它们在寺院中随意地走动,从不吠叫,更不咬人,见到陌生人甚至连尾巴也不会摇一下,与世无争,独来独往,仿佛生活的全部就是在这寺院中悠闲地踱步,佛教的精髓似乎在狗的身上得到了一种诠释。

清迈的天空干净得让人惊讶,棕榈树簇拥的街道,到处都有花兀自地绽放,开在墙内外的树枝上,点缀着人们的心情。放眼望去,古城里的小店星罗棋布,不过是由旧木、旧砖、铁皮构建的房子,这是清迈民居的主要特色。历经风雨的侵蚀,通体变黑,处处能透出生活的实在和绵长。

这样的小店前面开店,后面住人,店员都是很有耐心的样子,自有一份令人舒服的恬淡。

街上阿婶和阿伯们那种真诚的微笑,总是使人心中荡漾着暖波。这里的女子虽然美丽,但不张扬;虽然现代,但不庸俗、露骨。每个商店的门口都有双手合十温柔地说“撒哇迪卡”的女子。清迈不需要红绿灯,人们都会遵守规则。无论你是哪国人,餐馆的收费都是一致的,30泰铢就可以在清迈吃得饱饱的。法律上没有这个规定,但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泰国人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温和、善解人意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清迈的街不宽,很多是单行道,行人只用轻轻地抬起手向司机示意,便能安全地走过马路。在纵横交错的小巷子里穿梭,总猜不出在哪个转角会出现优雅别致的咖啡馆,什么时候会出现具有泰国特色的小餐厅,什么时候又会有兰那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清迈人很尊重国王,在清迈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国王的照片。这个被绿色稻田与佛塔围绕的泰北重镇,处处透露出温婉与宁静。

清迈热闹的时候,只有一个时刻,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城周日夜市。每个星期日的下午6点,不知道都是从哪个角落突然冒出来的人们,把从大门到帕辛寺长长的步行街塞得满满的,此刻,这条步行街或许就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

各种工艺品是周末夜市最吸引人的商品,清迈是泰国首屈一指的优质工艺品生产地,各类型的小摊、花哨的棉织品、精美的漆器、手绘纸伞、藤制工艺品、细致的木雕、凸花银器等一应俱全。在这里还可以实地观看技师的制作过程,也可以看到工匠在农村式的厂房里埋头苦干。

利用竹、藤等编织器物,在泰国已经存在相当长的历史,最常见的就是竹篮、帽子、鱼篓、盛饭的器皿、饰品等。清迈的陶器,在兰那王朝时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烧陶技术据说是得到了中国陶瓷制造师傅的传授。

对于泰国女人来说,手织技术极为重要,年轻女性更利用复杂的织法、图型,展现高超的技术以吸引男性的注意。根据地理分布,每个区域的图型与织法都不相同,这与女人很少走出家门有关。在清迈地区,最受欢迎的颜色是红色、黄色、绿色,红色与黑色是最常用来制作成腰带与装饰边的颜色。

在过去泰国的丝织品,只有贵族才穿得起,如今则成为泰国外销的大宗商品。泰国丝与其他丝的不同之处,在于泰国的蚕吐出来的丝是鲜黄色,而日本蚕吐出来的是白色,在泰丝制作工厂可以看见整个丝织品的制作过程,从蚕宝宝产卵、煮茧抽丝到木车纺织。丝织品从耳环、钱包到椅套、领带、沙丽,价钱从90至9500泰铢不等。

清迈的另一特产是纸伞。这里所产的纸叫做“Sa”,以一种叫“Sa”的桑树皮当做原料,泡水、煮过、打烂、漂白,然后泡到大水池内,再用线网捞起晾干,捞一次的纸最薄,越厚就越要捞多次,而纸浆也越浓。伞骨也全由手工刨削,粗细的拿捏全凭经验,伞骨的穿洞绕线也一贯以人力作业,最后是利用一种树薯制作的浆糊糊纸,再绘上图案,就成了一把把漂亮的纸伞。

夜市中引人注目的还有那一盏盏竹制的台灯。台灯的工艺并不复杂,可灯罩上的装饰却非常特别,是把各种颜色的植物叶子、花瓣、麻丝和线团经过特殊处理加工后,粘在类似宣纸的灯罩上。在灯光的映衬下,花瓣和绿叶更加绚丽多姿。用玫瑰、菊花、百合和蝴蝶兰制作的烛花和皂花造型奇特,也是夜市上的抢手货。

夜市的美食吸引了很多的游人,最奇特的是这些美食摊大多集中分布在寺庙的院子里,白天庄严辉煌的佛塔,此刻则满是香味袭人的各色小吃摊和大肆咀嚼的美食客。在佛唱中,与之相和的是摊贩们的热情招呼。世俗与宗教是如此的水乳交融,这样奇特的组合或许就是清迈最独特的魅力吧!

如果说曼谷是一座喧嚣、嘈杂的宫殿,清迈就是宫殿后的一片花园,所有的浮躁都会在这里被抚平。这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代歌星邓丽君为何如此地迷恋清迈,而她也正是在这个迷人的花园里飘然仙逝的。

3.大城,残缺的力量

被菩提老树根包裹着的佛头闭目含笑,仿佛看透了世间的风云变幻和王朝更迭,流露出一种豁然后的与世无争。

阿育塔雅,位于泰国中部。1238年,泰族人在北部的素可泰击败高棉人,建立起自己的第一个王朝,以素可泰为首都,史称素可泰王朝。

14世纪,中部平原的一支泰族势力迅速崛起,他们于1350年在拉玛铁菩提的率领下,在湄南河与巴塞河的汇合处建起了新城,取名“阿育塔雅”,泰语意思是“金汤之城”,当地中国人称之为“大城”。很快他们就吞并了素可泰王朝。阿育塔雅王朝成为了泰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它的疆域北达清迈,南至整个马来半岛。泰族人迫使高棉人退出了吴哥城,使一度光照日月的吴哥窟长久地淹没在幽暗的热带丛林中。

大城曾经非常繁华,人口众多,建筑规模庞大。它坐落在三河交汇的岛屿上,地势平坦,周围有又高又厚的城墙拱护,城外河流环绕,城内渠道纵横,四通八达,家家户户都可以凭舟楫摆渡。形式各异的拱桥如七色彩虹飘落于碧波之上。华丽的寺庙散布于城内各处,包裹纯金、镶嵌珠宝的佛塔在艳日蓝天下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其璀璨金光十里以外仍明晰可见。

清晨的雾气依旧在慵懒地四处弥漫时,寺中的钟声已经传出了令人警醒的声音。

在这声音的催促下,木屋里的人们赶紧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街巷此时传出了当地人特有的绵软话语声。晨雾中悄无声息地走来一队赤脚托钵化缘的僧侣,虔诚的人们跪坐道旁,双手合十,口中喃喃,身边是僧人的食物篮;男人们出门做事,妇女们则相约前往寺庙上香,给佛像贴金,喝一口莲花浸泡的圣水;兰花和杜鹃花的香气沿河岸弥散,三三两两的小木船荡开碧波,不紧不慢地驶向水上市场。香蕉、榴莲、红毛丹、鸡鸭鱼肉,以及竹藤编织的席子、篮子、帽子和串成层叠圈环的鲜花将船舱塞得满满的,五色斑斓,煞是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