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18712200000016

第16章 思路与对策(1)

全球化宏观视野与中国城市的新发现

科学分析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并举”的发展形势,是中国城市实现科学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也是研究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初衷所在。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国际制度、国际体系造成长期而深刻的影响,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新兴市场处于上升期,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高。一方面,这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这为中国在全球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配置国际资源,推进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国的城市与中国城市的国际化

城市国际化不是追求一个概念,而是从全球化的宏观视野思考研究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基本理念。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劳动分工国际化、国际贸易全球化、信息流通网络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将日益明显,特别是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全球形成了一个由资本、金融、信息、技术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体系,没有哪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能够置身其外,城市国际化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中国城市而言,从全球化的宏观视野思考、研究、推进城市发展,是一种趋于理性、更加务实的选择。在全球网络体系中,各类资源要素以资本、技术、资源为载体,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重组集聚。城市作为各类资源要素集聚辐射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适应国际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对要素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超越国界,主动或者被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分工,其功能也趋向于全球化。一般认为,城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是城市国际化的过程,就是城市最有效地配置国际资源,最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最大化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过程。城市国际化的程度反映了城市国际经济地位、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影响范围,决定着城市在全球的国际市场份额、国际资源配置和国际利益分享。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将拓展城市发展的新领域、新空间,赢得率先发展的新机遇、新优势。

城市国际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而推进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关于城市国际化、国际化城市的相关理论研究逐渐完善和成熟,涌现出了如世界系统理论、世界城市体系理论等许多代表性的理论,使得城市研究从局限在“国家城市体系内”的传统研究范式逐步扩展为“世界城市体系内”的国际化研究范式,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西方学者形成的最基本的学术观点是,城市国际化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国际化也已成为当代全球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主流现象。城市国际化问题是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问题。

城市国际化的核心功能是推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它伴随现代经济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现代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世界经济史中,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最初是劳动力,然后是商品,既而是资本,今天则发展成为综合的要素流动,其中科技要素的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动、实现最佳配置的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经济全球化下的“权威”定义是:

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基于此,西方学者开始注重对城市国际化的功能研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国际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等将在全球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金融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配置、流动作用,这种功能的国际化是城市国际化的核心。

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动态过程

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城市国际化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相较于西方学者侧重于城市国际化的功能研究,中国学者更多地集中在对城市国际化的过程研究,将城市国际化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强调互相依存与公平竞争,而不是将其认定为一种结果、一种制度或体系,其出发点是为中国未来的国际经济活动预留足够的空间。

城市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态势日益迅猛,以资本、技术、资源为载体,各类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重组集聚。作为最大化实现资源要素集聚辐射空间载体的城市,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对要素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逐步超越国界,并主动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影响国际分工,因此,城镇化也是一国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实现途径。进入全球化时期,核心城市间的竞争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体现。作为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与经济地域中心,城市是国际和地区经济国际化的前沿和枢纽,也是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增强主导性,在国际合作中扩大话语权,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载体,其国际化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城市国际化是城市发展的先进模式和全球化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机制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认为,城市国际化是城市经济社会先进的发展模式和全球化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机制。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是21世纪的四种基本趋势。这四种力量主导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要素按照扁平化、网络化的机制进行流动和配置,使世界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网络空间中,国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城市成为资源集聚、辐射、流通和增长的载体,也成为资源配置的网络节点。城市国际化是城市在全球网络空间中对人流、物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和配置能力。在城市国际化过程中,按照城市在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作用的大小和城市国际化的程度及城市等级的高低、能量的大小、联系的紧密程度,城市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将承担国家性国际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全球性国际城市等不同的功能和角色。

城市国际化是城市形态、城市功能不断迈向高端化的一种历史进程,随着城市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的逐渐高端化,城市将从低端向中端再向高端形态逐步演进,即从地区性城市——国家性国际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全球性国际城市逐步演进。可以说,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主要体现为城市在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的作用或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地位。

城市国际化的程度体现了城市的国际品质。城市国际化品质体现为城市产业品质、建设品质、环境品质、人文品质和生活品质,这种品质决定了城市在全球经济价值链的地位和在世界城市体系中要素聚集、辐射能级的强弱。提升城市的国际品质不仅能有力地推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能大大提高该区域乃至国家的全球竞争力,可以说城市的国际品质决定了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还缺少什么

城市是有功能的,城市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各种要素的集聚与辐射。

城市国际化发展,其根本目标是逐渐实现城市功能的国际化,其实质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与资源,促进市场、生产、人才、金融、文化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因此,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关键是要通过提升城市功能,使城市的产业发展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和融入国际市场,使城市运行机制更好地与国际惯例或准则接轨,使城市的环境建设更适宜国际交流、竞争与合作,使城市功能与国际化城市的功能要求相匹配,使城市对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辐射、影响或控制达到较高能级,使城市具备国际要素配置中心、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国际决策控制中心、国际信息发布中心、国际高端人才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航运交通中心、国际消费娱乐中心等功能。

当然,一个国际化城市可能在上述某一领域或某几个领域的国际化程度高,具备中心功能。从城市国际化的基本功能着眼,我们梳理出对城市国际化进程产生影响的八个关键因素,即推动城市国际化的八个支撑条件。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关键因素和支撑条件是相互交织、互为作用的,并以某一方面为侧重点,共同作用形成城市国际化的核心功能。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第三产业占绝对份额,知识和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其中,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业、高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产业形态是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实现经济聚集辐射的载体和手段。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吸引国际高层次要素聚集,促进技术和制度的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向更高阶段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也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巨量的金融资本和资产运作,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发挥资本集聚和辐射功能,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是城市高端产业体系形成的标志,也是推进城市国际化,最终获得对世界经济领导力、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根本因素。

集聚国际高端人才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环节

高端人才是吸引城市投资集聚、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吸收和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城市价值增长的催化剂。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离不开高端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不断形成吸引、培育、使用高端人才的机制与环境至关重要,其中,丰富的科技资源与优质的教育资源是聚集高端人才的两大基础。

建设现代化设施体系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基础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交通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是城市基础设施保障体系的核心,构建现代化、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是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全面提升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实施水平,增强消防、地震等防灾能力,是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的关键所在。绿色环保宜居的城市环境是推进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构建城市综合创新体系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动力

作为推动城市发展和实现城市转型的主导力量,创新深刻地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功能结构和发展方式。国际化城市往往是全球创新中心,或者作为全球创新的一个重要枢纽,在全球资源的配置中处于重要的支配地位。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城市创新体系的内涵是:侧重开发城市无形资产,丰富城市科学储备,减少城市对稀缺资源的依赖,并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以制度变革为保证,不断生成富有知识生产效率的城市信息化制造应用系统。也就是说,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和社会创新。整合开放共享的创新资源,构建城市综合创新体系是国际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推动城市国际化,加强国际城市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提升国际交往能力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体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国家、城市、企业、组织、个人之间的对外交流越来越广泛,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局面愈加显现。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城市逐步成为国际交往的窗口。

也就是说,国际交往功能发达,在国际总部数量、国际机构数量、国际交流活动、国际交往设施、国际人口规模等方面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体现。

国际总部集聚度。要提升城市国际化程度,建设国际城市,吸纳跨国企业总部和国际组织总部非常重要。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控制力的主要载体就是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总部。国际总部通过对全球资源的配置实现城市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控制和影响。国际组织的机构地理变动也常常反映出世界各国经济体之间的实力对比。总部组织就是一种控制权力。

城市拥有的总部越多,总部经济的贡献率越高,它对全球的控制力也就越强。

国际组织集聚度。国际组织的总部往往落户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国际组织在处理国际事务、化解国际矛盾、解决国际争端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提升国家和相关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化程度,并推动国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