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进怀仁堂(上卷)
18716600000015

第15章 战将粟裕(1)

在粟裕的军事指挥生涯中,1940年的黄桥决战是一件值得大书一笔的事情。

陈毅召集各纵队领导干部开会,各路“诸侯”来到了会议室。看着陈、粟首长的严肃表情,屋里的气氛十分紧张……

这个消息对粟裕来说实在是太突然了。给中央提不同意见,不仅没挨批评,反而“升官”了。

决战黄桥

在粟裕的军事指挥生涯中,1940年的黄桥决战是一件值得大书一笔的事情。

正是在黄桥决战中表现出来军事指挥才能,奠定了他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军事战略家的地位。

这一年的7月,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奉命率部北上,改称苏北指挥部。

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33岁的粟裕任副司令兼参谋长。部队整编为三个纵队、九个团。一纵以叶飞为司令员兼政委,下辖一、四、五团;二纵以王必成为司令员,刘培善为政委,下辖三、七、八团。

在粟裕看来,新四军向北发展,经历一年多的时间,实在是有些漫长。

早在1938年的春天,毛泽东就指出,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在“江苏境内的茅山”,紧接着又发出了第一个“五四指示”,要新四军东进北上。1939年的2月,周恩来到皖南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时,就代表党中央向新四军提出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指示。粟裕是坚定的“北上派”。但由于新四军领导层对这些指示有着不同的看法,部队没有能很快执行这些指示。为此,他和陈毅等同志曾经与军部的领导同志有过争论。

直到1939年10月,新四军二支队四团的一部才得以北渡长江,在陶勇、卢胜的率领下进入苏皖边区,后与梅嘉生部合编为苏皖支队。11月,叶飞率江抗二路(老六团)到达扬中,与管文蔚部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渡江北上。

这期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掀起反共高潮。在党中央领导下,新四军不断向北发展,并于1940年的6月成功地进行了郭村保卫战,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为继续开展苏北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中央的干预下,在陈毅、粟裕等同志的努力下,新四军一支队、二支队终于北移了——苏北指挥部的成立及苏南主力北渡,与挺进纵队、苏皖支队的会合,使新四军在这一带的力量大大加强,也使中央关于发展苏北的指示得以变成现实。

在粟裕看来,这次北移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他和陈毅说过,从全国的局势来看,苏北已成为我党我军最有利、最能发展的地区。这不仅仅关系到新四军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全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

因而是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从进军黄桥到退出姜堰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江南指挥部过江前后,陈毅、粟裕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贯彻中央关于开展苏北抗战的方针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原则。

当时,国民党的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盘踞苏北,他从不抗日,却不断制造摩擦,摧残抗日力量。在泰州还有国民党苏鲁皖边游击军的李明扬、李长江以及税警总团陈太运等地方实力派武装。他们和韩德勤有很多不同,他们既有共同利益又钩心斗角。我军要在这里站住脚,必须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决打击顽固势力。所以,苏北的问题不仅是军事斗争,还必须打好政治仗。

因此,陈、粟报告中央,采取联李、击敌、反韩的策略,力争二李等在反韩中取中立的态度。

有了这样的决定,在什么地方建立根据地就成了首要的问题。

当时有三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应该扼守扬州、泰州,另一种说法是北进兴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要东进黄桥。

粟裕是持第三种看法的。在研究关于部队在哪里立足的会议上,他归纳了东进黄桥有四条理由。第一,黄桥处于靖江、如皋、海安、泰县、泰兴等县的中心,以黄桥为中心建立根据地,便于向通、如、海、启发展。而只有控制通、如、海、启才可以与我江南部队相呼应,控制长江通道,威胁日寇和切断韩顽与江南冷欣的联系。第二,吴家桥、郭村一带,原为两李范围,地区比较狭小,如果向外发展,势将与两李发生矛盾,影响全力对韩,与我统战方针违背。水城兴化,是韩德勤盘踞的中心,周围全是水网,对我进出不利,且地域偏西,对日寇威胁不大。第三,现在黄桥一带的保安第四旅,一贯积极反共,对老百姓敲诈勒索,民愤很大,而且他的战斗力也弱,易于我们打歼灭战。第四,黄桥一带,我党有工作基础,影响较大,群众基础也好。

这几条理由得到了大多数同志的赞同。陈毅和粟裕决定,事不宜迟,立即进军黄桥。

这时候他们的部队还在泰州。

7月25日,我军从扬泰地区出发,急速东进,直指黄桥。

韩德勤得到消息后,立即命令保安第四旅从黄桥及黄桥以南地区向北进攻,同时命令陈太运的税警团从北面向南进攻,企图形成南北夹击,把我军消灭在运动中。

这也本是陈毅和粟裕预料之中的事情。对这两股敌人,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对陈太运的税警团,采取了又打又拉的办法,先击溃他的两个团,歼灭他一个多营,然后放了俘虏,叫他们回去传信,让他们告诉陈太运,只要不打内战就可相安无事。

而对韩德勤的嫡系何克谦部,则采取了坚决打击的办法,一举歼敌2000,攻下了黄桥。

走在黄桥的大街上,粟裕就有了一种预感——这里要打大仗了。韩德勤绝不会就此罢休,他一定会做出反应的。

进驻黄桥以后,陈毅、粟裕很快向中央报告:

……我占领黄桥以后,便分兵发动群众,清剿散兵游勇,委派了泰县、如皋、靖江、泰兴、江都五县县长,筹建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苏北军政干校,出版石印《抗敌报》(苏北版),建立税卡,10天内扩大新兵100余名……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红火情景。

这种情景,当然是韩德勤最不愿意看到的。他先是派人和新四军谈判,要求划定防区——他的部队在姜堰、曲塘、海安一线,不再南下;新四军则在黄桥、蒋垛、营溪花园桥一线,不再北进……

对此,粟裕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和当时作战部门的同志说过,狼总是要吃人的,只是时候未到。韩德勤哪里是要划定防区,他是想方设法把我军消灭在立足未稳之时……

他的这些想法和陈毅不谋而合。查阅当时的文件就可以看出,指挥部对后来的决战是有所准备的。他们适时下发了《对于建立黄桥大根据地的指示》、《九月份政治工作的训令》等,明确提出了“决战决定一切”的口号。

果然不出所料,从9月份开始,韩德勤就调动了大批部队向黄桥发动进攻。

战斗首先在营溪打响——由于不知虚实,韩德勤保安第一旅来试探,这对已有了准备的我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反击中,我军一举歼灭保安第一旅的两个团。顽军一看情况不妙,便很快溃逃。

我军抓到俘虏一问,不是韩德勤的嫡系。陈、粟指示,释放俘虏,宣传抗日。两个团的被俘人员被全部放回,这起到了很好的统战效果,为后来在黄桥决战中这个旅保持中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营溪战斗过后,韩德勤改变战术,采取堡垒推进的办法,令守姜堰的保安第九旅,封锁我区粮源,企图把我军压缩到沿江的狭小地带,引日寇来合击我军。

陈毅、粟裕都感到,必须解决粮食问题,粉碎韩德勤的阴谋,因而决定打下姜堰。

9月13日,我二纵队在王必成、刘培善、杜屏的带领下向姜堰发起了进攻。

一纵则在海安方向打援。考虑到这是一个攻坚战,二纵组成了“勇敢队”,全部是共产党员和优秀战士。他们涉水渡河,打进了敌人的碉堡里。内外夹攻,经过一昼夜的激战,攻克姜堰,歼敌千余,缴获一大批军用物资。

紧接着,粟裕又支持陈毅走出了一着高棋——让出姜堰。这在当时有些同志并不是很理解,我们流血打出来姜堰怎么能拱手相让呢?

粟裕告诉他们这是政治的需要,也是大局的需要。

打下姜堰后,陈毅立即派朱克靖等联络地方上的一些知名人士,要求和韩德勤重开谈判。这些呼吁得到了很多人响应。8个县的代表50多人来来到了黄桥。其中不少的人是为了抗日大局,希望我方与韩德勤停战,也有的人对进攻姜堰提出质疑。

陈毅说:“为了打日本,我们北上,他们却千方百计限制,我们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抗日大局。”有些绅士代表找到韩德勤,要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韩德勤却说:“他们如果真有诚意,那就先退出姜堰。”他以为新四军绝不会退出的。

如果新四军不退出,他正好有了进攻的借口。

完全出乎他的预料,陈毅在姜堰召开的各界大会上宣布,我们退出姜堰!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军退出姜堰的行动,使这一带的各阶层的人们都看到了新四军诚心抗日。人们都说韩德勤如果再进攻新四军,那实在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了!

9月30日,新四军撤出姜堰,通知李明扬、陈太运的部队前来接防。李明扬很快派人来到姜堰。我方又送给了陈太运部100多条枪,而韩德勤连稻草也没有捞到一根。这使韩德勤与李、陈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所以后来有人说,陈、粟首长的这一决策,是“一箭双雕”,既在政治上有利,又起到了分化韩德勤与两李的作用。

运筹帷幄,正确决策

经过四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新四军在黄桥一带站住了脚。但粟裕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韩德勤的主力还没有出来,苏北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此时的韩德勤也在观望。

我八路军的南下支队,已到达涟水以北地区,新四军五支队也到了大运河以西地区。这些部队一旦会师,苏北就不会再是他韩德勤的一统天下。机不可失,时不我待,韩德勤决定先下手为强,“先南后北”,先吃掉苏北的新四军,然后再对付南下的八路军。他很快调集了3万人的兵力,集中在黄桥地区,意欲与我军决一死战。

陈毅、粟裕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韩德勤的主动进攻对我方很有利,在政治上先失一分。我党中央已经公开提出了:“韩不攻陈(毅),黄(克诚)不攻韩,韩若攻陈,陈必攻韩”的严重警告,韩德勤的进攻,使他自己在政治上处于不利地位。

陈、粟也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我军的全部人员仅仅有7000人,能参加战斗的也不过5000人,八路军南下的部队还在黄河以北,第五支队也不可能一下子来这里支援,要求他们配合是不切实际的。而敌人却的确是大兵压境,有20多个团3万人啊!

打还是不打?在什么地方打?能不能打歼灭战?粟裕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他考虑的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打歼灭战的问题。他知道绝不能打击溃战,一旦不能全部消灭这里的敌人,它将在苏北和我方无休止地对峙下去,那将对整个战局不利。

“我们能不能以少胜多,打一个歼灭战呢?”

那一段时间,粟裕吃饭想的是这个问题,睡觉想的还是这个问题。经常是站在地图前,一看就是半天,参谋人员知道,他不说话就是要准备打仗了。

果然,他在党委会上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战略上,我们是以少胜多,在战役的打法上,我们可以以多胜少,这是我们的原则。但现在不仅在战略上,就是在战术上也要求我们以少胜多,这是一道难题。能不能在战术上也以少胜多?我有自己的看法。我们的部队的素质比他们要好得多,现在又处在‘哀兵’的地位,古话说‘哀兵必胜嘛’,只要是指挥得当,上下一心,战胜敌人还是很有可能的。”

粟裕还指出,从我军的人力物力来看,如果坚守黄桥,打一场“守土战”,对我们也很不利。能不能以黄桥为中心,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各个击破?分散了的敌人就没有了优势。

他的意见得到了不少同志的支持。

会后,作战部门很快拿出了三套方案:

一、趁韩德勤进攻黄桥,我军以主力攻占海安。粟裕指出,这可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争取军事上的主动,避实就虚,也有可能取得胜利。但是,韩德勤的主力却伤不着,海安也不一定就能拿下,如攻不下海安,黄桥又失了,根据地丢掉了,对部队和地方群众的情绪都会有很大影响。

二、在韩德勤还没动手之前,立即行动,向东发展,造成北进东台的局面,以主力守卫黄桥地区。这样有利有弊,把通、如、海、启等县变成我们的根据地,当然是好事,能同上海、江南连成一片,我们就好办了。从战略上讲,这当然是对的。但是,我们这么做也必然要分散兵力。本来敌人就比我们的力量大,再分散一部分,黄桥的危险也就又增加一分。再说我们此时向东发展,也不利于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形成,会把一部分中间力量推向顽固派。

三、以黄桥为中心,开展攻势防御,这样做有利的方面是:依托黄桥作战,我完全是正当自卫,可得到多数群众的支持;黄桥离敌人的据点较远,在敌人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还有时间部署兵力,以逸待劳,敌人远离后方,不便退却。

我们的兵力和兵器比不过敌人,但可以利用地形地物,用近战夜战弥补我们的不足……

经过反复权衡,粟裕还是决定采用第三个方案。

敌情一天一天紧急,消息不断传来,情报部门还搞来了敌人进攻部署情况:

韩德勤以李守维的八十九师和翁达的独立第六旅为这次进攻的主力,为中路军;以苏鲁皖游击军和两李部及苏北游击第八军陈太运部组成右路军;以第一、第五、第六、第九、第十共5个保安旅组成左路军。以中路军突击,左右两路军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