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18719100000042

第42章 修辞篇:匠心独运超凡俗(6)

这里综合运用了三组并列复句排比。突出了语言的强大气势,表达了毛泽东对于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高度赞扬。同时,也从反面声讨和鞭挞了国民党顽固派推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政策。

(七)排比套排比

毛泽东为了纪念《新中华报》改版一周年,1940年2月7日发表了题为《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文。在强调共产党实行“抗战、团结、进步”三位一体方针的具体要求时,运用了一组排比句。他指出:为了抗战,就要反对投降,反对汪精卫的卖国协定,反对汪精卫的伪政府,反对一切暗藏在抗日阵线中的汉奸和投降派。为了团结,就要反对分裂运动,反对内部摩擦,反对从抗日阵线后面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一切进步势力,反对破坏敌后的抗日根据地,反对破坏八路军的后方陕甘宁边区,反对不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反对雪片一样的“限制异党活动”的文件。为了进步,就要反对倒退,反对把三民主义和《抗战建国纲领》束之高阁,反对不实行《总理遗嘱》上“唤起民众”的指示,反对把进步青年送进集中营,反对把抗战初期仅有的一点言论出版自由取消干净,反对把宪政运动变为少数人包办的官僚事业,反对在山西进攻新军、摧残牺盟和残杀进步人员,反对三民主义青年团在咸榆公路、陇海铁路一带拦路劫人,反对讨九个小老婆和发一万万元国难财的无耻勾当,反对贪官污吏的横行和土豪劣绅的猖獗。

这段文字里,三个“为了……,就要反对……,反对……”,各自构成目的复句;而“为了抗战……为了团结……为了进步……”,又构成并列关系的排比句式。在整体上采用了一种复句套复句的修辞方式。这种排比复句,不仅明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位一体”的抗战方针,而且突出反映了毛泽东为了实现抗战、团结和进步的方针,就要与一切投降、分裂、倒退活动进行斗争的坚定立场和要求,代表了人民的心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够给读者和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毛泽东运用排比的艺术成就,真是无与伦比。他那么钟情于排比句式,那么大量地使用排比句式,是为了什么呢?很明显,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同一种事物或同一种现象的多面性特征,同时,又进一步增强文章的气势,激发文章的活力,表达更加丰富而强烈的思想感情。这给我们不少启发。然而,对于学习写文章的人来说,要真正收到运用排比句式的效果,就必须对客观事物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看得细致,悟得透彻。但是有一点应当注意,排比句式虽然讲究句子形式的对应工整、匀称美观,但是绝不能为了迁就句式而堆砌辞藻,那样就会妨碍文章内容的表达,可能弄巧成拙,甚至适得其反。

第五节运用其他修辞方法

毛泽东运用的修辞方法,除了比喻、设问、反问、排比之外,还有许多种。它们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强化表达效果,发挥了明显作用,无不为人们拍手称道。下面,将毛泽东运用的其他修辞方法举例略加说明,并与读者朋友们共同鉴赏。

一、运用对比,表意鲜明

毛泽东思维敏捷,极为擅长发现事物之间的区别。他的大脑里时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对比分析:例如阶级关系的对比,敌我力量的对比,当前与长远的对比,正面与反面的对比,局部与整体的对比,等等。这种对比分析的方法,反映在他的写作实践中,就自然转变成为对比修辞方式的运用。

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描述,使事物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作者爱憎、好恶的态度与立场更加分明。

毛泽东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于死亡的话题,他从不忌讳。他有自己的生死观。他不仅在垂暮之年多次谈起马克思向他发出请柬之类的话题,而且在他正值中年之时,也曾对于死亡的意义作过对比分析。

在1944年9月8日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作的《为人民服务》的着名讲演中,毛泽东深刻地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这是一种对比修辞方法的运用。按照自然规律,人固有一死。但是,为什么而死,却价值迥异。毛泽东通过对死亡的不同意义的比较说明,高度褒扬了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高尚品德,突出了文章的本意,并且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无产阶级的生死观,表达得更加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在《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结尾,毛泽东写道:反动势力面前和我们面前都有困难。但是反动势力的困难是不可能克服的,因为他们是接近于死亡的没有前途的势力。我们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因为我们是新兴的有光明前途的势力。

通过对比说理,他清楚地说明了革命势力和反动势力的区别,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关键在于它是代表新兴的有光明前途的革命势力。这说明,用好对比修辞,有利于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鲜明性,使文章论述的事理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和感受。

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样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

通过运用对比修辞方法,两种学习态度相互映衬,熟优熟劣,熟是熟非,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作者所要提倡的正确态度与做法,已经一目了然。

二、运用借代,深入浅出

毛泽东写文章时,处处体现群众观点,时刻为读者着想,且特别注意为读者着想。针对文章所阐述的群众不易理解的道理或问题,他不强加给读者,而是借用与之有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写法,从修辞的角度来说就叫借代。使用借代,有助于把深奥难懂的事理,表述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请看以下几例。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结论部分有一段话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很是精彩。当讲到某些高级艺术只为少数人所偏爱,并不为人民群众喜欢时,毛泽东指出: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么,你不去提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不统一,任何专门家的最高级的艺术也不免成为最狭隘的功利主义;要说这也是清高,那只是自封为清高,群众是不会批准的。

这里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的都是公元前3世纪楚国的歌曲。“阳春白雪”是专供少数人欣赏的格调高雅的歌曲,因为知音者很少,所以能跟着唱的人寥寥无几,这就是成语“曲高和寡”的来历;“下里巴人”则是流传很广的民歌,唱者与听者主要是普通老百姓,最容易普及,所以颇受人民群众的青睐。

毛泽东在此借用“阳春白雪”代替只为少数专门家所欣赏的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借用“下里巴人”代替能够为人民群众喜爱的通俗易懂的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他的思想意图非常清楚,就是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心里想着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当然,也要通过文艺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艺术审美能力。这两个借代不仅非常贴切自然,而且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端正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毛泽东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其中,“一针一线”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用部分财物来指代人民群众的所有财物,生动形象地提出了人民解放军的训令内容。这与许多国民党军队所到之处搜刮民脂民膏,极尽掠夺破坏之能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形象生动、具体可感的艺术效果。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阐述战略退却的原则时指出:不在一部分人民家中一时地打烂些坛坛罐罐,就要使全体人民长期地打烂坛坛罐罐。

这里所说的“打烂些坛坛罐罐”,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方法,旨在用具体的坛坛罐罐的损毁,代替抽象的人民利益的损失。意思是说,如果舍不得放弃局部或眼前的利益,就可能丧失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当敌人举行大规模“围剿”时,一般应当采取战略退却、诱敌深入的原则,暂时放弃一部分土地,退却到根据地内,打破敌人的进攻,这是最有把握的歼敌方法。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这实际上等于用少部分人的暂时损失(被敌人打烂一些坛坛罐罐),换取了战胜敌人,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的更大利益。所以毛泽东生动地说:“这是赚钱生意。”毛泽东用借代的修辞方法说明的道理,既形象生动,又简明易懂。

三、使用比拟,增加趣味

比拟是指为了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通过联想方法,故意将物当作人,或将人当作物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往往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请欣赏毛泽东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

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结尾,毛泽东风趣地说道:于是中国的抗日游击战争,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抗日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虑。

这是怎么回事?分明是一场兵戎相见的战争,怎么能够既“跑”,又“敲门”,而且还要提“要求”呢?实际上这里的“跑”“敲门”和“要求”,指的都是人的行为或愿望,是毛泽东将抗日游击战争作了拟人化的处理。这样就自然地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生动地推到全党的面前,扭转了人们思想认识上存在的游击战争只有战术问题而无战略问题的偏差。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速胜论者则不知道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在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没有起一定的变化以前,就要举行战略的决战,就想提前到达解放之路,也是没有根据的。其意见实行起来,一定不免于碰壁。或者只是空谈快意,并不准备真正去做。最后则是事实先生跑将出来,给这些空谈家一瓢冷水,证明他们不过是一些贪便宜、想少费力多得收成的空谈主义者。

在这里,描述“事实先生跑将出来”之后的所作所为,都是采用拟人的写法,不乏幽默风趣。事实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给人深刻的教育。中国人民坚持8年抗战的铁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速胜论者”的想法,只不过是一些空谈主义的幼稚可笑的论调。

四、运用反复,壮大气势

毛泽东写文章擅长营造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是强化语言气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反复,就是使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作反复地述说。这种修辞方法在毛泽东的文章中很常见,给他的很多文章带来了咄咄逼人的气势。

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了题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党内指示。讲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种作战方法对敌人具有“全歼”的效果时,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毛泽东如是说:全歼,方能最有效地打击敌军,使敌军被歼一团少一团,被歼一旅少一旅。对于缺乏第二线兵力的敌人,这种战法最为有用。全歼,方能最充分地补充自己。这不但是我军目前武器弹药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兵员的重要来源。全歼,在敌则士气沮丧,人心不振;在我则士气高涨,人心振奋。

在这里,毛泽东把“全歼”一词重复了3次。既突出地表明了采用这种作战方法的坚定态度,壮大了语言气势,又有助于加深读者的印象,以便领会和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更好地贯彻执行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联合向人民解放军下达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这是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以后,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强烈反应。

针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一意孤行,毛泽东义正词严地指出: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国民党反动派决心将他们发动的反革命战争打到底。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国民党反动派在今年一月一日所提议的和平谈判,不过是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前推进,以便反动派获得喘息时间,然后卷土重来,扑灭革命势力。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南京李宗仁政府所谓承认中共八个和平条件以为谈判基础是完全虚伪的。

文中反复三次使用“拒绝这个协定”的短句,表明了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强烈声讨,同时,也为文章逐渐推向高潮,即后面下达的进军号令,作了必要的语言气氛的铺垫。

可以设想,上述文章中如果没有使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文章的气势就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