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18719100000064

第64章 雄文佳作:妙手妙笔妙文章(5)

这是毛泽东起草并于1949年4月21日与朱德联名发出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以下简称《命令》),是中国人民武装力量最高指挥部的一份公文。

欣赏这篇文章,给人感受最突出的,最能震撼人心的地方就是说理透彻,气势壮美。

《命令》分为发令背景和命令主体两大部分。前者重在说理,后者重在行动。

首先,毛泽东以简洁的语言,说明了发令背景:“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所拒绝。”这就明确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国民党政府违背历史潮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拒绝和平协定,实际上等于关闭了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的最后一道大门。这预示着人民解放军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可避免。文章起句的气势就很壮,言语中蕴涵着一股巨大的能量。

接着,毛泽东深刻揭示了国民党政府拒绝国内和平协定的根本原因与阴谋企图。其中连续使用三个“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的句式,是一种“反复”修辞方法,将国民党政府拒绝和平协定的实质揭露无疑。这里,毛泽东在对国民党反动派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径表示强烈愤慨的同时,继续为下文积蓄着力量。

在有些人看来,当人心向背绝对有利于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完全掌握战争主动权之时,当国民党反动政府大势已去,却仍然无视中共在和平协定中表现的诚意,拒绝接受和平协定之时,毛泽东可以直接下令端掉国民党老巢,而且易如反掌,何必在下达行动命令前还要写一大套背景和原因呢?这是否多此一举呢?殊不知,毛泽东的写法自有道理。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不仅要决策军事行动方案,指挥部队实现预定目标;还要预见军事行动的后果,考虑行动所引发的舆论之争。因为国民党政府名义上毕竟还是国家法统的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正义之师,举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要出之有名。为了避免授人以柄,毛泽东必须把下达命令的背景,即向全国大进军的理由,交代得一清二楚,彻底戳穿国民党政府拒绝和平协定、关闭和平大门的实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奉行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针的最好体现。如此看来,《命令》用一半多篇幅,阐明向全国进军的理由,不仅言之有理,而且极其必要。从文章造势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拦洪蓄能”的过程,为引出《命令》的主体内容,作了充分的准备。

道理讲清后,一句“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命令你们”,引出了《命令》的主体内容。毛泽东向全军将士交代了大进军行动的任务和要求。

我们看到,毛泽东笔下聚集的雷霆万钧之力,一瞬间以倒海之势喷涌而出: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奋勇前进,逮捕一切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不管他们逃至何处,均须缉拿归案,依法惩办。特别注意缉拿匪首蒋介石。

他的语言斩钉截铁、铿锵作响、言简意赅、气吞山河。

前后两次使用“奋勇前进”,集中体现了人民解放军作为正义之师,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四个副词的连用,分别从态度上、程度上、范围上、数量上表达了人民解放军除恶务尽的决心和要求;第三、四条命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渴望和平的诚意,及其为实现和平尽着最大的努力。

这喷射着怒火而又充满理智的语言,代表了正义的呼声,传达了民族的意愿,体现了历史的必然,同时也表达了人民解放军为铲除邪恶、匡扶正义而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心和豪迈气概。

《命令》发出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大进军,神州大地狂飙涌起,正义之师所向披靡,蒋家王朝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在20世纪中国公文写作的历史上,毛泽东拟写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无疑占据着辉煌的一页。

七、精粹·豪迈·震撼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赏析

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扑向长江南岸,一举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直捣国民党老巢南京。在指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一历史事件时,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下了多篇脍炙人口的新闻消息,为后人描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其中,《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是毛泽东奉献给中国新闻史的经典篇章之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这就是毛泽东挥笔写下的那篇语言精粹、气势豪迈、极富震撼力的新闻消息。

消息报道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1949年4月21日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后,我30万大军奋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的一次关键性战斗。文章采用记叙手法写成,短小精悍,雄浑豪迈,不仅体现了一般消息固有的真实、及时的特点,而且将消息的精粹性特点突出到了极至,堪称“消息”的典范。

标题是消息内容的精粹概括,是作者写作意图之所在,也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毛泽东深知,标题越是简洁醒目,越能抓住读者;越是别致精当,越能深入人心。把消息的标题写好,有助于强烈地吸引读者,增强新闻效果。此文属于反映渡江战况的军事新闻,在当时实属举国关注。因此,毛泽东仅用12个字就概括了消息的核心内容,极其干脆利落,醒目简练,鲜明有力。

标题中的“三十万大军”传达了我军参战部队的数量信息,使人们感觉到,人民解放大军凝聚着无坚不摧的钢铁般的力量,给人以巨大的鼓舞;“胜利”与“南渡”两个词,说明我30万大军已经成功地自北而南渡过长江天堑,撕开了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号称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因而预示着更大更多的胜利消息会一个接一个传来。我们可以想象,当年毛泽东得知前线部队胜利渡江的消息,他的内心该是怎样的高兴和激动啊!他一定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愿意与全国人民共同分享渡江胜利的消息。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写标题如同画龙点睛。毛泽东把这则消息的眼睛点得既醒目传神,又精当贴切。这样的消息怎能不吸引人呢?

首先,正文条理清晰,概括性强。

正文由导语、主体、结尾三大部分构成,各部分安排得清晰明了,井井有条。开篇第一句即为导语。毛泽东立足全局,高屋建瓴,运用极其简洁的语言,对胜利渡江的英雄壮举予以高度概括。虽然简短得只有一句话,却涵盖了事件的时间(21日)、人物(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事实(大约30万人渡江)、结果(已经渡过长江),文字洗练,概括性极强。导语中的“大约”一词,属于模糊用语,表面看来不太准确,但是在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中,在横渡敌人重兵把守的长江天堑的战斗中,似乎只有使用这样的模糊用语,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紧接着,毛泽东在消息主体中进一步讲述渡江战斗过程。他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概括为三句话:第一句交代渡江战斗打响的时间与地点;第二句叙述国共两军交火后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的情形。这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国民党反动派腐朽虚弱,不堪一击的情形。第三句讲述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强渡长江的壮烈场面和战斗向纵深发展的情况。

在毛泽东笔下,惊心动魄、宏伟浩大的渡江场面,被浓缩为12个字:“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达到了字字千钧的艺术效果。“风平浪静”是当时江面自然条件的写照;“万船齐放”则是我军战斗场景的交代。我们不仅赞叹毛泽东语出惊人的高超文采,赞叹他叙述历史事件时所创造的诗情画意,同时,我们更加钦佩毛泽东这位伟大的军事战略家所拥有的气吞山河、经天纬地的博大胸怀。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的渡江场面,采用举重若轻的方法加以描写,只有毛泽东能够做到。

消息的结尾与主体内容紧密衔接。在概述渡江过程后,毛泽东运用预见的口吻告诉人们,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正在坚决按照最高统帅的命令,乘胜前进,奋勇追敌。这预示着人民解放军摧毁国民党老巢南京的最后时刻就要到了。

其次,行文精粹,言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