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18841400000040

第40章 糊涂一时,聪明一世(4)

美国亨利食品加工工业公司总经理亨利·霍金士先生突然从化验室的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有毒,虽然毒性不大,但长期食用会对身体有害。如果不用添加剂,则会影响食品的鲜度。亨利·霍金士考虑了一段时间后,认为应以诚对待顾客,毅然把这一有损销量的事告诉每位顾客——防腐剂有毒,对身体有害。

这一下,霍金士开始面对很大的压力,食品销路锐减不说,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同行也指责他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他们联合起来抵制亨利公司的产品。亨利公司一下子跌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苦苦挣扎了4年之后,亨利公司已经倾家荡产,但它的名声却家喻户晓。这时候,政府站出来支持霍金士了,亨利公司的产品又成了人们放心满意的热门货。亨利公司在很短时间里恢复了元气,规模扩大了两倍。亨利·霍金士一举坐上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的头把交椅。

生活中的聪明人,善于从吃亏当中学到智慧。要忍一时的失,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这些思想也是教导人们对得与失要有清醒的认识,有时看似吃亏的事其实是获得更大利益的前提和资本。因此,在面对逆境和不公正时,正确的态度就是宁肯先吃一些亏,也不要针锋相对,这样可以让自己换得难得的平和与安全。一个拥有平和的心境和安全生存环境的人,只要能够对自己先前失败的做人做事策略适当调整,那么,他就会达到预期的目标。

舍卒保车,从长计议

做人难,有时就难在一个“舍”字上。如果把有些事情能够看得更开,敢于舍弃一些眼前利益,那么,做人也就不难了。何以见得?

举个再平常不过的例子。如果你花几百块钱买了一堆药预防某种疾病的药品,但是时隔一年,你却没有吃掉一粒。这时药品已经过期,你也只能丢弃。对此,你会有何感想?是为自己的身体感到庆幸,还是为自己曾花掉的钱心疼不已?事实告诉我们,90%的人首先会首先心疼自己花去的钱。

的确,在许多事情上,我们都有这种情结。正因为这样,我们整天才会为取舍、选择而苦恼,以至于为一点芝麻大的利益,耗费一天的精力。

所以,一件事情难不难,首先要看在利益面前自己的心态能不能放平。有一家杂货店,老板雇了两名店员。平时,这两位店员工作很努力,过得也很快乐。但有一次,老板把手中唯一的一本画册送给了一位店员,而没有给另一位店员任何东西,虽然老板承诺说:“我将来会补给你的。”但后来老板一直没有再提到过这件事。从此,那位没有得到画册的店员便渐渐失去工作热情,时时处处都觉得老板亏欠了自己,以至于做不好工作,最终被开除。

多么可悲的一个结果。

但类似的故事在生活中依然发生着。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人贪心太强,哪怕是指甲盖一点的利益,都会把他的眼睛堵得严严实实,所以,让他们不犯错误也难。因此,做人做事要学会舍小利为大谋,从长远考虑问题。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难,从现在起,你可以尝试着从以下方面去改变自己。

争不到的利益,先让给别人

或许这样的话像葛朗台式的人都会说,但如果有一天,真的天上掉下一个馅饼,别说掉在自己头上,就是掉在别人头上,多数人也会想着如何把它抢过来。

其实,人际关系中暂时的忍让吃亏,可以获得长远的利益。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虽然谁也不愿意为了一点小利益争得头破血流,但是除了竞争,大家或许别无选择。其实大可不必。做人做事,也要学会用暂时的退让、舍小利来让自己赢得时机,为日后“反弹”创造条件。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既简单,又高效。

白师傅虽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待人处世也不错,但就是有一个坏毛病,喜欢占小便宜。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通常人家做生意讲究的是常来常往,而他却经常把好端端的生意做成一锤子买卖。这不,白师傅先后做过至少10种生意,可是做什么都赔钱,并且一次比一次赔得惨。原因就在于一个“贪”字上。

开始,白师傅做蔬菜生意,每次与顾客算账时,都要占人家点小便宜,少到一分二分的,多则一毛两毛,只多要不多找。一次,他碰到一位比他还细的顾客,对方买了一棵白菜,电子秤上显示的是一块八毛五,对方付给白师傅两元钱。白师傅把菜递到对方手上,顺便说了句:“您走好。”却并没有找钱的意思。顾客便问道:“你应该找我一毛五啊。”

白师傅很少遇到这样的顾客,差一毛八分的,还要找零。于是说了一句大气话:“我这儿也没零钱,再说买一棵大白菜还在乎这点儿钱。”

顾客不干了,于是翻起了老底:“每次来你这儿买菜,总要占我点儿,我来过3次,你一共占了我三毛六分钱。”

一来二去,双方就吵了起来。

时间一久,来菜店的人就越来越少,最后只能关门。后来,白师傅又尝试做其他生意,也都因为这个毛病而失败了。

其实,做事有时就像做生意,如果你想从你所做的事中获得长远利益,就不要在乎眼前的一点小利益。如果实在争不过别人,不妨先让给对方。

亏就亏点,别到处乱讲

有一种比占点便宜的人更可怕,这种人通常表面上很绅士,总是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实则很喜欢与人计较。如果简单地分析一下这种人的心理就会发现,这些人在出于面子,而一时舍弃了应得利益,但事后却总惦记着失去的利益,所以,在一些人面前就习惯反复提及这件事。也许他认为自己吃了亏,说出来好让不知情的人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别人可往往并不关心谁吃了亏,谁占了便宜,而更在乎你的这种做法。

朱小姐在公司里自称是最清廉的人。她经常私下告诉一些朋友:

“某某经常使用公司电话。”

“某某经常用公司的电做饭。”

时间久了,大家就总结出一条规律来,每当朱小姐说别人不是的时候,肯定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吃了亏。果不其然,一次,经理发现公司电费一个月猛涨500元,调查得知是一些人经常使用大功率电器。但又不能肯定是谁,于是提出,让每个人都负担一部分费用。因朱小姐一次也没有使用过电器,所以觉得很吃亏,于是逢人便说。结果得罪了不少同事,最后经理也觉得她的做法欠妥就把她叫到身边说:“我知道你是清白的,这件事虽然是小事,但是你的所作所为却破坏了部门内部的团结,以至于工作没法正常开展。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你被调离这个部门了。”

这件事对朱小姐来说这是一次教训。

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有许多潜规则在约束着我们,即使在利益的得失面前,这些规则也是碰不得的。像朱小姐这样的人,就是因为一点私利而破坏了无形的规则,最终让自己吃下亲手种植的苦果。

学会哑巴亏的吃法

在上面的那个事例中,朱小姐吃了亏到处乱讲,是一种错误的做法,那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要吃哑巴亏呢?其实不然,哑巴亏有哑巴亏的吃法。这主要取决于事情对于声誉,而不是利益上的影响。

回到上面那个事例,如果朱小姐因此名誉受损,她完全可以在正式场合为自己澄清,但也不可逢人便说。下面的这个例子或许值得借鉴。

王小姐做人一向很本分。一次部门分年货,恰巧在给王小姐分发时,剩下最不好的一箱,王小姐没有什么异常反应。虽然自己吃了点亏,但是她还是觉得挺高兴,所以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但有些人不这么认为,于是有的人就提出疑问:“为什么王小姐没有一点怨言,反倒显得挺高兴?会不会是得到了其他方面的好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王小姐与领导扯到了一块,眼看事情越来越有些说不清,好在王小姐很快得知谣言,并给了那些同事严厉的回击。

生活就是这样,许多时候你不去惹麻烦,可是麻烦却偏偏会找到你头上。尤其是当自己已经放弃了一些利益的时候,非但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反倒会被人误解。这时,一定不要吃哑巴亏。

圆融处世,就得分清轻重缓急,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正所谓舍小利为大谋,只有做事时善于用脑子,就懂得舍卒保车——敢于放弃小利,为大利着想。小利益不丢,就会因小失大,把事情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