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一平早期的推销活动中,经常遇到那些文质彬彬、客客气气的客户,虽走访多次,仍不见成效,这是为什么呢?
原一平在后来讨论到这一类客户时分析说,保险推销员在进行推销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客户,对保险推销员态度温和、言辞有礼,然而总是坚决地谢绝购买。这种客户,从表面上看很有教养,礼貌周全,让人心服,当保险推销员上门访问时,客户会说:“做你们这行的工作真是很辛苦啊,天气这么坏还要跑来,我们虽然无法买你的东西,然而劳你特地上门,实在不好意思。”
当推销员介绍商品的性能、质量时,客户会推辞说:“这种东西确实不错,如果有钱的话,我真想买下来,不过最近手头不太方便,真抱歉。”也许还会建议“你去别家试一试。”
若对于保险推销员说明的售价及优惠条件,客人会装作感兴趣的样子说:“这个条件很有吸引力,真想不到会有这么好的条件,唉,可惜我们现在周转有点问题,不然的话,我确实很想买,真遗憾,爱莫能助。”
看起来这种客户说话态度真是客气到家了,几乎把保险推销员当做客人似的恭恭敬敬、彬彬有礼,可是保险推销员却被这种客气所阻,无法看到客户的真实想法,客户总是表现得很有原则,他不买的理由总是无可指责的。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经验的保险推销员往往被挡驾回府了,其实这种客户并非像他们试图表现的那么高贵、亲切而滴水不漏,他们一样可以被说服,只要保险推销员善于分析。
原一平指出,其实这类客户的心理状态:大多是希望给人亲切随和的感觉;对保险推销员习惯性的敬而远之;认为保险推销员和自己无法沟通。这些彬彬有礼的客户,喜欢使用“和蔼可亲”的言辞,然而其真实的心态却恰恰相反,大多高傲自大。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形成倾向”——有高傲心理的客户,需要别人对他尊崇,希望自己是个高贵重要的大人物,可是如果他明确直接地表现出这种骄傲,必然会引起不满和指责、或者是别人的强烈的抵抗,这样势必无法满足他的虚荣心,怎么办呢?他于是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表现相反而实质不变的方式,表现自己虽然是个重要人物,却十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即使是对上门的保险推销员也恭敬有礼,其实这种“和蔼”、“恭敬”仍然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恭敬”,实质是无法满足的骄傲,但他用这种较为隐蔽曲折的方式来获取心理上被尊敬的感觉,这种情况多是由客户的性格特征所决定的。须知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有些人则特别强烈,所以会有逆反表现——虚伪的“恭敬”。
在很多人看来,保险推销员为了让客户买东西,自然是吹得天花乱坠,其实却并不可信,自己和保险推销员打交道,只会上当吃亏。最好不要当这种傻瓜,三言两语推辞掉是最安全的方法,绝不会招来无妄之灾。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防御的倾向,这类客户用逃避现实、无视业务员来防卫自己的安全,借以保持心理平衡。这种防卫倾向,在那些曾经被保险推销员蒙骗吃亏的客户身上表现得更强烈,尤其是性格内向、缺乏安全感的客户,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本能的防御心理,会认为不可和保险推销员多谈,否则就有吃亏上当被强制购买的危险,还是敬而远之,不打交道安全。
还有一种客户,大多是高级管理人员。他们认为自己和保险推销员缺乏共同语言,彼此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言谈举止、嗜好观念、思维方式都迎然不同,所以没有什么可谈的。客户这种傲慢自大的心态,自然会使他对保险推销员采取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虽然客气,却在两者之间挖了一道很深的鸿沟,他自认为和保险推销员是不同的人,没有必要多谈,只要适当地应付应付,让保险推销员明白知难而退就可以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和保险推销员自身的态度、行动也有一定关系。例如,有时保险推销员表现得过于“推销员化”,只是一味地介绍所推销的商品,而忽略了与推销客户之间的沟通,造成了对自己不利的局面。或者保险推销员的形象装束上有一定欠缺,无形中加大了与客户的差距,助长了客户的骄傲。
这种客户是较难说服的一类。他们具有逆反心理行为和防卫倾向,很难摸清其真实意图并解除其防御装备,他们的本来心意与行动背道而驰,因而采取言辞反应中庸的推销术时,绝对不会奏效。相应的对策是试行重视身体反应的推销术,或者可以请一位资历地位均高于客人的介绍人,取得他的信任和重视,然后再慎重地劝诱他。
原一平最后指出,面对这种类型的客人时,保险推销员自身的素质是相当重要的,对自高自大的骄傲态度,业务员一定要不卑不亢,把握好分寸,对商品的说明也要符合事实不夸夸其谈,同时注意和客人之间的沟通,可以谈些双方都感兴趣的“题外话”,以融洽气氛、增进感情,这样才能赢得客人的尊重和信任,并对商品产生真正的兴趣,而不是如前所述仅仅敷衍一下而已。注意到了这些,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的希望仍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