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思维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18844600000012

第12章 换个高度思考(2)

奇妙的落差

◎文/刘燕敏

这些运动员哭泣时的成绩确实比在国内夺冠狂欢时的成绩高。

1994年,第六届国际田径锦标赛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法国《体育画刊》的一位记者,拍了100多幅运动员流泪的场面,他剔除掉那些因成功喜极而泣的运动员的照片,而把失败者哭泣的照片发回了国内。

一位叫阿穆·沃尔森的编辑在编排这些照片时,突发奇想,何不把他们夺冠狂欢时的照片一并刊发呢?这样能以巨大的反差,给读者强烈的震撼。于是他从网上搜索出这些运动员在国内夺冠时的照片,把它们编辑在一起,标上时间和成绩。

《体育画刊》出版之后,一位读者写信来说,你们这伙编辑简直是一群白吃饭的混蛋,因失败而哭泣的成绩怎么会比因成功而狂欢时的成绩高?请立即把它们更正过来。收到信后,阿穆·沃尔森非常紧张,以为一定是自己因工作疏忽,把成绩标错了。于是赶快翻阅资料,在多方核实、反复对照之后,他发现自己没有错:这些运动员哭泣时的成绩确实比在国内夺冠狂欢时的成绩高。沃尔森心中的石头落地之后,一种从未有过的疑惑却悄然升起。斯蒂文森是他熟悉的运动员,他在法国1500米比赛中是以3分46秒43夺得冠军的,这次他跑出了3分45秒56的好成绩,仅以0.32秒的微弱差距屈居亚军,这次他应该高兴,可是照片上的他却是如此沮丧,泪水几乎流到了嘴角;格拉齐亚妮是有名的跳高选手,这一次她跳出了她的最好成绩,只以0.5厘米的差距低于墨西哥选手屈居第二名,她哭得也是如此伤心。这是为什么?

阿穆·沃尔森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次他听到13岁的女儿抱怨说:“我老了,彻底地老了!”他才突然明白,那些选手之所以哭泣,并不是他们跑慢了,而是有人跑在了他们前面。同样的道理,在我们这个到处充斥着竞争的社会,有些人之所以会觉得职位低,之所以觉得贫穷,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职位真的低下,物质生活真的贫穷,而是感到有人比自己的职位高,比自己更富有。

再试一下

◎文/女娃

几个小时后,他坐进了一辆大货车温暖的驾驶室里。

35岁的拉瑞刚刚失业,他觉得单身外出旅游可以帮助自己振作起来,于是开着他那辆敞篷小货车向一片大山驶去。

星期五早上,拉瑞把小货车停在公路旁,自己搭乘一辆过路的车沿着来路倒退了11公里,来到一片山坡上。他打算穿着雪鞋顺坡而下,绕过一片湖,跨过一条峡谷,沿着一道山脊攀登,然后回到公路上。他粗略估算了一下,大概要走50公里的路程,到星期一下午,他应该可以回到他的小货车那里。

星期天中午,拉瑞进入峡谷,眼前随处可见的巨石使他行走缓慢。两点左右,天下起了大雪,他只好用滑雪杆探路前进。突然,拉瑞脚下一空,他的身子向下坠去,前额猛撞在积雪上,很快他便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不知过了多久,他发现自己落在水里,冰冷的溪水浸透了他的衣服,寒意刺肌砭骨。他爬起来,感觉还好,没有骨折。拉瑞在背包中摸索,摸到了几支蜡烛和一包装在铁罐里的火柴。借着烛光,他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大洞底部的溪流之中,洞宽约三米,高四米,洞壁陡峭光滑,他没有办法攀援而上。

脚下是半米深的溪水,头顶有一片不大的亮光,夜深了,拉瑞看着水在自己的靴子边打漩,感到又冷又饿,他把背包里的牛肉掏出来就着水壶里的水吞下去,觉得身上暖和了一些。他开始想办法脱险。背包里有一根9米多长的爬山绳可以利用,他记得峡谷里有许多巨石,如果把绳子抛出去,绳子可能卡在两块石头之间,他便可以因此获救。

拉瑞在水中站了一夜,天色微明时他开始尝试。他挑选了一块书本大的石头,把绳子拴在上面,然后试着把石头向洞外抛去。一次,两次……十次,二十次……有几次绳子似乎绷紧了,但一拉又被他扯了回来。他停下来休息,心想必须换一种方法才行。他选定一点,然后把系着石头的绳子顺时针方向作360度投掷。他投掷了无数次,把洞穴四周全投遍了,绳子也没有卡住任何东西。

夜再次来临,拉瑞靠在洞壁上打了几次盹。第二天是星期二,一清早拉瑞又开始投掷绳子,他重复了几百次,可是绳子没有一次卡在巨石上。拉瑞不免有点灰心,他对自己说:“拉瑞,也许你一辈子要留在这个洞里了。”傍晚的时候,不知在投掷多少次之后,绳子终于被卡住了,拉瑞一阵惊喜,他把背包拴在绳子的另一头,戴着手套抓紧绳子,开始向洞口攀升。他摇摇晃晃离开了水面,突然,绳子松动,他一下子跌落下来。他爬起来,头靠在洞壁上,心里绝望到了极点。

拉瑞无奈地在洞窟里度过了第三夜。他疲倦至极,两腿痛如刀割。天下起了雨,水涨起来,很快便漫过了他的膝盖。“必须赶快离开这里。”拉瑞心里说。他大声地唱起了自己喜爱的西部小调,把所有的食品拿出来吞吃个精光,他要背水一战了。他不再计数,耐心地抛掷绳子,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别慌,再试一下!”绳子终于再一次卡紧了。他用力拉了拉,没有松动。拉瑞大声地欢呼起来,他把绳子套上肩头,穿过皮带,把所有的装备都绑在绳子上,然后开始向上攀登。手指冻得僵硬了,抓不紧绳子,他干脆把手套脱下塞进衣袋里。一点一点,他咬紧牙关向上爬着。雨水打在他的脸上,他感到刺骨的冰凉。终于到达地面了。他一个翻身,滚到了洞外。拉瑞一阵狂喜,极度的疲惫也随之袭来,他需要休息,但他命令自己走路。他收拾好背包、雪鞋,在倾盆大雨中一口气走了十几公里,最后他是手脚并用爬着前进的。几个小时后,他坐进了一辆大货车温暖的驾驶室里。

后来,拉瑞回忆这段经历,他总结道,如果当时少投掷一次绳子,他可能就死掉了。他说,当时支持他的是一句谚语:“再试一下。”

把鹰带到悬崖边

◎文/王新

必须懂得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

有一个学电子专业的大学生,毕业时被分配到一个让许多人羡慕的政府机关,干着一份十分轻松的工作。

然而时间不长,年轻人就变得郁郁寡欢。原来年轻人的工作虽轻松,但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空有一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他想辞职外出闯天下,但内心深处却十分留恋眼下这一份稳定又有保障的舒适工作。要知道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可是风险也大呀。经过反复思量他仍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就将心中的矛盾讲给了父亲。他的父亲听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乡下老人在山里打柴时,拾到一只很小的样子怪怪的鸟。那只怪鸟和出生刚满月的小鸡一样大小,也许因为它实在太小了,它还不会飞。老人就将这只怪鸟带回家给小孙子玩耍。老人的小孙子很调皮。他将怪鸟放在小鸡群里,充当母鸡的孩子,让母鸡养育着,母鸡果然没有发现这个异类,全权负起一个母亲的责任。

怪鸟一天天长大了。后来人们发现那只怪鸟竟是一只鹰,人们担心鹰再长大一些会吃鸡。然而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那只鹰一天天长大了,却始终和鸡相处得很和睦。只有当鹰出于本能在天空展翅飞翔再向地面俯冲时,鸡群才会引起片刻的恐慌和骚乱。时间久了。村里的人们对于这种鹰鸡同处的状况越来越看不惯,如果哪家丢了鸡,首先便会怀疑那只鹰,要知道鹰终归是鹰,生来是要吃鸡的。愈来愈不满的人们一致强烈要求:要么杀了那只鹰;要么将它放生,让它永远也别回来。

因为和鹰相处的时间长了,有了感情,这一家人自然舍不得杀它,他们决定将鹰放生,让它回归大自然。然而他们用了许多办法,都无法让那只鹰重返大自然。他们把鹰带到村外的田野上,过不了几天那只鹰又飞回来了,他们驱赶它不让它进家门,他们甚至将它打得遍体鳞伤……许多办法试过了都不奏效。最后他们终于明白:原来鹰是眷恋它从小长到大的家园,舍不得那个温暖舒适的窝。

后来村里的一位老人说,把鹰交给我吧,我会让它重返蓝天,永远不再回来。老人将鹰带到附近一个最陡峭的悬崖绝壁旁,然后将鹰狠狠向悬崖下的深涧扔去,如扔一个石头。那只鹰开始也如石头般向下坠去,然而快要坠到涧底时,它只轻轻展开双翅就稳稳托住了身体,开始缓缓滑翔,然后它只轻轻拍了拍翅膀,就飞向蔚蓝的天空。它越飞越自由舒展,越飞动作越漂亮。这才叫真正的翱翔,蓝天才是它真正的家园呀!它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渐渐变成了一个小黑点,飞出了人们的视野,永远地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听完父亲讲的故事,年轻人痛下决心,辞去公职外出闯天下,终于干出了一番事业。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像那只鹰一样,总是对现有的东西不忍放弃,对舒适平稳的生活恋恋不舍呢?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人生有所造就,就必须懂得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给自己一片悬崖,其实就是给自己一片蔚蓝的天空啊!

完美

◎文/农先安

可曾想过,这正是破坏和谐之美的行径?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请来天皇御览一番。天皇在禅园里走了一遍说:“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

天皇一边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

建筑师听完,马上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

天皇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

万绿丛中的一朵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当我们在团体生活,力求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之时,可曾想过,这正是破坏和谐之美的行径?

一条冻鱼的魅力

◎文/若风尘

希望那时你不要着急地想如何把它吃掉,而要擦亮蒙尘的眼睛,换一个角度去对待它,也许里面就蕴藏着成功的某种契机。

在美国有一个皮革商非常喜欢钓鱼,他经常到离家不远的纽芬兰海岸去钓鱼,那里有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鱼类资源非常丰富。

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早晨,下了一整夜的大雪也未能阻止他来到纽芬兰海岸。天气很冷,冰凉的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皮革商费了很大的力气在海上凿了个洞,然后他坐了下来,点上一支烟,就开始钓鱼。

这几天,他心里老在琢磨一件事。钓的鱼一放到冰上,很快就冻得硬邦邦了,这种冻鱼只要身上的冰不融化,过个三五日也不会变味,味道还像鲜鱼一样鲜美,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食物结了冰就能对其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把鱼冻起来,是不是也能像冻鱼一样保持新鲜?如果是这样,我何不……想到这里,他眼前一亮,一个不安分的想法使他急急收起鱼竿,匆匆地回了家。

皮革商开始了他的试验。经过反复试验,他发现牛肉和蔬菜冻得结了冰,也能保鲜,而且所有的食品冷冻后的味道和保鲜度跟冷冻速度和方法有关。又经过多次的试验、分析、总结,他终于成功地掌握了这种技术,接着又向国家专利局为他的食品冷冻技术申请了专利权。由于这是个潜力极大的新技术,一时间,全国各大公司纷至沓来购买专利。他没轻易出手,等到出价越来越高,高得离谱时,皮革商把握时机,以3000万美元的高价卖给了美国通用食品公司。

这个皮革商人就是美国人巴尔卡。

不要一味地埋怨上帝,其实,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有时他可能给你的仅仅是一条不起眼的鱼。希望那时你不要着急地想如何把它吃掉,而要擦亮蒙尘的眼睛,换一个角度去对待它,也许里面就蕴藏着成功的某种契机。

“送”与“奖”的哲学

◎文/费慧

作为一个教师永远只能“奖”,而不能“送”。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但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

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儿看见了,便想让老外送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小孩儿就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

老外仍是不肯。

我“开导”老外道: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的一个重要方式。你在中国任教,就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钱,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到这个份上,老外仍坚定地摇着头。

我生气道:你真不给面子,一个小地球仪值多少钱?现在,人家求到我,你不给,人家会认为是我没尽力。

老外想了想,说:“你让那小孩儿说五个单词,我就给他一个。”

这不是成心为难人吗?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儿,哪会说什么英语?但是,既然老外肯送了,那就赶紧想办法吧。好在小孩儿很伶俐,一教就会,不到五分钟,五个英语单词全会说了。老外除了白送一个地球仪,还高兴地低下头,亲了亲小孩儿的脸蛋。

这让我很纳闷:与其如此,何必当初?我问老外为什么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