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思维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18844600000019

第19章 换个高度思考(9)

另一个故事他讲的是自己拍三峡截流工程照片的背后曲折。当时,三峡截流是不允许记者进入库区的,几乎所有的记者都被警卫拦在了警戒线之外。当那张精彩的三峡截流照片登在媒体上时,许多同行都大吃一惊:“他到底是怎样拍到的?”他说,为了这张照片,他和一位渔民作了一笔小交易,让他在月黑风高的午夜把他偷渡到对岸,然后他在一辆工程车下躲了二十多个小时。

这个故事令人感慨,三峡截流时,全国有那么多的记者前往,但拍到截流场景的记者屈指可数。原因无非是一种几乎是偏执的敬业精神在起作用。在他的眼里,只要能拍到精彩的照片,他可以置自己的安全和其他身外之物于不顾。

有时成功就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它离每一个人都那么近,又那么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你的摄影技巧可能比他出色,你的体能可能比他强壮,但是你和他相差了一点精神,就与成功错过一辈子。

仅仅是张车票吗

◎文/枫叶

以细节见真功。

日本东京福本贸易公司是家刚成立的小公司,有一位小姐专门负责为客人订票。这其中就有一位是德国大型公司的总裁,因为业务需要常常往返于东京和大阪之间。这位总裁不久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他去大阪时,座位总在右边的窗口,返回东京时,又总在左面的窗口。

那位总裁便问卖票小姐其中的缘由。小姐微笑着答道:“车去大阪的时候,富士山在你的右边。我想,外国人一定喜欢富士山的景色,所以每次总是特意为您准备了可以一览窗外景色的位置。”

听完这番话,这位德国总裁十分感动,而且有些震惊。他把与这家日本公司的贸易额由400万马克一下子提高到1200万马克。

德国总裁跟他的助理自言自语道:就这样一件小事情,这家公司的职员都想得如此周到,跟他们做生意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后来,这家贸易公司成长为日本五百强企业之一。

从失误中寻找机会

◎文/一冰

没有破绽的武功,恰恰是最大的破绽。

有一家电台,在激烈的媒体大战中一直是不死不活的,台长用了很多办法还是无济于事,广告收入每况愈下,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一天,台长一边听着自己广播的节目,一边思考着对策。这时,新闻节目开始了,这是台长精心策划的一个栏目,为了表现电台迅速反应的特长,他要求记者采访的新闻要现场直播,而不是事先录制后再播放。可听着听着,忽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了出来,竟然是记者和主持人用方言说闲话的声音!原来主持人在联系外派记者的时候,竟然忘了关掉直播的按钮,他们说的几句闲话就通过电波传了出来。

台长气得大骂,为了电台的生存和发展,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没想到他们工作还是掉以轻心!这样的失误太严重了,他决定开除那两个人。他忍气吞声地等到节目结束,正要给办公室打电话,忽然电话铃响了。

他抓起话筒,电话是一个听众打来的。那听众激动地说,他原来一直都以为节目是事先录制好的,没想到他们电台的新闻都是现场报道,这样太好了。台长忙说:“我们一直都是现场直播,您没有发觉吗?”

那听众说:“我是刚才才发觉——听到主持人和记者的闲话之后,我才知道的。”

后来,台长又接到很多听众反馈来的信息,都是称赞电台的直播好的,却没有一个人埋怨主持人和记者的失误。台长很纳闷,因为他搞直播已经搞了两年多了,一直没有一点反应,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失误才使人们认识到了他的苦心。

经过几天的思索和与听众的交流,台长决定有意地制造一些失误,不但表现了他们的工作,而且还让主持人和记者都以普通人的面目呈现在听众的面前,拉近跟听众的距离。没想到这样一来,听众迅速增多,商家又开始投放广告了,收入也开始蒸蒸日上。

在正常的思维中,我们总是更愿意尽最多的努力,把什么事都做得完美无瑕。这固然很重要。但在有些时候,过度的完美会成为一道隔绝的屏障,丢失与人沟通的机会。就像武侠小说中说的那样,没有破绽的武功恰恰是最大的破绽。

有一点失误真的很有必要,也许机遇就在失误中绽现。

需要胆识

◎文/李剑红

成功是需要胆识的,要敢于尝试!

一个园艺师向一个日本企业家请教说:“社长先生,您的事业如日中天,而我就像一只蝗蚁,在地里爬来爬去的,一点没有出息,什么时候我才能赚大钱,能够成功呢?”

企业家对他和气地说:“这样吧,我看你很精通园艺方面的事情,我工厂旁边有2万平方米空地,我们就种树苗吧!一棵树苗多少钱?”

“40元”。

企业家又说:“那么以一平方米地种两棵树苗计算,扣除道路,2万平方米地大约可以种2.5万棵,树苗成本刚好100万元。你算算,3年后,一棵树苗可以卖多少钱?”

“大约3000元。”

“这样,100万元的树苗成本与肥料费都由我来支付。你就负责浇水、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后,我们就有600万的利润,那时我们一人一半。”企业家认真地说。

不料园艺师却拒绝说:“哇!我不敢做那么大的生意,我看还是算了吧。”

是呀,一句“算了吧”就把到手的成功机会轻轻地放弃了,我们每天都梦想着成功,可是机遇到来的时候,却不敢去尝试,只有对失败的顾虑,以致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一句话,成功是需要胆识的,要敢于尝试!

招聘

◎文/朱砂

向前跨出一步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有勇气走出自己。

一家新加坡企业在武汉招收20名工作人员,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与优厚的待遇使得应聘者趋之若鹜。面对办公室外被挤得水泄不通的过道,人力资源部的主任只好通知大家到办公大楼的外面去等。

接下来,秘书小姐将印有面试号码、但预先已经打乱了顺序的字条分发给了大家。人群还是乱糟糟的,拿到号的人们有的兴高采烈,有的垂头丧气,担心自己今天是否能面试。秘书小姐发完了号,转身上了台阶。

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她身子一晃,脚一下子蹬空了,整个身子从台阶上摔了下来,高跟鞋被甩出了很远,更让人尴尬的是,小姐那紧裹着身体的旗袍从下面一直扯到了腋下……顿时,全场哗然。

秘书小姐满脸通红,顾不上浑身的疼痛,坐在地上慌乱地用手去抓旗袍。“没摔伤吧?”这时,一个小伙子从人群中跑过来,脱下自己的外套迅速地盖在了小姐裸露着的双腿上。

“没事儿,可能是脚崴了。”秘书小姐疼得汗从脸上淌了下来。

小伙子不再说话,抱起秘书小姐往楼里走去,身后传来了笑声与不怀好意的口哨声。过了一会儿,人力资源部的主任走了出来,告诉大家,现在招聘名额只剩下了19个……

一个哲人曾经说过:倘若有一万个人一字排开,只有勇于向前跨一步的人,才有机会被人赏识。事实上,向前跨出一步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有勇气走出自己。

态度

◎文/张小失

态度也许是另一种能力,有时比能力更重要。

读书时代的一件事我印象很深——

一次老师出了道数学难题,叫我和另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我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而另一名同学还在那里凝神。为了表现一下聪明才智,我很得意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这个时候,那名同学还在一笔一画地写着。我很自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结果是,我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的评语却大不相同。她指着黑板上我写的字说:“看看,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说实话,我心中并不服气。我看重的是结果,而老师要的似乎还有过程。

多年后,我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由于有相关工作经历和较高的职称,我的竞争对手们纷纷落马,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我去迎接最后的面试。那个单位的会计主管接待了我们,他拿出一堆账本,要我们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虽然只是“小儿科”,但我不敢懈怠,每个数字都牢牢把握,认真在算盘上加加减减。约一个小时左右,我完成任务了。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会计主管叫我们在一旁等待。然后拿着我们的“试卷”去老总办公室。

结果令我吃惊和恼火——我落聘了!为什么?会计主管回答:“你没有做月末统计,而他不但做了,还做了季度统计。”我问:“不是要年度统计吗?”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统计数据应该从每月合计中得到——这不算什么会计学问,但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也许你们能力相当,所以,我们最后要看的就是各人的态度了。”

那以后,“态度”一词在我心中生了根——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态度下,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态度也许是另一种能力,有时比能力更重要。

鱼骨刻的老鼠

◎文/林清玄

人生的竞赛往往只有靠逻辑做事才能更符合自然规律,才能更容易成功。

在一个远方的国家,有两个非常杰出的木匠,他们的手艺都很好,难以分出高下。

有一天,国王突发奇想:“到底哪一个才是最好的木匠呢?不如我来办一次比赛,然后封胜者为‘全国第一的木匠’。”

于是,国王把两位木匠找来,为他们举办了一次比赛,限时三天,看谁刻的老鼠最逼真,谁就是全国第一的木匠;不但可以得到许多奖品,还可以得到册封。

在那三天里,两个木匠都不眠不休地工作,到第三天,他们把已雕好的老鼠献给国王,国王把大臣全部找来,一起做本次比赛的评审。

第一位木匠刻的老鼠栩栩如生、纤毫毕现,甚至连鼠须也会抽动。

第二位木匠的老鼠则只有老鼠的神态,却没有老鼠的形貌,远看勉强是一只老鼠,近看则只有三分象。

胜负即分,国王和大臣一致认为第一个木匠获胜。

但第二个木匠当庭抗议,他说:“大王的评审不公平。”

工匠说:“要决定一只老鼠是不是像老鼠,应该由猫来决定,猫看老鼠的眼光比人还锐利呀!”

国王想想也有道理,就叫人到后宫带几只猫来,让猫来决定哪一只老鼠比较逼真。

没有想到,猫一放下来,都不约而同扑向那只看起来并不像老鼠的“老鼠”,啃咬、抢夺。而那只栩栩如生的老鼠却完全被冷落了。

事实摆在面前,国王只好把“全国第一”的称号给了第二个木匠。

事后,国王把第二个木匠找来,问他:“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猫也以为你刻的是老鼠呢?”

木匠说:“大王,其实很简单,我只不过是用鱼骨刻了只老鼠罢了!猫在乎的根本不是像与不像,而是腥味呀!”

人生的竞赛往往是这样,获胜者往往不是技巧最好的,而是最接近人性的,因此只有靠逻辑做事才能更符合自然规律,才能更容易成功。

做到极致

◎文/胡守文

没有竭尽全力超越别人,争创一流做到极致的意念和行动,就难以从如林的强手中胜出,在激烈的角逐中夺魁!

泰国的东方饭店堪称亚洲之最,几乎天天客满。不提前一个月预定是很难有入住机会的,而且客人大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东方饭店的经营如此成功,是他们有特别的优势吗?不是。是他们有新鲜独到的招数吗?也不是。那么,他们究竟靠什么获得骄人的业绩呢?要找到答案,不妨先来看看一位姓王的老板入住东方饭店的经历。

王老板因生意经常去泰国,第一次下榻东方饭店就感觉很不错,第二次再入住时,楼层服务生恭敬地问道:“王先生是要用早餐吗?”王老板很奇怪,反问:“你怎么知道我姓王?”服务生说:“我们饭店规定,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这令王老板大吃一惊,因为他住过世界各地无数高级酒店,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碰到。

王老板走进餐厅,服务小姐微笑着问:“王先生还要老位子吗?”王老板的惊讶再次升级,心想尽管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吃饭,但最近的一次也有一年多了,难道这里的服务小姐记忆力那么好?看到他惊讶的样子,服务小姐主动解释说:“我刚刚查过电脑记录,您在去年的6月8日在靠近第二个窗口的位子上用过早餐。”王老板听后兴奋地说:“老位子!老位子!”小姐接着问:“老菜单,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一个鸡蛋?”王老板已不再惊讶了,“老菜单,就要老菜单!”

上餐时餐厅赠送了王老板一碟小菜,由于这种小菜他是第一次看到,就问:“这是什么?”服务生后退两步说:“这是我们特有的某某小菜。”服务生为什么要先后退两步呢,他是怕自己说话时口水不小心落在客人的食品上。这种细致的服务不要说在一般的酒店,就是美国最好的饭店里王老板都没有见过。

后来,王老板有两年没有再到泰国去。在他生日的时候突然收到一封东方饭店发来的生日贺卡,并附了一封信,信上说东方饭店的全体员工十分想念他,希望能再次见到他。王老板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发誓再到泰国去,一定要住在“东方”,并且要说服所有的朋友像他一样选择。

原来,东方饭店在经营上的确没什么新招、高招、怪招,他们采取的仍然是惯用的传统办法: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只不过,在别人仅局限于达到规定的服务水准就停滞不前时,他们却进一步挖掘,抓住大量别人未在意的不起眼的细节,坚持不懈地把人性化服务延伸到方方面面,落实到点点滴滴,不遗余力地推向极致。由此,他们靠比别人更胜一筹的服务,轻而易举地赢得顾客的心,天天爆满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