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的资本全集
18845900000010

第10章 人生资本之性格篇(9)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他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并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他没有服输。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后来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他尝试了11次只成功了两次。要是你处在他这种境地,你会不会早就放弃了呢?

一份伊利诺伊报的社论中提到林肯说:“可敬的亚伯拉罕·林肯真是伊利诺州从政者中最不幸的一位。他政治上的每次举动都不顺利,计划经常失败,换了任何人都无法再支持下去。”

阿伯拉罕·林肯遇到过的挫折和失败你我都曾遇到。假如林肯面对暂时的挫折、失败就不再前行、不再奋斗,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律师,而不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

如果经受一次打击就灰心丧气,难以自拔,毫无斗志,那就再没有一丝希望了。要想失败,只须在当你遭受挫折时便放弃它!不要再去努力了。

越是有较多的磨难挫折,越是遇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就越应该坚忍不拔,坚持下去。这正是考验的时候,在失去了所有身外之物之后,他还有自己。别人都已放弃,自己还在坚持;别人都已退却,自己仍然向前;看不见光明、希望却仍然孤独、坚韧地奋斗着,这才是成功人士的素质。

让我们再看看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国藩最初率领湘军与太平军将领赖汉英作战,屡吃败仗。曾国藩令幕僚写战报上报朝廷,要求补充粮饷。其文写道:“臣屡战屡败……”曾国藩看到这个奏折,觉得不妥,于是拿起笔来,将奏折上的这句话改为“臣屡败屡战……”,原字未动,仅仅是顺序的改变,顿时将原本败军之将的狼狈变为英雄的百折不挠。

是啊,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一字不差,改动起来当然容易,而且在现实中,它们也都是经过多少次的失败,只是对最后一次失败的结果的认可态度不同而已。屡战屡败带有些认命的意思,而屡败屡战则充满对失败的藐视,对成功的强烈期望。这其中也就差一个坚忍不拔的毅力。有了坚忍不拔,坚持屡败屡战,最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挫折和失败算得了什么?目光放得高远些,它们也不过是日后回忆时的过眼烟云。事业最后的成功才是人生的真谛。在面临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你一定要让孟子的声音在你耳边回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请记住:往往就是在这种时候,最是凸现你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的时候,也正是“天将降大任”于你身上的关键时候;能否承当大任,将自己的事业推向成功,就看你怎样去忍耐与坚持了。

每天给自己一些挑战

一个人越是顺利的时候,越是应该警惕厄运的突然袭击,因为,一些微小的打击便可能使我们的心灵承受不起,惟一可行的办法,是在平时多做点艰难的事情,来锻炼我们的毅力,这样,将来的不顺利都在这每日的努力中化解了。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说:“你应该每一两天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这是一个永恒不灭的真理,是人生进步的基础,是人们上进的阶梯。“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走下坡路比较顺,但如果走得太快了,容易刹不住车,造成危险,做点困难的事便相当于刹刹车,减少一点向下的冲力。

梦想之所以被称为梦想,是因为它的实现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对你来说它是一种挑战。你可以将你的梦想写下来。如果我们只把梦想保存在自己的头脑中,它们就总是模糊地拼贴着“有一天”的标签。当我们把梦想写出来时,我们就是在这样告诉自己:“好,现在你已经作出了一个承诺。我看你能不能完成它。”

我们有可能会让梦想溜走,却很难忽视挑战。想一想如果有人说你不能做某件事情时的情形,它可能会让你精神焕发,热血沸腾,给你的大脑一个动力。挑战能创造活力,活力能让我们采取行动。挑战让我们想办法去超越目前的局限性(真的或想像出来的)。当我们朝着未知的世界前进时,肾上腺激素就开始分泌,我们开始“更加饥渴”,我们变得更专心致志,回报也就变得更高了。

当挑战自己要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时,你在向前推动自己。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很多时候你要经历挫折与失败,但那只会让挑战变得更大。你将有机会重新来过,也许会找到一条更好的路线。每个挑战都是一次学习的经历,你不会从已经知道的东西中学习,你会从奋斗、努力、实现和以往没有走过的路中学习。

孩子本能地知道这一点。孩子们每天都面对挑战。他们开始时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每件事情对于他们都是一个挑战。孩子有一种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他们很少害怕去尝试新事物。当他们能掌握即使是最小的一种技能时,他们体会到的快乐马上就会表现出来。一个孩子在第一次学会迈步、接住一个球或者学会说一个新单词时所发出的活泼笑声,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更甜美。我们一定要学会重新抓住这种从小成就中产生的快乐。你没必要等到实现了你的目标以后,才为自己感到自豪。你可以因为今天写了两页的小说而奖赏一下自己,可以因为用晚下班的半个小时打了更多的电话而感到心情不错,接着享受去图书馆查找招聘信息的事实。

用你从每个小成就中得到的骄傲和活力,推动前进中的下一步,就能从成功走向成功。

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庞德,在年已九十之时,每天仍到他的办公室去工作八小时。他的秘书说:“他很衰弱,但是每天逼着自己从他住的地方走过两个街口到办公室来,这段路要走一小时,他却一定要走,因为这使他自觉有成就感。”

一天,有个法学院学生从庞德院长办公室里出来,捧着一大堆书,一脸不高兴地低声抱怨说:“总是这一套。我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可以用一个是或否回答,却给我十几本书,说可以在这些书里找到我所要的答案。”庞德后来说:“这就是我学到的读书方法,艰难费事的方法。那孩子如能好好地钻研这些书,他就可以真正了解这个问题,将来也许成为一个好律师。”优秀的专业人员和成功的名人差不多都是不畏艰难,全力以赴。布兰特说:我学会了不畏艰难,我所遇到棘手的事,差不多每天都有,我就把它先解决。然后这天的精神就会愉快得多,工作效率也好得多。人类的头脑在强行使用之下,常会有极优良的成果。它可能创造出贝多芬的奏鸣曲、一出哈姆雷特、一枚火箭、电视机、米开朗基罗的雕刻、摩天大楼、金字塔。但是必须苦思深讨,才能有结果。“每日做点困难的事”、“每天给自己一些挑战”,可能就是指读一本艰深的书,强令你运用思想。

一个新闻系学生问一名专栏作家亚当斯:“你签订合同,要每星期写五篇专栏文章时,你怎能有把握每星期想出五项新意见?”亚当斯回答:“如果容易到有把握的程度,这份工作就没有兴趣了。正因为我每天早晨要苦心思考意见,才能使我认为我不是白拿薪金。”

学生追问下去:“如果想不出意见呢?”亚当斯说:“我就坐下来强迫自己动笔。”每天给自己一些挑战。因为人本质上都是好逸恶劳的。如果每天不给自己制定一些行动计划,不强迫自己着手去做,那么很可能,这个人就会沦入怠惰懒散的荒废生活中。

做事半功倍的事

就像世界上出现锁以后就必然有与之相应的钥匙一样,问题与方法也是共存的。而如何找到最合适、最高效、事半功倍的工作方法,是每一个管理者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架飞机撞山失事了!

成群的记者冲向深山,大家都希望能抢先报导失事现场的新闻,其中有一位广播电台的记者拔得头筹,在电视报纸都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他却做了连续十几分钟的独家现场报导。

你知道为什么那位记者能抢个头条吗?

因为他未到现场之前,先请司机占据了附近唯一的电话,挂到公司,假装有事通话的样子,所以当他做好现场报导的录音,跑到电话旁边,虽然已经有好几位记者等着,他却只是将录音机交给司机,就立刻通过电话对全国听众做了报导。

电影界突然一窝蜂地拍摄有动物参加演出的影片。虽然大家几乎是同时开拍,但是其中有一家,不但推出得早了许多,而且动物的表演也远较别人精彩。

那位导演又是怎样做的呢?

因为在同一时间,他找了许多只外型一样的动物演员,并将它们各训练一两种表演。于是当别人惟一的动物演员费尽力气,也只能演几个动作时,他的动物演员却仿佛通灵的天才一般,变出许多高难度的把戏。而且因为他采取好几组同时拍的方式,剪接起来立刻就可以将电影推出。观众只见其中的小动物,爬高下梯、开门关窗、卸花送报却不知道全是不同的小动物演的。

这世间许多“非常的成功”,是以“非常的手段”达成的,在未动手之前的战略和构想,就注定了他们的胜利。

我们的行动,其实就是通过不同的手段,达到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好的方法至关重要。因为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我们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少的资源达到目标。这样不仅为我们节省了时间,更使我们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占尽先机,处于领先地位。

有些人努力工作,辛勤不倦地追求梦想,却无法顺利达成目标。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成功的游戏原则,反而被命运捉弄而与成功越离越远。人生有一定的法则,每份工作和生涯的规划也有遵循的规则。追求成功的法则之一就是做事半功倍的事。尝试从一次的努力中得到更多的效果。上帝给每个人同样的时间,只有那些事先经过思考筹划,做事事半功倍的人才能有过人的成就;也只有知道思考的人,才能事半而功倍。

如果你想要寄信给某个人,或许你可以在信封、信纸上印上自己的姓名、住址,以相同的格式,写信寄给许多朋友。如果你给人演讲,把演讲的内容录音。以后每当有人要求重述演讲内容时,你可以请他们直接购买卡带。有一个朋友让我分享了她举办晚宴的秘密。当她计划答谢朋友以前的邀请时,她通常选择星期五、星期六两个晚上接连举办两天的晚宴,这样一来,她可以一次准备两天晚上的餐点,比分开数个星期才各办一次聚会要省事多了。她只要清扫房子一次,为餐桌布置一次花饰。用一次的时间,就可以有双倍的效果。

吉姆·史都瓦介绍他的一次经历:成立“叙述电视网”没有多久,我们的公关公司通知我必须亲自感谢加入播映我们节目的联映机构,并出席促销、推广活动做个人的公开露面。公关公司预先筹备了一场聚会,由我进行演讲,然后邀请当地的频道商和系统业者作为我们的贵宾。这种方式同时有两个作用。它同时让我见到不止一位的频道商及系统内的经营者,并可以让许多人知道“叙述电视网”节目播放的消息。

让视力正常的人收看节目的传统方法,就是插播10秒钟的广告,通告“明天晚上7点钟,请收看这个节目”。但盲人很少固定看电视,所以插播广告的方式对我们并不适合,我必须找一种方式,使许多人知道“叙述电视网”已经开播的消息,并且能够预告部分的节目内容。公开演讲是增大效果的好方法。

我在“叙述电视网”得到一个经验,一场访问不论是通过100家播映或通过1000家播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一样的。

我不知道你的梦想或目标是什么,但我知道你可以运用技巧来成倍增大努力后的结果,这是成功的基本法则!

寻找事半功倍的方法,是一项物超所值的工作。来看看爱因斯坦提倡的三条工作法则:

1.去繁求简。

2.从杂乱无章中寻找和谐。

3.在困难之中发现机遇。

当你正处于一个紧张并需要进行大量工作的项目中时,仔细考虑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化正在进行的工作。也许你可以把一些步骤合并到一起,也许可以咨询一下以前曾有过相同经历的人。无论何时,只要有人说“一定有个简单一些的方法可以完成这件事情”,他往往就是正确的。当你周围所有的事情都变得不可理喻时,不要着急,让自己停下来,环顾四周并从中找到和谐、平衡和幽默。让自己有耐心,能够注意到隧道末端的一丝微亮。如果你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和谐,就可以让自己冷静的自信感染周围的人。记住,即使遭遇了最坏的厄运,其中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大难题,都要从中找出潜在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