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18850400000021

第21章 刺客篇(1)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有这么一种人,以杀人为使命,他们或许会失败,但是他们的刺杀却能在历史上掀起不小的波澜。

1、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现

秦王嬴政二十多岁的时候开始执掌大权。吕不韦被免职,而后自杀身亡。秦王除掉吕不韦后,便加强了向其他各国的扩张,一心想要完成统一大业。

燕国太子丹觉得只有杀掉秦王,才能保住国家的太平日子。于是他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了刺客身上,一心想要收买能够刺杀秦王的人。

秦舞阳是个很有胆量的杀人犯,太子丹将其收在自己门下。

秦国大将樊於期当年煽动秦王政的兄弟叛乱没有成功,便躲到了燕国,投奔了太子丹。

此外,太子丹还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剑客,名叫荆轲。

太子丹对荆轲说:“燕国的兵力不及秦国,如果两军交战,燕国必定会输。就算联合各国的诸侯也不行。希望有位勇士扮成使臣去见秦王,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如果他不从,就将其杀死。”

荆轲说:“据我了解,秦王早就惦记上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如果您能容许我拿着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或许他会让我当面见他。”

太子丹便叫人将地图拿了出来。

接下来,荆轲私下里又去见了樊於期,“您的父母宗族都是被秦王害死的,将军如果能够帮我一个忙,我将替您报了这个仇。我现在就怕见不到秦王,但是如果我能够拿着您的头颅去秦国,就一定能见到他。”

樊於期为了报仇,就拔出宝剑来自杀了。

太子丹抱住樊於期头颅哭了好一阵,最后将尸身安葬了,将头颅放在一个木头匣子里交给荆轲。临行又交给他一把沾过毒药的匕首,只要秦王的血液沾上匕首上的毒药,他就会立刻死去。

太子丹问荆轲什么时候动身,荆轲说要等一个帮手。

为了尽快出发,太子丹让秦舞阳作为荆轲的助手,于是两人一同去了秦国。

出发的那天,太子丹和几个心腹悄悄到易水给他们送行,在一个僻静的地方摆上了酒席。太子丹脱去外衣,摘取帽子,顿时露出了身上的孝服。别人也都一样。大家都知道,这一去就没有回来的可能性了。

荆轲的朋友高渐离拿着筑,吟唱着一首凄惨的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喝下太子丹递过来的酒,头也不回地上了车。他们一行人很快到了咸阳。

秦王听说燕国的使者把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都带来了,立刻让荆轲去见他。荆轲举着樊於期的人头,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两人一步一步走进秦国的朝堂。

这时,秦舞阳不由得害怕起来。秦王的左右见到秦舞阳已经变了脸色,就跟死人差不多,开始怀疑。

荆轲忙对秦王说:“他是个粗鲁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像大王这样威严的人,免不了有些害怕。”

秦王对荆轲说:“叫他退下!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心里怪秦舞阳太没用,只好自己捧着木头匣子献给秦王。秦王打开一看,果然是樊於期的脑袋,他又吩咐荆轲把地图拿过来。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转身向秦王走去。他很小心地把地图慢慢打开,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指给秦王看。等到地图全部打开时,藏在里面的匕首便露出来了。

秦王见了匕首顿时大惊。荆轲马上拿起匕首刺向秦王。他扔下地图,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刺了过去。秦王用力向后,袖子被扯断了,他一下子便躲入了旁边的屏风。秦王刚想往外跑,荆轲便拿着匕首上来了。秦王见跑不了了,便围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而荆轲紧紧跟在后面。

台阶上面站着的几个文官全都手无寸铁,而按照秦国的规矩,如果没有命令,台阶下面的武士是不准上去的。荆轲追得很紧,秦王政只能绕着柱子跑。虽说他身上带着宝剑,可是来不及拔出来。

这时,有个伺候秦王的医生,拿起药罐便向荆轲砸去。荆轲用手一挡,秦王就趁着这个工夫拔出宝剑,一剑砍伤了荆轲的一条腿。荆轲站不稳,一下子就倒下了。他把匕首扔向秦王,秦王躲闪了过去,并用剑刺向荆轲,砍掉了他三只手指。

荆轲笑道:“你的运气真好,原本我还想劝你归还诸侯的土地,所以没有尽早下手,但是你也活不长了。”

荆轲和秦舞阳刺杀失败,被剁成了肉酱。

2、专诸鱼腹藏剑杀王僚

吴国的王位传到第十九代国君寿梦时,吴国开始进入了强盛阶段。

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余眛、季札。季札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寿梦很喜欢他,想把王位传给他,但是他坚决不答应。于是寿梦死后,诸樊便即位,在守丧期满时,诸樊便要将王位让给季札,季札还是拒绝了。

诸樊在位十三年去世以后,吴国人依照先王的遗命立了余祭,想依兄弟次序传位到季札。可是等到余祭、余眛纷纷离世,季札还是不愿意即位,并且为此逃跑了。所以大臣们便在余眛死去后,让他的儿子僚登上了王位,即吴王僚。

公元前522年,就是王僚五年,楚国大臣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带着满腔的仇恨逃到吴国,吴公子光把他当上宾对待。

公子光是吴王诸樊的儿子,他认为父辈兄弟四人依次传位下去并没有什么不妥,可是季札既然不愿意即位,那么作为最先被立为国君的诸樊的儿子,他自己最有资格接替余眛的位置。于是他便秘密地招贤纳士,想要抓住时机刺杀王僚。

伍子胥刚刚逃奔到吴国的时候,便向吴王僚讲述了攻打楚国的好处。可是公子光却说:“伍子胥的父兄都被楚平王所杀,他这么做只想为自己报仇罢了,对吴国未必有什么好处。”这个时候,伍子胥觉察出了公子光对吴王怀有二心,想要杀掉王僚而自立为王。

当初,伍子胥从楚国逃往吴国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专诸。当时专诸正在和别人打架,招招紧逼,弄得对方一点还手的余地都没有。但是他的妻子一声呼唤,他便立刻停手回家了。伍子胥觉得这个人很奇怪,于是便特意到他的家中弄明情况。专诸说:“我只愿意屈服在一人之下,但一定要在万人之上。”

专诸有着威武的面貌,坚实的腰身,一看便是个勇士。而且他有着一身的武艺,于是伍子胥便将专诸介绍给了公子光。公子光将专诸待为上宾,伍子胥自己却退居到郊外,过着自耕自食的生活——他在静静地等待专诸刺杀王僚的消息。

公元前515年,正是王僚十二年,楚平王死了。第二年的春天,吴王僚想趁楚国有丧的时机去攻打楚国。他一方面派出了两个同母弟弟公子盖余和公子属庸带领大军包围了楚国六邑和潜邑。另一方面又派季札出使晋国,观察诸侯的强弱和动静。

令王僚没有想到的是,楚国出动军队截断了盖余和属庸的退路,吴国的军队无法回国。这个时候,公子光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时机。他对专诸说:“现在正是得到我想要的东西的最好时机了。我是先王诸樊的嫡子,理应立我为王,现在我要把我失去的东西全都要回来。即便季札回来了,他也不会废弃我。”

专诸说:“现在要想杀掉王僚是可以办到的,他的母亲年老,他的孩子年幼,他的两个弟弟又领兵出征了。现在吴国国外被楚国困扰,国内也没有正直得力的大臣,所以即便我们采取行动,别人也是无可奈何。”

公子光听说了连忙向专诸叩头行礼,并将刺杀王僚的事托付给他。

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上了穿戴盔甲的武士,准备好酒席,邀请王僚到家中。

王僚心里也有疑惑,他沿途都布置了卫队,从王宫到公子光的家中几乎都是王僚的亲信。而站在王僚旁边的侍卫全都握着长长的两刃刀,戒备森严。

公子光和王僚就在如此严肃的气氛中喝酒。正当喝到兴头上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便偷偷来到了地下室。专诸将匕首藏在烤鱼的肚子里,然后亲自将烤鱼给王僚端上。专诸慢慢地来到王僚身边假装献鱼,然后迅速地撕开鱼肚,拿出匕首,猛地刺向王僚。只见一股鲜血喷涌而出,王僚当即倒地而亡。而专诸也被王僚的侍卫用刀杀死了。

公子光唤出所有伏兵,将王僚的侍卫全部消灭。公子光如愿以偿杀了王僚,自立为王,他便是吴王阖闾。

季札回国后,知道了国内的现状,想到吴国从诸樊以下就是兄弟相传,从不传嫡子,这是由父亲寿梦规定的。而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和公子光相比,所以他自言自语道:“如果逝去的君王有人祭奠,土神和谷神有人供奉,那个人便是我的君主。我还是听从上天的安排吧!”于是季札先到王僚的坟前痛哭一通,之后便等待新国君的命令。

这时被楚军围困的两个公子,听说王僚已经被杀,公子光自立为王,他们便领兵投降了楚国,楚王将他们封在舒邑。

公子光登上王位之后,任用伍子胥作为管理朝见天子和访问诸侯事宜的大臣,并让其参与商议国事。

吴王阖闾九年,吴王阖闾带着伍子胥,联合唐国和蔡国向楚国进攻。这一仗一直打到了楚国的国都郢。楚昭王逃到吴国,吴军于是进了郢都。伍子胥依然没有忘记家仇,掘了楚平王坟,狠狠地打了三百鞭,报了杀父兄的大仇。

3、要离断臂破家杀庆忌

吴国的公子光杀死吴王僚自立为王,即吴王阖闾。当时,王僚的儿子庆忌已经逃往了卫国。庆忌有着万夫莫当之勇,是吴国的第一勇士。阖闾听说他正在卫国招兵买马,联合邻邦,伺机报杀父之仇。于是庆忌便成为了阖闾的心腹大患。

有一天,阖闾和大臣伍子胥商议,要寻找勇士刺杀庆忌。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要离。

要离生得身材矮小,面容丑陋,可是聪慧非凡,且是个有名的击剑能手。

吴王阖闾刚见到要离时,对他能否有能力担当刺客甚是怀疑,直到要离献出了一条毒计。

要离让吴王砍掉自己的一只胳膊,杀光自己一家老小,用这条苦肉计来取信于庆忌。之后要离“逃出”吴国,一路逢人便诉说自己的“血海深仇”。他探听到庆忌在卫国避难,于是假装到卫国投奔庆忌。

庆忌了解到要离是从吴国而来,最初对他十分怀疑。后来要离将自己的残臂给庆忌看,诉说了自己逃离的原委,庆忌这才相信了他。渐渐地,庆忌将要离视为自己的心腹,让他替自己训练士兵,修治舟舰,共商大事。

几个月后,庆忌率领军队和庆忌同乘一条船,向吴国进军。当船行至江心的时候,庆忌的船和后面的船队相隔了些距离。这时,要离便对庆忌说:“您应该亲自坐在战舰的船头,这样不但可以鼓舞士气,还可以指导船队前进。”

庆忌听从了要离的建议,亲自坐到船头,要离拿着短矛站在一旁。

正当大军浩浩荡荡前行的时候,江面刮来一阵强风,将战船吹得摇晃不定。要离趁这个机会,用短矛刺穿庆忌的心窝,庆忌这时才知道要离接近自己的真正目的。

庆忌并没有立刻倒下,他愤怒地单手将要离倒提着没入水中,然后再提起,就这样反复了几次,然后将其放在自己的膝上。庆忌身边的人这时终于惊醒过来,要杀死要离。可是被庆忌制止了,他摇手道:“他是天下的勇士,放他走吧!”说完,庆忌便倒地而亡。

4、聂政为报恩舍身刺侠累

聂政是韩国人,因为杀了人,便带着家人逃到了齐国,靠屠宰为生。

严仲子是韩国的大臣,因为得罪了宰相侠累,害怕遭到毒害,于是逃离韩国。他到处寻找能够刺杀侠累的人。到了齐国后,他听说聂政是个非常勇猛的人,就亲自登门拜访,和聂政来往。

有一天,严仲子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派人送到了聂政家中。在酒席上,严仲子亲自给聂政的母亲敬酒,之后献上了一百两黄金。

聂政见严仲子献出这么厚重的礼物,再三拒绝。

严仲子便摒退众人,向聂政表明了自己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