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
18854500000026

第26章 环境影响评价(3)

1.评价的目的

景观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程序,按照景观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对景观的现状及可能利用的方案、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景观评价是对景观状况及景观质量的评定。通过景观评价可以对景观状况、景观系统不同局部的敏感性、干扰水平及其干扰状况等级、抗性阈值及其等级分布、生产力水平格局等进行全面了解,使景区景观规划有据可依、有法可循,同时也是景区科学管理的必要基础。

2.评价的原则

景观评价的原则是在评价过程中确定评价目标、分析评价资料、统计评价数据、制定评价技术路线、选择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模型、评估评价结果与结果应用的依据和行动理念。根据景观科学的理论体系、应用价值和研究方法,综合考虑景观的复杂性、价值的多重性和景观的特殊性,评价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景观生态原则

景观是“自然—人文—生态”复合形成的景观综合体,是复杂的地域生态系统。景观生态是景观综合体的基本特征,是保证景观环境高质量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景观评价、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景观美学原则

景观是众多景观要素组成的景观客体。人既是景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景观感受的主体。在特定的美学价值观支配下,人从景观环境中在获得特定的自然或人文美感受的基础上形成美学价值判断。

3)景观资源化原则

景观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现代产业的发展,城市化程度逐步提高,景区越来越成为具有特定观光、休闲、娱乐功能的场所,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其中不少是不可再生资源。

4)景观价值原则

景观是具有多重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景观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效用价值。效用价值是能够在满足人类多种需求的同时,使景观消费者获得同其他产品形式不同但本质相同的满足感。景观消费感受多表现为精神与安全上的体验。

(2)功能价值。对生态环境、自然和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景观功能价值的主要体现。

(3)美学价值。美是人类景观的一种特征,诗歌、小说和艺术作品等都是景观美学的反映,是人类文化获得不断发展的源动力。

(4)娱乐功能。优美的景观资源不仅提供娱乐产品,同时提供广阔的娱乐空间。

(5)生态价值。景观系统本质上是一个生物系统,是一种通过种种生态流(物质、能量、有机体、信息流等)而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若干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种依靠不间断负熵流维持其功能与结构特征的开放式非平衡系统。

5)自然与文化遗产原则

景观是人类的自然或文化遗产,现存的景观尽管类型不同,但都是在过去时间尺度内形成、发展、演变而来的,是原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写照。因此,景观遗产成为评价或认识景观,进行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

3.评价的指标

景观影响评价的指标是以建设项目与风景资源背景之间景观相融性来衡量的指标。景观分类与规划分类一致。景观相融性指标有形态、线形、色彩和质感等。

(1)特级保护区。在特级保护区内,建设项目至少要与风景资源背景之间相协调,能增景最好。

(2)一级保护区。在一级保护区内,建设项目与风景资源背景之间相融性一般即可考虑,如能协调更好。

(3)二级保护区。在二级保护区内,建设项目与风景资源背景之间相融性一般即可,如能协调更好。

(4)基础保护区。在基础保护区内,建设项目与风景资源背景之间不协调也可考虑,相融性一般或协调更好。其中开发建设项目建筑物的几何要素本身的形状、相互间组合关系及所处的位置为形态指标;不同角度和距离对建筑物在风景中的和谐性要求为线形指标;建筑物色彩的基本相貌和明暗程度为色彩指标;建筑物表面粗细、匀滑、光泽等引起的视觉反应为质感指标。

4.评价的方法

景观影响评价的方法很多,总体上可以分为计值评价法和优先序评价法。

1)计值评价法

当把某一具体景观的质量用某种明显(或不明显)的比较标准来判断时,所做的是计值评价。在计值评价法中,审美标准的选择应根据开发区的景观特点而定。在景观影响评价中,使用“协调性”、“多样性”和“生动性”的审美标准来评价某一区域开发后的景观,并分别对比3个标准计算区域开发后的景观评分,便构成不同条件(或标准)下的计值评价。其中,“协调性”用于反映或体现景观不同部分的连贯与和谐程度;“多样性”是景观中物体与物体相互关系的丰富多彩的表现,这种多样性不只简单反映数量上的多样,而且要求多样之间的有序;“生动性”是反映此一景观与其他景观的差别或其具有的独特景观效果与特征。

2)优先序评价法

优先序评价法完全反映个人对具体景观的主观赞赏(或不悦)。采用优先序进行景观影响评价时,一般邀请受影响的居民代表根据提供的模拟形象(照片、透视图、实物模型等)判断、比较和评价开发前后的景观变化。研究表明,专家、学生、工人等不同职业人群对景观评价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不同文化和社会因素,如不同民族则对景观评价的结果有较大差异。另外,对一般开发区而言,受影响的居民主要是开发区及其周围评价区的居民,而对一个风景旅游开发区,受影响的人群可能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整个世界。

3)各自的适用范围

依靠受影响居民判断的优先序评价法和依靠专家利用审美标准进行景观评价的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当受影响人群已确定,且范围不太大时,如主要在开发区及周围的居民,特别涉及少数民族时,采用优先序评价法比较适合;当受影响人群不明确,或者受影响人群范围太大,如影响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时,也许采用依靠专家计值评价法更为适合。

采用计值评价与优先序评价的显著不同是计值评价依靠专家根据审美标准进行评价。例如,在《沿海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对沿海城市景观建设评价中采用“城市总体布局的景观效果”、“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城市建设与原有风貌的利用和保护”、“城市景观建设的特色”等评价指标,对沿海主要城市的城市建设景观进行评价。

6.4.7景区环境容量评价

1.景区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

一般所指的景区环境容量是在景区环境质量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景区环境能够允许的最大污染物排放量。景区环境容量是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依据,而污染物排放总量决定了对景区环境的影响程度,只有排放总量小于环境容量,才能保证景区环境目标的实现。

景区环境容量反映的是在环境质量标准的约束下,景区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总量,它是一个变量。按照环境要素,景区环境容量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河流、湖泊、海域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等。

2.评价的目的和指标

1)评价的目的

环境容量是景区规划设计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是维护旅游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保障,是人们正确处理风景区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重要科学依据。许多已建成的景区由于环境容量确定不当,或者因规划的容量分布不合理等原因,已造成风景资源下降、管理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景区环境容量评价指导当地行政部门制定旅游政策,加强旅游地开发和经营管理,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如提高门票的价格、住宿费用等,尽量避免游客在旅游高峰期到来后,在此地集中起来,对资源造成破坏,实现旅游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评价的指标

景区环境容量评价由以下5类指标组成。

(1)反映旅游环境空间容量的指标。该指标包括旅游户外游览空间的面积、游览线路的长度和瓶颈景点面积(游览设施)等可接纳的最大游客量——极限容量指标。

(2)反映旅游者心理容量的指标。该指标是旅游地游客心理感应良好时的游客数量,其测算的指标属于旅游地户外游览空间、游线长度和瓶颈景点等游览设施的最佳游客容量。

(3)反映旅游环境经济容量的指标。

①在计划投资回收期内和规划目标年应达到的最低经济收益或实现目标利润下,必须接纳的游客数量。

②供水、供电、交通运输,以及宾馆、饭店、游乐场等接待设施的最大游客数量。

前一指标可作为当前反映旅游环境经济容量的主要指标,后者作为参考指标。

(4)反映旅游环境生态容量的指标。该指标主要包括垃圾处理设施、废水净化能力和处理设施可接纳的最大游客容量,以及某些景区(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脆弱的边远山区)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人口承载力用于反映这类地区的土地利用强度。承载的居民人数超过某种限度,则景区的生态环境就会遭受破坏,超过适宜限度越大,土地利用的强度越大,则旅游地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也越大。

(5)反映当地居民心理容量指标。包括居民对旅游开发后的拥挤程度、使用当地设施的方便程度、文化生活、生活质量、犯罪率等方面的评价。

3.评价的方法

景区环境容量评价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全方位立体研究法”,主要包括“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1)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指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系统中,按照游览环境承载力、生活环境承载力、旅游用地承载力和自然环境纳污力这4个层面展开,分别研究各单项承载力在景区的分布。

(1)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研究游览景区对旅游者的实际承受能力与核定承受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从旅游供给的角度分析游览路线和景区布局的合理程度;从旅游需求方面研究客流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合理确定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理想负荷(合理流量)。通过大量的统计、计算与分析,建立不同时段的客流空间分布模型,确定单位长度(面积)指标分级,采用“卡口容量法”、“路线容量法”、“面积容量法”等对各景区的日游览承载能力进行估算,根据各景区实际负荷“客流量”与理想负荷(游览承载力)之比,计算游览环境承载率。

(2)生活环境承载力。生活环境承载力主要研究各景区的供水能力和住宿能力,内容包括旅游地水资源概况,现有供水设施的可供水量、供水人数、供水时间、供水标准和水量的供需平衡,以及各景区的住宿接待规模、客流住宿分布规律。不同床位利用率的接待容量估算。

(3)旅游用地承载力。旅游用地承载力主要研究风景区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旅游用地种类与结构,对各景区游憩用地、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用地、旅游管理用地进行分析与评价。

(4)自然环境纳污力。自然环境纳污力主要研究水体纳污能力和旅游垃圾处理能力,内容包括景区内不同使用功能的水体应分别执行的不同水质标准和水体保护要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各景区的生活排污量、水环境容量、水体保护措施,以及旅游垃圾处理阶段、旅游垃圾处理方法、垃圾产量时空分布和垃圾处理能力等。

2)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指从旅游景区入手,着重研究每个景区内各层面上单项承载力的分布。对各景区不同时间(年平均、高峰月平均、高峰日)的游览承载力,不同保证率(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下的供水能力,不同季节(淡季、旺季、年平均)的住宿接待能力,不同种类(游憩用地、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用地、旅游管理用地)的旅游用地承载能力,以及水体纳污能力和旅游垃圾处理能力等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通过适当选取一定数量的评价指标,采用合适的定量评价方法,建立景区综合承载力定量评估模型,表征景区综合承载力的有利程度,为促进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奠定基础。

6.5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质量影响评价

6.5.1空气质量影响评价

1.大气质量指数日变化

从统计数据看,公园接待区锣鼓塔的大气质量指数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高于对照区黄石寨,对照区黄石寨的大气质量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清洁水平。从日变化幅度来看,接待区的日变化明显,而对照区的日变化不明显。

2.大气质量指数月变化

从月变化来看,接待区各月大气质量指数均远大于对照区。对照区黄石寨各月大气质量指数都较小,而7月份的大气质量指数为0.6,表明在旅游旺季期间,核心景区的大气也受到了轻度污染。

3.大气质量指数年变化

数据表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公园接待区的大气质量呈逐渐恶化的趋势。对于对照区黄石寨而言,其年大气质量指数大多在0.5以下,只有1997年的大气质量指数达到0.6,属于轻度污染。

6.5.2水体质量影响评价

对于风景名胜区而言,进行水质影响评价时,不仅要考虑水体化学成分的改变,而且还应考虑对水体美学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为旅游接待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其主要成分为饭渣、汤汁、油污、粪尿排泄物等。这些物质进入水体后发生生物降解,消耗水中的氧气,同时产生一些小分子有机物质及其他物质,公园水体排入物主要影响水体中的氧气、有机物及细菌等指标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