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学概论
18854600000026

第26章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2)

第一,就一个旅游目的地而言,其旅游业中各个行业的命运都是紧密相连的。其中任何一个行业的滞后或行为失误,都会造成旅游者对该地总体旅游产品的不良印象,从而导致目的地客源量的减少。只有各有关行业的工作都使旅游者感到满意,该地的旅游业才能兴旺发达。

第二,各旅游企业所有权的分散性及其为追求各自狭隘利益而各行其是的自由性,使它们之间不存在主动的协调。因此,一个旅游目的地必须对其旅游业实行全行业管理。

旅游业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其相关行业具有较强的依托和带动作用。旅游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直接为游客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如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一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相关行业,如金融保险、制造和建筑业的发展。根据国际上的研究,旅游业大概涉及国民经济的109个产业。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服务性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从本质上讲,旅游业是服务性产业。虽然旅游产品既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如住房、食品、土特产品等,又包括无形的精神产品,如导游服务、服务员的态度等,但是,无论是有形产品还是无形产品,都是通过服务提供给旅游者,如旅游者所居住的住房需要通过饭店服务完成;旅游者所享用的食品,是通过餐饮服务所提供;土特产品需要通过购物服务所完成,所以说如果没有服务,有形的产品也无法产生作用。

就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而言,从事旅游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精神需要。因此,满足这种需要的旅游产品核心就是“服务”,通过“服务”使旅游者得到一次全新的体验和完整的经历,使其心理和生理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决定了其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旅游者的满意程度,而旅游者的满意程度是根据其所享受的服务来判断的。这就要求广大的旅游业从业者要以自身优质的服务使旅游者满意,从而赢得更多的客源。

(三)季节性

旅游业的季节性是指旅游企业在单位时间内接待人数的周期性变化呈现明显的淡旺季差别。这是旅游业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造成这个特点的原因如下。

1畅节假日的影响

前面讲了,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之一是旅游者有较长的闲暇时间。因此,在节假日期间,游客的数量总是比平时多。这些节假日主要包括周末双休日、“五一”、“十一”、春节和寒暑假等。特别是1999年,我国实行一年三次的七天长假以来,三个“黄金周”更是形成了旅游的高峰,有些景区景点也因此出现人满为患、无法正常接待的情况。为缓解这种情况,分散客流,从2008年开始,国家将“五一”劳动节改为放假一天、鼓励企业员工分散休假等方法来缓解节假日高峰压力。

2畅自然因素的制约

一年四季的冷暖更替会导致旅游热点的转移。夏季,人们渴望前往避暑纳凉的地方,于是,旅游名山、海滨等避暑胜地成为游客的首选;而到了冬季,温暖的海南和深圳等则对游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同时,有些景点由于受到其中观赏景观的限制,也会出现季节性,如去菏泽观赏牡丹,最佳时间是每年公历四五月份;而观看钱塘潮应选在每年的农历八月份。

3畅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的影响

一些重要的、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使得节庆活动举办时段成为该地的旅游旺季,这些节庆活动有傣族的泼水节、青岛的啤酒节、潍坊的风筝节和广州的广交会等。同时,近年来,一些重要的体育赛事吸引力增强而逐渐受到旅游业的关注,也成为刺激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就吸引了广大的国内外体育爱好者前往北京观看奥运赛事和观光游览。

(四)敏感性

敏感性即旅游业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疾病等。如2006年的印尼海啸和2009年开始全球蔓延的甲流等都对当地乃至世界的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劳动密集型企业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获得各行业和部门的服务,而其中大多数服务都需要企业员工直接提供,因此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旅游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据统计,截至2006年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区(点)等旅游企事业单位38147家,其中从业人员达271畅34万人,这还不包括交通、购物等其他旅游从业人员及间接从业人员。据国家发改委测算,在20世纪最后10年第三产业新增就业的7740万人中,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新增就业人数就占了38%以上,达到2914万人。

2 旅游业的性质及构成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它有着自身的性质。明确旅游业的性质可以正确认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有利于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业的性质

回顾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旅游业基本上是我国外事工作的一部分,即从事以外交、政治接待为目的的事业,那个时代的旅游业被认为是“事业性质”。

随着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旅游业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旅游业成为一个经济产业,即旅游业已“从事业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旅游业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旅游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旅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服务来从中获取经济效益,使自身生存与发展,并促进和带动与旅游有关的其他经济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我国非贸易外汇的重要来源。据统计,2007年全年我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187畅33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畅1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畅5%和23畅5%。同时,旅游业也成为促进国内社会消费、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成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取向,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07年全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16畅10亿人次,收入7770畅6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畅5%和24畅7%。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甚至支柱产业,目前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因此,旅游业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经济产业。

但是,旅游业又有别于其他的经济产业,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文化性。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其旅游活动是为了寻求异国他乡不同于目的地的文化体验,满足其精神需求,而这种需求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表现在生活习俗、建筑风格、自然景物、文学历史、历史背景等多方面。为了满足旅游者的这种需求,旅游从业者在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时,就要突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性,在服务过程中注重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并强调人文关怀精神,使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心情舒畅、增长见闻、启迪心智、激发爱国爱乡热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之,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需获得体验性、知识性、娱乐性、享受性等为一体的多重满足,这种需求的本质就是文化性,这就决定了旅游业是具有文化性质的产业。所以,许多学者认为,旅游业是具有文化性的经济产业。

但从我国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产业规模、所释放的巨大社会功能及社会需求、经贸发展和国际交易对它提出的多元化要求来看,旅游业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文化性的经济产业,其社会事业性质日益凸显出来。“事业”是指服务于全民、全社会的社会事业,是相当于经济产业的一种职能范围。旅游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有利于多元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认同。对旅游目的地而言,保护了本土民俗文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树立了新的资源观和发展观,提高了旅游地的知名度,更新了人民的思想观念,推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等。可见,旅游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同一性,而构建和谐社会应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因此,本书认为,旅游业应该是具有社会文化事业性质的经济产业。

二、旅游业的构成

旅游业的职能是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所有需求。由于旅游者需求涉及面广,旅游业的行业范围十分广泛,由此人们对旅游业的构成有着不同的认识。

(一)“三大支柱”观点

在我国,人们通常将旅游业的构成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旅行社、住宿业和交通运输业,并将其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二)“五大部分”观点

有专家认为,旅游业是以旅游目的地(主要是国家或地区)为单位来划分的,如中国内地的旅游业、香港地区的旅游业等。因而从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发展角度来看,旅游业则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即除了上述三个组成部分之外,还包括游览场所经营部门和各级旅游管理组织。

(三)联合国的两大类部门观点

根据联合国枟国际产业划分标准枠(IndexestotheInternationalStandardIndustrialClassification ofAllEconomicActivities),旅游业的构成包括直接旅游部门和间接旅游部门两大类。直接旅游部门包括旅游业务组织部门、住宿接待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间接旅游部门包括餐饮服务部门、游览娱乐场所经营部门、旅游商品经营部门、目的地旅游组织部门。

(四)产业链式的观点

我国有的学者按照产业链的形式将旅游业大体上归纳为八大类别:①游憩行业:景区、公园、娱乐区、游乐区、主题公园、体育园区、康疗区、旅游商业区等。②接待行业:宾馆、饭店、餐饮、会议、展览等。③营销行业:旅行商务行业、旅游媒介广告行业,主要是旅游营销渠道方面,包括旅游文件、旅游广告等。④交通行业:公路客运、铁路客运、航运、水运等。⑤建设行业:园林绿化、生态恢复、古代建筑、艺术装饰等。⑥生产行业:车船交通工具生产、游乐设施生产、土特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加工、饭店用品生产。⑦商业行业:旅游购物商业、购物休闲商业等。⑧旅游行业:规划、策划、管理、投融资、景观设计等咨询行业。

英国学者伦纳德·J·利克里什在枟旅游学通论枠中认为,旅游产业可以根据其直接的相互依赖关系和从旅游业获得的直接收入水平来划分。即旅游产业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旅游行业是指交通、旅行社、住宿餐饮和旅游景点,二类旅游行业是指直接从旅游消费中获益的行业,三类旅游行业是指间接从旅游消费中获利的行业(如图5-1所示)。这种划分方法明确指出了旅游产业的核心行业,即交通、旅行社、住宿和餐饮、旅游景点。但在其划分的三大类行业中没有包括各级旅游管理组织,虽然这些旅游管理组织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但它们在规范和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应是旅游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本书认为,旅游业应由一类旅游行业、二类旅游行业、三类旅游行业和支持发展旅游的各种旅游组织四大部分组成。

第三节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向旅游者提供的一种特殊产品,它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本要素。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对于旅游产品,人们需要从两个层次上去认识。一个层次是总体旅游产品,另一个层次是单项旅游产品。

总体旅游产品这一概念首先是从旅游者需求方面提出的。在旅游者看来,其外出旅游全过程中的必要支出等于是该次旅游的价格。反之,旅游者通过这一价格的支付而获得的一次全程的旅游经历也就是他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因此,从需求角度看,总体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者花时间、花金钱购买的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再从旅游目的地回到居住地的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或旅游经历。显而易见,这一全部经历实际上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往返于居住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旅行经历,一部分是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的活动经历。由于旅游业通常是以旅游目的地为单位,因而出于实用目的,也可以认为,总体旅游产品是指以旅游目的地的活动为基础所构成的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