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学概论
18854600000005

第5章 旅游知识概述(3)

(3)文化干涉

旅游者以异乡人的身份前往旅游目的地,他所表现出的不同文化气息会与当地文化形成反差。一般认为,在旅游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旅游者对这种文化反差会采取不同的态度,从顺应到漠视再到干涉。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干涉表现为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互为矛盾:一种是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古老、陈旧、落后表示蔑视。通常,旅游出发地文化属高势能文化。高势能文化的携带者———旅游者,往往会为自己拥有的先进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而对当地文化表示出傲慢与偏见甚至干涉。另一种是旅游者极力追捧当地那些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并竭力保护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这两种情况都是旅游者本能的占有意识在旅游文化上的体现。

(4)物质摄取

旅游者身处异地,除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去感受异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美外,还忍不住有动手拿的倾向。有的人见奇花异草便忍不住采摘;有的人看中千古奇石,便不惜重金,千里迢迢搬运回家;搬不动、拿不走的,则用刀刻上自己的名字或表示自己到此一游。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旅游者固有的占有欲。所以,自然生态保护主义者对此种行为表示抗议,提出了“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的口号。

总之,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到旅游最终的外显效应之间决定因素各异、影响因素复杂,但可以看出,旅游过程中的主导思想及基本行为层次都是由旅游的本质所决定的,旅游者行为的畸变只不过是旅游特征与这种畸变有某种契合,从而导致的个别的、偶然的行为发生。

(五)旅游学研究的学科关联性

尽管国际上对旅游的概念有多种界定,但不可否认的是,旅游首先是一种人的运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活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加拿大学者斯蒂芬·史密斯在枟旅游分析手册枠一书中,从6个方面阐述了旅游的定位问题,为旅游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路径。

1畅旅游作为一种人类经历

旅游是人类所进行并时常从中感到乐趣的活动。要想较深入地了解旅游现象,就必须了解人的行为,即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的心理。例如,人们面对各种可供选择的产品如何决定?他们利用何种信息源?他们如何评价这些信息?他们如何在自己的各种经历之间形成有机关系?这些方面的知识可为我们对旅游的总体理解提供重要的帮助。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观点在旅游学研究上会大有作为,因而旅游可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个考察存在于人类常规经历形成之外的、特殊而重要的人类经历形式的机会。

2畅旅游作为一种社会行为

尽管旅游是属于个人的一种经历,但却与其他人和其他社会团体相接触,许多与旅游经历相关的决定既受到个人心理特征的影响,又受到其社会化经历和对自我社会角色的意识的影响。

旅游者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在那里既与当地居民又与其他旅游者相遇;这类邂逅的方式既有最短暂和最偶然的相遇,也有情真意切的人际交往;其结果既可能产生友谊,也可能发生冲突。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会为当地带来前所未有的收入增长,但他们与当地居民不同的行为方式,也可能会无意中加剧当地社会结构的变质。

3畅旅游作为一种地理现象

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旅行是旅游的一个固有特征。地方和区域性旅游行业常常按照地理界线分布形成。

地理学研究通过若干途径为旅游知识做出了贡献。这种研究有助于确认和分析旅游功能区域的存在,并将其作为划分或评价某个旅游协作组织的地理覆盖范围的基础。预测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旅游流量是地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对旅游区域、度假区和旅游走廊进行形态学分析,对于旅游规划也很重要。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地理学领域为从事旅游学研究的其他学科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用武之地。

4畅旅游作为一种财富

许多地区对于本地旅游企业的发展很感兴趣,因为这个行业具有从其他地区吸引货币而又对环境产生最小影响的潜力。旅游业也可以成为保护当地重要遗迹、节庆活动和文化活动的积极力量。

不幸的是,成功地吸引旅游者来欣赏和维持当地重要特色的同时,也带来了破坏这种特色的因素。对于为社区带来财源的旅游业的前景,要从其可能产生的收益和可能付出的代价出发来进行评价。综合了商业利益、对环境的关注和社会特性的意识的管理与规划战略,使人们对旅游业能为各个地区带来的收益表示乐观。

5畅旅游作为一种商业活动

对于在旅游领域从事工作的大多数人来说,旅游业是他们就业与收入的源泉。

旅游业对于外部力量来说,特别脆弱,某国若存在政治不稳定和恐怖主义等问题,流行病、自然灾害、气候问题、货币汇率变化、新的税收立法规定或出入境手续的变化,都可能很快使互相竞争的各个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相对吸引力发生戏剧性变化。旅游经营者通常依赖个人的经验和与其他经营者的联系来了解、预计和应付这些问题。对于旅游经营者所面临的问题,既需要进行实用性旅游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开展基础性学术研究。

6畅旅游作为一种行业

旅游业不仅包括许许多多各不相干的企业,而且也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行业。更确切地说,广义的旅游业是若干相关行业的集合体,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服务、各种吸引物和活动项目,以及零售经营活动等。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劳动密集型,它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是国际间和地区间现金流动的重要来源。

二、旅游学的定义

是否存在旅游学,什么是旅游学?这是一个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明确界定旅游学的概念,不仅有利于建设旅游学科体系,有利于提高旅游管理水平,而且有利于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旅游学是什么”的问题

真的存在旅游学吗?从逻辑的角度讲,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必须界定什么是旅游学。显然,关于“旅游学是什么”的问题,是一个关于旅游学自身的问题、一个关于旅游学整体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旅游学”是作为对象被引入研究中来的,由于任何一门科学都不可能以自身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所以“旅游学是什么”的问题不是一个旅游学问题。那么,“旅游学是什么”究竟属于哪一个科学的问题呢?在科学群体中,各学科都无一例外地由其主题来界定,由其研究什么而不是怎样研究来界定。旅游是伴随着人类历史而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而把旅游现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旅游学研究者们由于涉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通常因为多样化的热烈争论而未能获得“旅游学是什么”的满意答案。

旅游学要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回答一个根本问题:旅游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回答:一是通过阐述“旅游学家是干什么的”来回答。但是,这种回答不仅是间接的,而且不可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这就是我国旅游学术界20多年来没有形成主流学术思想和出现学术核心人物的原因,尽管旅游学研究者们付出了许多甚至是艰辛的学术努力。二是直接通过考察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来回答,比如,谢彦君的枟基础旅游学枠和董观志的枟旅游管理原理与方法枠等就是如此。每一门学科的哲学都既包含某种认识论又包含某种本体论。认识论包括学科的4个方面:它的性质(人们所相信的是什么)、它的类型(第一手知识和第二手知识)、它的客体(学科主题所反映的事实)和它的起源,在哲学框架内与认识本体论一起被用来限定方法论,方法论的应用使旅游学的知识积累得以聚合起来,从而使人们理解旅游学的假定、旅游学的理论成长逻辑、旅游学的理论结构、旅游学理论检验的标准等特定主题,最终上升到旅游学的学科主题。显然,这是一种富有成效、可持续探讨的回答方式。

总的来说,“旅游学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合理的、比较一致的解决。因此,本书以这个基本结论作为展开讨论的背景,提供了三种旅游学的概念:第一种是以旅游现象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二种是以旅游系统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三种是以旅游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本书实际上提供了旅游学的三种哲学思想:以旅游现象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反映了人本主义思想,以旅游系统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反映了结构主义思想,以旅游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反映了经验主义思想。因为旅游活动被理解为经济学现象,经过20世纪90年代轰轰烈烈的推广运动之后,经验主义思想在我国旅游学科研工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那时起,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思想被作为对经验主义的批判引入旅游学,目前正在成为独立的研究学派而为旅游学领域做出独特的贡献。科学是使知识系统化和形式化的事业,它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认识论,所以本书中没有采用特殊的划分方法把三种思想严格地区别开来,而是采取融会贯通的方式把三种思想渗透在具体的阐述之中,以保证旅游学的学科主题值得研究,从而促进旅游学作为学科本身逐渐稳定下来,并获得传播机会与发展优势。

综上所述,关于旅游学的定义可以归纳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服务和经营活动,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的科学。

旅游学研究旅游活动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学研究旅游活动的各种内在矛盾,并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二)旅游学科的关联性

旅游学是一门复合型学科,具有多学科性和跨学科特点,不仅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也涉及政治学、工商管理学、农学、城市和区域规划等领域,可谓范围广、包罗万象。

①经济学:研究旅游的经济影响。

②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气候及地貌景观等因素与旅游活动的空间关系。

③历史学:研究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④法学:研究旅游者、旅游从业者及旅游企业应该遵循的法律规范。

⑤生态学:研究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⑥社会学:用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和研究人类的休闲活动。

⑦美学:从美学的角度研究如何欣赏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

⑧心理学:研究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行为特点。

⑨人类学:研究旅游目的地的民俗风情、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旅游活动对当地的文化影响。

⑩工商管理学:研究旅游企业管理。

皕瑏瑡会计学:研究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

皕瑏瑢营销学:研究旅游产品的市场推广和营销。

皕瑏瑣工程学:设计确保旅游者安全的环境和活动。

皕瑏瑤政治学:研究旅游的地缘政治及影响。

皕瑏瑥教育学:研究旅游课程的设置和发展。

皕瑏瑦农学:研究乡村旅游对乡村多样化的意义。

皕瑏瑧饭店和餐饮管理:研究旅游接待服务。

皕瑏瑨城市和区域规划:研究旅游规划和开发。

2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特殊的研究对象决定的。科学研究的区分根据就是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领域的现象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某一门学科的对象。

一、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长期以来,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对旅游学的一些基础性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在核心问题和概念上难以达成共识。从枟旅游学刊枠2000—2004年发表的481篇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规划”、“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关于“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和旅游学科构建”涉足得很少,取得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旅游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严重滞后,仅占1畅9%。学界对于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学科体系等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已严重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因此难免在实践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诸如旅游企业管理与其他类管理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旅游景区的本质是什么,在旅游规划的时候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评判标准,旅游引发的“文化冲突”、“环境破坏”等问题。实际中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旅游学理论的提高和发展。

一门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该学科基本问题研究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学科理论的发展进程,而目前对旅游学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旅游学要想具备独立学科的一些属性和条件,必须首先确立本学科研究的对象。换言之,首先要确立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这是整个旅游学乃至旅游学科体系的基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