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学概论
18854600000050

第50章 旅游活动的影响(10)

当一种文化越来越以旅游者为表演对象时,一些表演内容就会与真实活动有所区别,而失去或降低其原来的文化价值。对一些不宜开发的代表着当地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人为地包装使之成为一种固定的商业操作;一些落后的文化如鬼文化、占卜文化等被刻意渲染;一些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东西被任意改头换面或大肆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础不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接待地内但凡一切能吸引游客的事和物均被标上价格,“待价而沽”,传统文化也仅仅只是简单地为经济服务,而真正的内涵却常常被人为地肢解、阉割甚至伪造或假冒,原有的文化价值完全被商业价值所取代,出现了一个个专为迎合旅游者而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所谓“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礼俗”、“职业土著”等装模作样的定期表演。有的景区景点,还有一些穿着当地民族服装的外地打工者,在那里煞有介事地讲述着“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由于来自异地他乡,这些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情感偏向和思想观念与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相距甚远,大大弱化了其真实性,造成民族传统文化的虚假化、破碎化、表浅化。这种情形一旦蔓延开来,不仅使文化本身的内涵逐渐消失,而且还势必让当地人逐渐失去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与信心,不再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从而使传统文化徒具躯壳,而没有灵魂。

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程式和方式举行的。但是,很多这种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开展逐渐被商品化,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迎合旅游者,随时随地会被搬上“舞台”,为了照顾旅游者的观看兴趣,活动的内容亦往往被压缩,表演节奏明显加快。这种带有明显的表演色彩的“民俗”被不正当地商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受旅游活动的影响,接待地的宗教文化也极易失去其本来的神圣性和象征意义。本来庄严、神圣的寺庙、教堂,如今人头攒动,甚嚣尘上,如同喧闹的市场;众目睽睽之下,宗教礼仪似乎失去了本该有的严肃性和神秘性;宗教圣物成为世俗物品。

此外,为了满足旅游者对纪念品的需要,当地工艺品大量生产,很多粗制滥造的产品充斥于市,这些产品实际上已不能表现传统的风格和制造技艺。对于只求价廉而不求货真的旅游者来说,这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一旦旅游者误以为他们所购买的就是反映当地传统工艺和地方特色的真正艺术品,以及将它们带回本国向亲友展示时,当地文化的形象和价值将会受到损害和贬低。

以东巴文化为例,其作为纳西族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典型代表,虽然直接得益于旅游业的兴起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但这已经不是也不可能是“原汁原味”的东巴文化。昔日的以东巴教为重要载体的东巴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纳西族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构筑着纳西族的精神世界,是纳西民族神圣的灵魂所在。而现在的东巴文化复兴,已不再是为了满足纳西人精神生活的需求,而是面向海内外的众多旅游者,仅仅是作为商品充斥于当地大街小巷的十分表面化的“文化繁荣”。许多人都只不过把东巴文化当作赚钱的工具,利用东巴文字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及极富装饰性等特色为最大卖点,将临摹或模仿的几个象形文字或图案绘制、染制、烧烙、刻制在各种纸张、服饰、布料、木盘、木片、瓷盘、石头等不同材质的平面上,或以东巴经里的各种精灵和神话传说为素材制作出木雕、石雕等各种工艺品,成排成行地挂放在古城的大小店铺里,等待着仰慕东巴文化但又无法辨识真伪的游客们购买。由于当地的年轻人大多也仅仅满足于“会写几个,会画几笔,会哼几声,会跳几下”、能卖出去换来钱就行的功利目的,再加上一些根本不知所云的外来经营者也依葫芦画瓢而混迹其间,造成众多游客受骗上当不说,还直接导致东巴文化的肤浅化、庸俗化。这样,东巴文化撩开以往神圣庄严的面纱,走入市场完全成为一种产业,由原来当地居民精神生活里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变成了现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行业。“东巴不再是沟通人与神的中介,东巴舞也不是娱神而是娱人”了。

五、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

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遗产的损害,一类是由其不检点的行为所造成的,另一类则是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实中不乏这样的现象:一些旅游者每到一处,常常毁掉那些他们不顾路途遥远特地去观赏的宝物。意大利古罗马广场的大理石装饰饱受人为破坏;绘在埃及卢克索城内庙宇墙上的古象形文字正在逐渐消失;中国甘肃境内的阳关古城堡屡遭践踏。至于因游人乱刻乱画、随意丢弃废物所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文物古迹的破坏,更是举不胜举。然而,更加普遍的也是更棘手的问题似乎还不是由游人行为不检点造成的,而是由于旅游过度接待所导致的损害。例如,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由于大量游人长时间的攀登出现严重损害情况;照相机的闪光灯,数以百万计的游客的汗水、呼吸和指印,使得埃及尼罗河谷一些庙宇中的壁画和雕像受到腐蚀;成千上万旅游者的脚步可以使任何建筑地面上精美的图案面目全非。此外,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可能由于开发和保护不当而被当地人士借发展旅游的幌子所损坏。比如:因规划不当、管理不力或者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一些古都、古城的历史风貌被削弱,一些古建筑被毁坏或者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又如大批旅游者在旅游旺季涌入某些景区,造成交通拥挤,人们摩肩接踵,导致生活空间缩小;游客触摸攀爬名胜建筑,影响其原始风貌和寿命;不适当地狩猎、采集、露营、野炊等,也会损害旅游地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资料9-3】

“温柔陷阱”谁来管?

春节期间,记者和几位友人相约前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南建水县燕子洞游玩。洞内,正在举行“哈尼风情”歌舞表演。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哈尼少女迷人的舞姿、婉转的歌喉,吸引了众多来自天南海北的游人。演出结束,哈尼少女们纷纷走下舞台,热情地邀请游人上台共舞。记者和三位友人也受到邀请,兴高采烈地走上舞台,同哈尼姑娘们手拉手跳起了欢快的圆圈舞。一曲舞罢,主持人宣布:“接下来玩一个游戏!”哈尼姑娘们便一人拉住一个游客,七手八脚地给他们套上民族服装。“我们的哈尼姑娘漂亮吧?想不想娶回家?现在就举行婚礼。”随着主持人挑逗的话语,哈尼少女们各自牵着自己拉来的“恋人”,喝交杯酒、拜寨神,钻过一条红丝绸,就绕到一块大钟乳石后面,挡住了其他游人的视线。这时候,哈尼姑娘们便对各自的“恋人”说:“现在进洞房,可以抱着我进、背着我进或者搂着我进,怎么样都行。”所谓“洞房”,也就是一个隔绝开来的溶洞。进到洞里,姑娘们开始向游人索要“红包”,并说:“这是我们哈尼人的规矩,新人必须互赠礼物。”她们送给游人的是仅值一两元钱的一个小葫芦,可游人身上哪会准备有“礼物”?很多人只好解囊掏钱。这边刚给姑娘们付了小费,那边主持人又宣布了:“婚礼到此结束。请大家每人交30元钱。”记者看到,不少游人脸上露出尴尬之色。一位游人质问道:“为什么不事先说清楚?我身上没钱呀。”主持人毫不通融地说:“我们这是有偿游戏,不交钱不能走。”这位游客只好向别的游客借钱。更多的游人虽也有上当受骗之感,但也只能吃“哑巴亏”。游客们付完“结婚费”,逃跑似的冲出“洞房”。工作人员还在后面追着喊:“我们还可以为你拍摄‘结婚’照,要不要来一张留作纪念!”只见游客们纷纷忙不迭地摆手,再也不敢贸然去接受这“温柔一刀”了。燕子洞景区门票仅30元,但被拉去“体验”哈尼婚礼,前后不到5分钟的工夫,记者和三位朋友“结婚费”带“小费”,每人都花去了五六十元。一位朋友叹气说:“明知道挨宰,也只好认了。这种场合,谁还好意思说个‘不’字,真是中了‘美人计’啊!”

四川游客梁光国告诉记者,云南的山水人情真美,这个春节过得都有些乐不思蜀了,唯一“感觉不太好”的是,短短几天时间里,竟糊里糊涂接连“结”了好几次“婚”。第一次是在九乡风景区,被邀请同一位彝族姑娘“结婚”,进了“洞房”才知道是“有偿结婚”。第二次是在云南民族村的布朗寨,他随手接过一位布朗姑娘扔过来的荷包,又被姑娘强拉进竹楼要行“婚礼”。遭遇了第一次“艳遇”,这次他转身欲逃,但工作人员说,布朗族的规矩,不愿“结婚”就不能接受姑娘的礼物,接受了就必须“结婚”。于是,他又花了好几十元钱。在燕子洞是他第三次当“新郎”了,他以为仅仅是上台跳跳民族舞,哪知道又被拉去“结婚”,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新郎服”已经穿上,又不便推辞了。

这位游客说,民族风情是旅游的“重头戏”之一,旅游者外出旅游,当然想多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但风景区里到处玩这种“结婚”游戏,未免将少数民族文化庸俗化了。至少应该让旅游者明明白白消费、自愿参与,而不能连蒙带骗让顾客上当。

一位来自湖南的游客说,云南一些成熟的景区景点,也有向游客展示少数民族婚俗的节目,如大理白族的“掐新娘”、云南民族村傣寨的婚俗表演,通过演员们的艺术再现,带给游人们美的享受,而且不向游人收费。如果只盯着游客口袋里的钱,随随便便喝口交杯酒、同“新娘子”打情骂俏一番就完事,旅游者又能了解多少少数民族的婚俗文化呢?越是风景名胜区,就越应该净化旅游环境,货真价实地向游客展示一方之风土人情和文明风尚。风景名胜区,还是在扎扎实实提高服务水准上多花些工夫,少施一些“美人计”为好。资料来源:张国洪畅中国文化旅游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三节 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相对而言,旅游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显而易见,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则是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不容易为人们所察觉,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点客观正确地去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旅游的文化影响是自然而有限的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是自然而有限的。开展国际旅游的国家,给游客留下的印象并非是自己期望宣传的形象。如果要实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国际游客在接待国旅游期间是否实现了自己预期的愿望,取决于他们是否通过旅游产生或加深了对接待国的好感。如果他们在旅游期间没有获得预期的满意,甚至发生不愉快的经历,那么他们带回本国的非但不是对接待国的好感,甚至是牢骚、怨恨和批评。另一方面,因为国际旅游者一般只是进行短期的参观访问,他们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准则和行为模式,并且通常不愿意为了这一短暂的逗留而改变这些习惯,当他们以一种高位姿态出现并坚持己见时,就容易使接待国人民产生反感或难以接受,从而造成通常情况下,很多被我们认为是对社会文化发展有所裨益的旅游影响,会因为某些环节的问题而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

同样,外出旅游也未必都能获得理论上预见的效果———陶冶情操和增长知识。早在18世纪时,亚当·斯密在观察了当时欧洲青年学生的修学“大旅游”(GrandTour)之后便指出,“人们认为,这些年轻人通过旅游,回来以后会有很大的长进”,但是实际上,这种“大旅游”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虽然在这些年轻人的旅行过程中,他们通常都会学到一两门外语知识,但其掌握程度之肤浅使他们很少有能力正确地用其谈话或写作。世界旅游组织对青年旅游的研究也曾指出,虽然青年旅游行为这种教育手段可起到开阔眼界、了解知识、了解世界、培养和增强个人习惯和社会习惯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计划不周或采取的形式有误,青年旅游同样可能产生反面的教育结果。所以,青年旅游能否产生积极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出旅游的主旨和具体的旅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