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语文知识小丛书: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
18857800000010

第10章 标点符号的用法(1)

九括号(())

括号的形式

括号有圆括号(())、方括号([])、六角括号(〔〕)、方头括号(【】)等几种,最常用的是圆括号。

括号的用法

人们在写文章时,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明白,同时也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有时在某些词语或句子后边加个注释。由于注释部分不属于正文。就用括号把它括起来,表示括号里的话是注释的部分。

注释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解释词义、交代引用词语的出处或注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编者加进去的按语等等,现分别介绍如下:

1.表示词义的解释说明,字的注音。例如: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还测定了它们的质量是多少,带有什么样的电荷,如何自旋(左旋还是右旋),寿命多长,就像调查户口似的,记入了档案,再加以分析。

——《叫三声夸克》

(3)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brokenheart(极度伤心——编者),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

(4)王戎(晋朝人)七岁,尝(曾)与诸(众)小儿游(玩)。看道边李树多子(果实)折枝(压弯了树枝),诸儿竞走(争着奔过去)取之(指代果实),惟(只有)戎不动。人问之(指代王戎),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真是这样的)。

——《中学文言文助读》

例(1)中“叫天子”是方言俗名。一般读者不了解,加上注释就清楚了。例(2)在“自旋”后面注明“左旋右旋”,使“自旋”这一名称具体化了。例(3)是对英文的注释,以便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例(4)是对一段文言的注释,采用括号注释的形式,纯粹是为了方便阅读。

2.交代引文的出处或注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注明人物、文体等。

(5)孔子尝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是正确的。

——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6)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7)还有像徐迟《黄山记》(游记)、汪曾祺《胡同文化》(随笔)等,也还有个一切皆“着我之色”的问题——不管情况如何,“无我”绝不可取!

——刘锡庆《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例(6)中“《莱茵报》”“《前进报》”和“《德意志——布鲁塞尔报》”的创刊时间读者也许不清楚,加了注释,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思想。

例(7)中“游记”“随笔”注明了文章的文体,有助于读者对语言的理解。

(一)表示订正或补充说明。

与解释词义不同,是对前面的词语作订正或补充说明。例如:

(8)这些,都得到老太太们(不包括她的婆婆)的赞叹,而谁也没注意她的腿经常浮肿着。

——老舍《在红旗下》

(9)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

——阿累《一面》

例(8)补充说明这些老太太中不包括她的婆婆。例(9)是对为什么先看“后记”的补充说明,因为这种读书方法,不大符合通常的读书常规,所以加了个说明。

(二)表示插入叙述部分。

这种用法常见于文学剧本中说明演员的表情、动作、说话的语调、心理活动等,具有提示演员表演的作用。还见于演讲时,记录演讲人的语调、情绪、动作以及会场听众的情绪、气氛、反映等。例如:

(10)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

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

(曹禺《雷雨》)

(三)表示条目的次序。

括号还常用来表示条目的次序,用法是加在数目字的外面,如(一)(二)(三)、(甲)(乙)(丙)等。常见于规则、条例等应用文中。本册书中的用法说明及例句前面的括号也属于这种用法。

(四)在考试试卷上,课文后面的练习中,括号还用来表示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填空题的填空等,这里不再举例。

几种形式的括号用法

圆括号是用的最多的一种,常见于文章中表示注释性的话。表示条目的次序时,数目字外面也常用圆括号。

方括号多用在文中有两层括号时的外层。

六角括号是仅次于圆括号而用的较多的一种。有的剧本也用六角括号表示舞台说明,而且只用一个上括号。例如:

(12)[在急促的电话铃声中启幕。

[这是一间简陋破旧的卧室兼书房,地板残缺不全,残缺处都从地上冒出一丛一丛青草。屋角结着蜘蛛网。书桌上堆满书籍和化学仪器。一张单人床,卧具凌乱。墙上贴着一些化学图表,还贴着一张醒目的字条:“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室主人显然过的是深居简出的书斋生活,他与外部世界保持不多联系的主要手段则是搁在书籍上的那部电话机。

[电话铃声继续响着,但齐仰之充耳不闻,一边翻书,一边在做试验。电话铃声停止,齐仰之望着电话得胜似的笑了笑。可是过了一会儿电话铃又响了起来。齐仰之大皱眉头,拿起话筒。

方头括号常用在词典里表示解释的词语。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源》、《中华成语大辞典》中解释的词语都加了方头括号,现举《中华成语大辞典》中的一个例子:

【凤毛麟角】fèngmáolínjiaǎo。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的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最珍贵、极稀少的人或事物。

括号的位置与点号

1.括号如只注释句子一部分的,叫句内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被注释部分的点号,要放在括号之后,如例(2)(3)等。

2.括号里的语句如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应放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例如:

(13)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

(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

3.括号内部的点号使用一般是这样的:句内括号中的词句末尾只可以有问号和叹号,不能有其他点号。例如:

(11)我很同情德国人,先生,请您再出不要把海姆佗的孩子带走了,行吗?(热烈鼓掌,欢呼,跺脚)

——公刘《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方括号多用在中文中有两层括号时的外层。常见的用法是教科书中表示解释的词汇语。如:[贪婪(lán)]贪得无厌(含贬义)。

(14)在华盛顿的一份版面不多但颇受欢迎的《晚星报》第三版上,登了一条标题新闻,“总统和夫人今晚将去剧院……”。(林肯是戏那剧爱好者。我曾经好几次在剧院看见他。我记得那时我还有过一个希奇古怪的想法,上帝千百年来导演了人类历史舞台了最惊心动魄的戏剧,他是否也会坐在这个戏剧院里,观念看这些穿着滑稽可笑服装的演员用愚蠢的动作和夸张的话语来表演人间的故事呢?他会看得入迷吗?)

——惠特曼《林肯总统被刺》(高中语文读本上)

(1)那时候,他的七岁男孩和五岁女孩也都知道,离美国远远的地方——中国,有他们的祖父和外祖母在想念着他们。

——刘敬智《始终眷恋着祖国》

(2)24小时的时间变得没有意义——一天之中太阳会升起15次。

——杰瑞·M.利宁杰《在太空中理家》

(3)当布科还在织布机上的时候,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它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4)它扑打了几下翅膀却未曾飞走,就在它的羽翼开合时,我们见到了它还在孵育的两只鸽蛋,看见了它翅膀上的一块血痕——那分明是有人在它飞翔时用枪打伤的。

——杜卫东《明天不封阳台》

例(1)(2)侧重解释,例(3)(4)侧重说明。用来表示插在句子中间的解释说明,可以在前面后面各用一个破折号。例如:

(5)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6)入学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得苍白无力。

——田晓莎《十三岁的际遇》

以上(5)(6)两例前后破折号之间的语句均表示解释说明,但并不是所有的前后破折号之间的语句都表示解释说明。下面的例句就不是。

(7)夏洛克,人家都以为——我也是这样想——你不过故意装出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8)理智上,我知道我的头发不比使用香波前干净多少——尘土能到哪里去?——但心理上觉得干净一些。

——《在太空理家》

例(7)(8)前后破折号的中间部分,用一般解释说明实在讲不通,应该看作“插说”,它是破折号的另一种用法。

2.标明话题的突然转换。例台:

(9)“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年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鲁迅《风波》)

(10)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茅盾《白杨礼赞》)

(11)周萍: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禺《雷雨》)

(12)“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是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鲁迅《药》)

例(9)中的赵七爷先说“好香的干菜”,接着话题一转问起“呼到了风声了么?”例(10)前边说“有一排”,破折号后边用“不”加以否定只是“三五株,一株”,这也是一种意义上的转折。例(11)周萍问“你是谁”,鲁侍萍本是周萍的生母,气急之下,几乎说出“我是你妈。”但冷酷的现实不允许她这样做,于是转换成另一种回答。这里的破折号表示了鲁侍萍心理上的矛盾复杂的转折过程。例(12)康大叔先说夏三爷如何如何,突然又转换话题,骂起了关在牢里的“小东西”(指革命者夏瑜),破折号明显地表示出话题的转换。

破折号的这种用法,在我们日常写作中也会用到。比如一位同学家门口正巧碰到前来家访的刘老师,于是这位同学先向老师问候,接着又跟屋里的妈妈打招呼。在书面语言中就可以这样表示:“刘老师,您好!——妈,刘老师来了!”

3.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

(13)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14)“哦!您,您就是——”

阿累《一面》

(15)“什么太迟了?”

“太迟了——”

他又一声叹息,拖着怪异的声音

——程海《三颗枸杞豆》

(16)“呜——”火车开动了。

以上(13)(14)(15)例声音的延长是人发出的,(16)例是火车的汽笛声。

4.表不事例的列举分说。

破折号的这种用法,实际相当于总说和列举分说的关系,在分说的事项前加破折号,一一列举,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把列举的项目分开。例如:

(17)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