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18870600000003

第3章

但是李嘉诚并没有气馁,他来到一家大酒店,尝试着说服了老板的秘书,并最终见到了老板,但是还没有等李嘉诚说明来意,老板就不客气地打断他,并说:“年轻人,你不要再白费口舌了,我们的酒店是从固定的大厂进货的,你们这种小厂我们根本不考虑。”

遭到拒绝的李嘉诚只能礼貌地向老板致意,然后转身想要离开。就在这时,一个念头闪现在他的脑海里,他马上转身对老板说:“还要打扰您一下,您能告诉我您是从哪家厂进货的吗?”当听到老板说出那家厂的名字后,李嘉诚很高兴,因为他知道虽然这家厂规模很大,但是产品却不怎么好,他们厂的小铁桶全部是用五金厂不用的边角余料加工制成的。于是他马上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老板,并再次礼貌地告辞。

老板经调查后发现情况果然如李嘉诚所说的那样,而且他也得知李嘉诚所供职的五金厂虽小,生产的小铁桶却全部使用上好的材料制成,并且价格要比大厂低很多。没过多久,酒店老板就从李嘉诚那儿订购了一大批小铁桶。

凭着百折不挠、全力以赴的拼劲,没读过多少书的李嘉诚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订单。当他开始创业的时候,他仍然奉行着这种全力以赴的精神。

创业之初,李嘉诚以厂子为家,平时吃住都在厂子里,只有周末才回家与家人团聚。后来,厂子发展大点后,他便在新蒲岗租了一间阁楼,这间简陋的阁楼既是厂子的写字间,又是他的卧室,还要储藏生产出的成品。当时的李嘉诚一心扑在厂子上,他已和长江厂合二为一了。

李嘉诚就是这样日夜守在厂子里,照顾着厂子里的大小事,这种深入实际的做法不但为厂子节约了开支,也让他对厂子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老板带头干,员工也觉得有心劲,长江厂上上下下都齐心协力把事情做好。样品生产出来后,李嘉诚更是亲自带着样品跑客户。由于早年的销售经历,跑客户对于他来说轻车熟路,效果非常好,长江厂的产品很快顺利售罄,新订单又铺天盖地地来到。

马云曾说过:“很多年轻人是晚上想着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中国人创业,关键不是因为自己有出色的想法、理想、梦想,而是在于是不是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地去做它,证明它是对的。所以人一旦看准了方向,找准了出路,就要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毕竟机会难得,稍纵即逝。”想要取得傲人的成就,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好好做自己的工作。很多人认为一些大老板的成功得益于他们深厚的学历背景,而自己没办法成功,是因为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喝过洋墨水。其实,学历不过是成功因素之一。北京街头一家法式餐厅开门营业,人潮涌动,每天都有很多顾客,记者前去采访老板,问他将这家餐厅经营得如此有声有色,有什么秘诀。

老板说自己的成功得益于在一家欧洲大饭店的厨房工作的经历。记者问老板是不是因为在欧洲学习了很多经营技巧才能成功创业。老板摇摇头笑着说:“如果你做法式炸薯条,就把它做成世界上最好的法式炸薯条。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学习到了什么,而是在做的过程中竭尽全力把一切做得尽善尽美,不管是复杂的主菜,还是最简单的配菜。”

美国钢铁巨头安德鲁?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和最大秘密是—把精力和资金完全集中于所干的事业上,一旦开始干那一行,就要决心干出个名堂,要出类拔萃,要点点滴滴地改进。要采用最好的机器,要尽力通晓这一行。”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将事业做到极致。无论是努力创业的李嘉诚,还是法式餐厅的老板,他们都是在自己工作领域中付出了百分之两百的努力,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同时也能够激发出身体内蕴含的无限潜能。全力以赴对待每一项事业,你一定能够摆脱平凡,走向卓越,在更大的世界崭露头角。

信风水也可以,但最终还是事在人为

风水这个东西,你要信也可以,但是最终还是事在人为,重要的是自我充实,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很多本来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可以转变为可能。眼光放大放远,发展中不忘记稳健,这是我做人的哲学。

—李嘉诚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经商哲学,可是,当面对媒体询问成功之道时,李嘉诚说出来的却是人人皆知的道理,那就是:“商业的成功,取决于做人的成功。做生意的人都精明能干,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关键在于,你得靠自己踏实的做人之道赢得别人的信任,让别人愿意和你达成交易。”

李嘉诚认为作为一个成功商人的第一课就是做人,其次才是做事做生意。那些看似精明的急功近利者,在赢取利润时却断了后路,没了出路,是不可取的。“事在人为”就是李嘉诚的人生格言,他一向都坚信只要自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在香港,迷恋风水被认为是商界人士的常事,一个人生意做得越大越小心翼翼,动不动就请个风水大师来观风水,做一些重要决定时总喜欢选一个“好日子”。李嘉诚却凭着“事在人为”四个字,将每一天都变成了好日子,将每一个地段都变成了发财宝地。

1955年,李嘉诚首次开始扩张业务,他成立了一家中型工厂。订单拿到了,新机器也购置了,只差厂房没有确定。巧合的是,这时,士美菲路有一家商场倒闭了,厂房大小和李嘉诚预想的很适合,他决定租下这个厂房。这时,有一个人告诉他说:“李先生,你很努力,也很有勇气,但是,我得提醒你,这条路风水不好,做生意的没有一家是赚了钱后离开的。很多老板都怀着雄心而来,怀着失望离去。你没见这附近的厂子都没精打采的吗?恐怕不久就要关门大吉了。你还年轻,损失点订金就算了,赶紧换个地方去做吧。”

李嘉诚非常感激这位好心人的提醒,可是他觉得订单已经接了,机器也买好了,如果就此作罢,将会失信于人,企业刚成立就失信于人,这样恐怕不好。李嘉诚决心留下来,并且要做好。

李嘉诚将企业搬进去后,用心经营,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在稳健中求发展,果然发展得很好。士美菲路的风水果然不好,邻居家的厂子真的纷纷倒闭了,李嘉诚将他们的厂房也租了下来。可是,奇怪的是,李嘉诚的企业刚开工一个月,就赚到了足够两年用的经营资金。李嘉诚也很感慨,他说:“风水真的很奇妙,真的存在好与坏的问题,关键是看遇到什么样的人。风水会随人而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努力的人也成就一方好风水。”

对于坚持自己经商原则的李嘉诚来说,做好生意是首位,风水的好坏不过是见仁见智,信则有,不信则无。对于李嘉诚来说,努力才是第一位的。制定了目标之后就坚定不移地去执行,不要因为外界的某些干扰而打退堂鼓,事在人为,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是说个人虽然能够谋划一件事,但是这件事的成败最终还要取决于命定天数。但胡雪岩却偏偏不信,一次在和朋友讨论这个问题时,他随口把这句话改成“立志在我,成事在人”。正是因为拥有这种超乎常人的大自信,才最终让他成为晚清时期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

同样,“事在人为”也被李嘉诚奉为人生格言,时时刻刻提醒着他在商海里稳健前行。成功之路总是艰难的,一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与坎坷,只有排除万难走下去才有成功的机会,而因为害怕挫折早早放弃的人,注定看不到成功的影子。牛顿说过:“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5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的。”

马云在创业初期,曾去美国与人合作项目,但让人没想到的是,马云遇到的竟然是骗子,等马云恍然大悟为时已晚。身处异地的马云被软禁了起来,如果不答应合作,就会被干掉。

僵持了几天之后,马云假意答应合作,这才换取了自由。为了能够回国,马云借口要回国考察一些其他的项目。那时的中国,互联网还是个陌生的名词,但马云在美国的那些日子,多多少少对这个高科技名词有了些了解,所以,他对那个美国公司的老板谈起了要在中国发展互联网行业,就这样,马云被“放行”了。

在机场,马云没钱买机票,正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看到了候机厅里的老虎机,他把全部身家—25美分都投了进去,终于在最后一次赢得了600美元。拿着这600美元,马云看到了回国的希望。

但就在他排队买票的时候,心里渐渐感到不是滋味起来,带着杭州人民的希望来到美国,却这样狼狈地回去,实在太不甘心了。马云越想越窝火,他干脆走出买票队伍,重新思考起下一步的计划来。

忽然之间,他脑海中闪现出他为了脱身所找的借口。互联网这个新奇的事物,马云知晓得甚少,但他在国内的时候,曾听一个外教同事提过自己的女婿在西雅图和人合伙搞互联网。既然来了,就不能轻易回去。

马云踏上了前往西雅图的路程。虽然互联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马云凭着天生敏锐的嗅觉,知道这一定是能够带来改变与转机的事物。放弃就是最大的失败。马云自己也说过:“我不知道如何定义成功,但我知道什么是失败,那就是—放弃。”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流泪、流汗,可以停下脚步,甚至可以掉头往回走一段,但只要不放弃,就永远都有看到曙光的那一刻。

司马迁如果在遭受宫刑后不再写作,那《史记》也就不会在历史中流传下来,成为传世之作。蒲松龄如果在三次落榜之后一蹶不振,也就不会有著名文学作品《聊斋志异》的诞生。许多人才华横溢,却往往因为抵抗不住外界的压力而与成功失之交臂。面对失败和困境,放弃就好像魔鬼的咒语,会令你坠入失败的深渊。抵抗放弃的信心越强,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事在人为不是一句空话,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中。只要我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努力向上攀登,最终一定会取得一番成就。

苦难生活是人生最好的锻炼

苦难的生活,是我人生最好的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用10亿、100亿也买不来的。

—李嘉诚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最伟大的人和最优秀的人,都出生在苦难这所学校中,这是一所催人奋发的学校,也是唯一能出伟人和天才的学校。”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苦难中体验人生、积累经验,是大多数成功企业家的必经之路。

在一次演讲中,李嘉诚在回忆年轻时的那段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说道:“我成长的年代,香港社会艰苦,是残酷而悲凉的。那时候没有什么社会安全网,饥饿与疾病的恐惧是强烈迫人的。求学的机会不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贫穷常常像一种无期徒刑。今天社会前行,新的富足为大部分人带来相对的缓冲保障,贫穷不一定是缺乏金钱,而是对希望及机遇憧憬破灭的挫败感。很多人害怕可上升的空间越来越窄,一辈子也无法冲破匮乏与弱势的局限。我理解这些恐惧,因我曾经一一身受。没有人愿意贫穷,但出路在哪里?

“七十年前这问题每一个晚上都在我心头,当年14岁时已需要照顾一家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没有可以依靠的人脉网络,我很怀疑只凭刻苦耐劳和一股毅力,是否足以让我渡过难关?我们一家人的命运是否早已注定?纵使我能糊口存活,但我是否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我迅速发现没有什么必然的成功方程式,首要专注的是,把能掌控的因素区分出来。如果成功是我的目标,驾驭一些我能力范围内可控制的事情是扭转逆境的关键。我要认清楚什么是贫穷的枷锁,我一定要有摆脱疾病、愚昧、依赖和惰性的方法。”

为了能够有更大的发展,17岁的李嘉诚辞去了在中南钟表店的工作,到一家很小的五金厂做推销员。销售是最锻炼人的,只有做过销售的商人,才真正懂得市场。与在茶楼和钟表店的坐店销售不同,五金店的销售需要跑出去找客户,这是在不知道对方有没有购买意愿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显然,和前两种客人找上门来的销售有很大区别。

面对新的挑战,李嘉诚经过深入思索,发现在推销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和客户搭上话?第一句话应该说什么,怎么说?对于老客户,又该如何维持关系?这对于生性腼腆的李嘉诚来说是不曾遇到过的问题,在书本上也没学过,他只能在实践中去悟。当年的李嘉诚绝对没想到,几十年后的他,在各种场合中竟然能谈吐优雅、思路敏捷,俨然成了一个辩论家。

五金厂的销售一般对口的是杂货铺,这样做每次销售额度大,还能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很多人都按照这个路子做销售,而李嘉诚却有意避开了,他决定向客户直销。他直接找到酒楼、旅店的相关部门,一次就销售了100多只产品。而对于家庭用户,他则跑到居民区上门服务。他摸清了老太太们的脾性,晓得只要在一个小区里能卖掉一只桶,也就意味着能卖掉一批,因为,老太太们不上班,喜欢串门,自然就是他可利用的宣传员。于是,他就专门找老太太卖桶,物美价廉,自然不愁销路。

亲身体会挣钱的不易,一个人才会迅速成长。李嘉诚在早期的茶楼生活中练就了从早到晚跑腿的功夫,所以,在做销售时也往往以步代车走遍大街小巷,既省钱,也能揽到更多的客户。

曾经有一个记者问李嘉诚的推销秘诀是什么,李嘉诚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而是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